第101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3906
  老三還十分善解人意地準備一幾盆水,“誰想早點出城的,隻要將臉洗幹淨,就可以優先檢查。”

  於是一些百姓搶著過來排隊,多了一隊,百姓們出城速度倒是提高不少。

  眼見著換了五盆水,還沒將人逮到,老三也有些急了,走到老頭身邊,他正一眨不眨看著隊伍,“都這麽久了,你確定沒漏?”

  老頭也不回頭,“沒有。”他下巴往另一隊抬了抬,忍不住好奇起來,“你怎麽想到用這麽刁鑽的法子?”

  老三哈哈大笑,“再厲害的偽裝術,你總得往臉上塗東西吧?洗幹淨了,不就原形畢露了嗎?”

  老頭點頭,看著不遠處的幾人微蹙眉頭。

  老三順著他的視線看去,隻見一輛華麗馬車朝這邊緩緩而來。

  打頭的是個青衣小廝,自發過來排隊,待輪到他們,小廝將車簾掀開,馬車裏是一家老小,四個人。

  一對夫妻,帶著一老一小,穿著綢衣,頭戴氈帽,十足的小康之家。

  衙役們麵不改色,“都下來。出城幹什麽去?”

  小廝恭恭敬敬回道,“回大家,我們主家要到城外看田裏長勢如何。”

  有兩個衙役進馬車查看。其餘四個衙役拿著畫相對著人看。

  那女子臉上畫著精致的梨花妝,容顏嬌美,手執團扇,看著人的時候風情萬種。

  那男的身材高大,方頭大耳,眉毛極短極黑,眼睛小小的,似乎睜不開似的。

  小孩隻有六七歲,一臉局促看著周圍的一切。

  老人家年紀很大,頭上卻一點白發都沒有,雙手交握在一起,精神飽滿任大家打量。

  無論從穿著還是神態,這一家子都無懈可擊。衙役們檢查完畢後,剛要放他們離開,卻被老頭攔住,“這四人有問題。”

  衙役們看向老三,卻見他濃眉緊鎖,視線在四人身上打量一圈。

  不等老三開口,這一家子就炸了,年輕的婦人團扇指到老頭臉上,罵罵咧咧道,“衙役大哥都放我們走了。你憑什麽說我們有問題。”

  剛才還小家碧玉,這會子直接往潑婦發展,眾人一時都看傻眼了。

  那年輕男子上前打圓場,“我家娘子脾氣急,請大家見諒!”

  老頭被那婦人罵得麵紅耳赤,剛要說話,卻不知被什麽東西嗆住,咳個不停。

  婦人連連後退,“哎,你可別訛我啊?我都沒碰到你。”

  老三眯了眯眼,從袖中扔出一樣東西朝二人扔去。那兩人嚇得直往旁邊躲閃。

  匕首擦過兩人徑直往兩人身後的孩子紮去,那匕首從孩子和老人中間飛過,穩穩紮在車壁上。

  那孩子嚇傻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個不停,“娘?娘?我要娘。”

  那婦人忙上前摟著孩子,拍拍他的肩膀,“娘在這兒,別哭了。”

  那年輕男人還要上前理論,老三卻大手一揮,沉聲吩咐,“把這些人都給我抓起來。”

  眾人大驚,那年輕男人被鎖住手,“大人,我們所犯何事?為何要被鎖起來?”

  老三背著手,打量著他,“家住何方?”

  年輕男人忍著憤怒答他,“城南街,姓方,名大富。”

  老三點頭,示意一個衙役,“去城南街找幾個街坊四鄰過來認人。”

  年輕男人嚇得麵色如土,眼珠子滴溜溜亂轉。

  “行啦!明知道我朝你們扔匕首,你們連自己的兒子都不顧,隻顧著自己躲閃。”老三看著老人家,“你就站在你孫子旁邊。就算那匕首隔著一點距離,但愛孫心切也會想著推開他。沒想到你擔心自己被紮到,什麽都沒做。你真的是他爺爺嗎?我看著不太像。”

  老人家抖著嘴唇,捏了一根他的發絲,放到鼻端聞了聞,“墨汁染的,怪不得有股子味兒。”

  他自小就不愛讀書,對這些東西尤其敏感。

  四人被帶走,老頭衝著老三拱手,“大人眼神了得,小老兒倒是多此一舉了。”

  老三抱著寶刀,“也不見得。你識人的本事比我了得。”

  至少在聞到墨汁時,他是沒有懷疑過的。扔匕首也隻是試探。

  老三看著老頭,“你是怎麽發現他們是偽裝的呢?”

  老頭一本正經道,“那婦人妝化得太濃了,梳得發髻卻是墜馬髻,今天風這樣大,她梳這樣的發髻到了城外,止不定要亂成什麽樣了。”

  隻是發髻?老三大驚,“那她為什麽不梳緊一點的發髻。”

  老頭笑了笑,“這個發髻顯臉大。大人沒注意到剛剛那婦人臉很窄嗎?”

  老三拿起畫相翻了幾頁,的確有個年輕女人臉很窄與那女人有三分相似,任誰都看不出來這兩人是一人。隻是一個發髻居然就能如此效果,當真稀奇。

  老三態度比之剛才好了許多,虛心向他請教,“那年輕男人呢?”

  老頭從裏麵找出一張粗眉,方臉,大眼睛的男人,指著上麵的臉型,“他應該是把這又粗又黑的眉毛給剃掉一半,眼皮用特地睜不開,顯得極小,整個人就變得不一樣了。”

  隻是改變兩個地方,就如同換了一個人,這化妝術果真了得。

  那老人家染了頭發,臉上多了幾道皺紋,一直板著臉,眼皮用稻殼粘過,變得極大,看人的時候,凶巴巴地,跟畫相上猥瑣的氣質極為不同。

  那個小廝改變了發型,眼睛比原先的要小,頭上戴了個帽子,嘴唇也不知圖得什麽,顯得極厚。

  騙子團夥中沒有孩子,這個孩子多半是拐來的。

  老三便讓衙役先把孩子送回縣衙,等家長找過來再說。

  沒多久,去城南街的衙役回來了,身後跟了幾位百姓。

  衙役上前稟告,“捕頭,這些都是城南街的老住戶,住了很多年了。”

  老三衝著幾位作揖,“請幾位老鄉認認這人是不是方大福。”

  幾位鄉鄰衝著老三拱手,齊齊上前看了這年輕男人好幾眼,“我們城南街以前倒是有個叫方大福的,可是他早就被土匪殺了呀。我記得他個頭沒這麽高,人也沒這麽胖啊。”

  “對!這人根本就不是方大福。再說了,他娘子還在鄉下老家,也不長這模樣啊。”

  年輕男人避開鄉鄰的打量,已是無話可說。

  接下來的幾日,騙子陸續落網,也讓老三大開眼界,對變妝術有了新的一層的認識。

  第89章

  不等管事的人參送來,林雲舒已經能下地了,除了氣色不如以前好,人倒是能吃能動。

  一家人都很高興,從外頭買了柚子,用水煮了將上上下下擦拭一遍,又買了幾掛鞭炮去晦氣。

  到了晌午,沒什麽公務要處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好的。

  林雲舒體諒大家辛苦,“你們這些日子都忙開了,我沒事,你們做你們的事去。”

  老大不樂意了,“那可不行。咱們掙錢就是為了家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生活在一起。您是我們的母親,生我們,養我們,您躺下了,我們就得先緊著您來。”

  林雲舒心裏暖洋洋地,卻還是道,“我沒什麽事。馬上就要秋收了,老三和小四就不用說了,你呀得到地頭督促,兩頭跑多辛苦。我有知雪知雨照顧,再養幾天,就沒事了。你別掛心。”

  說起這事,老大想起他娘子前幾日的提議,“娘,不如我們在城外建個莊子吧?到了夏天,城裏夜市開起來,太吵了,您也能到鄉下避避暑。”

  林雲舒對這主意很是讚同,“可以。等秋收後,你就督促福管事建個莊子。”

  老大笑眯眯應下。

  一家人吃了頓團圓飯,好幾日的陰霾一掃而過。

  又過了幾日,林雲舒徹底好起來,管事終於從府城回來了,買了四顆人參,其中有兩顆是真的,價格也極為昂貴。

  不過大家誰也沒有心疼。

  是夜,前衙書房,燈火通明。

  管事此次去府城不僅買了人參,還從崔大人那裏帶來了書信。

  小四看完後,眉毛已經打成結了,重重歎了口氣。

  旁邊的老二和老三急得不行。老三將他手裏的信奪過來,一目十行看下去,忍不住驚呼出聲,“四弟,這可如何是好?”

  老二也看了一遍,三人麵上都有焦急之色。

  上個月初,韓廣平率三萬人馬攻占樊城,樊城郡守棄城逃走,義軍占領樊城,殺製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放火燒了七天七夜,死傷者不計其數。韓軍凡是抓住月國的官吏,必定亂箭穿身,而後食其肉,飲其肉,毀其體,取其肺腸熬成膏油。用各種辦法折磨他們,將以前所受的冤屈全都發泄在這些人身上,以解心頭之恨。

  老三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看了都受不了,這樣殘忍的行徑簡直令人發指。如果真讓韓廣平代替趙家江山,恐怕百姓們的日子會更苦。

  小四擰著眉,聲音又冷又硬,像是帶著某種決絕,“雖然韓廣平一時半會打不到咱們這邊來。但咱們不能不防。”

  老二將這話在嘴裏仔細品味一番,方才知道小四究竟承受多麽大的壓力。

  月國自北宋皇帝“杯酒釋兵權”之後,兵政就一直分開。小四想要防韓廣平,隻能靠自己建立軍隊。

  此等行為無異於謀反。若是朝廷知曉,定會將他們家族以圖謀不軌處置。

  可是眼睜睜等著朝廷圍剿韓廣平,那又太過冒險。

  說到底,皇上登基以來,太後勢力越發膨脹,偏偏王氏族人飛揚跋扈,不懂得收斂,到處欺淩百姓,引得百姓怨聲載道。

  朝廷想要平定亂黨,一時半會兒,恐怕辦不到。

  小四此舉是為了自保。

  不過信王府離鹽儉縣這樣近,被他知曉,很難不借題發揮。想要瞞住信王,就要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老三沒有老二想得那麽多,但是他也知道朝廷都有定製,不可能有這麽多人,“借由武館和鏢局,不知道可不可行?”

  小四敲了敲桌麵,“武館和鏢局人數終歸有限。若真有亂黨來臨,咱們還得靠百姓守著城門。”

  這話倒也在理。武館和鏢局加起來也不過數百人。可叛軍都是上萬人,再厲害的身手也對付不了這麽多人。還是得靠人數取勝,人最多的自然就是百姓。

  小四想了想,“不如秋收過後,咱們將所有民丁聚集起來練兵,讓他們加強鍛煉。萬一派上用場,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老二覺得這主意不錯,“就算信王府的人知道也不怕,就說咱們是為了判軍來臨做準備。”

  誰知道韓廣平什麽時候就來了呢。

  理由合情合理,小四坐下來開始寫信,“我先寫信將此事告之嶽父,請他帶為呈交聖上。”

  他們與信王有仇,不能不防。

  左右這事得等秋收完畢才能開始,到那時,朝廷的詔令應該能下來了。

  白白的雲朵,藍藍的天,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芒,照在金燦燦的稻子上,折射出熠熠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