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4456
  米秀才赴任前,單獨設宴請了林雲舒母子和何知遠到家中坐客。

  席間,米秀才給林雲舒和何知遠行了大禮,拜謝兩人慷慨借錢。

  小四這才知曉母親居然借了兩千兩銀子給先生。他也是個聰明人,略想一想就明白母親是為了給自己鋪路,心中很是感動。

  心中越發想要出人頭地,方能不辜負母親一番苦心。

  米秀才人逢喜事精神爽,臉色紅潤,雖沒當官,精神麵貌卻與之前大不一樣,林雲舒心中暗想,她之前也太武斷了,瞧瞧人家現在不就有了點官威了麽,見他向自己道謝,林雲舒笑道,“你是我家小四的先生,本來就是自己人,我能幫上你,是我的榮幸。”

  何知遠也點頭附和,“對,米賢弟千萬別放在心上。”

  話都說到這份上,米秀才也不再廢話,隻舉杯道,“你們的恩情,小弟牢記在心。以後若有機會,一定竭盡全力答謝你們的恩情。”

  林雲舒卻笑道,“恩情談不上。過些日子,我可能會在東風縣開家飯館,隻要你幫忙照看,別讓流氓地痞前去騷擾,就算是幫我了大忙了。”

  米秀才一臉正色,“這是我應盡之責,顧大姐不必客氣。”

  幾人聊了會東風縣的習俗,宴飲已至大半之時,何知遠的小廝來報,說是京中有人來信。

  何知遠幾位告罪,到門外聽小廝耳語幾句,當下大驚,稟退小廝後,轉身進了房間。

  他麵上帶了一絲喜意,藏都藏不住,米秀才揶揄道,“何兄這是有喜事發生?”

  “是大家的好事。”何知遠樂得整個人飛揚起來,“我們河間府以後的稅賦都要上交給官府。”

  林雲舒想不明白這有什麽好高興的。

  何知遠給她解釋,“這意味著皇上可能會收回封地。”

  沒有封地的王爺,以後河間府的老大就是知府。王府的人再也不會指手畫腳。想想就覺得痛快。

  林雲舒老早就想問了,“為什麽皇上不把信王貶為庶人呢?”

  何知遠給她科普皇室,“當今皇上沒有兄弟。先帝那一輩,參加黨爭的王爺眾多,大多都被先帝圈禁自殺,隻餘下信王與寧王。聽說寧王被人下了絕育藥。終身不能有子嗣。而信王是跟皇上關係最親近的叔叔。”

  那就是說如果皇上沒有子嗣,將來的儲君極有可能是信王的兒子。

  而且信王隻是販賣私鹽,要是普通人犯了這事,早就砍頭了。可信王到底是王爺。皇上又素來寬和,隻是將他軟禁京城,並沒有別的懲罰。

  現在皇上要將稅賦收回去,隻怕多半還是衛黨和太後黨的功勞。就這還是努力了大半年。

  回去的路上,林雲舒心生感慨,這沒經曆過奪嫡就當上皇帝的人性子就是軟。

  這要是換了雍正,估計早就將信王所謀之事,想個明明白白。

  他一個王爺有那麽大的封地,還經常會有賞賜,他缺錢花嗎?

  想想那些死士,想想柳月晨的爹,他販賣私鹽根本就是為了謀反啊!可惜皇上太過優柔寡斷或許是太年輕了,整天隻知道吟詩作對,一點也不殺伐果決。

  第35章

  日子平靜而過,冬去春來,又是桃紅柳綠,春燕銜泥時。

  這一年多,小四刻苦讀書,終於在十六這年,參加院試,以排名二十二的成績考上秀才。

  這不僅僅隻是顧家飯館的喜事,更是整個家族的榮耀。

  族長得知喜訊,大手一揮,特地找了戲班子,在顧家村宗祠門口擺了三天流水席。

  帶著族人拜謝祖宗,場麵十分熱鬧。

  附近幾個村子得知這一消息,紛紛前來觀看,羨慕不已。

  有那動了心思的人家,打起替小四說媒的主意。

  年紀輕輕就已中秀才,家中還有飯館日進鬥金。嫁給他,一輩子都不愁了。

  於是,小四一行人歸家,不止本族人出來迎接,就連外村人都來瞻仰秀才公的風彩。

  鄉下姑娘沒有什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想法。

  許多家中有待嫁閨女的人家都攜著女兒一塊過來。

  隻是人多眼雜,一直沒有機會湊上前。

  族長帶著四個兄弟到祠堂祭祖。林雲舒直接回了家。

  一波接一波的族人上門道喜,林雲舒帶著兩個兒媳上前應付。跟大家閑扯一通,沒說幾句就有人繞到小四親事上。

  林雲舒還真沒考慮那麽遠。十六歲的年紀現在就給他定親也太早了吧?而且他還要讀書,談戀愛最花時間了。

  有人勸道,“秀才娘,好人家的閨女可得趕早定。要是晚了,可就被別人搶走了。”

  林雲舒還沒說話,花媒婆就道,“行了吧。永季已經考上了秀才,當然要給他找個門當戶對的呀。怎麽能擱鄉下找呢。那可是耽誤他前程的。”

  守庭媳婦拍著膝蓋樂顛顛道,“門當戶對的,我也有認識的呀。我娘家那邊就有個員外郎,早年間考上秀才,家中有幾百畝良田,在城中還有兩間鋪子。若是娶了他閨女,光陪嫁就能有百畝良田。”

  當下就有人不讚同道,“哎喲,那可真大方。百畝良田啊?他這是生怕閨女嫁不出去啊?那得長得多醜啊。照我說找媳婦就該找個美的,像張家莊的張美珠那可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不過你家小四可是秀才公,一定沒問題的……”

  “你懂啥!好看能當飯吃啊。再說了擱咱們鄉下,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擱在有身份的人家,這叫聯姻,結兩姓之好。”顧婆子經常聽自家相公念叨這些大道理,耳濡目染,當即就拿話堵對方。

  林雲舒隻覺得腦殼疼。

  ……

  話說另一邊,祭祖完畢,族長拉著小四到他家中說話。

  顧守庭自覺教過小四,便也跟過去。小四恭恭敬敬給兩人倒茶,說了一番感激之語。兩人心中越發喜歡他。

  酒足飯飽後,小四告辭離開。

  他出巷子,迎麵碰到一位老丈扯著一位年輕姑娘,聲音急切,“你快走啊。這可是難得的機會,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那姑娘低著頭,似乎很不情願,扯著老丈的袖子央求著,“爹,算了吧。咱們家跟人家不配。”

  那老丈急了,“你這孩子。這有什麽不配的。你長得這樣好,嫁給秀才公不比嫁給黃員外當小妾要好啊?我可是為你的下半輩子著想。你居然不識好歹。”

  許是這一句話起了作用,那姑娘倒也不掙紮了,乖乖跟在他身後。

  小四雖覺得這兩人有些奇怪,卻也沒有上前。

  擦身而過,剛走幾步,就見那老丈折回來,搶先一步攔住他的去路,眼睛落在他身上,細細打量,“你是不是叫顧永季?”

  小四微怔,不明所以,微蹙眉頭,“是啊。老人家找我有事?”

  老丈喜上眉稍,將女兒扯到自己麵前,“這是我閨女,名叫張寶珠。今年十六……”

  張寶珠微微抬頭,露出那張五官精致的嬌俏小臉,一雙剪水清瞳像微微蕩著漣漪的湖水,嬌美中透著幾分天真無暇,她臉上的肌膚瓷白如玉,好像珍珠一樣散發柔潤的光澤,櫻桃似的嘴唇微微翹著,像是剛剛成熟的菱角,鼻如懸膽,皓牙細潔,身材更是頎秀豐整,是他這輩子見過最美的姑娘。

  小四隻覺得自己的心像有成千萬萬個鼓在敲擊,砰砰不停。這世上怎會有如此美麗的佳人。

  張寶珠被他瞧得俏臉微紅,再次低下了頭。

  老丈見他這副呆樣,心裏暗喜,輕輕咳了一聲,小聲喚道,“顧秀才?”

  小四猛然回神,對上老丈那戲謔的目光,臉立時漲成豬肝色,就連那耳尖都紅透了。他自覺失了一禮,衝著老丈施了一禮,“抱歉!”

  說完,不等老丈反應,急匆匆離去。

  煮熟的鴨子眼見著飛了,老丈哪肯放棄,追在後麵喊道,“我家住張家莊,家中三個兒子,唯有一女。”

  小四忍不住回頭瞧了一眼,對上姑娘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心跳加快。老大從旁邊過來,攬著他往家走。

  身後張寶珠臉頰微紅,心頭湧起一抹失落之情,她咬著嘴唇,眼淚差點流出淚來,委屈極了,“爹,我們這樣太失禮了。”

  老丈捋著胡子,“我也是沒法子。你長得太招人眼了,家境好的人家根本不願娶你。不走這一道,難不成你真想給人作妾?”

  張寶珠神色暗淡。

  小四到了家中,正巧聽到花媒婆在跟自家親娘聊嫁娶之事。小四原以為是談論三哥的,豎著耳朵聽了一會,竟是說的他。

  林雲舒對小四的期許還是很高的,“若是以前,給他找個人品好,長得端莊賢惠的也就滿足了。可我擔心,萬一他考上舉人,將來做了官。這樣的媳婦會拖他後腿。”

  花媒婆想想也是,“你考慮得對。小四年紀輕輕就已經考中秀才,未必不能中舉。等他當了舉人老爺。鄉下這些姑娘確實委屈了他。”

  林雲舒剛要張嘴,一抬頭就見小四立在門口,“怎麽了?臉這麽紅?你這是吃酒了?”

  花媒婆看了眼外麵的天色,“天色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林雲舒送她出去。

  小四回到房裏,心中始終不能忘記那位姑娘。他清楚記得她的樣子,怎麽趕都趕不出去。

  一連三天,他精神都不太好,還掛著轉眼圈。

  林雲舒瞧著他這樣子,心疼得不行,“學習也別太用功了。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什麽事都得慢慢來。”

  小四知道母親這是誤會了,想了好一會兒,才鼓足勇氣,抬頭看著親娘,“娘,我不能娶良家女子?”

  他眼裏閃爍著光,那是希望的光。

  林雲舒捏著下巴,不答反問,“你是不是遇到喜歡的姑娘了?”

  “嗯”小四也不瞞她,神色有點尷尬,“前幾日確實遇到一個姑娘。”

  林雲舒被他驚住。一見鍾情嗎?前世她看過古代的畫本,那些男女主人公見了一麵就相約私奔,她原以為是藝術加工,誰成想今兒就遇到一個。

  林雲舒輕輕歎了口氣,不得不將厲害關係講給他聽,“那我問你,若你真娶了她,她在仕途上必定不能幫你。甚至因為她不善接人待物,極有可能會拖你後腿,你依然要娶她?”

  “娘,這世上的事情都是學才會的。沒有人生下就會走。”小四想了好一會兒,辯駁道。

  林雲舒被這話堵得啞口無言。一再舉辦才士論會倒是讓這小子思維越加敏捷。口才也越發好了。

  林雲舒也沒否定,“如果你真的做了決定,娘自然支持你。她叫什麽名字?家住何方?若是人品沒有問題,娘就請你花嬸子去他家提親?”

  小四翹起嘴角,原以還要花很長時間說服,沒想到母親這麽爽快就答應,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林雲舒卻先給他打了個預防針,“別這樣看著我。道路是你自己選的。將來的路若是艱辛,你要自己挺過去。不要後悔今日做的選擇。”

  小四確實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才下的決定,點頭,“娘,多謝你成全。”

  林雲舒擺了擺手,吃完飯,她就請了花媒婆打聽。

  得知是張家莊的張寶珠,花媒婆拍著大腿有點古怪,“你說她呀。她可是遠近聞名的美人。原先我還想將她說給老三呢。誰成想你家老三竟然……哎,不提也罷。”

  林雲舒揮了揮手,渾不在意,“他倆也沒相成。不算。”

  花媒婆點頭,將張家情況一五一十說給她聽,“那張老頭得了這麽一個天仙女兒,就想著把她嫁給大戶人家。可你也知曉,那些大戶人家哪看得上她一個農村姑娘?那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我前兒個聽說張老頭有意將女兒許給黃員外當妾。他怎麽又打起小四的主意呢?”

  “那張寶珠本人呢?”林雲舒對張老頭這做法雖然不認同,但對方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而且這年代對嫁女多數的想法都是嫁出女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到走頭無路的地步萬萬做不出上門打秋風的事來。她也就略過不提。

  花媒婆對張寶珠的評價倒是極高,“那張寶珠倒是個好的。她母親七歲就沒了,茹苦耐勞,灑掃庭院,洗衣做飯,樣樣都會。沒事的時候,就待在自己房裏做女紅。張老頭還專門給她找了個女先生,教她識字。聽人說,非常聰明。除了陪嫁少些,嫁給小四倒也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