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楚歌(九)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5      字數:3321
  這一年春天,秦、楚、漢三國先後對魏國宣戰,就在天下人以為最強大的魏國很快就會被三家分食的時候,劉備忽然將矛頭轉向了孫策,並宣稱孫策早已與亂賊董卓勾結,都是為禍天下的亂臣賊子,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兩人。

  孫策被忽然聯手的漢魏大軍打得措手不及,十萬大軍中隻有一萬多人逃回了江東,大將周泰戰死,楚國王牌虎嘯營也全軍覆沒。

  百戰百勝的孫策輸了,一個神話隕落,但更讓人們側目的是之後的發展。孫策逃回江東之後將駐守荊州的大部分兵馬都調到江東,建業城下再次聚集了十萬精兵。

  孫策瘋了!

  人們議論紛紛,孫策這是要和劉備玩命啊!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孫策就發布了討伐檄文:

  自從桓帝、靈帝繼承大位以來,買官賣爵、寵信宦官、殘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盜賊猖獗、天下大亂。

  先是黃巾起義,後來又發生了十常侍之亂。董卓舉兵進入京城把持朝政,甚至一念之間就廢立天子,簡直駭人聽聞!

  泱泱大漢,日暮西山!

  先父起於亂世,受封於江東,漢室恩義不敢相忘,遂應獻帝血詔討伐董卓,奈何諸侯各懷異心止步洛陽。

  歸至荊州,路遇劉表劫道索要玉璽。先父於洛陽廢墟中尋得玉璽,雖不想交給異心諸侯,但劉表既是漢室宗親便也合情合理了,遂輕兵赴會欲交還傳國玉璽。誰曾想這一去竟成永別!

  嗚乎哀哉!

  殘暴如董卓殺不了吾父,貪婪如袁紹留不住吾父,不曾想竟死於漢室宗親之手。吾殺劉表,非是不尊漢室,乃是父仇不共戴天也!

  及獻帝退位,偽帝董卓、袁術先後登位,諸侯各自稱王,大漢終是壽終正寢。

  天下四分五裂,其中以曹魏最強。曹操派兵攻打弱小的徐漢,吾念及漢室的最後一點情誼決定出兵幫助劉備,誰又曾想劉備竟臨陣倒戈,反而要奪取楚國的土地!

  嗚呼哀哉!

  楚國十萬將士枉死,還要被劉備汙以惡名。

  嗚呼哀哉!

  吾今日方知大漢何以會滅亡。

  奸臣當道,天下共伐,而漢室宗親劉表、劉焉卻作壁上觀、擁兵自重。

  先父遠渡千裏討賊,損兵折將、一心為公,卻死於劉表之手。

  公孫瓚稱霸幽州,卻甘願請身為漢室宗親的劉虞共主幽州。袁紹二十萬大軍圍困北平一年時間都攻之不下,卻讓劉虞打開了城門。

  再觀今日劉備,大漢何以能不亡?

  非是天亡大漢,大漢乃亡於漢室宗親之手!

  嗚呼哀哉!

  天下不幸,奸賊誤國!

  孫策愚蠢,竟看不清如此沽名釣譽之徒,以致大楚十萬將士枉死!

  恨哉!痛哉!

  何以死的不是孫策?

  恨哉!痛哉!

  孫策不死,便要為十萬冤魂報仇雪恨!

  ??????

  出征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但楚軍早已準備就緒。

  此刻除了正在洛陽、宛城兩個戰場打得如火如荼的曹操、董卓,天下人都在矚目著孫策何時出兵,但至少不是今天。

  桃花紛嬈,春風醉人,桃花樹下排列著一行行士兵。

  十裏桃花便陳兵十裏,在建業城中的文臣武將竟也無一不至,季書站在隊伍的前麵,而站在更前麵的赫然就是孫策。

  “魏國上將軍夏侯惇送還楚國大將周泰的遺體至此,請問可是楚王當麵?”

  一百人的魏國使團麵對這樣的陣勢哪能不發悚?但為首的夏侯惇依然麵色不改地走上前去,隻是對著孫策微微一禮便張口問了起來。

  自從魏國使團出現在視野中,所有人的眼睛就牢牢地鎖定在使團正中抬著的那口厚厚的棺木上。孫策目不轉睛地向前走了過去,說道。

  “幼平在哪裏?快讓我看看。”

  夏侯惇心中明了,眼前之人正是楚王孫策。他轉身揮了揮手,士兵們便擺上小木凳,放下周泰的棺木給孫策查看。

  眾將緊隨孫策緩緩向前走去。眾人當中,甘寧正眼睛噴火地狠狠瞪著夏侯惇,右手按在劍柄上像是要掐出血來,那神色更是宛如要把夏侯惇活活生吞。

  可甘寧的劍鋒剛剛從劍鞘中露了一個頭,刷的一下就被趙雲按了回去。甘寧惱怒地瞪了趙雲一眼還要掙脫向前,這時黃忠又從另一邊按住了他的肩頭。

  季書不是沒想過在此殺了夏侯惇,但那僅僅是一閃而過的念頭,夏侯惇現在還不能死,至少不能讓他死在江東。

  “甘大哥,今日他送幼平回來便放他一馬,他日戰場上再殺不遲。”

  季書對冰冷的自己感到厭惡,甚至惡心,但他別無選擇。

  聽了季書的話甘寧微微一僵,他是個講義氣的人,但也是個正直的人,這樣的報仇顯然並不能讓他感覺足以告慰周泰的在天之靈。季書正是利用這點攔住了他,不過趙雲、黃忠倒也不敢馬上放開他。

  說話間棺木漸漸被打開,棺內堆滿了無數香料,可見曹操也是用心了。眾人終於又看到了周泰的臉,他閉著眼睛安詳地躺在裏麵,像是睡著了一樣。

  “幼平,幼平。”

  孫策俯身靠近過去輕輕地呼喚著周泰的名字,但理所當然沒有人會回答他。

  孫策想哭,但他的淚早已流幹了,他已經流了太多的眼淚。不想哭的時候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掉,真正想哭的時候竟哭不出眼淚來,他隻能一遍又一遍地輕輕呼喚著這個名字。

  “幼平,歡迎回家。”

  季書本不想哭,他覺得命令周泰去死的自己沒有資格為周泰落眼淚,但此刻眼淚還是落下來了。他老是在半夜裏醒來,好像看到周泰就站在他的麵前,全身留著血。但他並不恐懼,他甚至想上前去問問周泰,是不是在最後一刻都恨著自己?

  隻是呼喚他的名字,季書就痛的想死。

  “周將軍是真正的勇士。”

  一度遊走在生死之間的夏侯惇仿佛沒有察覺到一些楚國將領的異常,先前隻是對著孫策輕輕一禮的他這次卻對著棺木深深一拜。

  “彭城失守後周將軍隻剩下一千多人,而我還有將近四萬大軍,就連我也沒想到他竟然還敢帶人回頭伏擊於我。那是一場必死之戰,大王你有一群好士兵,也有一個好將軍。”

  “那一戰至今還時常浮現在我腦海中不能相忘。我與周將軍交手慘敗昏迷,待醒來時眼前隻看到到處都是零落的亂石,一些屍體被壓得不成人形,血水流到江上把江水染得通紅。麵前是一座屍山,有楚軍的,也有魏軍的,隻有一個人站在上麵屹立不倒。他的血早已流幹,但我麾下的三萬多精兵竟無一人再敢前進半步!”

  夏侯惇言之切切、悲痛不已。

  在他的描述中,一個立於屍海之上的將軍恍然出現在眾人眼前。那些為了王上甘心赴死的士兵堆砌在那裏,和敵人的屍體一起,拱起了那個永遠屹立不倒的男子,那個楚國軍人的豐碑。

  眾將士仿佛身臨其境不由黯然神傷,甘寧也終於放開了劍柄,以手掩麵淚如泉湧。

  夏侯惇頓了頓,接著說道。

  “我王深感周將軍之忠義,命我退兵。說到底,楚魏之間並無深仇大恨,楚王切莫聽信小人讒言犯我大魏。”

  “對先君孫侯我王一向敬重,經常對我們說起當年討伐董卓的往事,悲歎泱泱大漢隻有我王、孫侯和那公孫瓚三人忠於大漢,若能再多一份助力早就滅了亂賊董卓,哪有今日天下亂世?”

  “大魏本欲伐徐漢,誰曾想三國竟不約而同地對我大魏宣戰,無奈之下我王才答應了與劉備結盟對付大王。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周將軍之死我王也深感遺憾。”

  “但請大王相信我王是誠心與大王罷手言和,所以才命人將宋縣之戰、壽春之戰俘虜到的三千楚軍送還至廬江交接給了朱治將軍,又命我親自護送周將軍的靈柩交還江東。”

  “這一切都是劉備的陰謀啊,還望大王明察。”

  夏侯惇鄭重地對孫策拜了一拜,該說的他也都說了,剩下的就看孫策如何選擇了。

  “嗬嗬嗬~~哈哈哈~~”

  孫策閉著眼睛仰望著天,有些癲狂地大笑起來。

  好一個劉備的陰謀啊!

  “皆是孫策輕信了劉備那卑鄙小人的鬼話才有了楚魏之戰,魏王的誠意,策看到了。煩請夏侯將軍回去稟報魏王,楚國願與魏國結成友誼之邦。”

  魏國正在征伐秦國完成統一天下的重要布局之中,此時他無意和楚國交惡。而楚國也到了傾國之力討伐徐漢的關鍵時期,更無力與魏國雙線交戰。

  看著孫策轉頭對夏侯惇說出這番話,季書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孫策成長了,哪怕這並不是他想要的。

  但我們的喜與悲要如何述說?

  夏侯惇走了,帶著孫策的回複滿意地走了。

  孫策命人又將周泰的棺木封好,裝進了他早已準備好的另一個更大的棺木,嚴絲合縫。

  於是乎孫策抬起了棺槨,一起抬棺的還有季書、周瑜、孫權、甘寧、趙雲、黃忠、徐盛??????

  楚人的戰歌輕輕響起,桃花紛飛,一朵一朵地點綴在棺槨上。

  桃花如初君不在,十裏長亭送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