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楚歌(四)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5      字數:2645
  孫權見眾人安靜下來,接著說道。

  “現在情況危急,豈能浪費時間在此爭吵?”

  馬良並不識得孫權,但見其站在太夫人身旁,而太夫人也並不阻攔,隻得把疑問放進肚子裏拱手說道。

  “此話雖有理,但總要有個主意吧,到底聽誰的?還請太夫人定奪。”

  眾人互相看了眼,該說的也說了,確實不能再爭論下去徒耗時間了,便也拱手道。

  “請太夫人定奪。”

  然而吳夫人看著眾人卻沉默下來,遲遲開不了口。

  孫權轉身看向母親,走了兩步用身體擋住眾人的視線輕輕拍了拍吳夫人的手。別人不明白,他這個兒子能不明白嗎?別看吳夫人表麵沉著鎮定,其實她早就慌了神。

  “母親,大哥出征,關於楚國大事可有留話給母親?”

  吳夫人眼前一亮,湊近孫權低聲說道。

  “外事不決問黃蓋,內事不決問張昭。”

  孫權點點頭。

  當是如此,孫策絕不可能不給吳夫人留下倚重之人,這又不是在考驗繼承人。

  朱治、黃蓋都是從孫堅起就開始侍奉孫家的老臣,忠心不渝、久經戰陣,此二人一個坐鎮柴桑一個坐鎮建業,恐怕都是孫策有所考慮的。

  孫權看向黃蓋,黃蓋身為軍中大將,部下自然會服從他的命令,隻要是他的主張,不管文官如何意見相左,軍心必是一致。

  “黃叔,依你看當出兵何處?”

  黃蓋和藹地看著孫權,感慨良多,抱拳回答道。

  “老臣也讚同諸葛瑾所言。”

  黃蓋話音一落,孫權也不詢問眾人意見,斷然說道。

  “好!那就出兵廣陵,不必再議。”

  幾名小將見黃蓋說話早已退下,其他文官互相看了看竟也再無一人反對。

  這時,張紘站出來說道。

  “黃將軍所言,張紘並無異議。隻是有一事需要在這裏問明二公子,若主公身隕,二公子可有意角逐大位?”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公子?

  一些大臣看看太夫人,又看看孫權,這才明白眼前之人正是孫策之弟——孫權。

  大殿內的安靜變得詭異起來,太夫人和孫權也是一愣。

  不錯,孫策如果身死,隻留下一個三歲幼童,能不能擔得起楚國基業之重?這不禁會讓人生疑,而孫權的地位就會讓人多出許多心思。

  誰也沒想到張紘會把眾人心中最害怕的事提前擺到明麵上來說。一些人閉上嘴巴,眼神湧動起莫名的東西,可張紘麵不改色,直接逼問孫權道。

  “還請二公子回答下臣的問題。”

  “嗬,嗬嗬嗬~~”

  孫權不禁大笑,他幾步走下台階到了張紘麵前,拔出腰間的佩劍用左手抓了上去,頓時血流不止。

  “權兒!”

  吳夫人大驚失色,眾臣也不由錯愕。

  隻見孫權掃視眾人,朗聲說道。

  “孫權在此以血立誓,請眾卿作為見證。”

  “孫權永不登寶座,若有相違,有如此桌。”

  說著,孫權一劍斬斷了張紘麵前的桌角,然後他收回劍,對眾人抱拳拜道。

  “若大哥真有不測,請眾位盡心輔助我那侄兒。”

  聞此言,眾人連忙起身回禮相拜。

  吳夫人微笑著點點頭,趕忙讓侍女上前為孫權包紮手上的傷口。

  孫權一邊讓侍女包紮傷口,一邊低聲對張紘說道。

  “如此,張公可還滿意?”

  張紘拱手道。

  “如此,張紘願聽二公子調遣。”

  得到張紘這句話,孫權轉身走上台階,再次問眾人。

  “諸位還有異議嗎?”

  眾人左右看看,眼中再無疑慮,齊聲答道。

  “願聽二公子調遣。”

  “好。”

  孫權點點頭,問道。

  “江東還有多少兵馬?”

  黃蓋抱拳答道。

  “柴桑、廬江屯有一萬兵馬,由朱治執掌。建業、吳郡、會稽、建安共屯有一萬兵馬,由老臣執掌。”

  孫權皺了皺眉頭,其他地方的兵馬若調動起來花費的時間就多了,他隻需要知道兩處。

  “黃叔,隻建業和曲阿港有多少兵馬?”

  “建業三千,曲阿港一千??????”

  猶豫了一下,黃蓋繼續說道。

  “郡主剛剛建立了一支三千人的女軍。”

  太少了!太少了!

  能盡快調動的精兵隻有4千,算上孫尚香剛剛組建的還不知道有多少戰力的女軍也才7千人。

  孫權這才明白方才張昭為何氣的跳腳,這如何能分兵?

  孫權手心裏都是汗,這點兵馬真的夠用嗎?

  可若要調集他郡兵馬,這一來一回必然要花費3天以上,這3天足以致命。

  孫權咬牙道。

  “七千就七千!張公,勞煩你在一天內準備好大軍所需糧草、軍械、船隻。”

  張紘點頭應諾,又說道。

  “二公子,還需隱蔽行事。若大王身處險境的消息傳開,必然導致民心不安,楚國陷入混亂。”

  孫權一驚,張紘提出的確實又是一個隱患。若孫策無恙,哪怕不在國中,也必是民心安定、群臣歸心。可孫策若有不測,百姓必然惶恐,而曾經那些被孫策打壓的世家也難保不會趁機興風作浪。

  孫權用手按住腰間的佩劍,厲色道。

  “眾卿切不可將殿內之言傳給第二人,若查出是誰走露的風聲,立斬不赦!”

  眾人齊聲應諾。

  “慢!”

  提出反對的是張昭,他站起來不屑道。

  “兄長所言太過荒謬。我問諸位大人,劉備說主公結盟董卓,眾位可知道?”

  眾人麵麵相覷,皆言未曾聽聞大王說起。諸葛瑾、蒯越神色一動,也稱不知。

  見眾口一詞,張昭走到大殿正中笑道。

  “不錯,連我等都不知道有結盟董卓之事,可見劉備虛偽,誣陷我主!”

  他又張開雙臂,掃視眾人轉了一個圈,說道。

  “劉備背義坑害我主,我等若是隱瞞下來日後豈不是落人口實?”

  張昭決然地說道。

  “眾位不必擔心國中動亂,應當廣告天下!”

  “劉備背盟,令我主陷於險境!當廣發檄文聲討劉備,必引發舉國憤怒。民心如水,其怒如洪,誰敢造逆!”

  “也可趁群情激奮,張榜募兵,為救援主公多添一份力量。”

  眾人不禁陷入深思,孫權更是眼前一亮。

  這張昭職位還略在張紘之下,平日也低調處事,不料關鍵時刻更勝其兄。孫權這才想起孫策留給母親的那句話,不由心生感慨。

  什麽啊,母親若能冷靜下來,根本不需要我出場嘛。

  孫權點頭道。

  “就這麽辦!張榜和募兵之事交給張昭處理,張紘大人依然負責處理糧草、軍械、船隻的問題,切記隻有一天時間。若有需要,其他人需要竭力協助,不得怠慢!”

  眾人拱手應諾,會議這才散去。

  孫權鬆了一口氣,轉身看向吳夫人,吳夫人拉著孫權坐到身邊,眼中滿是欣慰和歡喜。

  “對了,母親,徐盛傷勢如何?”

  “聽說,徐盛寫完信後便昏迷不醒了。”

  “徐盛是大哥的心腹愛將,請醫學院院長華佗先生去廬江看看吧。”

  “好好好,聽你的,都聽你的。權兒,去接你大哥回家來吧。”

  孫權站起身,輕輕一拜道。

  “兒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