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分天下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5      字數:2100
  馬車離開王宮,向著使節團下榻的別館緩緩前進。

  董尚坐在馬車裏眉頭緊鎖。

  “老師,你說楚國為何對結盟之事這般抵觸?”

  他轉過身坐到賈詡身邊,用手比劃著繼續說道。

  “出使之前,我們也對此行的成敗也有過預測,所有人都覺得有六成的把握成功說服楚國。畢竟父皇的名聲雖然不堪,但我兩國結盟的利益卻是貨真價實的。”

  “剛才在大殿上,先不說孫策,楚國眾臣似乎都一致反對結盟之事。難道他們真的都對平分天下一點不動心?還是說他們狂妄得以為憑借楚國一己之力就足以橫掃五國了?”

  賈詡歎了一口氣,臉上掛上了一絲淡淡的愁容。

  “雖然先前我也有很多猜測,但親自到了楚國後才算得到了印證,今天我終於確信了其中一個猜想。”

  “恐怕楚國上層早就確定下了一個根本國策,我認為這是周瑜和季書為孫策製定的‘三分天下’之策。”

  董尚眉頭一鬆,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哦?三分天下?還能比老師你提出的二分天下更有吸引力不成?”

  賈詡搖搖頭,看著自己這個學生笑著道。

  “不一樣的。且不說如張紘所言,和秦國結盟確實自毀名望。就是我所提出的二分天下中也有許多漏洞,我相信周瑜已經看出來,我也早做好了退讓一些利益的準備。”

  “但楚國君臣打的卻是別的算盤,所以群臣才極力反對。”

  “如今天下六國並立、互相製肘。你覺得魏國進攻徐漢,楚國真的會像孫策說的那樣偏安一隅,什麽都不做嗎?”

  見董尚搖搖頭,賈詡繼續說道。

  “哼,既然孫策不想出兵阻礙魏國征討徐漢,那他定是想趁機攻打蜀國。他們各打各的,誰也沒功夫去妨礙誰。但就結果來說,蜀川沃野千裏、天府之國卻比劉備的徐州要有價值的多。”

  “一旦打下蜀國,孫策還可以向北攻打張魯的漢中。我軍以騎兵為主難以攻堅,劉璋懦弱無能,我們打不下魯國,不代表孫策打不下魯國。一旦得到了這兩塊地盤,楚國的實力馬上就會超過魏國,成為天下第一諸侯。”

  聽著賈詡的分析,董尚陷入思索。

  “老師,那孫策就不怕到時候我們和曹操聯手對付他?”

  “嗬嗬嗬,這就是他們高明的地方了。”

  賈詡輕輕一笑,在馬車裏翻找起地圖來。待他把地圖攤開,指著長江對董尚繼續詳細解答。

  “他們為什麽對曹操攻打徐州沒有一點想法?”

  “因為他們要的是長江天塹!楚國擁有諸侯中最強大的水軍,而且強的不是一點點,而是碾壓。就算我們秦國和魏國聯手對付楚國,又能拿他怎麽樣?騎兵到了水裏要淹死,旱鴨子上了船也會被水鬼拖下去。”

  “在別人眼中徐州是一塊肥肉,在楚國眼中反倒是一塊累贅,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憑借長江天塹,楚國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能力同時麵對秦、魏兩國的進攻。”

  “你再看看如今的楚國,三年時間從十萬大軍猛增到二十萬!”

  “那再讓他得到蜀國和魯國的肥沃土地呢?再讓他發展十年時間呢?三十萬?四十萬?五十萬?還是,六十萬?”

  “那時,天下誰能阻擋楚軍的腳步?”

  聽到這裏,董尚臉色凝重,終於明白賈詡的憂愁。

  “可歎,楚國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可秦國卻沉浸在紙醉金迷中。”

  “遙想先秦,曆經數代奮發圖強,及始皇帝,西出函穀,橫掃六國,登上皇帝寶座統禦天下。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如今秦國,也配稱‘秦’?”

  董尚的臉上滿是不屑,難以想象他這個秦國太子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賈詡則欣慰地點點頭,拱手說道。

  “公子雄心,為天下計,賈詡不才,幹效犬馬之勞。”

  聽到這句話,董尚安心了許多,他連忙說道。

  “老師又過謙了。老師之才當世又有幾人可比?有老師助我,是秦國之幸!”

  “依老師看,楚王會接受我們的結盟嗎?”

  賈詡摸著自己的小胡須笑道。

  “並不是所有最好的方法都會被人們使用,人心往往被感情支配。他會接受的。”

  ······

  季書追回龐統之後極為欣喜,一路上陪著龐統慢悠悠地邊談邊走。拉他到府上見了月英之後,便暫時安排他在府中暫住。

  季書這才跑去王宮,了解最近的情況,並準備向孫策推薦龐統。

  “什麽?大哥決定和董卓暗中合作,討伐曹操?”

  季書還沒見到孫策,便從周瑜口中得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二哥,你怎麽不攔著他啊!這算怎麽回事?這不完全打亂我們的計劃了嗎?而且和董卓合作?!大哥瘋了?他會名譽掃地的!”

  “是暗中合作,不會擺上台麵。”

  周瑜糾正了季書的說法,歎了一口氣,他繼續說道。

  “我倒是想攔啊,可怎麽攔?”

  “江東世家叛亂,伯符和仲謀兄弟反目,仲謀現在還被軟禁在太夫人那裏;而伯符最敬重的幾位叔叔之一的韓當為了救他而死。”

  “前幾日,魏國細作還在建業城中攪風攪雨,要挑撥我們和秦國開戰。”

  “而今,伯符更是知道了自己的父親也是死於曹操的陰謀之下。”

  “多少仇,多少恨啊?你讓我怎麽攔得住他?”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伯符已經答應董尚初春共同出兵討伐曹操。趁著馬上就要入冬,曹操和劉備的戰事變緩,諸葛瑾已經奉命去出使劉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