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撥弄命運之弦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4      字數:2727
  白駒過隙,轉眼又過去了2個多月的時間。

  這一天,孫策請周瑜、季書、黃月英到府中開了一個小型的家宴。

  這是太守府的一個偏廳,孫策坐於正中主座,左側是周瑜,右側則是季書和黃月英。孫策沒有安排歌舞,眾人閑聊間傭人們很快就把酒菜都擺上了桌案。

  照顧到季書和月英,酒用的是低度的米酒,放在鼻子前輕嗅,有一股純洌的米香撲麵而來。菜色以肉食為主,例如眼前的肉丸,季書一口吃下去就知道是新鮮的野豬肉,看來今天孫策帶人去打獵也是收獲頗豐,再配上爽口的胡瓜頓時讓人胃口大開。

  一杯酒下肚,孫策開口問道。

  “公瑾,軍隊重新整編後訓練得怎麽樣?”

  眾人心中一動,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周瑜深深地看了孫策一眼正色道。

  “各軍訓練井然、行令禁止,隨時可以一戰!”

  略微一頓,周瑜補充了一句。

  “五千傷兵大半已經康複歸隊,其中有八百多人已經不適合再從軍了,我打算明天一早安排他們回江東。”

  戰場是殘酷的,一些人即使逃離了死亡的陰影,卻無法擺脫傷殘之苦。

  孫策仰頭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歎了一口氣說道。

  “退役的士兵去處一定要安置好,你派人回去囑咐張紘多費些心。今晚多運些酒肉到軍營,我親自去給他們送行。”

  見周瑜點頭應下,孫策又看向季書問道。

  “子淵,你手頭上的事處理的怎麽樣?”

  季書頓時明白孫策是真打算開戰了,他琢磨了一下回答道。

  “醫學院已經修繕完成,過幾天第一批學生就要開始正式上課了,此事已經邁入正軌。”

  “至於和江夏世家那邊的合作則是剛剛開始,要見成效怕也要再等兩三個月的時間。世家方麵對於此事表現得很有誠意,若無意外江夏城再無後顧之憂了。一旦開戰,我就將此事交給子布全權處理。”

  孫策點點頭正要開口說什麽,卻被門外的一個聲音打斷了。

  “報!緊急軍情!”

  “有何軍情,速速報來!”

  聽到孫策的聲音,士兵連忙走了進來,在大廳正中單膝下跪抱拳向眾人稟報道。

  “北方傳來消息,曹操在官渡擊敗了袁紹的四十萬大軍,得到了十三萬俘虜,已經占據了鄴城。袁紹在撤退的過程中病死,董卓集結了十萬大軍突然襲擊攻破了宛城,兵鋒正指向許昌,曹操現在已經率大軍撤退了。”

  一時間大廳裏沒有了一絲聲響。

  劉備雖然出兵2萬幫助曹操,但要想劉備的兵馬為曹操賣命自然是不可能的,也就說曹操僅憑8萬兵馬就打敗了袁紹40萬大軍。

  在經曆了那麽多場戰鬥之後,簡單的數字已經和複雜的現實交織在了一起,即使季書早就知道官渡之戰的結果,再聽到這個消息也依然被深深震撼。

  孫策擺擺手讓士兵退了出去,他有些茫然地感慨道。

  “曹操真乃不世梟雄也!隻是他這次撤兵未免有些優柔寡斷了。”

  袁紹剛死,河北四州尚沒有選出新主,加之大敗必然是軍心渙散,這正是一鼓作氣拿下河北之地的最好機會。

  孫策目光如火,透露出強烈的興奮和冒險的勇氣。

  “若是派遣一支偏軍回去與董卓糾纏,拖延時間,主力迅速拿下袁紹的地盤就完美了!有河北四州在手,就算到時候真丟了許昌、洛陽一帶,哪怕痛失陳留、汝南,也早晚能打回來!”

  周瑜卻冷靜許多,他沉思半響、左右衡量,直到孫策說完他才反駁道。

  “伯符,這你就錯了。”

  見眾人將目光投過來,周瑜不慌不忙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眼下袁紹剛死,若是曹操急攻河北,河北君臣必定團結一心共抗曹操。”

  “要知道袁紹雖然敗了,可河北還有二十多萬兵馬,經此一敗袁軍定然龜縮在城中加強防禦,急切間恐怕難以再獲得大勝。”

  “而許昌方麵得不到足夠的兵力防守,結果不言而喻。等許昌、洛陽失守,曹操再撤兵可就虧大了。”

  談到這裏,周瑜臉上盡是興奮的神采大讚道。

  “反觀曹操,選擇了立刻撤兵,沒有一絲留戀河北四州的意向。袁紹3個兒子見到這個情形,難道還會聯合起來反攻曹操嗎?”

  “不!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定然是爭奪河北之主的位置,二十幾萬袁軍不需要曹操去攻打,自己就會打起內戰!”

  “等曹操打退了董卓大軍再回過頭的時候,袁軍就算還沒打殘,可袁紹的幾個兒子也早已撕破臉皮,他們還能合作起來共抗曹操麽?”

  “屆時,曹操不但保住了重要的地盤,還能以最小的代價將河北之地收入囊中!”

  周瑜的臉色已經紅潤了起來,不知道是因為喝酒,還是因為興奮,他眼中滿是欣賞和渴望。

  而聽完周瑜的話,孫策卻有些喪氣。

  “厲害,厲害!曹操老謀深算,我誠然不如他······”

  “細細一想,曹操自陳留起兵,立足於中原混戰中心。四方皆敵,他卻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走到今天。”

  “他隻有8萬兵馬就打敗了40萬大軍的袁紹,如今他已經有了20萬大軍,將來我真能打敗他嗎?”

  季書知道孫策隻是一時感慨,並非真的喪失了信心,但季書覺得孫策身為主君,有必要讓他樹立勝利的信念,正如虎嘯營呼喊的口號一般。

  “世人常常將勝敗歸為天意,從而寬容自己的失敗。”

  “有些人得天獨厚,生來就占盡了優勢,自傲得到天命青睞,如袁紹。”

  “有些人碌碌無為、不知變革,卻在悲歎命運弄人,如劉表。”

  “這些人都隻是些不知曉命運真意的蠢物。”

  “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季書搖搖手上的骰子,這是桌案上都擺放有的賭酒用的娛樂道具。

  “伯符,我問你,假如我手上不是一個竹筒,而是十個,你猜出骰子在哪個的幾率是多少?”

  孫策沒有猶豫回答道。

  “一成。”

  “那我猜出骰子的幾率呢?”

  就是你放的,你能猜不出?

  聽到季書接踵而來的問題,孫策楞了一下說道。

  “十成!”

  季書意有所指地笑著說道。

  “不錯,對於不知道的人來說,找到骰子的幾率隻有1成。”

  “但對於知道的人來說,找到骰子的幾率就是10成!”

  “這個世界上沒有單純的運氣。”

  “規律、常理、心態、性格,無數的變數組成了不可預測的未來。”

  “但如果能掌握最關鍵的要素呢?”

  “那麽,他就不再是變數,而是定數。”

  “運氣是可以人為左右的,所以命運也是可以人為左右的。”

  “然而人欲最是簡單,人心最是難測。”

  “即使是我和二哥,也無法向你證明絕對的勝利。”

  “但你隻要你還有獲勝的勇氣。”

  “我們必為你獻上最大的好運。”

  不僅孫策呆住了,就連周瑜和月英都愣住了。

  這個時代有太多人們還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東西,所以“天意”和“命運”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沉重得讓人窒息。

  眾人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奇談怪論,孫策忍不住興奮道。

  “說得好!”

  “不錯,管他曹操如何強大,我們兄弟三人在一起又有何懼?!”

  “我意已決,明日軍議商討對策,後日出兵征討劉表,這次必要拿下整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