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漢葬歌(上)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4      字數:2212
  皇宮西麵。

  羽林軍奉命在此集結,每個人都有些無精打采的。

  獻帝禪位,這麽大的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們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呢?

  即使他們願意為大漢最後一戰,可他們的大統領——羽林郎伏完卻似乎已經放棄了。

  聚集在這裏,他們開始猜測,董卓即位後羽林軍是不是要解散了?

  王允從宮中走了出來,他站在略高的台階上審視著羽林軍。王允知道,他們肯定有很多疑惑,很多猜測,很多不滿,但在他眼前依然是一片肅然嚴整的羽林軍,他很欣慰。

  羽林軍副統領趙申公暗中得到伏完的密令,今日需要聽從司徒王允的命令,此時見到王允他連忙抱拳一躬道。

  “參見司徒大人。”

  身邊兩個統領也連忙對王允施禮,羽林軍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了王允身上。

  王允點了點頭,向前邁了一步,問道。

  “眾位將士,你們為陛下盡忠為的是什麽?”

  眾人有些愕然,左右互相看了看,卻沒有人答話。

  王允笑了笑,繼續說道。

  “有些人可能是為了生計從軍的,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光宗耀祖,很多的原因。很多。”

  “但羽林軍隻收千裏挑一的猛士!你們今天能站到這裏,一定還有一個共同的理由。”

  在聽到“千裏挑一的猛士”時,許多人驕傲地挺了挺胸,他們期待地看著王允,想知道他口中的那個答案。

  在他們打量王允的同時,王允也掃視著他們每一個人的眼神,那一雙雙眼睛中又恢複了精神。

  “自從周天子失去威權後,諸侯開始互相征伐,爭奪霸權。先有春秋五霸,後有戰國七雄,天下戰火不絕,綿延了五百多年。”

  王允張開雙臂,激動道。

  “五百多年?”

  “五百多年啊!百姓之苦何以述說?”

  “我等盡忠陛下為的是什麽?為的是守國之重器,保天下安寧!不讓天下重回春秋戰國的舊路!”

  不錯,或許他們中沒有人能說清楚這樣的道理,但這正是每一個羽林軍將士肩頭的責任,也是他們的驕傲。

  “高祖皇帝至今,大漢爾來已有400餘年曆史。”

  “遙想當年,秦曆經數世變法圖強,終於成為天下強國。秦始皇何等雄才偉略?大秦西出函穀,橫掃六國,建立了前無古人的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可惜強秦不知撫恤百姓,苛政如虎,天下民不聊生。強大的秦國在天下人的反對下,僅僅十幾年時間便亡了。”

  “高祖皇帝,起於草莽,斬白蛇起義,滅亡了殘暴的強秦,戰勝了無敵的楚霸王,終於為天下建立了一個長治久安的漢王朝。文景之治更是百姓安居、路不拾遺。”

  “後來,漢武大帝讓衛青組建了一支新軍,取名‘羽林軍’,意思是‘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羽林軍也不負大帝的期望。”

  “在大將軍衛青的統帥下,羽林軍先輩前赴後繼、舍生忘死,攻破了匈奴王庭。七次出征,七次大勝,收複了河朔、河套地區。”

  “羽林軍從此成為了我大漢的驕傲,我大漢的王牌之師。”

  王允看著階下羽林軍,他們神采奕奕、殺氣儼然,好像已經猜到了什麽。

  王允接著問他們。

  “如今,無知匹夫也敢篡奪江山社稷,伏完已去赴死,他讓我問你們一句:你們還是那支羽林軍嗎?”

  副統領趙申公拔出劍吼道。

  “大風!”

  所有羽林軍將士亦高舉兵器嘶吼。

  “大風!”“大風!”“大風!”

  沒有去回答是或不是,羽林軍呼喊著的是他們的號角,戰鬥的號角。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董卓在長安駐紮有6萬軍隊。

  為了保障禪讓大典能順利舉行,李儒布置了2萬大軍層層守衛禪讓台。

  這是防備伏完假意調走羽林軍,然後用李代桃僵之計又把羽林軍藏到禪讓台附近,待關鍵時刻殺進禪讓台對董卓不利。

  照理說,就算洛陽剩下的4萬兵馬也全部執勤,四門的守衛最多也就各為1萬人。

  三千羽林軍騎上戰馬,守護著一輛馬車向西門殺去。

  狂奔至西門的附近,目光所及,城樓上、城門口、街道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董卓軍。

  王允估算了一下,恐怕有一萬五千人。

  看來,離禪讓台最近的東門才是兵力最薄弱的地方。

  “切!”

  王允齜牙哼了一聲:“那毒士果然有防備。”

  強遷洛陽百姓移都長安。讓漢室威嚴掃地,讓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讓十八路諸侯在一片廢墟上內訌起來。

  那天起,王允就開始注意到了這個人。

  賈詡,李儒身邊的幕僚,他很少向李儒諫言,但他的地位在李儒的幕僚中卻是很高。李儒的近衛都知道,賈詡先生找李儒,任何時候都是暢通無阻,不用通稟的。

  此人的可怕,王允也從來不敢低估。他默默隱藏自己,比以往更重視於偽裝,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能躲過這個毒士的算計。

  沒有停滯,王允下令羽林軍開始衝門。

  慘烈的廝殺開始了。

  城頭上布置了上百重弩手,不過好在威力最大的攻城弩隻能對準城外轉不過彎來,不然就可麻煩了。

  開戰前的一波重弩給羽林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後軍掩護,其他人不要理會城頭,先蕩平逆賊的前軍!”

  在趙申公的命令下,重騎兵組成的前軍開始了全速衝擊。根本不需要揮動武器,恐怖的重裝讓他們就像一輛輛狂飆的賽車紮進了人堆裏,一路碾過。

  中軍的輕騎則緊緊跟在其後,揮動著馬刀收割漏網之魚。

  後軍的速度則慢了下來,以手弩還擊,集火城頭的重弩,不求一定能夠擊殺,隻為壓製住他們。因為對於重騎兵而言,弓箭的威力是不足以造成有效殺傷的,隻有城頭的重弩才是致命的威脅。羽林軍已經顧不上一邊的弓箭了,得先保障重騎兵的安全,讓他們能順利打開一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