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伏完密謀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4      字數:2397
  相國府透露著一股宏偉大氣,高聳的樓閣可與皇宮比肩,穿過一個個華美別致的庭院,小廝被帶到了一個大殿。

  珠光寶氣、金玉滿堂,董卓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紅光滿麵地盯著殿下的舞姬,哪有一點抱病在家的樣子。

  大殿兩側全是朝廷大臣、軍中大將,觥籌交錯,沒有一絲避諱。

  見門人領著小廝走了進來,董卓揮一揮手,舞姬們停下了舞步,紛紛退到左右兩邊候著。

  身邊緩緩走過的舞姬衣著暴露、香豔撲鼻,這讓小廝的臉漲得通紅,他忍不住偷偷多撇了一眼,咽了咽口水。

  殿上的幾位大人一陣嗤笑,小廝一驚之下趕忙收起了色心,慌慌張張地走到董卓麵前的階梯下跪拜道。

  “小,小人拜見相國大人。”

  董卓也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小廝,不過想到管家說這小廝要告發伏完謀害自己,他心中立刻又被對伏完的氣惱和不屑填滿了。

  “哦?你說伏完密會了數位漢朝老臣,要加害於我?”

  小廝有些緊張,他戰戰兢兢地拜倒在地上,目光閃爍。

  “是。昨天伏完大人密會了五位大人,小人原本是負責給客人倒茶水的,卻被護衛擋在門外,好奇之下想去偷聽兩句。這一聽之下可不得了,他們竟然要謀害相國大人!”

  董卓眯著眼睛探頭道。

  “你抬起來頭,和我說說伏完密會的都有哪些人?”

  小廝抬起頭,有些縮手縮腳地用敬畏的目光看向董卓。

  “其中三人是王子服、吳子蘭將軍和侍中種輯大人,隻是還有兩人小人也不認識,他們談話中也沒說到姓名。”

  小廝的敬畏讓董卓氣悶的心情得到些緩和,他轉頭看了看坐在身邊最近的位置上的李儒。

  李儒會意地點點頭說道。

  “細作隻查探到了王子服和吳子蘭秘密進入了伏完府中,沒想到種輯也參與其中,這算是個意外之喜了。”

  可惜還有兩人不知是誰,董卓雖有些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他又看向那小廝問道。

  “那幾個老賊要如何謀害我?你快細細報來。”

  “小人偷聽時,伏完大人”

  小廝正要接過話繼續說,卻見董卓挑了挑眉毛不高興地哼了一聲,他連忙改口道。

  “伏、伏完老賊正對他們說,他要假意向相國大人服軟,降低大人的戒心。等大典當天,他再將羽林軍調到皇宮的另一頭,讓相國真正安心下來,而實際上他會和那幾個將軍、大臣將死士安排在大典上,隻等皇帝一到,相國大人上前接受禪讓就動手刺殺大人。”

  董卓摸摸下巴,有些愕然地對殿下眾人說道。

  “我還當今日伏完老賊派人來給我送上禮物探病是為了探清我裝病的虛實,好有借口抨擊我。沒想到竟然是打算來討好我的!看來,我今天還真不該下令趕走那個送禮的人咯?哈哈哈~~”

  眾人連忙陪笑,李儒漫不經心地問起小廝。

  “他們竟敢在大典上行刺相國大人!那他們都不要命了?調走了羽林軍,就算他們行刺成功又如何全身而退?就算他們都不要命了,可行刺成功又有什麽用?他們都死了,誰來保小皇帝重掌大權?”

  李儒一席話讓笑聲停了下來,眾人把目光都對準了那小廝,大殿內好像變得冷了幾分。

  是啊,他們舍棄身家性命不要,冒這麽大風險是圖什麽啊?

  就為了殺死董卓一人?

  那小廝一愣,而後臉上開始冒汗,他哭喪著臉說道。

  “大大大人,這些小人真不知他們如何想的,小人說的句句屬實啊,絕不敢有一絲欺瞞啊。”

  冷著臉的李儒忽然輕輕一笑道。

  “我隻是隨便問問,你怕什麽?好了,你舉報有功,隨下人去賬房領一百兩金子。隨後去偏廳候著,有些事我待會再吩咐你。”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小廝感覺好像從鬼門關走了個來回,高興地不停叩頭,千恩萬謝。

  下人領那小廝下去後,董卓疑惑地看向李儒道。

  “賢胥,你懷疑這消息有詐?”

  李儒搖了搖頭,笑道。

  “大廈將傾,樹倒猢猻散。伏完想死,可他身邊的人未必願意陪他去死!”

  董卓指著已經走出殿外的小廝道。

  “那你剛才這是?”

  李儒摸摸小胡子道。

  “我剛才不過是試他一試。”

  “若他一個小廝知道的太多,恐怕真是有備而來。不知道反而才正常。”

  “至於他說的伏完行刺的計劃,應該是真的了。”

  “伏完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選擇。長安駐紮了6萬大軍,而羽林軍就那麽點人,他真想憑借這三千人成事那才是癡心妄想!”

  “他能果斷舍棄羽林軍,作為接近嶽父的棋子反而讓我高看他一分。現在隻是不知道還有哪兩人參與此次計劃。”

  “至於性命?嗬嗬,這些忠漢的腐儒還真是不怕死的!”

  “不識時務、頑固不化!他們做夢都盼著能殺死嶽父大人,他們以為嶽父一死,天下諸侯就會來擁立漢室大統。”

  “天真!可笑!”

  董卓點點頭,對李儒的話他很是認可。

  隻是沒弄清楚都是誰要暗害他,始終有些不放心,他有些焦躁道。

  “那現在就派人把伏完和王子服、吳子蘭、種輯幾人抓起來,斬首示眾,警示宵小!”

  這本是最穩妥的辦法,可李儒卻攔住了董卓。

  “不可!此次正是引出所有敢於對嶽父不利的賊子的大好機會!嶽父登位在即,正可以一舉消除所有隱患。”

  “嶽父安心,奉先已經率六萬大軍回到了湄城駐紮,到了大典當天讓奉先守在嶽父身邊,任何宵小必傷不得嶽父分毫。”

  一聽呂布已經回到長安外,董卓頓時安心了下來。這時他想起一個人,開口問李儒道。

  “賢胥,你說那兩人裏會不會有司徒王允?”

  李儒躊躇了一番,說道。

  “應該不會。王允此人是個滑頭的老狐狸,他一麵討好嶽父,一麵又討好小皇帝,左右逢源,深通為官之道。如此機密的事,恐怕伏完不敢和這個兩麵三刀的老狐狸商議。此次也正好測試一下王允,若他真和伏完勾結行刺,就斬於當場;若他沒有和伏完狼狽為奸,嶽父等大位後倒可以真正重用此人。”

  董卓點點頭。

  “不錯,不錯,正好在禪讓大典那天看清這些人的麵目,消除隱患。他們最好識時務,沒有和伏完勾結,不然,哼哼!”

  董卓大笑,同意了李儒的法子。殿上眾人連忙歌功頌德,稱董卓英明,李儒神算,漢室宵小定然翻不起什麽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