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對策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4      字數:3488
  周瑜的話讓孫策終於從急躁中冷靜下來,擺正了心態。他微微縮了縮腦袋,摸著鼻子低聲道:“我錯了還不行嗎。”

  “哼。”

  也不知這兩人是不是從前世起就是一對冤家。

  周瑜平日裏對誰都溫文爾雅,但唯獨對孫策經常惱到極其敗壞的地步。而孫策平日裏氣吞山河,但唯獨對周瑜言聽計從。

  張昭笑著圓場道:“好了,現在還是先想想辦法吧。”

  這時,張紘分析道:“住在郊野和鄉村的百姓大都有幾畝薄田,完全是自給自足的,他們缺錢,但是不缺糧。可以說不會有影響。”

  “現在問題最大的是住在城中的百姓,除了給世家種地的佃農,其他人基本都是領工錢過日。糧價一漲,這日子就不好過了。”

  這也是建業城中一片嘩然,孫策急忙召集所有人開會的原因。

  當然,處在這種亂世,沒有人的家中會不囤餘糧。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

  真到了沒米下鍋的時候,定然會出現暴亂,不然黃巾之亂是怎麽來的?

  “剛開始肯定不少人會氣惱那些世家的作為。但是如果我們長時間沒有解決的辦法,百姓們也會對主公失望,甚至是遷怒。”

  “到時若世家再造些流言,讓百姓以為罪魁禍首就是主公,主公就真的民心盡失了。”

  張紘張昭的話讓眾人心頭沉甸甸的。

  “民心”二字簡簡單單,卻讓古今多少豪傑飲恨,任你蓋世武功,民心所向,盡皆匍伏。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這時,魯肅起身說道:“咱們賣軍糧。”

  這話一出,滿堂皆驚,議事廳裏就像炸開了鍋一樣。

  “不可!”

  老將軍程普怒發衝冠,第一個站起來反對。其餘眾將也是群情激奮,紛紛站起來反對。

  “這樣的話,若有戰事,將士們吃不飽肚子,怎麽行軍打仗?”

  “若軍糧賣光了,第一個造反的就是士卒!主公,這是取禍之道啊!”

  “恐怕賣軍糧的消息一出,各諸侯頃刻間便會兵指江東!”

  ······

  孫策臉色陰晴不定,沉默不語地看著魯肅。

  “靜一下!現在是議事,還沒有決定,急什麽?”

  季書一席話,讓場麵暫時安靜了下來,他看向魯肅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眾位,我們先聽聽子敬怎麽說。”

  這其中的危險魯肅又豈會不懂?

  “眾將所憂,不過兩點。其一,軍心不穩,諸侯攻伐。其二,軍中斷糧,引發兵變。”

  麵對諸將虎視眈眈的眼神,魯肅麵不改色,上前一步,直視孫策抱拳說道。

  “主公,和我們江東相近,又有力量進攻的江東的不過4人,新占豫州的曹操,還有徐州劉備、揚州袁術、荊州劉表。”

  “曹操和劉備若想進攻江東,怎麽也繞不過壽春巨城。而壽春有袁術的10萬重兵,豈是輕易能打下的?真要打下壽春少說要花上一兩年時間,這功夫,我們早解決江東內患了。”

  韓當不服氣道:“曹操和劉備也不需要真打下壽春吧。他們借道而過,袁術未必敢和他們為難。”

  孫策點點頭。沒錯,袁術雖然是盟友,可不會真為了他孫策平白消耗自己的兵馬,遠的不說,袁術資助自己的3千兵馬可不正是自己用了傳國玉璽才換來的嗎?

  季書出言否定道:“不可能!若他們借道而行,袁術確實不會與他們為難。”

  “但,曹操和劉備敢嗎?我江東不是軟柿子,可不是一支偏師就能打下的。曹操和劉備敢放著後方給袁術?”

  “他們真敢的話,那袁術10萬大軍不抄了他們的老巢,他袁術就是個蠢貨了。”

  見諸將靜默,魯肅繼續說道:“就如子淵兄所言,北麵曹操、劉備和袁術互相掣肘,袁術不會放任曹操、劉備坐大,同樣的曹操和劉備也牽製了袁術。”

  “至於南麵的劉表,更是不值一提。主公征伐江東時,兵力弱小,他若是出兵來襲,隻怕半個江東都要落入他手中。可他卻按兵不動,可見劉表老邁,已經沒有一絲進取之心了。現在主公6萬精兵,劉表哪裏還敢有什麽想法?”

  程普暗自一凜,他雖然反對魯肅的提案,覺得過於激進冒險,但還是對他們的分析暗暗點頭讚同。

  程普環視了一眼大廳內的謀士,周瑜、季書、魯肅、張紘、張昭、華歆、許貢。竟有這般多了!

  他心中感慨,少主羽翼漸豐,日後定然更勝主公。悄悄又看向孫策,他心中有些失落,又有些欣喜。

  但有些話,不得不說。

  “主公、軍師,就算諸侯現在不會攻伐江東,可軍中斷糧了怎麽辦?軍隊是我們的根本,絕不能亂!老夫話擱在這裏,不管魯先生怎麽說,我是絕不同意的。”

  程普是軍中宿將,追隨孫堅從軍,久經沙場,屢次立功,孫堅死後不離不棄的輔佐起了孫策,他的話讓人不得不重視。

  這時,魯肅站出來說話道。

  “魯肅願立軍令狀,若軍中斷糧,魯肅願將頭顱獻於階下。”

  眾將肅然,軍令狀是軍中將領表達的最高決心,不成功便成仁。

  不想魯肅一介書生,竟有這般勇氣。

  孫策深切的知道,若想治理好一個國家,隻靠將士是不夠的,所以他平日裏很用心的向周瑜和季書學習。魯肅是周瑜舉薦的人才,孫策也同樣很是敬重,見諸將沒有反駁魯肅的話,他問道。

  “子敬,如何才能保證軍中不斷糧?”

  魯肅走到地圖前,指著壽春對孫策諫言道:“主公,擊破嚴白虎和王朗兩個,府庫中應該得了不少錢吧。現在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我們去和袁術買糧!”

  孫策一愣:“我們和袁術雖是盟友,但他未必願意看我坐大。他會賣嗎?”

  魯肅嘴唇一動,沒有正麵回答孫策的話,笑了笑。

  “主公,袁術收下你的玉璽,借兵給你,你還看不明白嗎?”

  孫策挑著眉毛,眼角悄悄撇了撇周瑜和季書。

  周瑜微微一笑。

  季書眼中閃著莫名的光,接話道:“袁術想稱帝!所以他需要錢。”

  這句話一出口,在場不少人的臉色都變了。

  漢室的威嚴早已不在,但有些話還是有些忌諱的,一些話大家心裏都知道,可是誰也不敢擺在台麵上講。

  季書卻百無禁忌:“揚州,魚米之鄉。袁術占據大半個揚州,久不經戰事,府內的米糧恐怕多到發愁。”

  魯肅點點頭,接話道。

  “而袁術想要稱帝,就要大封群臣,提高大臣俸祿,以收人心。”

  “要講禮儀規格,不然怎麽顯示皇家氣度。”

  “還要充實軍隊、整頓軍備,防備諸侯。”

  “這一件件哪個不要錢?所以隻要袁術稱帝之心不死,他一定會答應主公的!剩下的隻是價錢的問題罷了。”

  孫策嘴角輕輕牽動,提到袁術和玉璽,他心緒複雜。

  袁術延誤軍糧,導致自己父親兵敗虎牢關,按理說自己該恨他。可孫堅被劉表殺害後,袁術又庇護了他,自己不是沒有感激。

  至於那方玉璽,父親孫堅更因之喪命。

  聽到此處,孫策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碟,不知是個什麽滋味。

  “賣軍糧之事,即便不會引發問題,也不過是解一時之急罷了。子敬,何必冒這麽大的風險?”

  魯肅見孫策如此問,會心一笑拱手道:“主公,吃飽飯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事!隻要主公能讓百姓吃飽飯,民心就如鐵一般堅固。”

  “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啊!解這一時之急就夠我們贏下江東世家了。”

  “現在各世家把米價抬這麽高,除了少數幾個不敢太過分的,其他的真賣的出去嗎?”

  “百姓必然要觀望一段時間,等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會去買上一些度日。”

  “可若是我們給百姓辦法呢?”

  眾人不覺被魯肅的話吸引,隻見魯肅繼續道。

  “隻要我們開始賣糧了,百姓的心便安定了下來。”

  “那時,誰還會去買世家的高價糧?”

  “主公,你有稅收,可世家靠什麽賺錢?除了喬家和郝家主要收入在於經商和販馬,其他世家靠的都是地!靠糧食!”

  “糧食這東西,是作物,放久了會壞,會發蟲。一旦沒有人買,那些貪圖利益而趨炎附勢的小世家就會著急,會害怕,他們就會把糧價降回來!”

  “那些牆頭草雖然讓人討厭,但有時又是事情的關鍵。有一就有二,一旦風向變了,江東的危急頃刻間就能解決。主公,我們要比的就是時間和耐心。”

  眾人輕輕點頭,魯肅見狀坐了回去,等孫策下決定。

  這時張昭補充道:“我們不如仿效喬家和郝家,每天限量出售。”

  “這樣既能控製好軍糧的消耗速度,拖延時間,也同樣可以穩定民心,照顧到最急缺的百姓,防止百姓驚慌搶購。”

  見眾人都不在反對,孫策咬了咬牙說道:“好,買!購糧的交涉就交給魯肅和張紘了。別給我省,買夠!賣糧的事交給張昭來安排。行了,事情就這麽定了,今天議會的話別泄露出去,都散了回去吧。”

  “主公英明!”

  ······

  見眾人一一離去,孫策對季書和周瑜說道:“公瑾、子淵,明日我們喬裝去城外走走吧?”

  周瑜斜著眼:“這時候了你還有心思玩?”

  孫策瞪大眼睛:“公瑾,你怎麽老是看扁我啊?出了這麽大的事,我這怎麽會是去玩呢?我這是要查探民情啊!”

  真的假的?季書和周瑜一臉懷疑地看著孫策,第一次見他這麽主動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