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忠若奸
作者:芝麻樹      更新:2020-03-09 05:53      字數:3689
  新野和江夏之間的一處山丘上。

  一名士卒騎馬飛馳而過。

  “將軍,荊州牧劉表有書信一封要交給您。”

  士卒恭敬地遞上書信後便在孫堅的示意下轉身離去了。

  孫堅沉吟了數息,拆開信,一目十行,片刻時間便將書信看完了。

  “父親?”見孫堅不說話,雖然已經猜到了原因,但孫策還是開口問了一聲。

  孫堅閉眼思量了一會,看了看孫策,點頭道:“嗯,為玉璽而來。劉表約我到前麵的山穀見麵。”

  一旁的韓當哼道:“主公,看來劉表老兒已經做好伏兵了,想來是打算拿不到玉璽就動手了。咱們殺回長沙去!我們江東軍什麽時候怕過劉表的荊州軍啊?”

  孫堅歎了口氣,說道:“別說了,我心中之願,你們不是不清楚。何況漢室於我有知遇之恩,而今天子蒙難,我豈能因一個玉璽就背叛朝廷。”

  “我觀十幾路諸侯,隻有公孫瓚、劉備、曹操等寥寥幾人是真心平亂安邦的忠臣,可惜這玉璽不論交給誰都是個禍端,我更不可能將玉璽交給袁紹這個小人,不得已才將玉璽帶走。”

  “劉表是漢室宗親,又手握重兵,他既向我討要,於情於理我都沒有不給之理,玉璽由他保管,我也安心了。”

  “主公,三思啊!”程普等人紛紛開口勸諫。

  他們怎能甘心?

  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都功敗垂成,天子被裹挾去了長安,國都毀於火海,這日後還是大漢的天下嗎?

  這天下是該變了!

  那日後誰能統帥江東,征戰天下?

  是孫堅!在程普等人看來,這玉璽正是天意授國!

  孫堅卻狠狠瞪了他們一眼,揮手示意他們退下,厲聲道:“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

  眾將連連歎息,這才不情不願地緩緩散去了,山頭上,隻剩下父子二人。

  孫策上前道:“父親,你為漢室盡忠,損兵折將,甚至背負罵名,現在就這樣把玉璽拱手相讓,這樣值嗎?”

  孫堅微微一笑,攬過孫策的肩膀,指著不遠處的士兵們說道:“伯符,你看這些士卒,當兵能得到什麽?”

  見孫策疑惑地看著自己不說話,孫堅繼續道。

  “糧餉嗎?為了一口飯,賭上性命值嗎?”

  “無數將士為爹浴血而戰,不離不棄,他們就隻是因為一口飯嗎?”

  “不是的。他們都有一個夢想。”

  “他們夢想著有朝一日天下太平,父母妻兒有衣穿、有飯吃,不用再受戰亂之苦。”

  “因此,他們才與眾不同。”

  “他們才成為了爹馳騁天下的精銳之師。”

  “他們把夢想寄托在爹的身上,相信爹能帶他們實現這個夢想。他們覺得值。”

  “爹也有一個夢想,跟他們一樣的夢想。”

  “所以爹才興兵討賊,匡扶漢室,撥亂反正,隻要有一天亂世得平,爹覺得就值了。”

  孫策說不出話來。

  ······

  孫堅出發後不久,三將終於還是忍不住來大帳見孫策。

  “少主,不能輕信劉表啊,主公隻帶3千人去見劉表,太冒險了!萬一劉表翻臉,主公危矣!”程普看著孫策,憂心忡忡的說道。

  孫策看著三位叔叔,輕輕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劉表為玉璽而來。父親既然決定把玉璽給他,他怎麽會為難父親?”

  黃蓋急道:“少主,你想想,曹操帶出天子血詔,昭告天下,請諸侯共伐逆賊。主公遠在長沙尚且出兵會盟,他劉表,身為漢室宗親,卻坐守襄陽,不派一兵一卒,劉表此人分明是個無信無義之徒,哪裏會講什麽道理?”

  聽到這裏,孫策不禁有些擔心,覺得父親隻帶這點兵馬確實有些欠妥了。隻是,他現在如果再調動剩下的兵馬隨行,會不會又引發不必要的誤會?

  孫策緊鎖眉頭,躊躇起來。

  韓當見孫策動搖下來,趁熱打鐵道:“少主,你想想,主公把玉璽給了劉表,劉表會感激主公的忠義嗎?他隻會以為,主公貪圖玉璽背信而走,結果來到這裏被他截住,懼怕於他,這才無奈的交出了玉璽。若劉表怕主公懷恨在心,日後報複他,要殺了主公以除後患呢?”

  孫策大驚,猛得離座而起,把凳子弄翻了也渾然不覺,臉色凝重道:“讓所有士卒做好戰鬥準備,你們去幫我先集合虎嘯營,我帶虎嘯營先行。”

  黃蓋道:“少主,若劉表真的翻臉了,此行危險,還是讓我等率虎嘯營先行吧。”

  孫策搖了搖頭道:“我必須去,沒有父親將令,3千虎嘯精騎你們一個人也帶不出這營門。諸將聽令!”

  三人一聽,連忙正色道:“在!”

  孫堅繼續道:“韓當、黃蓋隨我率虎嘯營先行,若遇敵軍阻截黃蓋領1000人留下殺敵,確保我等後路,韓當隨我直衝進去,直到找到父帥為止。程普領後軍4000人,接應我們撤離。

  三人齊聲道:“領命!”

  ······

  眼見孫堅領著士卒走進了山穀。

  遠處的山上一起眺望的劉表和蔡瑁兩人不禁有些緊張。

  “報,孫堅已領軍進入山穀,黃祖將軍領2000士卒埋伏在了穀口,隻要主公這裏廝殺起來,黃祖將軍就斷掉孫堅後路。”

  蔡瑁笑道:“孫堅已成甕中之鱉,主公,下令吧。”

  劉表神思不屬,臉色陰晴不定:“真要殺孫堅?萬一他願意交出玉璽呢?我看還是讓我先勸勸他吧。”

  蔡瑁一聽便知道劉表這時又懦弱起來,心中頗為不屑,臉上卻恭敬道:“主公,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江東軍就駐紮在30裏外,精銳騎兵轉瞬即到。若孫堅不肯交出玉璽,正麵交鋒,我軍必是慘勝。但隻要我們出其不意,先發製人,吃下這一支兵馬,殺死孫堅,江東軍必定大亂。我們再乘勝追擊,今日江東軍必定全軍覆沒。”

  “再說,若孫堅此時被逼無奈交出玉璽,日後還不是要找主公報仇?留下孫堅性命,隻會留下無盡禍患!”

  “再者,現在殺了孫堅,江東六郡唾手可得啊!主公,這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權衡弊利之下,劉表終於點頭了。

  “殺!”

  一聲號令,山穀兩側埋伏的弓箭手紛紛射出箭矢,穀內一時下起了箭雨。

  孫堅怎麽也沒想到劉表竟然連一個招呼都不打,直接就要他的命!

  孫堅軍的弓箭手回射,但是箭矢射到林子裏,威力大減。

  這時,兩邊埋伏的上萬劉表軍士卒衝殺下來,孫堅軍的士卒登時被殺得大亂。

  看著身邊不斷倒下的士卒,孫堅仰天嘶吼:“漢室負我啊!”

  ······

  孫策趕到時,廝殺早已開始,他怒發衝冠,親自帶領虎嘯營衝鋒,竟無人可以阻擋片刻,江夏太守黃祖更是被他生擒。

  然而,衝破層層包圍,看到了胸口被羽箭貫穿,已經奄奄一息的孫堅時,孫策簡直要瘋了。

  他匆忙滾下馬來,從其他士卒的手裏接過孫堅,將他抱在懷裏。

  那偉岸的男子,堅實的背影,現在好像輕飄飄的羽毛!

  孫策忍不住流下淚來。

  “父親!”

  “不,父親!不要啊!”

  “不會的,你不會死的。”

  孫策抱著孫堅,無語倫次,茫然而無助。

  “策兒嗎?我的策兒來了嗎?”孫堅在笑。

  孫策心如刀絞,恨聲道:“父親,你別說話,還有救的。孩兒這就帶你回去。”

  孫堅微不可查地搖了下頭,說道:“照顧好你母親。”

  孫策張張嘴,卻隻能發出毫無意義的低吟,他狠狠地點頭,隻怕父親看不清。

  “照顧好你弟弟妹妹。”

  孫策狠狠地點頭。

  “我若不在了,隻怕你的威望,還不足以統帥江東,你,要學會,隱忍,不能,再衝動了。”

  聽著孫堅越來越微弱的聲音,孫策泣不成聲。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想要吐血,想要哭,想要發怒,孫策隻感覺一股冷意清空了大腦,隻省下一個念頭。

  “爹,我這就去取劉表狗頭來見你。”

  一隻手緊緊地拽住了他的肩膀。

  “不能打!這一仗不能打。答應爹,帶著這些江東子弟活著回到江東去。”

  孫堅睜大眼睛盯著孫策,有太多的話還想說,但是沒有時間了,也沒有那個力氣了,他想透過這雙眼睛告訴孫策,他相信孫策會懂的。見孫策點點頭,他終於安心了,笑了。

  那隻手鬆開了。

  孫策忽然流不出淚了。

  那個永遠走在他前麵,他追逐著背影的男子就這樣死在了這裏。

  “少主,斥候來報,有1萬5千人從西邊急奔而來,估計是劉表的援兵到了。少主,怎麽辦?”

  孫策恢複了一絲清明,他看看左右的士卒,他們的眼神帶著茫然,和瘋狂!看著他們,就好像看著自己。

  帶著他們活著回江東!仿佛父親在耳邊叮嚀。

  孫策握緊身邊的長槍,站起來,怒吼:“從今往後,我就是江東之主!”

  “隻要我孫策還在,江東軍就垮不了!”

  “走,隨我殺回去江東去!”

  ······

  半月後,長安城。

  李儒大步流星地走進相府,急急道:“丞相,大喜,大喜啊!哈哈!孫堅被劉表殺死了!”

  正看著豔舞的董卓,愣了好半會,急忙屏退舞女,細細詢問起來。

  良久,董卓大笑道:“這心腹之患總算除掉了。再除掉袁紹這個惡賊和曹操小賊,我就高枕無憂了。”

  李儒連連稱是。

  “嗯?對了,孫堅的兒子今年幾歲了?”

  “十七歲。”

  董卓往後一仰,安心地躺倒椅子上長長出了一口氣,曬然道:“十七歲的小子,哈哈,手下一些殘兵敗將,不足為慮了!這玉璽果然沒白丟。”

  李儒雖連連點頭稱是,卻不由想起了他的幕僚賈詡對他說的一席話。

  “大人,原本董公是恨極了曹操,才舍得用私藏起來的玉璽設下此計。沒想到死在此計下的卻是孫堅。”

  “可見曹操此人真乃是不世梟雄!天下諸侯盡被其玩弄於鼓掌之中!若不盡早除去此人,恐怕他必成董公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