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作者:耿燦燦      更新:2020-07-10 13:30      字數:3595
  探子呆滯:小將軍這是怎麽了?

  山陽急匆匆去找孟鐸,翻遍整個山頭,終於在懸崖邊找到男人的身影。

  孟鐸一襲月白寬袍,衣袂翩翩,負手在背,緊盯懸崖下方。

  那裏有前往汴梁的礦道,眾人正日以繼夜地挖掘。

  楊帝隻知岐山有礦道,卻不知道礦道其實有兩條,兩條礦道延伸方向不同,但卻通往同一個地方——汴梁城。即便楊帝做好準備,堵住了熟知的那一條,也堵不住第二條。因為除了孟氏繼承人外,無人知曉第二條地道的存在。

  外人隻知他在岐山挖地道,卻不知道他從未想過在第一條地道上耗費心思,他要的,一直都是第二條地道。

  地道打通之日,就是他圍剿汴梁之日。

  孟鐸想得正出神,遽然聽見身後山陽氣喘籲籲的聲音,沒有回頭看他,遞了手帕出去:“擦擦汗。”

  山陽不想擦汗,他一刻都等不了,就想告訴孟鐸關於令窈的事:“先生,你知道楊帝立誰做了新儲君嗎?”

  孟鐸其實早就有所猜測,但他不說,假裝問:“是誰?”

  山陽煞有介事,將孟鐸往裏拽過去一些:“先生站過來些,不然聽完後嚇一跳,掉下懸崖,那我罪責可就大了。”

  孟鐸受不住他汗津津的髒模樣,拿過帕子替他擦汗:“快說罷,楊帝到底立誰做了新儲君?”

  山陽音調加大:“先生,你最得意的徒弟,她做了皇太女!”

  孟鐸“哦”一聲。

  山陽皺眉:“先生難道不驚訝嗎?”

  孟鐸手中動作一頓,雲淡風輕的麵龐下閃過一抹憂思:“怎會不驚訝。”

  山陽歪了臉望他:“先生這副模樣,可不像是驚訝。”

  孟鐸沉默,並不答他。

  比起驚訝,他更多的是為難。為難以後該怎麽對付她。

  數月前太子檀雲被廢的消息傳來時,他就隱隱猜到,楊帝是在為新儲君鋪路,他有過僥幸的想法,希望楊帝不會拿他垂垂欲墜的江山做賭,冒天下之大不韙立令窈為皇太女。可楊帝竟然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這件事。

  她做了皇太女,以後他要奪的,便不再是楊帝的江山,而是她的江山。

  孟鐸重新站回懸崖邊,靴尖懸在空中,他長身玉立,仿佛腳下是平地原野,而不是萬丈深淵。

  山陽膽戰心驚,生怕他掉下去,站在孟鐸身後,手伸出去,隨時準備將孟鐸拉回來。

  因為緊張孟鐸掉下去,山陽腦袋上的汗珠越來越多,就在他猶豫要不要將孟鐸打暈了抬回去的時候,孟鐸開口說話了。

  他說:“替我送份禮物去汴梁,你親自去,別人我不放心。”

  山陽明知故問:“給誰的禮物?”

  孟鐸睨他一眼:“你說給誰?”

  山陽癟嘴,輕聲嘟嚷:“反正都成死敵了,還送什麽禮物,送把刀還差不多。”

  “你去不去?”

  “我不去,先生難道就不送了?”

  孟鐸:“嗯,那就不送了。”

  山陽以為他真不送了,不敢再拿喬,連忙求他:“我去,我現在就去!先生別賭氣,有話好好說。”

  孟鐸不再理他。

  山陽急了半日,最終還是拿到了孟鐸送給令窈的禮物。

  禮物並不貴重,三本書而已,分別是《帝術》《君道》《治國》。

  從岐山至汴梁,數月的馬程被山陽縮短至半月,他獨自一人前往汴梁去送禮物,樂得逍遙自在。

  山陽武功高強,入了汴梁還不算,還要入皇宮,扮成小太監,遠遠地在東宮外的宮道上瞧令窈一眼。

  少女仍和從前一樣,花容月貌,意氣風發。唯一不同的是,她穿的團簇衣裙上,繡的不再是花啊鳥兒,而是金龍。

  龍身環著她的細腰,那威嚴可怖的龍頭仿佛是在向她行禮,她穩穩地壓住這一身金龍的氣勢,舉手抬足間,皆是貴不可言。

  她沒有注意到他,轉瞬的功夫就已背身向裏。

  山陽踮了腳尖,想再多看幾眼,回去也好說與孟鐸聽,讓他知道她如何是怎麽一副春風得意的境況。

  另一個資曆頗深的內侍喊住他:“你看什麽呢!”

  山陽隻得收回視線,心中頗為遺憾,走之前將那個打擾他的內侍五花大綁吊到樹上去,小內侍在高樹上被風吹得搖搖欲墜,山陽拍拍手上的灰,哼了一聲:“誰讓你壞了我的好事!活該。”

  白日事多,直到夜裏,令窈才有空拆看禮物。

  早先一波是群臣獻的禮物,看了半個月,沒什麽新鮮的,早就扔庫房裏去了。這一波禮物才是她想要的,因為全是親近之人送的。

  令窈先看了鄭家送來的禮物,每個人都送了不同的禮物。

  她心中高興,隨便揀起一樣都愛不釋手。他們並未因為她身世的事埋怨她,身世公布之後,她第一時間給他們寫了信。他們的回信,比她想象中要親和許多,第二次再去信時,便是將皇太女一事告知他們。

  鄭家人送的禮物雖然比不得那些勳貴之家,皆是些家常小禮,但卻極為用心,每一樣禮物都有著美好的寓意。

  長輩們的回信多多少少有些忌憚她皇太女的身份,用詞難免謙卑些,但小輩們的回信就不一樣了。鄭嘉木的書信,前幾行字字斟酌,到後麵幾行,大概實在忍不住,用白話文問她:“以後還能喚你四妹妹嗎?上次你離家時說好送我三車藥材,如今連個影都沒見著,你做了皇太女,一諾千金,可不能食言。”

  相比於鄭嘉木的“先抑後揚”,鄭令清的信就直白多了,她開頭就問:“四姐姐,你做了皇太女,以後我是不是能在臨安城橫著走了?你可不要不認我,一日為姐,終生是姐。”

  令窈笑出聲,當即命人將十車珍貴的藥材送往臨安,又將自己的一盒首飾捎給鄭令清。

  看完了鄭家其他人的書信,剩下的就隻有鄭嘉辭與鄭嘉和的了。

  令窈想到鄭嘉辭那一臉死人樣,覺得他的書信不會有好話,遮了眼小心翼翼看,結果信封裏麵根本沒有信,隻有厚厚一遝與錢莊的契書,銀兩存在錢莊裏,憑證即可取。

  令窈怔了怔,仿佛能聽到鄭嘉辭冷嗤的聲音:“沒有什麽好送的,就送你錢吧。”

  令窈粗粗估算,鄭嘉辭竟送了她一百萬兩。

  一百萬兩,賀她封皇太女。

  想來不算寒酸,勉強過得去。令窈麵上不以為然,手裏動作卻快得很,迅速將錢契收起來,放在她自己的小木盒裏,上了鎖,鎖起來。

  鄭嘉和的書信,令窈舍不得看,捧著放在枕邊,打算等入睡前再細細品嚐。

  看完了鄭家的書信與禮物,令窈去找穆辰良的那份,找的時候無意間看見案桌角落裏擺的三本書。

  “咦,這誰送的?”

  第151章

  令窈將書拿過來一看, 分別是《帝術》《君道》《治國》。

  這三本書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帝王之家的習書之作,隻在皇家流傳, 民間根本無法得之閱之。

  令窈以為是皇帝送的,轉念一想, 送書不是皇帝的作風,更何況皇帝的禮物早就送過了。

  令窈想到一人。

  短暫的怔忪後, 她慢了呼吸,小心翼翼去翻書頁, 書頁上有題字,她一眼認出字跡的主人,兩手一抖, 將書扔出去,四周查探,急急喚人:“來人!”

  宮人魚貫而入,鬢鴉走在最前頭,問:“怎麽了?”

  “傳我的命令, 立刻召集羽林軍,將東宮上下裏裏外外仔細搜一遍, 若有可疑人士,立刻抓捕。”

  鬢鴉試探問:“有刺客出沒?”

  令窈目光冰冷:“不是刺客,卻比刺客更厲害。”

  羽林軍迅速集結搜宮, 東宮每個角落都搜遍了, 未能發現任何可疑人士。

  羽林軍都尉前來回稟:“殿下, 是否要擴大搜尋範圍,再搜一次?”

  “算了。”令窈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鬢鴉見都尉走了,這才往內殿去,下午送來的禮物仍擺在案上,三三兩兩散開,令窈沒讓人收拾。

  鬢鴉揀起地上的書,三本疊在一起,好奇道:“平時殿下最是愛惜書本,今日怎麽了,竟將書丟到地上。”

  案後,令窈坐在燭光下,神色有異,怔怔發呆,聽見鬢鴉說的話,轉過眸子去看。

  目光觸及她手裏捧的書,想到送書的人,黛眉蹙得更深。

  鬢鴉窺出她的不對勁,噤了聲不再言語,默默收拾。

  屋裏的寂靜落下來,半晌,鬢鴉收拾完畢,所有的東西都歸到該放的地方去,就隻她手上的三本書不知該如何處置。

  她隱隱猜到,令窈的不愉悅或是因這三本不知來路的書,今日突然搜宮可能也是因為這個,鬢鴉不敢自作主張,悄聲問:“要我扔了它嗎?”

  沉默數刻的少女果然開口說話:“扔掉罷。”

  鬢鴉捧書往外去,快要走出殿門的時候,聽見身後有個聲音追過來。

  “等等。”

  鬢鴉回頭,見少女衣裙拖地,風拂輕紗,踱步而來。

  朦朧月影中,她白得仿佛和月光融為一體,伸出玉藕似的一截手臂,麵上神情冷淡,嘴裏卻道:“再給我瞧瞧。”

  鬢鴉恭敬將書攤開。

  少女眼神嫌棄,指尖刮開書頁,念出三本書頁上分別寫著的字。

  總共三句,一本一句。

  第一句是:“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第二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第三句很簡單,正是她之前隨意翻看的那句:“賀阿窈。”

  三本書,兩句話,賀她登儲君之位。

  令窈冷哼一聲。

  定是那人得知她冊封儲君的消息,特意派人相送賀禮。送一趟賀禮,悄無聲息,不敢光明正大,隻敢將禮物混在別人的禮物裏,當真膽小如鼠。

  能自由出入皇城不被發現的,隻有山陽一人。三本書而已,也值得他用山陽冒險?

  她不見得樂意收下他的禮物。

  “殿下?”鬢鴉見少女死死盯著書,像是要將書盯出一個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