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五級戰馬
作者:zooooz      更新:2020-03-09 03:23      字數:4071
  其實也不一定,劉起自己也沒嚐試過。

  畢竟,人都掛了,那還嚐試個屁啊,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其實想管也管不了了。

  次日,劉起一切準備就緒,領著300三階士兵,一路北行。

  300三階士兵也就耗費9000石糧食,對現在的劉起來說簡直毛毛雨。

  豹城如今2000座糧倉,經過近一年的糧食采購已經存滿1000多座。

  近800萬石糧草的儲備,劉起也不用去調用,直接將第一批建立的500座糧倉封存,繼續作為軍事區。

  因為那裏原本是豹城4號據點城軍事區,糧倉封存後,劉起同樣在駐紮著500二階兵,繼續作為豹城軍事區。

  如此,近400萬石糧草,足夠劉起大規模升階士兵,隻要士兵滿足升階要求,劉起總會第一時間集體提升士兵等階。

  起初劉起並未想到如此情況,隻是想著學習李密的做法,“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隻是後來,計劃太過順利。

  尤其是在商路聯通三郡之後,豹城的發展速度,在商業的帶動下,猶如坐火箭般極速攀升。

  商人不僅將商品流通到三郡,甚至更遠的地方,更是將豹城、代縣的願意收納安置流民的消息,傳遍四方。

  同樣,也將劉起的善名傳遍八方,三郡之地皆是知道有劉起這麽一號人物,可與黑山張燕分庭抗禮。

  張燕的黑山賊如今已經近百萬之眾,更是占據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諸多山區,讓山穀皆相通。

  劉起則是占據樂平、新興兩郡諸多山區,雖然所占領地區,僅相當於張燕領地區的1/3,但是人口數量卻相當於張燕的2/3。

  跟張燕東西對峙,劉起現在完全不懼張燕。

  劉起自信自己的兵員素質,絕對高出張燕軍一大截,若是持久戰的話,張燕必輸無疑。

  空間有糧2000石,是這次出遠門劉起專門存儲的,當然,這些糧食同樣的來自於豹城軍事區。

  這些糧食,足夠300士兵半年以上的各種消耗,劉起這次要做的就是升級,通過連續不斷戰爭,快速提高自己的等級。

  劉起的空間有80立方米,光糧食儲存就消耗了近70立方空間,其他空間也主要存儲的都是一些弩箭。

  三階士兵,每隔一天弩箭就會自動刷新一次,一次刷新50隻弩箭,這些弩箭是可以儲存的,當然有上限,隻可儲存三天。

  也就是原有弩箭,加上儲存三天的總共200支弩箭,之後弩箭數量將不會增加。

  除非,消耗50支以上,隔天才會繼續補充。

  二階弓弩手僅可每天補充一次,每天30隻弩箭,加上第二天的弩箭,一般弩箭儲存極限60隻。

  如此,可以看出二階和三階弓弩手的差距,不僅如此,三階弓弩手射出的弩箭比二階更準。

  若說百步之外,二階弓弩手可以射中靶子,至於射到幾環,那純屬看運氣。

  三階弓弩手則有把握射中五環以內,射擊精度大大提高。

  當然這其中還有例外,比如,有的二階士兵融合了獵戶、弓箭手、神射手的記憶。

  如此,準度甚至可以秒殺三階甚至更高階位的弓弩手,但這也僅僅是少數而已。

  但是這些人,在1萬多二階士兵為基數的情況下,數量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無需多說,劉起麾下的300三階弓弩手,盡皆是擁有獵戶、弓箭兵甚至神射手的記憶。

  其潛力無需多說,一萬二階弓弩手,也僅僅挑選出這300人,劉起打算先帶著他們練練手。

  而他們未來的統領,劉起心中已有了抉擇,此人正是曹性。

  有著曹性這位神射手統領,這支部隊的殺傷性將會大大提升。

  劉起此行並未帶盾兵,到盾兵雖然近戰能力強悍,但其敏捷屬性並不高,機動性也並不好。

  要知道,弓弩手是主敏捷副力量加點,長矛手則是與之恰恰相反。

  三階弓弩手的敏捷高達13點,普通士兵的敏捷最高也就9點,那些精銳士兵可能達到10點以上。

  要知道,當初豹城第二戰場張強為何會讓金武先走,很大原因就是如此。

  張強身位二階長矛手,雖然防禦能力超強,但是其敏捷玩,其機動性是不如身為弓弩手的金武的。

  讓金武先走,其逃生的幾率是遠遠大於自己的,這種速度優勢,慢慢的雙方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會被約拉越遠的。

  有這300弓弩手,即使打不過也能跑的掉,可以完美的執行“敵退我進、敵進我退”這等遊擊戰略。

  弓弩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遠程武器,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弓弩兵射出密集的箭雨,對敵人造成殺傷!

  而弓弩兵的箭矢是消耗品,射完需要補充,那麽一名弓箭手可以攜帶多少箭矢呢!

  拿弓箭手類比,畢竟能用的起弓弩的畢竟是少數部隊,弓箭手才是戰場的主力,當然作為遠程王者,弓箭威力是遠不如弩箭的。

  曆史上各國軍隊中都有弓箭手的身影,他們使用的弓箭種類不同,箭矢的製式重量有所區別。

  因此,箭矢的攜帶量也不同!這裏就以英國長弓手、蒙古騎兵舉例說明。

  這兩隻部隊,都曾在曆史上留下其重要足跡,劉起對於遠程作戰可以說是及其癡迷的。

  不僅能有效的打擊敵人,更多的時候甚至無需耗費一兵一卒,僅靠一隻隻箭矢就能無損的破敵。

  秀慧小姑娘就是其中的翹楚,指揮軍隊不僅能很好的把握戰場局勢,更能很好的把握戰場距離。

  靠著超高的智商,將一些細節優勢發揮到極致,虎口關一戰,更是不費一兵一卒,輕鬆剿滅於毒全軍。

  相對於劉起熟悉的硬碰硬的戰法,秀慧小姑娘的一番操作,簡直亮瞎他的雙眼。

  英國長弓在中世紀歐洲的戰爭中留下自己的威名,在多次重要戰役中,英國憑借對長弓巧妙運用,擊敗實力強大的對手。

  長弓的優勢很大,一個在於其穩定性,相比一般弓箭,更長的弓身決定其不錯的穩定性。

  其次射速極快,射程極遠,相比於弓弩,其射速相當於弓弩的兩倍以上,射程上與弩箭相當,隻是殺傷性略弱。

  一名合格的長弓手,一分鍾可以射出12到15支箭,個別優秀的,可以射出20隻。

  幸運的是漢末並未有如此部隊,劉起當然也不會閑著沒事建立一隻長弓手部隊,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若是別的諸侯都競相學習,自己的弩兵部隊,在戰場上將不會再有任何優勢。

  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5000名長弓手在有利地形下,就曾擊潰了近30000名法國騎兵!

  英國長弓長度一般在2米左右,比同時期的歐洲其他國家的長弓長了近50厘米,箭矢也較大,英國長弓手一般攜帶大約50支箭。

  這已經是滿載狀態,再多就跑不動了,一般還會有專門裝載箭矢的補給車隨行!

  若是遇上敵人數量太過巨量,有了這些箭矢打底,劉起也不怕。

  古代弓箭手可以帶多少支箭?蒙古騎兵一次竟然可以帶這麽多!

  曾經打遍歐亞的蒙古騎兵,取得這樣的成功,他們手中的弓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蒙古騎兵使用的複合弓,短小精悍適合馬上使用,而且威力驚人,吊打同時期歐洲使用的十字弓!

  因為有馬匹的輔助,蒙古騎兵能隨身攜帶更多的箭矢,一般攜帶75支左右。

  畢竟蒙古騎兵除了弓箭,還有一堆武器補給要攜帶!

  而劉起這300人的弩兵部隊足足有6萬隻箭矢,如何攜帶,答案是,壓根不用攜帶。

  劉起直接將箭矢裝進空間,5萬隻箭矢,僅需十幾立方米的空間。

  這些箭矢主要是以防萬一的,平常每個士兵攜帶30隻箭矢,足夠解決所有問題了。

  蒙古騎兵常常攜帶兩張弓,三種箭矢,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弓箭殺傷敵軍!

  而劉起這方,三階士兵的弩根本不用擔心損壞,每天都會自動刷新一遍。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蒙古騎兵可以一邊運動,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

  歐洲重騎兵想追追不上,想跑跑不了,一旦黏上就意味著死亡。

  公元1241年4月,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殲滅歐洲十萬聯軍!

  劉起也為這300弩手準備了戰馬,這些馬匹馬背上皆被製作了簡易馬鞍。

  不仔細看是看不出這馬鞍的造型的,且馬身兩邊垂下無數繩條,其中兩個繩條鏈接兩個不太顯眼的馬鐙。

  如此做法無非掩人耳目,若是不近距離仔細看,是完全看不出馬鐙。

  馬蹄鐵劉起暫時是不想製作的,畢竟,留在地上的月牙痕跡太過明顯,即使砍掉馬掌也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古代弓箭兵一般都人高馬大,這樣才有力氣拉弓,但人的力氣總是有限的。

  無法攜帶太多的箭矢,能攜帶50支就已經相當可以了!而且就算帶的多也不一定能用完,在戰場上往往射了不到兩輪,兩軍就已經近身肉搏。

  有了這些配上馬鞍、馬鐙的戰馬,即使敵人追來,也可以遠遠的放箭。

  而且,對於劉起手下的這些山地兵種來說,從原本騎到馬上就往下掉。

  到現在,有了這兩件東西幫助,經過簡單的訓練,完全各個都是一位合格的騎兵了。

  拉弓可是力氣活兒,一名普通士兵連續拉20次就差不多是極限了,如果不休息,再拉手就差不多廢了,有箭都射不出去!

  而弩箭完全沒有這方麵問題,別說20隻了,連續射出200隻弩箭都不是問題。

  同時,和遊戲中一樣,劉起可以直接區分這些馬匹的等階,手下的這些馬匹,大多都是二階,少部分三階,沒有四階。

  而劉起坐下的棗紅小馬,等階為五階,是那次逛馬市偶爾發現的。

  不僅如此,劉起可以提升馬匹的等階,隻是係統要求有些嚴格了。

  無論哪一等階的馬匹,提升一階需要100自由兵種經驗,兩階需要1萬,三階100萬,四階一億。

  不僅如此,還需要糧食,一階10石,二階1000石,同上百倍增幅。

  這顯然不適合低階戰馬升階。

  這些都是劉起從商人那裏挑選的,經過連續10天的挑選,基本上,將其中二階以上的好馬都挑選出來了。

  代縣作為聯通三郡的商業中樞,這裏的馬價相對便宜許多,畢竟,並州本就產馬。

  劉起也有一個小馬場,裏麵也就200多匹良馬,馬匹隨少,但皆是好馬,等階都是三階馬。

  很多都是劉起看中後,商賈們為了結好劉起,相送於劉起的,畢竟這種三階馬匹數量也是及其稀少的。

  平均100匹馬裏,也就一匹三階馬,即使是馬商自己也分辨不出來,隻當是劉起看中其賣相。

  劉起做事是相當有規劃,也是很有規律,自從發現係統可以分辨馬匹等階後。

  除了每天為學生們上課,逛馬市,也成了必不可少的飯後消食活動。

  長久的積累,也才有了這200多匹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