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茉山回家
作者:百花衣      更新:2020-07-09 12:56      字數:2106
  茉山接到莉雲寫來的信時,剛剛結束了雲澤鄉中小學校長會議,這個時候鄉裏是沒有設幼兒園和高中的,所有學生都是從小學上起,小學五年,初中三年,全鄉大約有三十所中小學,雲澤中學在鄉政府附近,也是茉山辦公的地點,鄉文教的領導班子均在雲澤中學辦公,有的兼職教課。

  茉山的工作很忙,全鄉大大小小的學校這麽多,分布廣,他要走訪,要了解最基本情況,適時做出符合全鄉學校發展的規劃,要安排好全鄉的老師隊伍,安撫部分老師的波動情緒,比如有的老師家庭經濟狀況太差,經常請假幫家裏做農活,影響了工作,校長說話不聽,反映到茉山這,茉山就會帶著鄉文教的班子去慰問此類老師,幫助困難老師度過難關。這樣的事情多了,茉山就顧不上自己的小家了,孩子多,沒辦法,隻好委屈妻子莉雲多操心,多費力了,自己每月回家一次,輕閑的時候就每月回家兩次。

  而莉雲是位非常賢惠的妻子,任勞任怨,既幹好工作又照顧好家庭,吃多大的苦她都努力堅持,她愛茉山,這個高大的男人站在那,就像一座山,看到他就安心,工作好,長相好,性格好。她愛他就像山愛上海,就像回到初始,她認識他時的18歲。人生始終如初見,在莉雲和茉山的生命曆程裏,彼此都是最重要的存在,他們的愛情在婚姻裏得到沉澱,長久不衰。

  “親愛的茉山,見字如麵,有件事情想和你說,請你接到信後盡快抽時間回家一趟。莉雲。”

  讀著信,茉山眉頭一皺,這是出啥事啦,莉雲沒什麽事不會寫信的,而這樣不說具體事,可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情。那就處理好手頭的事,明天晚上回去一趟,後天早晨趕早回來。

  第二天下午上完課,吃完飯,茉山處理好手頭的事情,布置了學校的牆壁粉刷事宜,就坐回了自己的辦公室暨休息室,白天辦公,夜晚打開折疊床就變成了休息室,茉山與妻子分居兩地,學校的住房大多安排給有家屬的老師住,茉山也不好意思要住房,就主動要求住辦公室。茉山的威信很高,他以身作則,兩袖清風,主動作為,正直忠義,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都很強,全鄉三十所學校,教職員工400多人,都很服氣茉山,稱他是人民的“好文教專幹”。

  茉山坐在辦公室,抽了根紙煙,休息了10分鍾,就開始收拾東西。茉山這次離開妻子兒女來校上班已經差不多一個月了,他的衣服不多,外衣就兩套輪著穿,還打了補丁,現在身上穿的衣褲昨天剛換上,另一身換下來已經洗了。茉山很勤快的,也很勤儉,錢舍不得用,發了工資,除了夥食費,都拿回家給莉雲,上養老下養小,他和莉雲能省就省,盡量供著孩子們和老人,就這樣,家裏還是捉襟見肘,沒辦法,後來最大的孩子茉莉強11歲就跟著自己的小弟弟去了廣東生活,就當弟弟幫自己帶幾年孩子,讓這個家鬆口氣。

  茉山從辦公室的一個小背包裏找出了兩個小本子,是給茉莉妍和茉莉黑兩姐妹買的。13歲的三兒子茉莉成在雲澤中學念初二,每天和同學們一起吃食堂,晚自習下課後就到茉山這來住宿,但茉山最初是發揚風格沒要家屬房的,當時茉莉成也沒念中學,這兩年茉莉成來雲澤學校念初中了,學校的家屬房基本上分完了,還留下兩套是準備留給兩對就要結婚的老師用。所以,茉莉成隻好跟著茉山一起睡,茉山睡折疊床,茉莉成打地鋪。

  茉山想打地鋪來著,兒子正值發育生長期,可不能耽誤長個,不能凍著孩子,可懂事的兒子不讓,拚死拚活的,說爸爸工作累,得睡床,要是爸爸睡地鋪,他就不念書了。茉山被這孩子感動得眼都紅了,這麽懂事的兒子,莉雲教得真好。

  茉山把本子揣好後,從小背包的裏袋摸出20元錢,這是他這個月除去6元的夥食及其他開支後,剩餘的工資,茉山把錢小心地裝到褲袋裏,在辦公桌上抄起手電筒,徑直從二樓下樓。

  茉山走下了樓,想起沒和茉莉成說一聲,算了,這小子挺懂事聰明的,猜都猜得到爸爸有事去了。夜晚的學校有種安祥的寧靜,教室裏安的電杠,學生們正在認真地進行晚自習。寬大的學校坪裏,兩排樹分立兩側,微風吹拂,帶給茉山陣陣涼意。

  茉山邁開大步,向校門走去。一個月來的充實與忙碌,甚或近20年的充實與忙碌,讓他無懼風冷。茉山在雲澤鄉10來所學校從教鍛煉,從中學老師成長為校長、鄉文教專幹,這一路汗水溢滿心程,這一路他無悔付出。茉山熱愛這份工作,這份事業,培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他從事的是一份多麽高尚的工作,茉雲常覺得無尚榮光,也覺得責任重大。

  他常常在工作間隙會思念親人,會覺得愧疚,可是他沒有更多的時間,每當他想抽時間和親人團聚,教教孩子們時,總是有很多工作,讓他隻能在心裏說抱歉。

  月亮慢慢出來了,夜色在鄉村的馬路上蔓延,茉山的心有點怦怦直跳,不知道莉雲遇到了什麽難事,如果是很著急的事她會在信裏直說的,所以應該不是大壞事,是可以解決的。

  從雲澤中學回到光一小學,是15裏路,月亮出來了,茉山的電筒也就沒有打開,沿著馬路快步行路。這條馬路筆直向前,有上坡也有下坡,路邊是樹和房屋,但相隔很遠,間或還聽到狗叫聲,孩子們奔跑嘻戲的笑語聲,鄉村的氣息,這樣豐富而馨香。

  近了,再近了,經過一個小時的快行,茉山已經來到了光一村合作社處,朝前走300米就是一座橋,再轉個彎向右,在一片田中有一座四方型的學校,就是光一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