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682
  吃完飯,馮晉回屋歇著,馮繼宗和鄰居幾個小男孩子出去玩了,寶兒心疼母親幫她收拾碗筷。

  她度量馮妙青的神色說:“娘,周媒婆來跟您說親啦。聽是城裏開綢緞鋪子的黃掌櫃?”

  馮妙青無奈,“娘這輩子不打算再嫁了,寶兒,我就守著你過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現在朝廷都不提倡女人守寡,之前有人像朝廷申請節婦牌坊,不但被駁回來,禮部還出了訓示——”

  馮妙青的臉色發黑,“寶兒,你爹沒死!娘也沒有守寡。”

  “他就是死了,他要是沒死說不定以後還得禍害我們!”寶兒大聲說。

  “他是你爹!”馮妙青高高地舉起了由手。

  寶兒漲紅了臉,瞪大眼睛看著她,她最終沒有打下去,似極疲憊地歎了口氣。

  “娘,說實話我已經忘了他長什麽樣子。我小時候,長年累月見不到他,後來又分離這麽多年,我記不得他。”寶兒鄙夷道,“他做了夷人的女婿,還生了個兒子,後來又莫名其妙消失,我恨不得他再也不要出現,最好就已經死了,我們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平靜,我害怕他一回來就要打破,我們會重新被關到錦衣衛詔獄。”

  小時候被關在錦衣衛詔獄的記憶一直像噩夢一樣伴隨著她,寶兒甚至有時候半夜耳邊都有犯人的疼痛哭喊聲。

  “是娘不好,是娘不好。”馮妙青抱著女兒,忍不住落淚。

  其實她也不知道現在是否對邵廷玉還有愛情,或許更多是一種執著與不甘心吧。

  “皇後娘娘說我們可以不必待在京城,娘,我們搬家吧,去哪裏都行,我不想在這裏了。”

  馮妙青擦擦眼淚,“好,我們先去南京找你外祖母。”

  哪知馮晉不願意去,人越老越固執,“我就待在京城,那也不去。”

  他不去,馮繼宗當然也不能去南京。

  馮妙青猶豫起來,寶兒道:“外公身子骨硬朗,先讓二姨暫時照顧照顧外公與寶兒,我跟娘先去南京,安頓好了,再接你們過去,並不是住在鄧禹舅舅家。”

  馮晉點一個下頭,寶兒立刻道:就這麽說定了!”

  馮妙青開始變賣田產,收拾銀兩衣物,其實也沒攏出多少錢來,馮妙青一個女人當家,且之前又是千金大小姐,對於生產一竅不通,不知吃了多少虧。寶兒這幾日也不再出門,幫著母親一道收拾。

  自從馮妙青母女獲得了良民身份,她同母的二姐就跟她走動起來。其實不怪這幾個姐姐無情,英國公府沒了,她們在夫家的日子也很不好過,馮二姐是因為生了五個兒子,老大、老二都長大成人,有出息了,所以她這幾年在夫家才說得上話,便開始照拂馮晉與妹妹。

  臨去南京前,馮妙青去給二姐道別,交代寶兒好好看著家裏,“外公不管事,你舅舅又皮,你就在家裏,娘會早點回來的。”

  寶兒笑道:“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就放心吧。”

  馮妙青一走,馮繼宗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奔出去玩耍。馮晉就當沒看到,寶兒輕輕地歎了口氣,覺得外公雖然現在還活著,可是整個人了無生趣,可能在英國公的爵位被虢奪時,他實際上就已經死了,就連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也沒能讓他重新振作起來。馮晉現在對馮繼宗幾乎是不聞不問,就像這個兒子不存在一樣。

  寶兒拿出針線盒子,在老槐樹蔭下做針線,一針一線竟也不覺得繁瑣,聽著樹上啾啾鳥叫聲,在看一眼牆角的一叢鳳仙花,寶兒隻覺得想現在這樣平淡的日子過得挺好的。

  馮繼宗一陣風似的跑進來,瞅著她說:“寶兒,巷子那裏有人找姐姐,我說了今天姐姐不在,他又說要見你。”

  寶兒放下針線,問:“找娘?那人長什麽樣子?”

  馮繼宗道:“看著挺老的,頭發都白了一大半,穿的也不好,走路還有點坡,娘什麽時候認識這樣的人啊。”

  寶兒瞪了他一眼,“不認識,不去見,讓他走吧。”

  馮繼宗搔頭,“可是那人知道姐姐的閨名叫做妙青,應該是認識姐姐的。”

  寶兒心裏陡然一跳,連忙站起來,往外麵走,走了幾步又停下來,“你跟我一起去,萬一他是壞人,你可以幫著去喊人。”

  “哦。”

  兩人轉了兩道彎,來到一個人不多的巷子裏,寶兒讓繼宗待在這裏,“你在這裏守著,看情況不對就趕緊叫人。”

  她獨自進去,巷子那頭站著一個穿褐衣的人,果然如同繼宗所說,年紀比較大,花白的頭發,衣服上也有補丁,他他聽見腳步聲,轉過身來,露出一張滿是滄桑的臉。

  寶兒警惕地望著他,“你是誰,找我娘什麽事?”

  那人臉上露出一個笑來,慢慢地朝前走了幾步,道:“寶兒,是我,我是爹啊。”

  他擔心寶兒不認識,挽起袖子,露出一個猩紅的傷疤來,寶兒記得那個傷疤,小時候她經常好奇去摳這個傷疤,這是邵廷玉在與韃靼打仗時受傷留下的痕跡。

  寶兒此刻的腦子就像一個驚天大雷轟炸而過,隻剩一片混沌,喃喃道:“你是我爹?”

  那人使勁點頭,“是,我特意來找你跟你娘的。”

  這句話讓她很快清醒過來,“特地來找”這麽些年過去了,他害了一次她們母女還不夠,現在又陰魂不散纏上來,寶兒很想痛罵他一頓,指責他這麽多年對她們母女的傷害,在嘲笑他落魄如此。

  可是她畢竟是個聰明的姑娘,知道這樣做沒有意義,而且說不定還會給她與娘帶來危險,她腦子快速轉動,擠出一個笑容來,忍著惡心喊了一聲,“爹!”

  邵廷玉笑了,不枉他疼愛寶兒一場,這個女兒還是記掛著他,他這兩日日也打聽到了馮妙青母女的處境,馮妙青恢複良民身份後,有很多媒人上門求親,可是她還為他守著。這樣忠貞的人,他會讓她一直陪在身邊。

  船等不了多少時間了,他今日總算找了個機會,給了幾錢銀子讓馮繼宗去叫馮妙青過來,沒想到馮妙青出門了,不過寶兒也挺不錯的,看著就是個有主見,行為幹練的姑娘。

  “爹,朝廷對您的逮捕從來沒停過,您現在過來挺危險的。”

  邵廷玉自嘲一笑,“我現在的樣子,也沒幾個人會認出來。”

  可不是,昔日尊榮富貴的定遠侯爺,如今落魄潦倒,看著就是一個五十歲的老人,要不是至親之人,真的很難認出來。

  邵廷玉急急地交代女兒,“寶兒,跟你娘說,盡量帶上金銀細軟,明日巳時我在碼頭等你們,我會扮做船工,你們母女倆隨我一起離開。”

  “去哪裏?”

  “出海,去外國。”邵廷玉道,“到了外國沒人認識我們,我們口氣可以重新開始。”

  哼,說的比唱的好聽,陪他去外國,他可真是自私啊,這種時候還拉著她們母女給她做墊背的。

  寶兒故而猶疑,待邵廷玉勸了她幾句,她才答應下來。

  邵廷玉不敢待太久,匆匆離開。寶兒回家,繼宗一個勁地問:“那是什麽人?”

  寶兒道:“是娘以前一個侍女的丈夫,家裏過不下去了,問娘借銀子,我說沒錢,就打發了他。對了,這事別給娘說了,就當什麽事都沒有。”

  家裏的日子過得並不寬裕,繼宗使勁點點頭,“好。”

  寶兒回家後就像個沒事人一樣,晚飯前她出去了一趟,過了很久才回來,馮妙青問:“都來吃晚飯了,你又跑哪裏去了?”

  寶兒笑道:“何捕快家的姐姐知道我要去南京,我去看看她,跟她辭行。”

  馮妙青沒有多想,“洗手吃飯吧。”

  過了幾日京城傳來一件大消息,昔日叛國投靠赫赫部的定遠侯邵廷玉已經被抓住,現被關在錦衣衛詔獄,判了秋後問斬。

  馮妙青在知道這個消息後,眼前發黑,寶兒扶住她,關切地問:“娘,沒事吧?”

  “沒事。”

  她偷偷地給邵廷玉燒了紙錢,寶兒隻當不知道,現在終於不用再擔心被連累了,她向往去應天開始新生活。

  作者有話要說:這女兒很厲害啊

  166、番外四

  太子自十六歲就開始參與朝政, 李逸有意識地開始培養他去如何真正做一個君王。上陣父子兵, 再加上這個兒子聰明穩重,李逸教了他兩年後, 就開始是放心大膽地把朝政交到太子手上, 美其名曰監國,他則有了更多的事情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太子是未來的儲君, 皇帝偶爾不上朝, 把事情都往太子那裏推,朝臣們雖然心裏有點想法, 但也隻能無可奈何地接受, 畢竟太子以後也是皇帝, 現在提前在崗位上實習,對以後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

  李逸時不時與王瓊姿在西苑小住, 最長的時候住了半個月, 最後是太子親自來把他們接回去的。

  王瓊姿笑眯眯地對兒子說:“我跟你爹是該回去了!”

  太子十六歲的生辰剛過,禮部開始籌備選太子妃的事情, 選定了太子妃, 王瓊姿並不想寧兒這麽早就成親,一直拖到他十八周歲過了,才正式迎娶太子妃。

  這次回宮就要辦婚事,迎接新人了。

  太子臉色為不可察地紅了,李逸笑道:“你這小子運氣好,當年我與你娘的婚事差點把我給折騰瘋了!”

  王瓊姿斜了他一眼,“我怎麽記得是你差點把我給折騰瘋了?”

  太子見父母互相打趣, 心裏羨慕,他一直都很羨慕他們的感情,兩人之間沒有第三人,兄弟都是同胞所出,而且知道現在,爹娘每天晚膳後還手牽著手去散步。

  他希望也能與未來的太子妃做到這般琴瑟和諧,不不,他又覺得世間恩愛的夫妻他也隻見到父母這一對,這需要極大的運氣,他不敢奢求,舉案齊眉就已經足夠。

  新娘子家世清白,是書香世家的女兒,父親是個貢生。王瓊姿考察人品,最後確定三個人,然後讓太子選定一個,所以這個太子妃可是說是太子自己滿意的人選。

  回宮後,就是開始操辦太子的婚事,新娘子進門後,王瓊姿便慢慢將宮務移交給她。

  太子妃是個極斯文的女子,話不多,安安靜靜的。太子的性子偏沉穩,也不是個多話的,王瓊姿本以為他會選個性子活潑,跟自己互補的,沒想到選了個沉靜的。

  阿宣偷偷跑來說:“大哥很喜歡嫂子,有一次我瞧見他在給嫂子畫眉。”

  王瓊姿輕輕敲了下他的頭,笑罵道:“你這家夥,還以為是以前呢,你大哥現在成親了,再去他那裏可別亂闖了!”

  阿宣嘟嚷:“知道了。”

  悶了一會兒又說:“大哥成親後就不大跟我玩了,他都陪嫂子了。”

  “你吃醋啦?”王瓊姿笑,“那你也找個媳婦兒吧。”

  “不不,”阿宣急得跳起來,“我才不要成親呢,一點都不好玩。”

  他也就比太子小兩歲,現在看著還像個沒長大的大孩子。王瓊姿隨便他,“你跟你大哥不同,娘隻要你開心就行,甚至不成親都沒關係。”

  阿宣歡呼一聲。

  王瓊姿道:“別高興的太早,你得時刻以建昌伯為例子,不能做混賬事,還有不許沾賭與色,賭坊妓館都不許去,你要是喜歡一個姑娘,隻要她家世清白,人品端正,無論家世怎麽樣,我都支持。”

  阿宣笑道:“我知道了,我要是幹了壞事,就是您與爹爹願意放過我,大哥也不會放過我,他隔三差五對我耳提麵命。”

  太子成婚後,過了一年,太子妃生下一個男孩兒,國朝有了新的繼承人,舉國同慶。

  王瓊姿看著這個小嬰兒,陷入沉思之中,這孩子按照輩分該是她的孫子……

  天知道她現在還沒有過四十歲呢,要是放在現代,說不定她現在已經是個事業成功獨自美麗的鑽石單身女郎,怎麽到了古代就成了奶奶了?

  她喜愛這個小孩子,送給他許多珍貴的東西,但是見他的時候不多,她得慢慢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李逸完全沒有接受障礙,欣喜王朝後繼有人,他已經在考慮再過一兩年,就正式把皇位交給太子。

  王瓊姿再三跟他確認:“不後悔?一定要想清楚,但凡有一絲猶豫,那就不要去做。”

  李逸道:“老實說,皇位畢竟代表無上的權力,說不舍肯定是有的,但我現在更加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麽,我從出生就注定是皇帝,皇帝二字如一座大山時刻壓著我,當我確定自己要把皇位交給寧兒,我心裏感覺到輕鬆。”

  他拉過王瓊姿的手,“我們都不年輕了,我不想再蹉跎時間,瓊姿,以後的日子我們自己過,你去哪裏,我跟到哪裏。”

  王瓊姿眼睛濕潤,依靠在他的肩膀上,道:“好!”

  她一點都都不留戀紫禁城,最想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年後,李逸舉行了禪讓大典,將皇位讓給太子。

  按照古例,太子還不能立刻答應下來,必須要推辭三遍,如此才能接受父皇的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