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337
  阿宣:“我爹爹是君!”

  “你爹爹是君沒錯,但是你不是君,你爹爹之後則是你大哥。你也是你爹爹與大哥的臣子。更何況你爹爹都不能說砍人腦袋就砍人腦袋呢!”

  小小年紀就這麽拿權做勢,長大了還不知道怎麽惡劣,她可不想養出一個建昌伯這樣的兒子來,於是讓人把阿宣關在書房反省,她親自在書房外坐鎮,寧兒也陪著母親。

  阿宣脾氣倔,淚水在眼睛裏打轉也不肯說軟話求饒。寧兒心疼這個弟弟,道:“娘,弟弟犯了錯,咱們好好給他說道理就行,別關他行不行?”

  “寧兒,你是個好哥哥,但是不能放任你弟弟這麽下去了,他不小了,讀了兩年書,該懂些事了。你對他好就該好好管著他,不然就這麽放任下去,總有一天他惹了禍,可能我們大家都沒法替他兜住。”

  寧兒若有所思地點頭。

  王瓊姿摸摸他的頭,道:“好孩子,你不能像你弟弟這樣,天下百姓雖然都是你的子民,你得好好待他們,讓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不是把他們當做可以任意踐踏的奴隸,知道嗎?”

  寧兒點頭,“我知道了,就像孟子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這話,那些個君王未必能想得通。王瓊姿笑道:“是這個意思,不過大多君王並不能接受。你隻要記住‘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行,沒有百姓,也就不成君王。”

  寧兒鄭重道:“孩兒記住了。”

  今□□中有些事情,李逸下朝後,與幾個大臣議完事,才回坤寧宮。沒有看到王瓊姿,他問宮女,“皇後去哪了?”

  那宮女老老實實把事情說了。原來是阿宣皮癢了找訓,李逸這會兒可不敢跟到書房去,阿宣與他小時候非常像,李逸與他相處就是哥倆好的狀態,他擔心過去了,阿宣跟他求救,還是當不知道,把這事交給王瓊姿來吧,不、不,等王瓊姿訓過阿宣後,他跟著再訓一遍,李逸這樣想。

  正好趁著這個時間跟心兒說幾句話,這一路過來,連心兒也不見。張悅讓人去找心兒過來。

  心兒匆匆過來,福了福身,“皇上,奴婢現在煲湯呢,您有什麽事嗎?”

  李逸想了想,道:“皇後對身邊的宮女都很好,等到了年紀都會讓她們出宮嫁人,還會給備一副嫁妝。她曾經有個侍女叫做小英,嫁的非常好,現在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心兒表情淡淡,似乎不為所動,隻是說:“娘娘是世上最善心的人。”

  李逸心道,這妮子心眼還挺重的,難怪討得皇後那麽喜歡她。

  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心兒惦記著廚房的那鍋湯,焦急道:“皇上,您可是還有事情要吩咐,奴婢的那鍋湯隻怕是要糊了!”

  李逸一擺手,“糊了就糊了,朕還少了你那碗湯喝!”

  心兒急道:“娘娘這幾晚睡得不太好,這是奴婢特意為娘娘熬的湯。”

  李逸聽出不對勁來了,“這湯是特意熬給皇後的?”

  不是應該給他熬得嗎?以往心兒也是常常親自下廚熬湯。

  心兒道:“當然是給娘娘熬湯。我家以前那個廚娘說湯最溫補了,尤其是對女子。”

  她咬咬唇,“可惜娘娘不太愛喝湯,反倒是皇上您都給喝了。奴婢有次聽到娘娘咳嗽了兩聲,特地給娘娘煲了雪梨瘦肉湯,但娘娘不喜豬肉。不過奴婢現在改進了方法,娘娘最近喝的多一些了。”

  心兒一口一個娘娘,提起王瓊姿時眼睛嘴角都是笑意,還說:“奴婢最羨慕的就是葫蘆姐姐了,能夠一輩子留在娘娘身邊,奴婢也要像葫蘆姐姐一樣,每時每刻都跟在娘娘身邊。”

  得,看著情形,什麽都不必說了。李逸覺得心兒這丫頭真正喜歡的人應該是王瓊姿。

  這樣一想,確實也是,湯是煲給王瓊姿喝的,王瓊姿與李逸都在場的場合,心兒確實都是以王瓊姿為先的,比如說斟茶,第一杯茶一定是倒給王瓊姿,之後才輪到李逸。

  心兒還惦記著她那鍋湯,李逸道:“朕讓張悅去廚房親自給你看著!”

  或許這個心兒是個心機深的,故意作出這副樣子來,李逸不放心又故意試探了幾句。

  “在宮裏服役,有時候晚上還有值夜,不覺得辛苦嗎?”

  心兒搖頭,“不辛苦,娘娘待我們可好了,值夜後可以休息一整天,廚房也隨時供應著熱乎乎的飯菜,我覺得一點都不累,我願意給娘娘值夜呢!”

  小宮女眼見皇上把心兒叫到屋裏,連張悅公公都出來,緊張起來,連忙小跑到後殿的書房偷偷告訴了葫蘆。

  葫蘆臉色大變,心兒這個不要臉的小蹄子,皇帝也不要臉,都下賤!她猶豫要不要告訴王瓊姿。

  王瓊姿早已看不她神色不妥,問道:“葫蘆,什麽事?”

  葫蘆一向對她事無不言,坦坦蕩蕩,當下也不再猶豫,十分氣憤地說:“娘娘,皇上來了坤寧宮,在屋子裏單獨見心兒,連張悅也不在屋裏服侍。”

  這是在坤寧宮的地盤上,王瓊姿是相信就算李逸真有異心,也沒那個膽子在她的地盤上搞事情。可是葫蘆急得了不得,恨不得立刻就去捉那對奸夫□□的把柄。

  “行吧,那我們現在回去吧。”

  去看看也無妨。

  王瓊姿帶了葫蘆回前殿,一路上靜悄悄的,葫蘆打手勢讓宮女們不要出聲,待到了暖閣門口,聽到裏麵有說話聲。

  隻聽心兒說:“皇上,奴婢對您沒有一丁點的非分之想,您的年紀做奴婢的父親都夠了。奴婢真心欽慕娘娘,就想一直都留在娘娘身邊服侍娘娘。”

  這……葫蘆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了的,趕緊用手捂住嘴巴。

  就聽李逸說:“沒有非分之想最好,當然你也不能對皇後有非分之想,朕看你還是盡早出宮算了。”

  這對話越來越沙雕了,王瓊姿輕輕咳嗽一聲,示意葫蘆推開門。

  心兒喊了一聲,“娘娘!”

  李逸則“哼”了一聲,王瓊姿對心兒說:“你先下去吧。”

  心兒撅著嘴巴退出去,葫蘆跟在她身邊也出去了。

  李逸連忙巴拉巴拉解釋一通,“我原本覺得這個心兒對我圖謀不軌,想要跟她說清楚,讓她不要想多了。沒想到——”後麵的話他說不下去,人家對他根本就沒意思,他自作多情了。

  王瓊姿皺著眉頭看他,李逸道:“看什麽?”

  她輕輕去捏他的耳朵,“你可真是閑得慌!”

  “還不都是因為我看你很喜歡心兒,要是把她調走,擔心你生氣。我要是真想怎麽樣,也不會挑在坤寧宮啊。”李逸自覺出了個洋相,悶聲悶氣地說。

  王瓊姿哭笑不得,“你有時候跟阿宣一個樣,幸虧你再朝堂上不是這個樣子。”

  李逸委屈,“我隻有在你麵前才顯得這麽傻,所以你要原諒我。”

  好在這家夥確實是經受住了考驗,王瓊姿捏住他的兩腮,昧著良心說:“不傻,高興點,笑一個。”

  李逸露出八顆牙齒的標準笑容,“這樣可以嗎?”

  “可以!”

  不過經過此事,心兒再留在宮裏風言風語也不好,王瓊姿決定讓這個姑娘出宮。

  心兒傷心地哭,“娘娘不要我了嗎?”

  王瓊姿道:“心兒,宮裏就是這一方小小的田地,去宮外豈不是更自由嗎?你放心,不會讓你回家,我會給你安排一個好去處。”

  心兒使勁搖頭,“可我不想嫁人呀。”

  葫蘆笑道:“小妮子還想嫁人的事情呢,沒人讓你嫁!娘娘在南京有紗廠、船廠,讓你去宮外繼續給娘娘做事,願意嗎?”

  心兒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以後還可以再見到娘娘嗎?”

  葫蘆故意道:“那得看你事兒做的好不好了。”

  心兒握拳,“我一定會做好。”

  一直這麽心兒心兒叫著叫著,還不知道她本名,王瓊姿隨口問:“你姓什麽,本名又叫什麽?”

  心兒答道:“我姓田,單名一個心字。隻是我討厭這個姓,所以隻說叫做心兒。”

  田心,田,王瓊姿有個大膽地猜想,這個心兒該不會是原書中跟著昏君一塊禍國的那個妖妃田貴妃吧。

  仔細回想劇情,田貴妃確實有個好賭的父親,在她當上貴妃後,還把派人把她爹給胖揍了一頓了,有朝臣抓住這一點說貴妃事父不孝。

  這可真是陰差陽錯,現在不會再有田貴妃了。

  過了兩日,李逸突然說要去太廟祭祀。王瓊姿算算日子,非年非節,也沒什麽重大的事件,怎麽突然要去太廟。

  李逸說,就是突然想去拜拜他的那些祖宗們了。

  行吧。

  王瓊姿讓人去叫寧兒兄弟倆過來。

  李逸又道:“他們哥倆不用去,隻我和你,也不用搞太大動靜。”

  王瓊姿一頭霧水,跟著他去了太廟,果然是一切從簡,禮部、太常寺的官員都沒跟著過來,隻帶了幾個侍從。

  太廟的形製實際上就是一座較大宮殿,紅牆琉璃瓦,莊嚴肅穆。享殿主殿供奉了大周已故的皇帝,東西配殿則供奉功臣。李逸廢話不說,帶著王瓊姿直奔主殿,讓跟來的人都待在外麵。

  王瓊姿看著主殿那一排排的靈位,雖然是大白天,還是感到一陣陰冷,她拉拉李逸的袖子,問道:“你到底要做什麽?”

  李逸微微一笑,牽著她的手,指著這一排排的靈位說:“這些就是我李家的列祖列宗,今日我有話要同你說,需要祖宗們替我做個見證。”

  王瓊姿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有話就說,幹嘛非要在這裏。”

  李逸正色道:“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嚴肅的地方。”

  他舉起右手,作詛誓狀,“請諸位列祖列宗為證,我李逸,今生今世隻有王瓊姿一個女人,我將永遠愛護她,忠於她。如若違背此誓,教我不得好死,大周百年基業毀於我手。”

  王瓊姿沒有露出高興地神色來,“你知道了?”

  李逸道:“我知道,隻要你想,心兒可以不用出現在我麵前。是我的錯,我不能讓你放心,我帶你來祖宗麵前發誓,隻是想證明我的心。”

  古代人對誓言看得極重,尤其是在祖宗麵前。

  不管怎麽樣,他是一片真心,王瓊姿將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柔聲說:“好,我都聽見了。”

  李逸道:“其實我以前總是糾結你對我的心意,可是看到寧兒與阿宣兩個就覺得不必問了,咱們細水長流,要長長久久地過一輩子。”

  “好。”

  作者有話要說:放在皇宮這個大環境,女主又是現代人的靈魂,所以與小昏君的感情中,總是太理智太冷淡,這都是跟著設定來的,不能突然就叫她熱情起來。

  正文現在完結了,還有一兩個番外。接檔文《我和錦衣衛相親了》,市井故事,看女主發家致富,勾搭小哥哥吧。大聲呐喊求預收啊。

  163、番外一

  舒哥生下一個兒子。

  邵廷玉畢竟還是高興的, 他今年已過三十五歲了, 隻有馮妙青生的一個女兒,如今總算是後繼有人, 老邵家的根基不至於斷。

  他把祖傳的玉佩給這孩子係上後, 對舒哥說:“我給孩子想了一個名字,按照我們邵家的輩分, 孩子的名字從木, 不如就叫他權兒吧。”

  舒哥對漢名不以為然,皺了眉頭, “可是阿瑪已經給孩子取了名字, 叫做舒爾多, 叫舒爾多不是更好嗎?”

  這是在她們赫赫部的地盤上,都是女真人, 當然要取一個女真的名字, 才更容易被人接受,舒哥還指望這孩子繼承他外公的土地與牛羊, 取個漢名, 又拗口,又讓阿瑪不開心。

  邵廷玉臉色沉下來,很是不悅,舒哥敷衍道:“你願意取什麽名字就取什麽名字,隻是在這裏要叫他舒爾多,等去了你的家鄉,再叫權兒行了吧。”

  家鄉, 他哪裏還有什麽家鄉?

  以往的諸多事情邵廷玉能忍,這回連孩子都不能冠他的姓,極大的傷害了他男人的尊嚴,他將孩子遞給了侍女,一言不發,轉身出了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