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288
  王瓊姿歎了口氣,問道:“邵氏的妻女最後將會怎麽辦?”

  李逸道:“按律該充作官奴發賣。”

  充官奴發賣,即使是被贖出去了,除非得到皇家的特赦,否則一輩子都是官奴。王瓊姿想起了剛認識時那個神采飛揚的英國公九小姐,現在淪落到這樣的境地,深感惻然。

  李逸見她那樣子,笑道:“你可真是容易對別人心軟。”

  王瓊姿氣道:“我是容易對女子心軟。嫁了人,就成了夫家的附屬品,她不過就是深閨婦人,能知道些什麽,一旦夫君在外麵犯了事,就得跟著受連累。這叫什麽事啊!”

  李逸:“你得換個角度想想,也許馮妙青是知道的呢?再者若是邵廷玉真搞出什麽大事了,要是還成功了,馮家就能跟著享福了。”

  王瓊姿啐了一聲,“馮妙青那傻姑娘肯定是不知道邵廷玉的事情,更加不知道那個夷族姑娘的事情。而且就算邵廷玉成功,她也享不到什麽好。”

  這是事實,前世邵廷玉成功當上了皇帝,馮妙青貶妻為妾,鬱鬱而終。

  “你們男人發達了,自有如花美眷來陪伴,哪裏還記得家裏的糟糠妻,就是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

  李逸說不過她,道:“我心裏有數,不會讓人給婦孺上刑,你放心吧。”

  王瓊姿叮囑一聲,“別不給飯吃,不給水喝。”

  李逸:“放心,有飯有水,不會難為他們。”

  王瓊姿鬆了口氣,等事情了結後,她會讓人贖回馮妙青母女,之後再找一個大赦的機會,赦免她們的官奴身份。不過她這隻是做萬一打算,馮妙青有父母,隻要確實英國公沒有參與邵廷玉的“大事”,就會被放出來,屆時馮妙青也有父母家人照顧。

  邵廷玉一事牽連了不少人,京城風聲緊,人人自危,唯恐火燒到自己頭上。這一查就查了近半個月,很多事情都清楚了。

  邵廷玉有兩個結義兄弟,在他逃走時,趙擒虎舍棄了家人子女同他一起走了,另一位程福沒有離開,在邵廷玉離開的當天,親自去了北鎮撫司把他結義大哥給舉報了。

  邵廷玉這人謹慎,在家中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連家人也瞞著。倒是他這個義弟跟了他這麽多年,邵廷玉幾乎所有的事情程福都知道。

  邵廷玉在擔任甘肅總兵時還挺老實的,沒有生出別的念頭,被調到遼東後才漸漸起了心思。女真人與蒙古韃靼不同,部落零散,各自為政,雖然其中不乏有誌者想要一同女真各部,但是都沒能完全做到,而且即使有些部落統一歸順,暗地裏都各有心思,野性難馴。

  在這種情況下,邵廷玉擔任遼東總兵時,各個擊破,很好對付他們。女真各部為了生存,不得不討好邵廷玉,赫赫部的首領還將他最疼愛的女兒送給邵廷玉做妾。

  他與女真打打停停七年,這也是邵廷玉故意為之,他在遼東為自己打造了一支五百人的精兵護衛。無人敢惹,可以說邵廷玉在遼東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他甚至起了割據為王的念頭。隻是遼東畢竟苦寒,一年幾乎有一半的時候是冬天,物質貧乏,且家人還在京城,在這種情況下,邵廷玉才選擇回來。

  不過他給自己留了後手,他臨行前,布置了遼東的兵防,並且將其中的防備薄弱的地方告訴了舒哥。若是皇帝不讓他重新回遼東,則讓女真部攻打大周,就熟不就生,屆時隻得他再次去遼東迎戰。

  舒哥手上握著邵廷玉親手給的遼東兵防布局圖,以此威脅邵廷玉跟她走。邵廷玉不得不離開。

  看完了錦衣衛詔獄交過來的審訊報告,王瓊姿笑了,“這邵廷玉最終是折在了女人身上,他以為這個舒哥會像馮妙青一樣對他死心塌地,沒想到舒哥另有想法,坑了他一把。我看是追不回邵廷玉了,他在遼東經營了七年,必定是知道如何能逃出去。”

  李逸感慨道:“幸虧早有準備,重新布局了遼東兵防,把邵廷玉最重視的部將都給調離,不然被邵廷玉這麽一折騰,隻怕整個遼東都落入邵廷玉手中,到時候他與女真各部聯合起來對抗大周,那麻煩就大了。”

  他冷笑一聲,“這些夷族,即使待他們再好也無用,索性點齊兵馬,進攻女真諸部,諒他們也不敢再藏著邵廷玉。”

  王瓊姿是反對打仗的,勞民傷財,這些夷族是殺不盡的,每朝每代都有,現今與女真部落表麵維護著和平,沒必要為個邵廷玉去打仗,隻要大周強盛,他們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王瓊姿道:“攻打女真諸部的事情,你拿到朝堂上說,我覺得大多數人也不會讚同。”

  李逸笑道:“萬一邵廷玉給女真人賣命,反過來對付大周,怎麽辦?”

  王瓊姿:“那就不叫這種情況發生,挑撥離間不會嗎?而且邵廷玉在遼東時沒少壓製他們,他們必定對邵廷玉有忌憚之心,再者,就他這性子,也不是能久居人下的,他要是幹脆就是女真人還好,說不定有統一女真部落的那一天,但他是個完完全全的漢人,非我族內,其心必異,那些人不會真正相信他。你放心,他在那邊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你怎麽這麽了解他?”李逸疑惑地問。

  王瓊姿:“我猜的。”

  她才不會告訴李逸真相呢,那本大男主龍傲天文,書中的情節軌跡很多都便了,但是龍傲天的性格還是沒變。

  再加上舒哥這個變數的存在。舒哥不但不按邵廷玉的套路走,反而坑了他一把,可見這個女子的性格,邵廷玉在她手裏討不到多好,不如安安心心做她的壓寨相公,還能活得好一些。

  不過龍傲天畢竟是龍傲天,誰知道他什麽時候又有了金手指,還是要時刻注意才行。王瓊姿道:“你讓新任的遼東總兵好好盯著那邊的情況。咱們再傳故意傳一些邵廷玉的光榮事跡給那些女真人,他怎麽對待他現在的妻子女兒,怎麽忘恩負義,怎麽野心勃勃,時刻想鳩占鵲巢,反正怎麽惡劣怎麽來。說不定女真養不起這尊大佛了,再給我們送回來也是有可能的。”

  “知道了,你的鬼主意怎麽這麽多!”

  王瓊姿冷哼一聲,“還不是因為你那個奶兄李平辦事不靠譜,才讓我來操心這麽多事情。讓他去做監軍,現在又是個什麽情況?你不會看在苗嬤嬤的份上,輕輕放過吧?”

  李平大概是得了邵廷玉不少好處吧,或者幹脆兩個沆瀣一氣了,按王瓊姿的想法,嚴格按律法處置,以儆效尤。

  李逸還說她心軟,他自己才心軟,隻是罵了李平一頓,將其貶到孝陵衛掃地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

  156、第 156 章

  李逸身邊親近的太監, 孫忠、羅翔、馬大成、李平, 全部折了進去。太監善於逢迎討好主子,不比那些文人大臣們, 李逸便漸漸放權給他們, 可他們辦的這叫事?一個個一有機會就擅權,耍威風, 再就是往懷裏樓銀子, 沒有一點家國之心。但凡李平能盡忠職守,做好他的監軍一職, 也就沒有邵廷玉這檔子事了。

  王瓊姿對李逸非常不滿。她身邊也有太監啊, 邱琰做了坤寧宮的主管太監這麽多年, 怎麽就沒鬧出幺蛾子來,偏偏李逸身邊的太監屢屢犯事, 然後犯事就把他們打發到南京孝陵衛去, 這幾個人都快湊成一幅牌搭子了。

  李逸知道王瓊姿不滿,討好道:“李平罪無可恕, 可是苗嬤嬤年邁, 我是吃她的奶長大的,實在不忍心看她白頭人送黑頭人。”

  王瓊姿哼了一聲,“他既是你乳母的孩子,做什麽不好,非得做太監。”

  皇帝的乳母是有身份的人,按理說給李平封個武官的虛職或者進錦衣衛都沒問題。

  “咳,”李逸解釋道, “那小子小時候太皮,從樹上掉下來,損傷了子孫根,這才不得不做了太監。要是不饒李平一命,苗嬤嬤肯定會進宮哭,我招架不住。”

  他對太後可沒這麽心軟,偏偏待個苗嬤嬤這麽好,連帶這李平。王瓊姿挺煩的,這些個太監就沒少生事,說來說去都是李逸給慣的。

  她兩天沒有搭理李逸,見麵後就拿他當空氣。邱琰與葫蘆就兩人的傳聲筒,兩人即使在同一間屋子,也需要第三人傳話。

  阿宣不明所以,寧兒早熟一些,知道這是爹娘吵架了,從小到大,爹娘也有拌嘴的時候,他認為問題不大,很快爹就會服軟,娘也就原諒他了。

  阿宣覺得很稀奇,他是個神經粗的人,很多時候事情就發生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也沒有發現,“爹娘吵架是不是就像我上次在你的論語上畫小人,你生氣訓我?”

  寧兒想一想,笑道:“差不多,反正就是爹老是犯錯,惹娘生氣。”

  爹還沒有他懂事,寧兒覺得等他當了皇帝後,絕不讓娘生氣。

  李逸知道惹了娘子生氣,這幾日非常老實,不但認了錯,還跟王瓊姿約法三章,日後不管苗嬤嬤再怎麽哭訴,也不會讓李平回京。

  自建昌伯一家人被斬首後,太後徹底心灰意冷,每日待在清寧宮小佛堂,不再過問任何事情。李逸親娘的事情總算解決了,可是又來了養娘,苗嬤嬤仗著乳母的身份時不時的進宮,年紀大了,愛指手畫腳,王瓊姿懶得與計較,每次都讓葫蘆去招呼她。苗嬤嬤會看眼色,幾個回合下來,知道王瓊姿不是好惹的,就專攻李逸。除了李平,她的幾個兒子的官位都不小。幸好這些兒子老實,不比李平膽子肥,愛惹是生非。

  王瓊姿有時候也很無奈,這些年她刻意引導李逸,不要任人唯親,用人辦事按規矩律法,盡量不要以“私情”辦事。有些李逸能做到,有些則不自覺違反。

  最後還能怎麽辦,隻能原諒他。希望他吸取這次的教訓,以後規避罷。倒是寧兒,真是個貼心的好孩子。他拉著王瓊姿的手,說:“娘,我日後一定不讓你這麽累。”

  王瓊姿心裏安慰極了,“好孩子!”

  於是,寧兒在讀書在更加用心,李逸有時候會拿些折子給他看,問他的意見,他雖然沒有實際的經驗,但會根據前人的經驗來作答,而且他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能夠知道百姓的疾苦,更難得的是,寧兒管得住自己,不同於他父親的跳脫。

  久而久之,李逸更加看重這個兒子,私下對王瓊姿說:“寧兒聰明穩重,看他由他接手我的位置最合適不過了。”

  別的老子生怕兒子來搶位置,尤其是看年輕的兒子不順眼,這位正好相反,視皇位為負擔。

  王瓊姿瞥了他一眼,“寧兒當了皇帝,你就是他的臣子,從他手裏拿銀子花,你真的受的了嗎?”

  李逸:“我有私庫——”

  “那時候私庫也該交出去了!”

  “我是他老子。”

  “天地君親師,你是他老子也沒用。”

  “他不會這麽對我吧?”

  “誰知道呢?”

  寧兒十歲了,見風長,一日比一日大,很快就會長大。李逸時常說要培養寧兒,早日把皇位交給他,所以有些醜話得說在前麵。

  “你不要打那種你隻是讓出皇位,實際上還是你掌權,寧兒隻是傀儡的主意,我不會同意的。”

  權力義務不對等,遲早父子失和,王瓊姿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李逸目瞪口呆:“我是你的丈夫,你不能偏心寧兒啊。”

  王瓊姿:“我誰都不偏心,寧兒現在還是個孩子,你做大人的別拿大人的手段去對付他才好,最好要想清楚,別到頭來鬧得父子失和。”

  李逸垂了頭,喃喃道:“我知道了。”

  王瓊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這人,得隴望蜀,貪心不足,想要自由,懶得盡皇帝的義務,可是又舍不得權力。真壞啊!”

  李逸弱弱地分辨:“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我不希望把這心思用在家人身上,所以你要想清楚啊。”

  兩人好好地談了一場話,之後李逸就極少再提起把皇位交給寧兒事情。

  ……

  邵廷玉叛國一案牽扯出不少人,他自個腳底抹油跑掉了,剩下的人可不得遭殃。等事情平息下來,已經是最炎熱的七月了。

  期間,王瓊姿讓邱琰去錦衣衛詔獄看望過馮妙青幾次,給她送點衣服吃的。邱琰回來道:“這次去馮小姐已經平靜了許多,不再像上次那樣隻是哭了。”

  王瓊姿道:“她還有女兒要照顧,不堅強起來不行。”

  馮家可以說是因禍得福,沒有牽連進邵廷玉的事情中。因馮晉殺嗣子的事情,導致英國公被虢奪爵位,這反而救了馮家,不然馮家想要同邵廷玉撇清關係,實在是難。

  “你送一千兩銀子給馮家吧,作為贖馮妙青母女的銀子,剩下的五百兩銀子給她們做安家之用,隻要省著點用,置辦幾畝地,這些銀子完全夠她們母女過活了。”

  邱琰道:“娘娘真是宅心仁厚。馮小姐在牢獄中向著紫禁城的方向叩了三個頭,感謝娘娘您的大恩。”

  王瓊姿何嚐想要馮妙青的感謝?她揮揮手,“你先下去吧。”

  當年馮妙青不顧一切選擇了邵廷玉,不知到了今日她可會後悔。

  王瓊姿想象著她的樣子,她必定會仰起頭,說:“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不會後悔。”

  其實就算是後悔也沒用,至少說不後悔,麵子上還能好看點。

  其實不止王瓊姿的出手,武定侯鄧禹也在想辦法幫助馮家。馮家出事後,親眷朋友紛紛避而遠之,生怕惹上了麻煩。鄧禹相反,在得知皇後暗中在照拂馮妙青母女後才悄悄鬆了口氣。

  待事情平息後,他帶著銀子去贖人,卻被告訴馮氏母女已被贖走。鄧禹連忙趕往馮家。果然,馮妙青已經帶著女兒回了娘家。

  昔日的英國公馮晉頭發已經全白了,馮母也一臉愁苦,屋漏偏逢連夜雨,馮家最後的銀子全折進去,隻得住在這小小的平房之中,拮據度日。八個女兒深恨爹娘連累了她們,都不再走動。

  父母年老,弟弟跟寶兒年紀差不多。馮妙青穿一身布衣,包著頭發,做家事。哪裏還能看出半點原來千金小姐的模樣。

  這情景讓鄧禹心酸,忍不住道:“姨夫姨母,還有妙青,你們跟我一起去南京,我來照應你們。”

  他好歹是武定侯,照顧親戚應當不成問題。

  馮晉悶頭不語,馮母握著鄧禹的手,咽哽道:“禹兒,的虧你沒有忘記姨母。好好,我們收拾東西這就去南京。”

  馮晉突然道:“我不離開。”

  馮母啐道:“死要麵子活受罪,跟著禹兒去南京至少衣食無憂,大家都是親戚。你不去,我帶著妙青母女去,你跟你自己兒子過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