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730
  140、第 140 章

  王瓊姿有想過讓寧兒過來, 可是她直覺西苑並不安全,這裏畢竟不是皇宮大內守衛森嚴,隻要有心人設計,很容易讓人鑽空子,防不勝防。後宮是她的主戰場,王瓊姿至少可以保證隻要寧兒不出坤寧宮, 就是絕對安全。

  李逸見她不說話,問:“怎麽啦?”

  “寧兒太小了, 讓人送他過來我不放心。”

  李逸忙道:“我讓徐勉去接寧兒,徐勉武藝高強, 辦事靠譜。”

  王瓊姿道:“咱們在這裏都待不了多久了,幹嘛來回折騰寧兒, 我先回宮照顧孩子, 你休養幾天, 等好一點了就回宮吧。你就是不回去那些閣老大臣們也會催著你回去的。”

  唉, 怎麽把朝堂上那些臣子給忘了!皇帝被猛獸襲擊受傷,隻怕排山倒海指責的折子又要飛上李逸的案頭, 讓他不禁頭疼。

  他歎氣, “怎麽我做了那麽多事情,他們都看不見, 我稍微幹點別的,這些個朝臣就開始說我驕奢放誕,怎麽我在他們眼裏就是這麽不靠譜嗎?”

  王瓊姿反問:“你說呢?”

  李逸自信爆棚,“我覺得自己挺好的啊。”

  哼, 這家夥還喜滋滋的呢,王瓊姿敢斷定,就李逸這樣子下去,日後定諡號時,肯定不會是個好字,估計最多是個中等的字。隋朝之後,帝王廟號成為皇帝死後的標配,不然就憑李逸屢屢氣得劉遷等老臣差點犯心髒病來說,他想混個廟號難如登天。

  誰讓他每次做了利國利民的正經事後,非得不正經幾回,於是乎那些老臣們就專盯著他做的不對的事情了,將他做的好事都給忘了。

  王瓊姿也沒打擊李逸,道:“寧兒也是你兒子,我現在是母擔父職,替你照看著,你日後還得還回來。”

  這西苑也沒人能管住李逸了,王瓊姿想想,把邱琰留下來給李逸使喚,私下對邱琰說:“皇上做了什麽事,你也別勸,讓人快馬加鞭回宮告訴我就行。”因為勸也沒用。

  李逸就眼睜睜看著王瓊姿安插了一個人在自己身邊,還不得不接受,並且表示感謝,“娘子對我真好!”

  王瓊姿摸摸他的頭,揉了揉,“嗯,知道我對你好就行,好好養傷,我在宮裏等你回來。”

  李逸拉著她的袖子,像小孩子一樣耍無賴,“舍不得你走……”

  “陪了你好幾天了,你想想你兒子吧,隻怕天天哭著喊娘。”

  “好吧,就把你先讓給那小家夥幾天。”李逸大度道。

  王瓊姿當天就回宮了,她一離開,羅翔立刻找到機會,托人在皇上麵前為他求情,馬大成看在多年共事的份上,也在李逸麵前提了兩句。

  但是對羅翔的懲罰出自王瓊姿的命令,李逸事後更改,不免會損害王瓊姿作為皇後的權威,李逸自然不會拆她的台。

  現在王瓊姿厭惡羅翔是事實,無可更改,留羅翔在宮中一定會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這是李逸不願意看到的。至少羅翔日後是不能回紫禁城了,留在西苑也不行,這裏是一處常來的地方,李逸想了想,吩咐馬大成道:“即刻把羅翔送去南京吧,讓他在孝陵替高祖皇帝守陵,他要是傷勢太重,出了這裏你再外麵給他找個大夫瞧瞧。”

  羅翔雙腿已廢,發配孝陵衛養老,這輩子都沒可能起複了。馬大成心中肅然,更加確實了皇後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同時也暗暗告誡自己日後行事一定要更加小心謹慎。

  他著人去安排羅翔的事情,羅翔臨出宮前,苦求馬大成,希望能再見皇上一麵。

  馬大成道:“皇上不會見你了,安心去南京吧,你手上有銀子,即使在孝陵衛也會過得不錯。”

  曾經到達過人生的巔峰,現在從高高的地方落下到來,以往羅翔得罪的人多的去了,現在他失勢,那些人怎麽會讓他好過。

  馬大成見他冥頑不靈,語氣有些不耐煩,“你現在的樣子也不能服侍皇上,而且皇後對你恨之入骨,趁著現在皇上肯保你一命,你就該偷著樂了。去孝陵衛怎麽了,你與孫忠不同,他還在菜園子種菜,你比他好多了。你就知足吧,說不定我日後的結局還沒有你好!”

  羅翔不信,隻覺得馬大成不是真心幫自己,又是許以金錢,又是開罵,馬大成都不為所動,讓人抬了羅翔上馬車,快快離開西苑。

  ……

  王瓊姿趕回宮裏,果然見坤寧宮的大門緊鎖,冬青上前敲敲門。裏麵的人警惕道:“皇後娘娘有令,外人不得進出坤寧宮,請回吧。”

  冬青大聲道:“我是冬青。”

  裏頭的人說:“冬青也不行。”

  冬青好笑,“皇後娘娘回宮了!”

  王瓊姿道:“開門吧。”

  門開了,坤寧宮上上下下的人都來恭迎皇後。王瓊姿沒有看到葫蘆,其中一個小內侍說:“葫蘆姐姐在屋子裏看著太子殿下。”

  王瓊姿點點頭,進了大殿,回到臥房。葫蘆抱著寧兒驚喜地走出來,“娘娘,您總算是回來了,幸不辱命,太子殿下一切都好。”

  “你辛苦了。”

  葫蘆搖搖頭,“不辛苦,是我應該做的。”

  她把孩子抱給王瓊姿,幾天沒見,寧兒乍然見到母後,興奮的一直揮手,王瓊姿把他抱在懷裏,親親他的小臉,問道:“寧兒想娘嗎?娘可是想死你了!”

  寧兒學著她的樣子,也湊過去親王瓊姿的臉頰,王瓊姿笑道:“真是個乖孩子!”比他那爹爹乖巧多了。

  王瓊姿一整個下午都陪著寧兒,寧兒玩一會兒,就會忘她的方向看看,王瓊姿心裏一痛,之前她匆忙離開皇宮,寧兒不見了母親,即使有葫蘆陪著,也不能安心,以至於現在沒有安全感。

  玩累了,他也不願意睡覺,頭一點一點的,就是不肯讓乳娘抱了回房休息,王瓊姿抱了孩子,放在自己的床上,寧兒才睡過去。

  小孩子睡得熟,不擔心被吵醒。王瓊姿坐在床邊,聽葫蘆細說這幾日發生的事情。

  葫蘆雖然認識字,但是寫不了幾個,每日傳信隻是簡單地說寧兒衣食起居好不好,有沒有哭鬧之類的。

  葫蘆道:“您離開後,坤寧宮裏一切都很正常,我讓人關閉了坤寧宮所有的門,每次采買的人也不讓人,放在門口,我們自己取進來,宮女內侍必須兩人一起,無事隻能待自己屋裏。”

  “隻是有件事有些奇怪,您出宮後的次日,太後娘娘遣了人過來說想要抱寧兒去清寧宮。奴婢想起您的叮囑就拒絕了。”

  “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可能是想寧兒了。”

  太後雖然不喜歡王瓊姿這個兒媳婦,但是對唯一的孫子還是很疼愛的,自寧兒出生以來,沒少給寧兒送好東西。偶爾想孩子了,就讓人抱孩子過去看看,一般這時候王瓊姿都點了親信跟著過去,或者自己也一同去。

  葫蘆道:“奴婢倒不是疑心太後,隻是建昌伯夫人也進宮了,奴婢聽說是她慫恿著太後把太子殿下抱過去。”

  太後到底是親祖母,不至於對寧兒怎麽樣,但是這個建昌伯夫人就可疑了。李逸把建昌伯削成白板,家產也沒收了,建昌伯夫人會喜歡寧兒才怪。

  “你做的很好。”王瓊姿表揚了葫蘆一句。

  葫蘆拍拍胸口,“昨日清寧宮又來了人,奴婢也給擋回去了,幸虧您今日回來了,不然奴婢也要派人跟您說這事。”

  國朝以孝治國,要是太後真要來坤寧宮搶太子,侍衛們可以攔住宮女太監,但是卻不能攔住太後本人,葫蘆昨日都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要是太後不顧臉麵強搶孩子,她就讓人拖住太後,然後帶著孩子偷偷溜出宮去西苑找皇後。

  “建昌伯夫人真是攪屎棍,無事都要掀起半尺浪,尤其可惡!”

  王瓊姿道:“皇上在宮裏時,她也不敢進來,這次是事趕事,擠到一起了。放心,沒事了,皇上也沒事,過幾日就回宮。”

  她親自坐鎮宮中,宮裏很快就風平浪靜,清寧宮也沒再說抱孩子過去的話,建昌伯夫人在知道王瓊姿回宮後,當天就悄無聲息地出了宮。

  王瓊姿去了一趟清寧宮給太後請安。太後還不知道西苑的事情,王瓊姿輕描淡寫地給她說了,她知道李逸無事,便不再多說什麽。

  這個兒子她真管不了,以前太後還會嫌棄王瓊姿不知道勸說皇上,以至於皇上屢屢生事。王瓊姿隱晦地反駁,勸導皇上的事情,連內閣大臣與太後您老人家這個做娘的都不行,她更加沒辦法了。太後生氣,但是知道兒子的性子,也沒辦法。

  過了幾日,李逸終於從西苑回來了,第一時間去了坤寧宮,見到王瓊姿,伸手要抱抱。

  王瓊姿抱了他一下,他還嫌不夠。她往榻上一指,“你就不抱抱你兒子?”

  李逸:“他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太嬌慣。”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

  141、第 141 章

  還不到一歲的男子漢大丈夫懵懂地望著父母, 張開手求抱抱。王瓊姿心疼,抱起了寧兒。

  李逸不滿,“這小子專門跟我搶你來著了!”

  王瓊姿怒目:“我是他親娘!”

  李逸小聲嘀咕:“慈母多敗兒。”

  寧兒在咿呀地出聲,王瓊姿一時沒有聽清楚他的話,問:“你在那說什麽呢?”

  李逸歎了口氣,走過到王瓊姿身後, 摟住她的腰肢,“我抱我的娘子, 他日後也自有娘子抱嘛!”

  王瓊姿好氣又好笑,“你這家夥!”

  李逸這種心態, 完全是小孩子爭寵,本來王瓊姿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現在來了個小孩兒, 她就忙著照顧孩子, 這個時候李逸不免覺得受了冷落, 尤其是李逸受了傷,孤零零的留在西苑, 王瓊姿陪了他兩三日, 非要回來看望寧兒。

  等到了晚上,寧兒被乳娘抱下去睡覺, 王瓊姿就今天白天的事情批評他了,她奉行大棒加甜棗策略,批評過李逸,再多說幾句好話哄哄他。先從感情上來說, 寧兒太小太弱,需要人照顧,她才會多多注意寧兒,她很清楚,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最終會離父母越來越遠,隻有夫妻才能彼此陪伴,相扶到老,所以請李逸盡管放心,他在她心裏的地位肯定比寧兒要高一些。

  李逸聽了她的話心裏很暢快,也伏在她耳邊說,她的重要性高於寧兒。

  不管是真是假,總之兩人都很滿意。

  至於政治方麵的原因,王瓊姿沒有說,李逸自己也清楚,寧兒既是太子,又是他唯一的兒子,在皇帝受傷的情況下,這個太子的重要性不必多說。

  經過這麽一番夜談,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

  皇帝在豹房被猛虎襲擊的事情早在朝野內外傳開來,之前李逸受傷,待在西苑養傷。現在他回來了,大臣們可不會對他客氣,以閣老劉遷、李夏為首的部分守舊派大臣們毫不客氣地對著李逸一頓狂轟亂作,不斷上折子給他,而且還在朝堂上公然勸誡(訓斥)他,李逸親自提拔上來的王敖、徐敏中也覺得此次時態非常嚴重,也勸誡皇上,引經據典,佐以曆史上的例子,正反兩麵論證,就這個事情連著說了三天。最後以李逸承認不對,下不為例告終。

  李逸提起這件事心裏很不爽,在王瓊姿說:“那幫老兒怎麽就那麽能說,一個個口若懸河,唾沫橫飛,說出來的話還不帶重樣的,我要是不悔改,他們還要繼續說下去。”

  他摸摸自己的臉頰,“隔得那麽遠,我都覺得他們的唾沫星子噴到我臉上了!”

  王瓊姿笑得花枝亂顫,李逸拉著她的手搖了搖,“你還笑!”

  “真忍不住,我笑得肚子疼,葫蘆快來給我揉揉。”

  葫蘆是咬著嘴唇才沒有笑出來,她一邊給王瓊姿揉肚子,一邊低下頭偷偷笑一笑。

  等王瓊姿笑夠了,李逸已經處在非常生氣的邊緣了。

  她拍拍他的肩膀,“嗨呀,你要想開點。肚皮的容量大點,皇上認錯那不算什麽,最怕的是不認錯,死不悔改,日後說不定你再史書上還能留下一個虛懷納諫的名聲。”

  李逸:“名聲能當飯吃嗎?”

  “能啊。”王瓊姿理所當然地說,“不然怎麽會有終南捷徑呢?”

  有些人考不上科舉,或者幹脆就不願意受那十年寒窗的苦,幹脆就去終南山隱居,這樣就算是隱士了,一來二去,名聲傳出去了,朝廷就會征這些人當官,可不就是“捷徑”麽?

  “所以你現在虛懷納諫了,說不定日後別人提及唐太宗時還能提一聲你。”

  李逸不滿,“就不能提起我時,順帶提一聲唐太宗?”

  “好大的口氣!”王瓊姿勉力他,“唐太宗早沒了,你還年輕,一切都有可能,我看好你喲,加油!”

  李逸哼唧兩聲,道:“我去校場了!”

  “去吧,去吧。”

  去校場正好把心裏的火氣都給發出來。他能忍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按照李逸原來的脾氣,不但不會認錯,反而會跟朝臣們對著幹,落到一個兩敗俱傷的後果。王瓊姿對他這次的表現很欣慰啊。

  李逸一走,葫蘆敞開笑出聲來,“哎呦,娘娘,我忍得肚子痛!皇上也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