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863
  李逸把邵廷玉誇了又誇,臉上不免帶了一點遺憾出來,他內心深處也想像邵廷玉一樣帶兵遣將,縱橫沙場,可是受身份所限製,他不可能去邊關打仗。

  先帝年間,疏於邊境防守,蒙古韃靼人幾乎打到河套平原,李逸登基之後,加強邊境防衛,蒙古人多次犯邊,也隻是堪堪能防住,但是仍然讓蒙古人搶了不少糧食,邊境百姓深受其害。邵廷玉這才到甘肅不過三個月,就與蒙古人幹了一仗,不但取得了勝利,而且還燒掉蒙古人的草場,表現優秀。

  李逸忍不住歎息,“真是羨慕邵廷玉啊,要是我不是皇帝就好了!”

  “啊?”王瓊姿驚呆了,繼而很快明白過來,這位仁兄,天生下來就是太子,先帝的獨苗兒子,也沒個人跟他競爭,當皇帝對他來說就像呼吸一樣容易,反而是當個大將軍對他來說難如登天。

  王瓊姿麵無表情道:“你就是從太子過渡到皇帝太容易了,才會說這樣的話,大將軍再厲害,他不也歸皇帝管嗎?”

  李逸帶點兒委屈,“父皇母後隻有我一個兒子,我不想當皇帝也難。”

  “所以說啊,這什麽東西得來太容易了,就當做等閑事,不放在心上。你羨慕邵廷玉做大將軍,我敢保證邵廷玉更羨慕你能當皇帝!”

  李逸笑了笑,道:“你說的也是,不過我還是想做大將軍,或許我可以親自去戰場犒軍。”

  王瓊姿“嗬嗬”兩聲,“你要是真敢去,我看劉遷閣老他們就不是一起致仕,而是一起撞太和殿的柱子了!”

  李逸往榻上一趟,頭枕在雙手上,喃喃道:“朕是皇帝……”

  得,剛才還不想當皇帝,這會兒又開始擺皇帝的身份了,要王瓊姿說,李逸幸好的皇帝,不然哪家也招呼不住這麽能折騰的兒子。

  不過看他那頹廢的樣子,王瓊姿摸摸他的臉頰,笑道:“也不是不能去啊,等我們的兒子大一點了,你想做什麽就自由多了!”

  李逸騰的坐起來,問道:“你懷孕啦?”

  王瓊姿這回沒有表示肯定,但也沒有否定,“還沒也確定,隻是這月葵水晚了幾日,還得等月底的時候禦醫過來把平安脈再看看。”

  李逸興奮道:“現在就讓禦醫過來!”

  “等等!”王瓊姿連忙阻止他,“這才多久,禦醫估計也看不出的來。”

  李逸道:“看不出來也沒關係,反正又不費什麽事。”

  “不行,不要這麽高調,要是空歡喜一場,我多丟麵子啊。”

  李逸道:“好吧!有了很好,沒有也沒事,我們還年輕,以後機會多得是。”

  王瓊姿笑道:“知道,知道!”

  話是這麽說,李逸對這個還不知道有沒有的兒子開始暢想起來,“等他生出來了,我要教他騎馬射箭,他可以和我一起玩捶丸,我可以帶他玩好多好玩的東西。”

  這位父親滿腦子都是帶著兒子玩什麽,王瓊姿扯扯他的耳朵,“你自己都這麽貪玩了,還帶著兒子玩啊,要是他跟你脾氣性格一模一樣,我看你怎麽辦!”

  李逸一想還真是這麽一回事,忙改口道:“他得好好學習治國之道,我先替他看好師傅人選,不能太古板迂腐。”

  王瓊姿則道:“琴棋書畫可以回一些,詩詞歌賦也不能拋下,最好做個才子皇帝。”

  話一出口,她失笑了,怎麽拿現在拿一套教育孩子了,“算了,還是不要做什麽才子皇帝,曆史上兩個著名的才子皇帝可沒什麽好下場。關於怎麽教育孩子可是一樁大事,畢竟把他教好了,等他長大,大周交給他,我們出宮都行。”

  李逸猛地點頭,吩咐邱琰拿來筆墨紙硯,興致勃勃道:“我們有什麽想法都記下來,免得以後給忘記了。”

  ……

  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即使已經來京城兩年了,王瓊姿仍然沒有習慣京城寒冷的冬天,這裏的秋天真是短啊,進了十月就很冷了,十一月王瓊姿就開始裹著裘衣。

  小英端來熱乎乎的紅糖當歸水給王瓊姿,王瓊姿接過來不緊不慢地喝著。葫蘆則替她換了一個新暖爐,王瓊姿將暖爐放在小腹上,這才覺得舒服起來,不用多說,上次的事情是個烏龍,後來證明她並沒有懷孕。她不如何失望,反而是小英等人失望,宮外的俞氏也很失望,每次來都會問一聲,王瓊姿煩不勝煩,上次板著臉說了,讓她以後別問了,這真是跟現在催婚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李媛的婚事就定在明日。她過來看望王瓊姿,貼心地不說小侄子的事情,知道王瓊姿身上不爽快,就專門找一些好玩的事情哄她開心,還摘了幾支臘梅花用花瓶供著送過來,十分貼心。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

  120、第 120 章

  王瓊姿嗅了嗅臘梅花, 道:“好香!”

  李媛道:“天陰沉沉的,烏雲蓋得很厚, 我覺得這兩日應該會下雪, 等下雪後,臘梅花還會更香。”

  葫蘆剛才從外麵走進來, 笑吟吟道:“公主猜的可真準啊,外麵現在已經在下雪粒,奴婢瞧這情形,隻怕會越下越大,估計明天到處是銀裝素裹。”

  王瓊姿讓她開窗子, 葫蘆順從地去開窗, 一股呼呼的北風夾雜著雪粒刮進來,讓人忍不住瑟縮,王瓊姿看著窗外洋洋灑灑的雪粒, 真想趕快出去瞧一瞧。

  才起了這個念頭,就被李媛與葫蘆勸住了,小英忙把窗子關了, 嗔怪葫蘆, “剛才就不該開窗,若是凍著了娘娘與公主可怎麽好!”

  李媛接過話頭, 笑著點點頭,“我身子強,凍著了也沒事,若是凍著了你家娘娘, 隻怕你這妮子得去給皇上請罪了。”

  葫蘆吐舌,躲在王瓊姿身後,笑嘻嘻道:“皇上要是怪罪下來,娘娘你要替我說情。”

  王瓊姿故意板起臉來,道:“偏不!”

  葫蘆便拉著她的袖子求饒,一時之間坤寧殿冬暖閣歡聲笑語。

  李媛被這快活的氣氛感染,把明日出嫁的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思放下來。自王瓊姿嫁進宮中,李媛親眼見著她與皇上兩人相親相愛,心中也默默希望日後能夠與駙馬琴瑟和諧。

  王瓊姿記起一件事來,忙吩咐小英道:“明日公主車駕出宮,這宮道上的雪須得盯著人打掃,別把盧給積了。”

  小英忙道:“知道,奴婢會派人盯著的,您放心。”

  王瓊姿見李媛忽然沉默下來,以為她婚前恐懼,道:“成親就那回事,沒什麽好怕的,你要記住你是大周的永安公主,你不主動以勢欺人,同時也不能讓人欺負到頭上,若是有事,派人進宮跟我說。”

  李媛心裏一熱,低聲道:“嫂嫂,我都記在心裏了。”

  她沒有姊妹,明日出嫁除了貼身服侍的幾個丫頭與太監一起跟過去,其他跟過去的教養嬤嬤,太監等等都是一無所知的陌生人。李媛想了想,道:“嫂嫂,我明日出嫁可否讓馮小姐幫我去坐鎮?”

  王瓊姿吃驚道:“你怎麽想起她來?”

  李媛解釋道:“明日出嫁,人多事雜,有些事情那些家臣辦我不放心,讓九小姐替我看著,我也能放心些。”

  馮妙青時常進宮,性子開朗,活潑熱情,李媛與她也能常常見麵,關係還不錯,故而提出這個請求。

  王瓊姿想想馮妙青那性子,笑道:“她就是一個萬事不操心的人,你讓她看著,她自己都估計都搞不定,我把小英借給你用,再就是一個孫女官,她們兩人都是會辦事的人,保證讓你放心。”

  李媛低頭絞著衣角,半響才道:“嫂子,其實我心裏害怕,想找人明天在公主府陪陪我。”

  她難得露出這個樣子來,王瓊姿想起了自己入宮的那天,心情也是五味雜陳,害怕不安都有,後來是因為天氣太熱,禮儀繁瑣,她腦子昏昏沉沉,差點中暑,隻想著怎麽給撐過去,竟然沒功夫再去胡思亂想。

  “行吧,我讓人去問問她。”王瓊姿道。

  不過想想馮妙青是個愛熱鬧的人,況且邵廷玉不在家,她正是無聊的時候,應該會答應。

  次日,永安公主下降李兆文。

  一大早上,李媛穿上九翟衫,戴上鳳冠霞帔,先去奉先殿拜別祖宗,然後再去清寧宮辭別太後與皇後,聆聽太後的教誨,最後與駙馬一同去乾清宮拜皇帝,禮數完成,則在一片鍾鼓奏樂之聲中,乘上攆車,吉時出宮,返公主府。

  王瓊姿用過早膳後,就去了清寧宮。太後宮裏還是老樣子,一點也看不到有喜事發生。

  李嬤嬤出來給王瓊姿端了一杯熱茶,悄聲道:“太後娘娘說身子不舒服,在床上躺著呢!”

  王瓊姿了然地笑了笑,這個身子不舒服真是太後最常用的理由,時不時的就要來個身子不舒服。宮裏宮外都傳言太後待李媛不好,太後一點也不掩飾,任性。

  太後這一輩子幾乎就是任由自己的性子來,如今貴為太後,若是能放下建昌伯那檔子事情,可謂是人生贏家。王瓊姿自嘲,自己以後還能不能到太後這個地位還說不定呢。

  不過今天是李媛的婚禮,不管怎麽,總要囫圇著全這個禮數。

  太後既然不願意出來見李逸,就不勉強人家,王瓊姿爽快道:“既然太後她老人家身子不爽快那就算了,在屋裏歇著吧,等會兒永安進來,朝著太後的鳳座,磕三個頭也就是了。李嬤嬤,煩請您把我的話轉告給太後吧。”

  李嬤嬤去了太後的臥房,太後懶洋洋地躺在榻上,兩個宮女在替她捶腿,她道:“皇後怎麽說?”

  李嬤嬤原樣將王瓊姿的話轉述給太後。太後眼睛一睜,氣道:“皇後這人就是慣愛扮好人!那李媛又與她有什麽關係,她處處為一個不相幹的丫頭違逆我的意思。”

  尤其是這一年來,皇後將內廷打理地井井有條,小恩小惠的收買人心,整個後宮竟然隻知道有皇後,不知道有太後了。

  太後這是故意給皇後下馬威,公主出嫁,必須辭別嫡母,由嫡母訓示,這是必經的流程。太後原本是答應了在李媛出嫁這日出來園場子,將李媛這個眼中釘趕緊送出宮了事。

  可是臨到頭,她又突然反悔了,其實也就是故意為難王瓊姿,讓王瓊姿求著她出麵為李媛送嫁。

  皇後不是愛做好人麽,太後就等著皇後低聲下氣地來求她。

  哪知皇後一點也不買賬,太後也覺得沒意思。

  李嬤嬤小心問道:“那您還出去見公主嗎?您若是不去,我便給皇後回個話。”

  太後坐起來,道:“去,為什麽不去?那丫頭等會兒還要跪在我麵前喊母後呢。她那個早死的狐狸精親娘還沒這個福氣!”

  李嬤嬤見狀忙吩咐宮人們給太後更衣。太後穿戴妥當,扶著小宮女的手,姍姍來遲。

  王瓊姿看看西洋鍾,暗自笑了,太後來的剛剛好。

  不一會兒李媛的車駕過來,她穿著一身繁瑣的大紅禮服走進來,對著太後與皇後行了大禮。

  太後看著李媛的臉,似乎就想了李媛生母的樣子,都十多年了,她到現在都還忘不了那個女人的模樣,那個女人以為生了孩子就能盡享榮華嗎?哼,太天真。

  王瓊姿見太後似乎在出神,提醒了她一句,“母後,永安等著呢!”

  太後回過神來,道:“起來吧。”

  李媛起身,抬著頭,落落大方地直視太後,再沒有從前在太後麵前可憐兮兮的小鵪鶉模樣。

  太後不喜歡她這個樣子,想把她趕緊送走了事,以後宮裏再沒有這號人,於是,麵無表情,語調也沒有半分波折,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這句話是《禮記》裏,女子出嫁時,母親訓誡的話語。太後說出來就跟是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一樣,這句話說完了,再沒別的叮囑李媛。

  李媛跪在叩頭,道:“多謝母後。”

  該叮囑的話王瓊姿昨日已經跟李媛說了,今日在太後宮裏也不便多說什麽,簡單兩句話,然後道:“駙馬現在大概已經到了乾清宮,你現在也去乾清宮吧。”

  李媛回道:“是。”然後緩緩地退出清寧宮大殿。

  事情一了,王瓊姿絕不多停留,起身道:“母後,既然您身子不適,我就不打擾您休息了,這便告辭。”

  太後看到她心裏也煩,“走吧,走吧。”

  待王瓊姿走後,太後不耐煩問李嬤嬤,“建昌伯夫人為什麽這兩日沒有進宮?”

  李嬤嬤道:“奴婢遣了小太監去問過了,說是家裏事多,走不開,等閑了再來給您請安。”

  太後冷哼一聲,“隻怕是我讓建昌伯做的事情還沒有眉目,她不敢進宮見我。”爾後又歎氣,“一點小事也辦不好,真是讓人失望啊。”

  李嬤嬤心知是什麽事情,隻巴望這建昌伯查不出什麽眉目來,不然宮裏又要鬧起來。

  ……

  女子出嫁三朝回門,到了第三日,李媛攜著駙馬一同進宮。駙馬被人帶去乾清宮了,李媛先去清寧宮拜太後,太後自然是不見的,李媛不以為意,然後再去坤寧宮拜見皇後。

  王瓊姿打量剛出嫁的新娘子,頭發都挽了上去,插上金玉頭麵,是個貴氣十足的小婦人。

  她拉著李媛的手坐在榻上,笑問道:“是出嫁好,還是在宮裏好?”

  李媛她神色淡然,沒有新婚的嬌羞,認真回道:“出嫁後有了自己的公主府,更加自在,我覺得宮裏更好一些。”

  “那你與駙馬相處怎麽樣?”

  李媛道:“駙馬脾氣溫和,人不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