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6019
  李逸:“什麽事?”

  王瓊姿道:“我讓人召了孫女官晚上過來見我, 問問她宮裏的一些事務,免得日後太後將宮務交給我時,我一頭霧水弄不清。”

  李逸笑起來:“這是新媳婦要當家了!”

  王瓊姿大方承認:“對,這個家我當然要當起了, 你也要記住你的說過的話,以後進了內廷都得聽我的。”

  當日為了娶得美嬌娘,喪權辱國的條款簽了不少,李逸慢慢回想起自己確實答應了她好多條件,這麽一想,覺得有些不自在了,拉著她的胳膊,像小孩子一樣撒嬌,“哎呀,我吃什麽,穿什麽都要聽你的嗎?”

  王瓊姿冷哼一聲:“果然是俗話說的好,男人說的話能當真,母豬都要上樹了!你們這些男人,得到了就不當一回事兒了!”

  說完還狠狠地掐了一把李逸的大腿,疼得他嗷嗷地叫喚:“瓊卿饒命,我錯了!”

  爾後又討好道:“我就跟你撒個嬌嘛!那小孩子先前答應的事情,過後想拖一拖,還不是一樣在撒嬌!”

  王瓊姿輕輕揪住他的耳朵,笑道:“你是小孩子嗎?”

  李逸順勢把頭躺在她的肩膀上,笑嘻嘻道:“在你麵前我是小孩子。”

  王瓊姿一臉嫌棄,“那你還不如是南京那個風流瀟灑的季公子呢!”

  李逸一頓“好娘子”、“好寶貝”、“朕的瓊卿”一頓亂叫求饒,王瓊姿再沒想到他在床第之間是這麽個模樣,真是年紀不大,倒有兩副麵孔,不,他不是兩副,算上季顯這個馬甲號,他有三幅麵孔,精分得很。

  王瓊姿讓他老實坐好,認真地:“雖然說進了內廷一應事情聽我的,可是我也不是事事都管,沒那個閑工夫,也懶得惹人嫌,你吃什麽穿什麽都別問我!若是有些事情你有異議,咱們完全可以商議著辦,我是個最講道理的人。”

  這個最講道理的媳婦兒,剛才又是掐大腿,又是揪耳朵,一時怒,一時又喜,真個是又辣又美,很對李逸的胃口,李逸想著,即使她不講道理,自己做為男人讓讓她也就行了,遂一口答應下來。

  王瓊姿搖了搖床邊的金鈴,宮女內侍們立刻進來服侍。兩人用過晚膳,李逸說要去校場,王瓊姿則讓人去請孫女官過來。

  孫女官來了坤寧宮,首先給王瓊姿行了個大禮,王瓊姿道免禮,然後請她坐下。孫女官沒大客氣,在椅子上坐下來,另有小宮女上茶,兩人邊喝茶邊閑聊。

  孫女官不動聲色地打量王瓊姿,當初那個漂亮執拗的小秀女,如今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更加的貴氣成熟,新婚的小婦人得了夫婿的疼愛,容貌更甚於往日。

  王瓊姿笑道:“當初在儲秀宮時,多謝孫女官你的照拂。”

  孫女官忙道:“臣不敢當,不過是按規矩辦事。”在儲秀宮時,皇後與皇上私下見麵實屬不合規矩,孫女官隻當自己忘了儲秀宮時照拂皇後的事情。

  王瓊姿:“今日召你過來,是想問問內廷管理的一些情況,我初初入宮,還請您多多指教。”

  孫女官道:“當不起指教二字,但憑皇後驅使!”

  見她這麽爽快,王瓊姿心裏暗暗點頭,她正要尋幾個幫手,看來這孫女官確實是可用之人,不管怎麽樣,隻要她不是太後的人就好。

  孫女官進宮二十載,本身屬於尚儀局的司籍司的掌籍,對內廷的規矩禮儀了如指掌,她給王瓊姿說了內廷管理製度。

  首先,大周的內廷管理分為兩套班子,太監班子與女官班子。太監班子俗稱“二十四衙門”,細分十二監、四司、八局;宮女班子一樣的繁多,分為六局一司,每局下麵再轄四司,合起來一共是二十五司。

  孫女官細細地給王瓊姿講解二十四衙門與六局一司的具體職能,衣食住行職位上每一部分都分得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

  王瓊姿拿著太監與女官、宮女的職位名錄細看片刻,不解道:“我看著二十四衙門與六局一司的某些工作多有重合,比如這尚衣監與尚服局,其中還有一些別的。”

  孫女官解釋道:“高祖時製定女官製度,內廷事務由女官管理,二十四衙門則是太宗皇帝時設立的,因此兩套班子多有重合,重合的地方互相配合。”

  兩套班子名義上沒有隸屬關係,在辦事時總要分出一套主次關係來,她目光灼灼地望著孫女官,問:“那麽誰為主,誰為次?”雖然她心裏早就有了結論。

  孫女官老實答道:“名義上無主次,實際上太監的地位在女官之上,不管是從職位品級來說,還是從權力來說。娘娘,您看,就這二十四衙門的司禮監、禦馬監,何等大的權力,隻怕走到外朝去,那些大人們也不敢小看他們。”

  王瓊姿自然是明白的,其實就相當與一個三角關係,皇帝位於正上方,司禮監與內閣位於下端的兩點。司禮監太監甚至能夠代替皇上批閱奏折,真是赤.裸裸的讓渡權力給太監啊。

  王瓊姿看李逸還好,奏折都是自己親自批閱的,可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是隨時跟著他,可以對奏折進行查閱,甚至提出自己的觀點,影響皇帝。

  難怪,難怪!果然如民間所說,一個司禮監勝似宰相了!皇帝以為太監是無根無家之人,一切的榮華權勢完全來自於皇帝,可以輕易的控製太監。當然若是這個皇帝雄才偉略,明察秋毫,太監自會恭敬臣服,不過有一絲不軌;可是要是皇帝軟弱柔仁,昏庸無能的話,那麽反而會被這些太監所控製。

  王瓊姿想起了如自家哥哥王綜一樣寒窗苦讀的讀書人,辛苦掙紮好不容易靠中了進士,反而很可能混得不如一個太監。十年二十年的讀書,在從一個小官奮鬥成在朝堂上說得上話的大臣,頭發都白了,還不如一個太監,就挨那一刀的疼,忍過去了,說不定還能位極人臣,這樣一想還怪滑稽的。

  王瓊姿道:“也就是說歸於我管的隻有六局一司,二十四衙門都是直接對皇上負責?”

  孫女官頷首:“是這樣的。”

  李逸回來後,王瓊姿跟他談到這些,李逸笑道:“我總不能親自下場跟那些大臣們吵吧,有些事兒交給太監正好,他們沒有家世拖累,心又狠,辦事利落,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而且這些家夥貼心,你想到一,他連十都給你辦好了。”

  王瓊姿:“你不怕他們會蒙騙你嗎?”

  李逸大笑:“天底下蒙騙我的人多得是,太監如此,文官們也如此,你放心好了,太監們做什麽都掌控在我手中,他們不過是聽我命令行事。”

  王瓊姿:“行吧,你心裏有數就行。”

  李逸捏捏她的鼻子,“你這個小騙子也把我騙的團團轉,我一點都不在乎,而且還樂意被你騙。”

  王瓊姿道:“你講那八百年前的事情,我也要跟你分辨分辨,是誰假扮季顯騙我的,不但騙我,還騙我全家!”

  兩口子之間算舊賬,男人是鐵定算不過女人的,在王瓊姿伶牙俐齒,振振有詞說出一二三四條理由後,李逸投降認錯。

  王瓊姿推了他一把,道:“你說內廷歸我管,可是太監與宮女是兩套班子,說到底內廷的事情也還是看你的臉色行事,你說,這算不算是哄我?”

  李逸“哎呀”一聲,重新坐起來,“我是打算跟你說的,但凡二十四衙門涉及到前朝的事情歸我這邊,涉及到內廷的事情還歸你這邊。你看連我都聽你的,那麽太監也不敢不聽你的。娘子大人,滿意了嗎?”

  說實話不太滿意,但是暫時也沒有其他好辦法了。

  李逸一把抱她起來,“娘子要做我的賢內助,真是辛苦了,為夫今日要好好體貼你!”

  王瓊姿摟著他的脖子,衝他眨眨眼睛,“體貼我什麽?”

  李逸在她耳邊輕聲說:“為夫親自服侍娘子你梳洗更衣,好不好?”

  83、第 83 章捉蟲

  古人重孝, 更何況太後還是李逸的親媽,即使王瓊姿深知太後一點也不喜歡自己, 她還是每日都去清寧宮給太後請安。太後對她沒什麽好臉色, 礙於修養,也沒惡語相向, 反正是不鹹不淡吧,還讓她隔個三五日去一趟就行了。

  王瓊姿自然是不能聽太後的,她作為新皇後,要迅速給自己立點賢惠的名聲,從孝道上著手是最快的, 因此她天天過來清寧宮請安刷經驗值。

  今日她又去清寧宮報到了, 清寧宮大宮女把她請到殿內,給她上了茶與點心。

  王瓊姿早飯吃的不多,這會兒喝茶吃點心正好, 而且清寧宮也是單獨的廚房,當年先帝寵愛太後,特地從全國各地給她搜羅廚子, 清寧宮的廚房做的飯味道非常不錯, 要不是跟太後關係平平,王瓊姿甚至想跟她借兩個廚子回坤寧宮用幾天。

  太後年紀大了, 夜裏睡得少,通常起得晚,王瓊姿每天準點巳時初來請安,不算太早, 可是太後這時候一般都在睡覺。皇後一來,她就不能睡了,不然被皇後這麽一襯托,她就成了愛睡懶覺的太後了,因此太後不得不每日提前起床。

  王瓊姿精神抖擻喝著茶,見李嬤嬤扶著太後出來,她立刻放下茶盞,迎上去,扶著太後的一隻胳膊,把她送到座位上。

  然後就是請安,王瓊姿會問李嬤嬤,昨日太後吃了什麽,去了哪裏,身子覺得好嗎?

  李嬤嬤則一一回答,太後身子康健,一切都好。大多數時候答案是一樣的。

  這一套流程,每天都來一遍。這麽半個月下來,宮裏慢慢地傳出了皇後娘娘侍奉太後至孝的話來。

  王瓊姿暗笑,也就是有小皇帝對比的,才顯得她更孝順了。李逸跟太後是親生母子,熟不拘禮,太後也不在乎兒子這些。但王瓊姿可不像他,她把表麵的功夫做到了十成十,讓人無話可說。

  太後對內廷宮務沒什麽興趣,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規而已,太後不急著交給王瓊姿就是想看她著急,可她偏偏不急,太後也煩了,與李嬤嬤商量了一番,決定都交給皇後,以後讓她去忙,若是忙中出了錯,那更好了,太後正愁著抓不住她的把柄,打壓一番呢。

  這些日子以來,李嬤嬤看得分明,皇上把皇後看得如珠似寶,那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太後要是想改善與皇上之間的母子關係,不若先把皇後籠絡過來,通過皇後來調和母子關係。

  如今太後願意把宮權移交給皇後,也算是歪打正著,李嬤嬤是極力支持的,“就是那民間的婆婆有了媳婦都要開始享媳婦的福,您呀,好好保養自己,別再操心宮中瑣事了,索性都交給皇後娘娘,讓她自己忙去。”

  太後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在王瓊姿例行完一套問候流程後,她說話了,“皇後,你既進了宮,年輕力壯,往後我老婆子就享享清福,宮裏的事情你就接過去吧。”

  王瓊姿肯定先推辭兩次,說自己年紀輕,經驗淺,擔心辦錯事,不能擔次大任。太後不肯,一定讓她接下來,最後在李嬤嬤的勸說下,王瓊姿勉為其難地接受。

  該說的都說完了,太後擺擺手,“皇後事情不少,回去吧。”

  王瓊姿爽快地告辭。

  太後看著她的背影,突然道:“都說普通百姓家的閨女比不上書香門第的官家女子,可我看未必,這位皇後可不是個好惹的,籠絡得住皇上,心眼又多,哪比得上呂、唐、陳三位小姐敦厚老實啊。”

  李嬤嬤勸道:“秀女們畢竟是皇上選的,最重要是皇上喜歡才行。憑她是哪個做皇後,也虧待不了您,您就好好享清福吧。”

  太後歎了口氣,“可是我沒個女兒,不然還能說說話。這婉兒是個沒良心的,嫁了人就不進宮看我了。”

  李嬤嬤知道太後並非是真想念張婉兒,實則是想建昌伯了,她裝做不知,順著太後的話說:“張小姐作為新媳婦,哪能常常出門呢,沒得惹婆家閑話。不過您若是想她了,派了人去傳她進宮也行。”

  太後意興闌珊:“以後再說吧。”

  王瓊姿接了太後的擔子,首先是將六局一司的人一波波地叫過來,一則是認人,好讓她們知道如今掌管內廷的人乃是皇後。另一則當然是查查賬本,搞清楚經濟問題。

  六局一司的女官不少,王瓊姿都見一麵也花了三天時間才見完。見過這些女官後,王瓊姿突然有些感激太後了,有太後的例子在前她就少了很多阻力。

  大周選秀與某辮子國三年一度選秀不同。它其實就沒有一個固定的選秀製度,除了選皇後,選太子妃這樣的重要的事情按規矩選個七八輪。其他時候就是派幾個太監去民間選,選進來當宮女或者選侍都不一定,得了皇帝的寵愛或者生了皇子公主便可以得到嬪妃的封號。女官本來與宮女不同,選拔以才為主,但是慢慢演變成了皇帝的後宮儲備營,太監選拔時也有意選那些模樣漂亮的姑娘,甚至有些女官連字都不識也被選入宮。

  可是到太後,完全改變了這種風氣,不以貌選,隻看才幹,不少女官都是喪夫後才進宮,年紀偏大,不苟言笑,端莊自持。很好,王瓊姿決定把太後這一套繼續發揚廣大,找個機會把尚寢局給直接裁了,反正太後也當尚寢是個擺設。

  晚上李逸回坤寧宮時,就看見他的皇後正坐在大案前埋頭急書,偶爾撥一下算盤,特別忙,忙到連自己這個夫君也不理會。

  他走過去瞧了瞧,笑道:“原來是在算賬,傻姑娘,不用這麽累著自己,我不會少了你吃的用的。”

  王瓊姿抬頭瞅了他一眼,道:“去去,我忙正事呢,你還說什麽風涼話。理家的學問大著呢,你隻管讓下麵的人去辦,人家把你當傻子,說一個雞蛋一兩銀子都能哄住人呢!”

  李逸想了想,笑道:“你說的有道理,一兩銀子雖小,但是不能讓人給糊弄了。”

  王瓊姿睜大眼睛,“你可真是不知民間疾苦,五兩銀子就夠一家三口吃了一年了,很多老百姓甚至都沒有見過銀子,一兩銀子可不是小事。”

  她在娘家當姑娘時,每月的月例也就幾分銀子。

  李逸笑道:“五兩銀子能不能過一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個雞蛋一定用不了一兩銀子,現在我有了你這個賢內助,更加放心啦。”

  王瓊姿翻翻賬本,道:“我看這宮裏主子少,以為花費得也少,可是這看下來,一點也不少啊,宮女與太監居然有幾千人。”

  李逸也瞧了瞧,道:“皇家的體麵,有些省不得,有些可裁減掉,你自己看著辦吧,我都聽你的。明日我讓李平了來見你,他是內承運庫的掌印太監,你若是需要什麽,隻管吩咐他。”

  這要是放在現在就是老公主動上交工資了,不錯,不錯,王瓊姿親了他一口,笑道:“夫君,你真是越來越自覺了!”

  李逸伸手合上賬本,拉她起來,“別看了,陪陪我吧。”

  兩人圍棋、雙陸、拆字遊戲玩了個遍,李逸聰明腦子轉得快,王瓊姿機智會給他下套,兩人居然是棋逢對手。

  總得來說,王瓊姿自嫁進宮裏,日子過得挺舒服的。女子嫁人後最難搞的就是婆婆這一關,有些新婦甚至要像個丫頭一樣服侍婆婆,從早到晚,連飯都顧不上吃,王瓊姿完全沒這方麵的問題,她與太後算是大周身份最高的一對婆媳,一舉一動都被人看著呢,太後不敢無故折騰媳婦,王瓊姿按規矩敬著她,至少在外人眼裏,兩人算得上是姑慈媳孝。

  過了幾日,英國公夫人遞了牌子進宮請安,先來坤寧宮拜見皇後。宮人引她們進來時,王瓊姿就見著馮小姐跟在英國公夫人身後。

  馮夫人母女行禮後,王瓊姿讓她們坐下,稍微說了幾句話。馮夫人道:“娘娘請見諒,臣婦還須去清寧宮拜見太後娘娘。”

  她與太後娘娘關係親密,每月至少得進三四次宮專門探望太後。王瓊姿讓人送馮夫人過去,馮小姐留下來。

  馮小姐斯文了許多,王瓊姿讓屋裏人都出去,然後笑道:“今天怎麽像個鋸嘴葫蘆似的,一聲都不吭了?”

  馮小姐跳起來,挨著她坐下,嘟嘴道:“你剛才與我母親說話,跟你平常的樣子不同,我都以為你換了個芯子,不知道該跟你說什麽。”

  王瓊姿失笑:“我見你母親這樣的外命婦,自是要拿出皇後的款來。見你就不必了,不能總是端著吧,你在別的夫人麵前也不會總是個瘋丫頭狀吧!”

  馮小姐“啊”一聲,“你怎麽叫我瘋丫頭!我不瘋啦,瓊姿,我要成親了,連日子都定好了,就在下個月初九,之後會跟廷玉一起去登州,咱們以後見麵的機會就少了!”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