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409
  呂文蕙見她的裝扮,小小地吃了一驚,神色晦暗,道:“瓊姿,你這樣裝扮很好。”

  呂文蕙知道她沒有得太後的賞賜,隻有幾身舊宮裝,昨晚拿了兩身衣服想送給她,被她婉拒了,沒想到是得了更好的……

  王瓊姿笑了笑:“你也不錯啊。”

  呂文蕙沒再說話,兩人默默跟著內侍往清寧宮的放向行去。

  她大概猜出些什麽來了,王瓊姿心想,但是自己現在沒法跟呂文蕙解釋,她還是太天真了些,以為同呂文蕙合得來就可以做朋友,以前可以,現在大概很難了吧。

  四人被請去了清寧宮的後院,後院不大,因太後是寡居之人,其實也沒什麽花木,隻有兩株花開得濃豔的石榴樹。

  今日的賞花宴,秀女們賞石榴花,而李逸賞的則是美人花,這廝真是好享受啊。

  拜見過皇帝與太後,四人落座,每人座前有一案,案上擺放糕點香茗。

  王瓊姿借著喝茶的機會,拿眼睛去看李逸,李逸也正在看她,兩人的眼睛對在一起,李逸微微一笑,王瓊姿偷偷瞪了他一眼,連忙低了頭。

  53、第53章

  唐綺雲頗為大膽, 見皇上少年英俊,心思就動了幾分, 再見皇上向這邊看過來, 那一顆心砰砰直跳。

  皇上笑了,皇上衝她笑了, 她半垂著頭,給李逸回送了一個秋波,滿心以為皇上會為她的容貌所震懾,誰知皇上仿佛沒有看到她的眼神,轉頭與太後說起話來。

  唐綺雲尷尬又羞惱, 委屈極了。

  四位秀女坐得極近, 唐綺雲剛才的表現被坐在身邊的呂文蕙盡收眼底。

  自作聰明的傻子,人家看的根本不是你!

  呂文蕙彎彎嘴角,低頭呷了一口茶。

  既然已經決定娶王瓊姿, 今日的相看對李逸來說就是無所謂的事情,隻是選秀的事情就卡在太後這裏,他少不得來太後這裏應個卯。

  能從五千名秀女中選出這幾人來, 這幾位秀女的容貌才情應該都是不差的。春蘭秋菊, 俱是花信年華的美貌少女,清寧宮院子裏的石榴花比起她們來差遠了, 就是張婉兒之流也遠遠不及,李逸到底是個未婚少年郎,喜歡王瓊姿不妨礙他看幾眼別的姑娘。

  王瓊姿邊吃糕點,邊暗暗打量, 李逸看了幾眼其他人,她可都數好了記在心裏,秋後再算賬。

  太後心中自得,指著四位秀女,道:“看到這些年輕的小姑娘們,才恍然覺得自己已然老矣。”

  李逸笑道:“母後春秋鼎盛,千萬不要說這樣的話。”

  太後道:“老不老的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看著皇上你長大成人,即將要娶妻生子,母後心裏實在高興,想必你父皇在天之靈也會高興。”

  先帝英年早逝,不到四十歲就駕崩,提起來總是一件感傷的事情,太後忙道:“今日咱們隻賞花,還是不提這些往事了。這四位姑娘準備了詩畫諸藝,現在就讓她們展示一番吧。”

  李逸與王瓊姿在一起,從來都是遊山玩水,再不就是鬥嘴耍趣,他還不知道王小姐有什麽才藝,這回倒是可以好好看一看王小姐的才藝。

  四位秀女,從左往右依次上前來展示,王瓊姿排在第三位,第一位則是陳淑蘭。

  陳淑蘭款款上前,道:“民女準備了一首自己所做的詩獻給皇上與太後娘娘。”

  她款款念道:“登樓對雪懶吟詩,閑倚欄幹有所思。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

  太後細品,越想越覺得後兩句十分有意思,笑道:“世間萬物,誰能不老?好詩!我沒記錯的話,你是南直隸蘇州府人士,果然江南多才女。”

  陳淑蘭心喜,福身道:“多謝太後誇讚。”

  太後看了一眼李逸,問:“皇上,你覺得怎麽樣?”

  李逸剛才隻顧著看王小姐,沒留神聽,“朕沒聽清楚,陳小姐,你再念一遍。”

  陳淑蘭於是又念了一遍,這回李逸是聽明白了,他道:“青山白頭,不過是被雪蓋住了,開了春,雪便融化了,青山依舊是青山,這世人能返老還童嗎?不對,不對,將兩者作比,太過牽強!母後,你覺得朕說的有沒有道理?”

  聽到他這麽一番高論,王瓊姿差點噴茶,人家姑娘家好好幽思,被他這麽一說,意境全沒了,但是仔細想想,他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陳淑蘭的臉刷的一下全紅了,咬著唇,盡力克製住自己不哭出來。

  皇帝這番歪理,太後也無從辯駁,隻能道:“皇上,什麽事兒都這麽較真的話,這詩就不用做了。”

  “非也,”李逸搖搖頭,笑道:“做詩最重要是真情實感,矯揉造作,為賦新詞強說愁就不美啦。”

  “矯揉造作”的陳淑蘭小姐簡直是無地自容,太後揮揮手,讓她回座上。

  看陳淑蘭吃癟,最高興的莫過於唐綺雲,她平時就看不慣陳淑蘭那清高勁兒,拿著才女的名頭唬人,被皇上一戳就破了。

  唐綺雲第二個上場,她邁著蓮步走上前,曼聲道:“民女善琴,今日為皇上與太後娘娘助興。”

  內侍抬來琴,唐綺雲坐下撫琴,琴音悠揚婉轉,一曲終了,餘音繞繞。唐綺雲很得意,她五歲拜琴藝大家學琴,到如今已有十二年,隻要聽過的人沒有不說好的。

  果然太後對她讚不絕口,對李逸說:“皇上,唐小姐這琴藝可沒話說了吧?”

  李逸道:“挺好的,適合入眠。朕剛才聽唐小姐一曲,差點兒睡著了。”

  這下子唐綺雲眼睛都紅了,太後忙讓她下去。

  接著就是王瓊姿了,李逸調整坐姿,一掃剛才乏困,精神抖擻地準備欣賞王小姐的才藝。

  王瓊姿提筆寫了一首小詩:“數聲牧笛訴斜陽,水麵輕風送薄涼,開謝百花春去久,野田蝴蝶尚尋香。”

  太後先入為主對她已經不喜,這會兒見了她這首詩,又是牧笛,又是蝴蝶,更不喜了,這姑娘也太野了吧,女子當貞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位王小姐很明顯就不是這樣的人。

  她不喜歡,李逸喜歡得緊,“字也好,詩也好。”

  太後問:“皇上,這字與詩好在哪裏?”

  李逸笑道:“王小姐的顏體楷書,絲毫沒有女子的羸弱之態,下筆有力道,氣勢渾熊。至於詩,貴在靈動有趣,遠非那些矯揉造作之詞所能比擬。”

  王瓊姿抿嘴一笑,哼,算他沒有說錯話,還知道維護喜歡的人!

  太後算是看明白了,自家兒子今天就是來挑刺來了,他把個王小姐看得比千金還重,其他的姑娘在他心裏一文不值。太後覺得今天的賞花宴已經一點意思都沒有了,她指了指呂文蕙,道:“呂小姐準備了些什麽?”

  呂文蕙拿著一束畫卷起身,笑道:“民女繡了一副畫,還請皇上與太後娘娘指點一二。”

  兩個宮女結了畫卷,展開給眾人看。

  呂文蕙介紹道:“此畫名為《嫘祖始蠶圖》,畫中的故事是嫘祖教民養蠶治絲,使民有衣蔽體。”

  此為繡畫,比起丹青來更為費力,但是畫中人物羽羽如生,仿佛再現了嫘祖教蠶的情景。

  太後撫掌大讚,道:“這幅畫我很喜歡,送了我如何?”

  呂文蕙忙道:“本就獻給娘娘的,娘娘能喜歡是民女的榮幸。”

  太後知道再問李逸,從他嘴裏也說不出什麽好話來,索性不再問他,對眾人說:“從古至今,唯有蠶織才是女子的本分。呂小姐有淑聖之德,很好。”

  大周以農為本,對女子的教導就是蠶織。這回連李逸也無話可說,呂文蕙這一招確實讓人挑不出錯來。

  這一場賞花宴,可以說呂文蕙是最大的贏家,徹底贏得了太後的賞識。

  太後讓人帶了秀女們回儲秀宮,留下了皇帝,母子兩進了內室說話。

  李逸有些煩躁,太後知道他的心意,卻屢屢逆他的意,他知道太後想說什麽。

  太後哪裏看不出兒子的心思,但是論起端莊賢淑,四人中當推呂文蕙,這樣的女子才配得上皇後之位,做天下女子的表率。

  她對李逸說:“皇上,你覺得呂小姐怎麽樣?”

  李逸皺眉:“母後我說過,我屬意王小姐。”

  太後充耳不聞,拿出內監記錄的呂文蕙的起居言行遞給李逸,“你得承認你也挑不出呂小姐的錯兒來。”

  李逸不接,“她就算是個白璧無瑕,沒有半分缺點的人,可是我不喜歡。”

  太後厲聲道:“皇上,這不止是在給你選妻子,更是在給大周選一位皇後,不可因為私心誤了國家大事。即使你父皇在世,他也會選呂小姐。”

  李逸盯著太後,半響,突然問道:“那麽,父皇那時候為什麽會選您?”

  太後算不上傳統意義上賢惠的皇後,至少她有兩點是非常讓人詬病,一是善妒,致使皇家子嗣不豐,先帝隻留下李逸這一個兒子,這對王朝的延續繼承是非常不利的;二則是縱容外戚,建昌伯交橫跋扈,多次犯紀,全賴太後的維護。

  李逸隱晦地提起這一遭,太後被他氣得胸口疼,臉色煞白,大聲道:“你這是在指責我?”

  李逸淡淡道:“不敢,我隻求母後能將心比心,成全我。”

  太後歎了口氣,“那王小姐有什麽好的,脾氣不小,性子桀驁,若真當了皇後,一定會與你生出不少齟齬來。呂小姐則不同,大氣端莊,這才是皇後的好人選。”

  李逸道:“倘若是母後答應我,我即刻解除建昌伯的禁令,封他為建昌侯。”

  太後喃喃道:“他是你的親舅舅,難道還不如區區一個小女子?”

  李逸冷笑一聲:“舅舅?他確實是我的舅舅,但是母後,他若不是我的舅舅,就憑他做下的那些事,您覺得他現在還有命活著嗎?母後,您還記得舅舅做的那些事嗎,需不需要我一一道來?”

  太後失望道:“為什麽你一點都不像你的父親一樣寬厚仁慈?”

  李逸道:“父皇寬厚仁慈地對待建昌伯,可建昌伯卻辜負聖恩,他對得起父皇嗎?”

  作者有話要說:登樓對雪懶吟詩,閑倚欄幹有所思。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出自清代駱綺蘭。

  數聲牧笛訴斜陽,水麵輕風送薄涼,開謝百花春去久,野田蝴蝶尚尋香。出自清代王倩。

  54、第 54 章(捉蟲)

  太後理虧, 道:“你舅舅已經知道錯了,這一兩年來他安分守己, 再沒做過錯事。他改了, 你就不要追究了。”

  李逸嘲諷一笑,“但願他真能改過自新。”

  這個兒子從小被寵壞了, 他的父親柔仁,他卻心腸極硬,即使是自己這個做母親的也難以改變他的心意。

  不過,朝廷上的事情太後作為後宮女眷無法插手,但是皇帝的婚事她卻能做主, 大周以孝治天下, 隻要她不同意立王瓊姿為後,李逸也無可奈何。

  母子兩這麽針尖對麥芒下來,於事無補, 太後軟和語氣,道:“以往選後的舊例,可隻選一位皇後出來, 其他秀女送還歸家, 也可在皇後之外,另外再選一二名嬪妃。我看這次不如留下三個人, 一後二妃,呂文蕙為皇後,王小姐與那唐小姐為妃,你覺得怎麽樣?”

  太後已經退了很大一步, 李逸不能不考慮母親的想法,他道:“唐小姐矯揉造作,我不喜歡。王小姐可為後,母後您要是實在喜歡呂小姐,讓呂小姐做個妃子也行。”

  太後堅持道:“唐小姐就算了,呂小姐更適合做皇後,皇上,母後看人不差,相處久了,你會喜歡文蕙的。”

  李逸十分無奈:“母後,王小姐到底哪裏礙了您的眼睛,讓您這麽不喜歡她?您才見了她幾麵啊。”

  太後篤定道:“王小姐的性子就不合適做皇後,‘不妒忌’這一點她就做不到。妃子可以善妒,皇後絕對不能。”

  李逸不認為這是缺點,略帶嘲諷道:“人有七情六欲,隻要是活生生的人,就沒有不妒忌的。不妒忌的呂小姐隻怕是聖女轉世吧。”

  太後說:“至少呂小姐能控製住自己不去善妒。”

  李逸:“母後高瞻遠矚,能看到未來的事情。”

  太後忽然深深歎了口氣,頹然道:“你父親臨終時後悔了,他後悔為了我,極少親近其他嬪妃,以至於隻留了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