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6063
  這次來京城他本來是不願意的,可是崔侍郎夫妻非要他跟著來,看能不能從皇帝那裏討個官兒來當當,再不濟進五城兵馬司弄個職位也行,反正是不能繼續待在南京遊手好閑了,於是乎,崔詠隻好帶著妹子與準妹夫進京。

  崔小姐留在內宅與俞氏、王瓊姿說話。王綜帶著崔詠與謝斌去了書房,敘過別情,開始與謝斌大談特談八股文章,崔詠就沒正經看過書,屁股坐不住,假裝說約了朋友,從王家出來。

  俞氏讓王瓊姿帶著崔小姐去了自己房裏說話。崔小姐高興地說:“王姐姐,我們又見麵了,真是好久沒見了呢!”

  王瓊姿見她麵色紅潤,神采奕奕,想來是過得十分順心,剛才在俞氏屋裏時,她的眼睛一瞄到謝斌,臉上就立刻染上一層紅暈,嬌羞無限。

  “看來我無意中促成了一段良緣!”

  崔小姐紅著臉說;“謝斌哥哥很好,我很喜歡他,就是爹娘暫時不喜歡他也不要緊,我們已經說好了,等他高中後,我們要麽就留在京城,要麽我跟著他去外地赴任,易求千金寶,難得有情郎,我不怕吃苦。”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三更終於碼完了!我再繼續努力,看晚上十二點鍾左右還能不能再更一章。

  32、第 32 章

  崔小姐眼神堅定, 仿佛對未來已經做好了準備,這一刻, 王瓊姿突然很羨慕她, 她能找到情投意合的夫君,而且最重要的是憑崔家對謝斌的恩惠以及崔家的地位, 日後謝斌也不敢薄待她。

  再想想自己,忍不住歎氣,昏君這性子,王瓊姿有時候實在無能為力,李逸現在看著脾氣還好, 誰知道他什麽時候突然黑化啊, 她真是恨死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社會了!

  崔小姐自己即將去過幸福美滿的小日子,對王瓊姿頗多同情,小心翼翼地問:“那個, 季公子他還有沒有找你?”

  “你說呢?”王瓊姿反問道。

  “那就是找了,”崔小姐輕輕歎了口氣,說:“這位皇爺的性子說一不二, 還是皇家的獨生子, 被先帝與太後給寵壞啦。姐姐,恕燕玉多說一句, 你得替自己的以後多考慮,若是季公子真的要娶你,一定要有個正經的名分,最好是皇後, 皇後有禮法保護,就算是日後失了寵愛,仍然還有地位在。”

  她這一番話可見是真心在替自己著想,王瓊姿十分感激:“多謝燕玉妹妹你的提醒。”

  崔燕玉笑道:“其實咱們也別把事情想得這麽壞,先帝當年獨寵太後一人,宮中的嬪妃們一年到頭難得見皇上。或許姐姐有那個本事能管住季公子,讓他服服帖帖呢?燕玉還可以對人炫耀,我與皇後娘娘曾經是閨中的好姐妹呢!”

  崔燕玉不著痕跡地安慰王瓊姿,讓她的心情好了許多。

  崔氏兄妹一行人離開後,謝斌來王家拜訪了好幾次,有時候是自己獨自來,有時候與一個姓冒的舉子一起過來。

  王瓊姿見到過一次冒文才,書生打扮,文質彬彬,一表人才的樣子,但不知怎麽的,冒舉子給她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怎麽好。冒舉子斯文有禮,很會來事,比謝斌會說話,王綜與俞氏都對他觀感很好,就連弟弟王純提起冒舉子來也說:“冒大哥是個好人,專門從承德門給我帶了烤鵝來,特別好吃。”

  承德門那裏有一家老字號的烤鵝鋪子,每日隻烤一百隻鵝,色澤明亮,酥香美味,而且還不油膩,每日排隊的人很多,基本上不到下午就賣完了,冒文才跑那麽遠去排隊買烤鵝,這也太殷勤了些,更何況王家與他非親非故的。

  王瓊姿對弟弟說:“一隻烤鵝就把你給收買了,你才認識他幾天啊?”

  王純笑嘻嘻道:“姐姐別生氣,我與冒舉子不熟,但是我跟烤鵝熟啊,幹嘛跟好吃的過不去。你不喜歡姓冒的,直接跟娘說去,你也別以為娘多喜歡他,娘是在幫你相看女婿!”

  “哎呦,純兒,你還是我弟弟嗎?相看女婿的話你都說出來了。”這個古靈精怪的弟弟,才十歲,竟然啥都知道,平時看著就是個吃貨啊,王瓊姿覺得弟弟有成為腹黑的潛質。

  王瓊姿直接跟俞氏說了不喜歡冒文才,俞氏有些惋惜,之前她看謝斌不錯,結果謝斌被崔家召去做了女婿,現在的冒舉子女兒又不喜歡,她問道:“瓊兒,嫁人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娘不跟你講那些虛的,也擔心耽誤了你,你隻告訴娘,你喜歡哪樣的,娘按照你的標準給你挑。”

  真要說喜歡什麽樣的,王瓊姿一時語塞,腦海中浮現出來李逸的樣子,這個昏君!她連忙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可是季公子?”俞氏追問。

  王瓊姿籲氣:“季公子,娘,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說,也不願意騙您。開年後,我才十七歲,就這一年,若是實在沒有合適的人,以後女兒都願意聽娘的。”

  開年後李逸該選妃了,所以最遲這一年她與李逸的事情就會有個了結,明年她也才十八歲,按南京嫁女兒的風俗來看,她還不算是大齡未婚少女。

  俞氏最後依了女兒,沒再追問,王瓊姿鬆了一口氣。

  在俞氏委婉暗示後,冒文才仍然時不時地來王家,與王綜一起討論文章,他的才能比謝斌差那麽一點,但也不錯,他與王家的關係並沒有疏遠,反而因為王綜心裏隱隱的一絲愧疚,顯得格外親近了。

  王家在京城的親朋故友不多,不到大年初五,親戚們都走完了,其他官場上的人就由王綜走動。

  杜氏的肚子已經顯懷,每日除了適當的走動,其他時間就是靠在榻上給未出世的孩兒做小衣裳,王瓊姿的針線不太好,不好做小衣裳,作為當姑姑的,她給侄兒做了不少小軟枕,在布裏填上棉花,縫了小老虎、小兔子。

  王瓊姿瞧著王綜不在,問道:“大哥呢,這麽冷的天都出去了嗎?”

  杜氏笑道:“聽說是禮部侍郎徐大人升遷做了尚書,還被點了做會試的主考官,去給徐大人賀喜了。”

  王綜的運氣可真算是好了!徐大人指點他的文章,偏偏徐大人還成了主考官,拿到現代來看,這絕對壓到寶了,可是有利也有弊,若是被有心人推波助瀾,極有可能引發禍事。

  王瓊姿急急地將心裏的想法說出來,杜氏笑道:“你能想到的,你哥哥已經想到了,他本來要避嫌,可是這是春節,而且徐大人升遷,他拿你哥哥當侄子看,你哥哥也不能太失禮,所以就去了,你哥哥說了,直到會試結果出來之前都不會再見徐大人了,也會同徐大人說清楚,免得產生誤會。”

  “那就好,大哥想的自然比我周到。”

  “你就放心好了,之前就有風聲傳來,說徐大人會被點為主考官,那時候你哥哥已經開始減少去徐府的次數了,咱們行得端,坐得正,不怕的。”

  ……

  新年伊始,先帝的忌日早已經過去,宮裏熱熱鬧鬧地過年,一切都很平順,隻有一點不和諧,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劉遷致仕了,李逸直接給批了,一點都沒有挽留,同時調禮部尚書嚴夏為吏部尚書,將禮部侍郎徐敏中升為禮部侍郎,這事兒雖然有點掃興,但也沒影響他過年的心情。

  元宵節那日,宮裏張燈結彩,用各色彩燈堆了一個高高的鼇山,李逸陪著太後喝酒賞燈。

  太後的心情算不上好,自從去年的元宵節建昌伯鬧出那事兒後,她麵對這個兒子有些氣短,同時也有些埋怨他的涼薄,不管怎麽說,那是他的親舅舅啊。太後已經一整年沒有見到建昌伯,隻能召了建昌伯夫人進宮,偷偷詢問弟弟的近況,建昌伯夫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苦,先說建昌伯已經知道錯了,如何如何悔恨,再說建昌伯多麽思念姐姐,最後則開始賣慘,建昌伯年紀大了,身子不好,不知道能同老姐姐再見幾次,說得太後眼淚汪汪,更加心疼這個弟弟。

  如今一年過去了,事情早就平息下來,她尋思著年過完後在皇帝麵前為建昌伯求情,是以對李逸不領情把她送的兩個丫頭退回來,她不但不生氣,反而道:“柳枝桃枝兩個是委屈了你,等開了年,選秀的事情立刻就辦起來,選幾個賢惠貌美的女子入宮,等你成了親,你父皇在天之靈也會覺得安慰。”

  李逸淡淡道:“就依母後的意思吧。”

  太後臉上漾出笑容來,吩咐道:“婉兒,給皇上斟酒!”

  張婉兒磨磨蹭蹭地挪過來,給李逸倒了酒,趕緊又挪回自己坐的小桌子邊。

  李逸敲敲桌子,“表妹,過來坐!”

  “不、不用了!”張婉兒像受驚的小兔子一樣差點蹦起來。

  太後不悅道:“婉兒,你的規矩到哪裏去了!”

  張婉兒告罪,隻能起身,在太後身邊找了個位置坐下來,低著頭,看都不敢看李逸。

  李逸笑道:“表妹在宮裏住了一年,住的還習慣麽?”

  “習慣。”

  “明日西苑有場馬球賽,朕讓宮女們組了一隊,表妹不如一起來玩?”

  張婉兒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皇上,我近來身子不適,恐怕掃了您的興致。”

  她擔心李逸做出現場請禦醫的事情,支支吾吾地說:“我真的不舒服,是女兒家——”

  “婉兒,”太後厲聲打算她,這個侄女兒愈發沒規矩了,“你先回屋吧。”

  張婉兒舒了口氣,告了聲罪,邁著小金蓮急急忙忙走了。回到自己的住處,她才安心,這個皇帝表哥就沒安過好心,每次盡是折騰她,她裹著一雙三寸小腳,還打馬球?事到如今,張婉兒再也不做什麽貴妃的美夢,她還是家去,老老實實找個好人家嫁了,這個皇帝表哥就是瘋子,他就不喜歡女孩兒!

  這是張婉兒自己看出來的,桃枝柳枝他看不上,自己這麽漂亮他也看不上,身邊連個侍寢的宮女都沒有,對他那兩隻豹子比對女孩子還好,身邊還有個比女人還漂亮的小太監,所以皇帝表哥他肯定不喜歡女人,而是喜歡漂亮的男人(太監)!

  作者有話要說:快選秀了!

  晚安,明天見。

  33、第 33 章

  開年後, 王瓊姿又收到了朱小憐的信。

  這回的信與上次完全不同,朱小憐的處境比剛進邵廷玉府上時好了許多。她與那對姐妹花其中一人交好, 伺機挑撥, 這姐妹兩鬧得不可開交,邵廷玉對她們生了一絲厭煩, 反而重新想起了朱小憐的溫和柔順。

  信裏有一個重要的信息,會昌伯王昆三月底進京敘職,屆時邵廷玉也將一同前往京城。朱小憐說十分感激王小姐與崔小姐當初的救命之恩,如果她有機會同邵公子一同赴京,她將親自過府致謝。

  朱小憐的人生算是極特別的, 葫蘆很感興趣, 在王瓊姿身邊張望了半天,興奮地問“小姐,朱小憐現在怎麽樣了, 是不是還在被姐妹花欺負啊?”

  王瓊姿笑道:“人家日子過得好著呢,姐妹花現在成仇人了,而且, 三月底她會跟著邵廷玉一起進京。葫蘆, 朱姑娘出身卑微,誌向遠大, 指不定以後能做一品誥命夫人!”

  葫蘆笑:“她要是能做誥命夫人,我也替她高興,不過我不羨慕她,我就跟著小姐, 有的吃有的喝,過平淡的小日子就成。”

  小英端了一盤子白糖萬壽糕進屋,正好聽到葫蘆的話,放下盤子去捏葫蘆的腮幫子,“你腦子也就剩吃了,連針線也不做,過年的新衣裳還要煩我幫你做!”

  葫蘆反手去撓小英的咯吱窩,王瓊姿笑看兩個丫頭打鬧逗趣。

  葫蘆胖一些,沒有小英靈活,很快就被小英給製服了,隻能不停地求饒,小英氣喘籲籲道:“光求饒不行,還得罰你,就罰你不許吃白糖糕。”

  葫蘆不幹,最後王瓊姿主持公道,讓葫蘆給小英端三天的洗腳水。

  眾人玩鬧過後,小英才道:“小姐,我剛才去了一趟前院,見到謝公子與冒公子來了。”

  王瓊姿皺眉,這個冒文才怎麽又來了。前不久徐敏中被點為主考官,王瓊姿合理懷疑冒文才就是因為徐敏中的關係才對王家這麽殷勤,畢竟除此之外,王家並沒有什麽他所能圖謀的。

  王佑年去世,王家離京十載,王家與徐敏中的關係並不為人所知。但是哥哥王綜一向待謝斌親如兄弟,徐大人指點他文章的事情必定不會瞞過謝斌,隻怕是謝斌無意中在言語裏透露了徐敏中待王綜親厚的事情。

  王瓊姿並不願意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別人。可利益攸關,三年一試,多少舉子來京城參加會試,能中進士的不過兩百人,很多人白發蒼蒼都還在考試,現在就有走主考官的門路,能不引的別人動心麽?

  不過所有的一切隻是她的猜想,希望是她多慮了吧,再者王綜是個明白人,總不會在這事上出了紕漏。

  冒文才、謝斌在王家用了晚膳才告辭出來。謝斌打算直接回去,冒文才笑道:“表兄,天色還早,不如我們找個茶樓喝杯茶再回去。”

  謝斌推辭,老實道:“離會試不過半個月,我想出去多看看書。”

  “台下十年功,也不在這一點時間,走,走!”冒文才拉著謝斌的袖子就走,謝斌無奈,隻好道:“行吧,但不要太晚。”

  冒文才露出了然的笑容:“我知道,你現住的是未來嶽父的屋子,崔小姐看的緊,怕你被京城的紙醉金迷給迷了眼睛,對嗎?”

  “表弟,不可這麽說崔小姐,崔小姐溫柔賢淑,乃是大家閨秀,更是你的嫂子,你該尊敬她才是。”謝斌板著臉說。

  “知道啦,剛才是我不對。”冒文才心裏不以為然,嘴上利落的道歉。

  他與謝斌都是應天府江寧縣人士。謝斌的母親家族姓冒,出自冒氏家族,所以這樣算起來冒文才與謝斌算是遠房表兄弟。冒文才自小聰慧伶俐,腦子轉得極快,他與謝斌一起讀書,夫子從來都是誇冒文才。冒文才小小年紀就考上了秀才,謝斌不如他,直到二十歲才中了秀才。

  但是冒文才腦子太活了,精力分散,不如謝斌紮實肯吃苦,後來被謝斌追上來,以至於謝斌鄉試考了應天府第三名,冒文才反而吊車尾勉強中一個舉人。

  現在的謝斌在眾人眼裏是前途無限的大好青年,還被崔侍郎家選為女婿,眼看著前途無限,冒文才心裏的嫉妒是免不了的。

  兩人找了間茶樓坐下,吩咐小二上了一壺雨前龍井茶。冒文才感歎道:“人人都說京城是天子腳下,該是鍾靈毓秀的好地方,可我總覺得不如南京遠矣,這裏風沙大,天兒又冷,皇城雖然氣派,可咱們南京也一樣有個皇城啊。若是在南京,隻怕我們這會兒就該在秦淮河暖香的畫舫裏聽著小曲兒,喝著雨水煨的六安茶了。”

  謝斌耿直地說:“咱們這一遭如若僥幸得中,表弟若是真喜歡南京,可找吏部疏通,看能不能調到南京去。”

  冒文才被哽住了,他就是說說罷了,誰都知道南京那地就是閑官養老的地方,根本沒什麽實權,他年紀輕輕,一點都不想去好嗎?

  一杯茶喝完,冒文才執壺親自給謝斌續上,試探道:“表兄,你說徐尚書以子侄禮待王綜兄,曾經對王綜兄的文章指點過一二,我看此次王綜兄一定能高中進士,說不定還能在二甲之列,或者連表兄你未必都能考得過他,這就叫做朝中人有好辦事。隻是可惜了我們這些無權無勢的人,即使有滿腹的才學,仍舊比不過那些有關係的人。”

  “表弟!”謝斌皺眉,語氣加重,“你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徐大人素有賢名,所以皇上才會點中他做主考官,在他做主考官後,王兄為了避嫌就沒再見徐大人了。”

  “我沒有質疑王綜兄的意思,表弟,你誤會我了!”冒文才連忙解釋道。

  “沒有最好。”謝斌冷聲說,他有些後悔,王兄對他不藏私,徐大人指點過他的文章,他拿過來給自己一起看,若是徐大人沒有當主考官還好,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他當時就該好好把徐大人給的考卷收好,不讓表弟進自己書房,更不該把表弟引薦給王兄。

  這個表兄就是個呆子,大好的機會放在眼前都不知道利用,冒文才腹誹道。看著謝斌正氣凜然的模樣,他很不以為然,你若真清高,就不會攀上崔家,可見也是個表裏不一的偽君子,說不定早就與王綜兩人拿到了會試的題目,隻是瞞著自己一個人,冒文才暗暗地想。

  ……

  王家的菜蔬瓜果還沒吃完,李逸以魏國公府季三公子的名義又送了一大車來,裏麵居然一簍子紅豔欲滴的草莓,還有兩個青皮大西瓜。俞氏歎道:“不虧是京城,要什麽有什麽,隻是這東西隻怕不便宜,而且有價無市。”

  王瓊姿道:“娘,這是魏國公府自家的暖棚裏種的,對咱們來說難得,對他們來說卻是不值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