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4542
  《被騙嫁給昏君之後》

  作者:西蘭花炒蛋

  1、第 1 章(修)

  宣和二年,金陵報恩寺。

  “這報恩寺的簽最是靈驗了,咱們拜過佛,找鑒明大師給你算一卦。”杜氏笑吟吟地對小姑說。

  王瓊姿挽著嫂子的胳膊,大大方方地說:“好呀,讓大師算算我的姻緣出在哪裏。”

  小姑態度大方不扭捏害羞,杜氏歇了打趣的心。

  待進了大雄寶殿,兩人各自手拈三支清香,虔誠地叩拜佛祖。杜氏是常來報恩寺的香客,與殿裏的一個熟識的黃衣僧人攀談起來。

  侍女們守在大殿外,王瓊姿的丫頭葫蘆臉上露出幾分急色,眼看約好的時辰就到了,不好再耽擱下去。

  王瓊姿輕輕扯扯杜氏的袖子,杜氏便辭了那黃衣僧人,與小姑一道出來,低聲道:“說罷,什麽事?”

  “嗯,季公子今日正好過來報恩寺禮佛,想要過來拜見嫂嫂。”

  杜氏了然一笑,目光落在自家小姑身上,少女正值二八年華,麵容光潔,眼神明亮,穿一件白綾衫子,娉娉嫋嫋如同枝頭初綻放的白玉蘭。怨不得詩經裏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大周民風開放,雖然不禁女子同外男相見,但須有家人的準許及陪同。王瓊姿見嫂子不出聲,雙手合十,做祈求狀,“嫂嫂!”

  “莫急,季公子與你哥哥相熟,也曾來家裏拜訪,既然不巧遇到了,那就見一見吧。”

  杜氏是過來人,明白小姑的心思,也不問小姑為何知道季公子也在報恩寺,攜了她的手,去了報恩寺後院供香客歇息的禪房。

  不多時,季公子帶著小廝扣門求見,杜氏請他進來。季公子年不過二十,翩然俊雅,舉動不群,這般光華璀璨的人物,即使是陪都南京也是極少見的。

  杜氏心裏暗自點頭,這樣的人物難怪能被素來眼光極高的小姑看上。

  王瓊姿抬頭去瞧季公子,微微一笑,俏皮地衝他眨眨眼睛,又將頭低下來,她可不敢當著嫂子的麵太過造次。

  季公子已有四五日未見王姑娘,此時佳人就在眼前,掛念得緊,極力忍耐,隻是那眼神仍然不時地飄到了王姑娘身上。

  這對兒少年男女在杜氏眼皮子底下眉來眼去,杜氏不是那等老古板,於是開恩道:“我約了鑒明大師論佛,煩季公子陪著小姑逛一逛。”

  季公子大喜,作了個長揖,口中言謝。

  杜氏交代小姑幾句,就帶著丫頭春雪去了三寶堂拜會鑒明禪師。

  報恩寺位於城南的聚寶山半山腰,乃是本朝成祖皇帝為紀念父母所建造,是金陵城中數上號的大禪寺,香火鼎盛,遊人往來如織。

  葫蘆取來帷帽給王瓊姿戴上。季公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王瓊姿隨著他出了報恩寺。兩人拾階而上,葫蘆與季公子的仆人孫忠跟在身後。

  季公子頭戴金冠,身著湖藍色錦衣,麵冠如玉,有著一對濃濃的眉毛,眼頭深邃,眼尾微垂,端的是長了一雙桃花眼。饒是王瓊姿並非真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見了他那雙眼睛,也覺得心蕩神馳。

  難得見一次心上人,季公子抓緊時間表衷心,“幾日不見賢妹,心中掛念不已,料想賢妹同我也是一般的心情。”

  嘁!這人倒是自大。

  王瓊姿搖搖頭,“季公子想什麽我不知道,我想什麽更是與季公子無關。”

  季公子失笑,“是我想差了。”

  葫蘆目光炯炯盯著季顯,如同探明燈,似乎季顯一有孟浪的舉動,她就拔腳而上。

  孫忠陪著她說話,“公子與我才來了南京不過一個月,對這南京城不熟悉,葫蘆姐,你能推薦些好吃的好玩的嗎?”

  葫蘆一麵注意著自家小姐與季顯,一麵還要分神跟孫忠說話,忙得不行,敷衍道:“南京再好,但比不得天子腳下的京城,你與季公子從京城來,南京在你們眼裏想必不稀罕了吧。”

  “話不能這麽說,南京是陪都,不比京城差多少,況一南一北,風物大有不同。”

  眼看著季顯同小姐走遠了,葫蘆跺跺腳,埋怨道:“你怎麽這多話呀!”

  孫忠的任務就是拉著她說話,葫蘆卻不過他,道:“偌大的南京城,足足幾十條大街,金粉樓台數不勝數,要說最繁華的地帶,還屬秦淮河兩岸,不知你家公子可有去過?”

  “我家公子,當然——”

  葫蘆的眼睛緊緊盯著孫忠,孫忠話頭一轉,“當然沒有去過了。”

  南京城的秦樓楚館都聚集在秦淮河一帶,這小丫頭看來是在替她主子打探消息,孫忠豈是那麽容易上當的。

  葫蘆不置可否,又緊緊跟了上去。

  走到山頂,一眼望去,整個南京城都在腳下。微風拂過,吹開帷帽的一角,露出少女精致的下顎,王瓊姿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覺得心胸都開闊了許多,她指著白練般的長江,巍峨的廟宇祠堂,問季顯:“這石頭城好不好?”

  季顯點頭,“我自出京,一路南下,去過不少城市,南京最好,在這裏隻住了一個月,都覺得自己沾上了不少六朝煙水氣。”

  王瓊姿笑道:“算有你幾分眼光!有那從京城來的人,眼睛都長在天上,以為出了京城,其他的地方都是鄉下地方。”

  六朝古都,底蘊十足,隨便一個地方就可以講出一段曆史來,兩人看著風景,談古論今。不知不覺間,日頭西移,王瓊姿道:“我們回去吧,不然嫂子該擔心了。”

  季顯有些舍不得,去執她的手,輕聲道:“過些日子,我讓家裏人過來提親?”

  “非禮勿動!”王瓊姿輕輕拂開他的手,眼波流轉,“這事兒還得看我娘的意思。”

  “那你的意思呢?”季顯用他那雙桃花眼看向王瓊姿,眉眼輕挑,含情脈脈。

  王瓊姿差點心跳漏了半拍,這廝分明是在勾引她。

  “咳咳,”她清清嗓子,不去看季顯的眼睛,伸出柔荑,“我沒什麽意思,那個,你先把我的扇子還我。”

  他兩初見就是因為一把香木折扇。

  王瓊姿在逛廟會時,不小心掉了扇子,扇子被季顯撿到,兩人由此結緣。扇骨跌了,季顯說要拿去修,各種理由沒有將扇子返回來,遂王瓊姿向他討要扇子。

  “還你。”

  手心一涼,王瓊姿抬眼去看,一塊小巧精致的鳳凰鏤空翠玉佩躺在她的手心。

  “這是?”

  “妹妹!”不遠處突然傳來杜氏的聲音。

  季顯迅速合起王瓊姿的手掌,“收下。”

  王瓊姿根本來不及還給他,趕緊收在袖袋裏,就看著杜氏走過來,“天色不早,咱們回吧。”然後又對季顯說,“季公子,崔府的下人們也在尋你。”

  季顯拱拱手,“我這就送您與王姑娘下山吧。”

  下了山,季顯跟著崔家的人走了,杜氏與王瓊姿上了王家的馬車。

  王家住在蓮花橋附近的琉璃巷,回到家,王瓊姿先拜過母親俞氏,心裏惦記著那塊玉佩,借口累了回房休息。

  王瓊姿撐著下巴,打量這塊鳳凰鏤空翠玉佩。兩個小丫頭葫蘆與小英也圍著一起看,“嘖嘖,這塊玉佩質地透徹溫潤,看著就不是凡品。我們家的大少夫人身上那塊也比不上它。”

  她拎著玉佩上掛的瓔珞甩了甩,想起了季顯。

  季顯是南京兵部侍郎的表侄,家世好,人長得也好看。王瓊姿承認自己有見色起意的心思,反正都是要嫁人的,嫁給季顯這樣的也不錯。

  小英眼尖,瞧見翠玉佩上有個小小的印記,不留神根本看不出來,她指出來,王瓊姿卻是認識的,這表明這塊玉佩是內造的,供應皇室貴胄。王瓊姿的父親王佑年在京任官時,曾得到一塊皇帝賞賜的內造玉紙鎮,上麵的印記同這個一模一樣。

  “季公子能拿出這樣一塊玉佩,足矣說明他家世不凡,難怪那孫忠提起他們家公子,神氣活現,不可一世。”葫蘆說道。

  季顯、孫忠,王瓊姿對這兩個名字一直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兩個名字挺普通的,或許在哪裏聽過吧,所以她之前沒有多想。

  她摩挲著玉佩,陡然想起一件事來,忙披上衣服起身,吩咐小英,“你拿著這塊玉佩去當鋪問問,看當鋪的掌櫃的怎麽說。”

  小英很聽話,拿著玉佩去了當鋪,問了兩三家才回來,神色很震驚,“小姐,掌櫃的說這塊玉佩是從宮裏出來的,品相極好,特供皇室,整個大周都不足十塊,流出宮外的更是少之又少。掌櫃的還起了疑心,被奴婢巧言敷衍過去。”

  季顯、孫忠、鳳凰鏤空翠玉佩、崔家,一係列的線索出現在王瓊姿的腦海中。她這是什麽人品啊,怎麽直到現在才想起來。

  原來她穿到了曾經看過的一本龍傲天大男主文中,季顯是書中反派昏君的小號,真名叫做李逸,乃是當朝皇帝,這廝荒誕無稽,下場慘淡,就是男主的踏腳石。孫忠則是李逸身邊的頭號狗腿大太監,禍國殃民的事兒可沒少幹!

  時間過得太久,加上當時看書粗糙,王瓊姿使勁想了又想,還是想不起書中是不是有她這麽一號人,不過她還記得結局,她應該不是女主,也不是男主廣大後宮中的一員。

  這樣看來大概是個路人甲吧,不過從她能遇到季顯來看,更有可能是一個無足掛齒的炮灰,或者被昏君滅了,或者跟昏君一起被男主給滅了。

  2、第 2 章(修)

  穿越十六年,王瓊姿認真地學做一名古代大家閨秀,安分守己,無波無瀾,打算好好過完自己種田文女主的一生,現在劇本換成了龍傲天大男主文,真是要命!

  跟反派昏君混一堆豈會有什麽好下場?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昏君長得著實好看,談吐有趣,而且不拘於禮法,與王瓊姿現代人的靈魂很有些契合。

  王瓊姿輕輕敲了下自己的腦袋,小命要緊,昏君再好也不能要啊。好在現在沒有正式定親,還有回轉的餘地。

  她再看這塊鳳凰鏤空翠玉佩就覺得十分刺眼,隨手塞進了梳妝匣裏,想著要找個機會還給季顯。

  葫蘆帶著一個丫頭掀了簾子走進來,道:“小姐,夫人遣了秋萍姐姐過來。”

  秋萍福了身,問道:“夫人讓奴婢問您身子好些沒,要不要去請大夫過來看看?”

  王瓊姿道:“我沒事,不用請大夫了。”

  秋萍笑道:“那可好了!夫人說您若是好些了,就過去用晚飯吧。”

  葫蘆留下看屋子,王瓊姿帶著秋萍與小英去母親俞氏房裏用晚飯。

  王家祖上做過一任太守,到王瓊姿的父親王佑年,則做到翰林編修,官宦人家,留下一間祖宅,麵積不小。王瓊姿出了自己的小院,穿過花園長長的走廊,走廊盡頭有個月洞門,進去就是俞氏住的屋子。

  俞氏是王佑年的續弦,十六歲嫁給王佑年,二十六歲守寡,現在三十出頭,不苟言笑,看著仿佛四十歲的樣子。俞氏身邊坐著一個八歲的小男孩,看模樣十分機靈,眼珠子滴溜溜轉,見了姐姐過來,歡呼一聲,上前拉著姐姐的手,“姐姐,今日你跟嫂嫂去報恩寺燒香啦,怎麽不帶上我?”

  王瓊姿彎腰摸摸他的鼻子,“可你要上學呀!我給你帶了小玩意兒回來,等下讓小英送到你屋裏。”

  王純偷偷看看母親,小聲嘀咕道:“天天都要上學,好累啊,不想上學。”

  王瓊姿安慰厭學兒童,低聲說:“等清明節你們先生放假,姐姐帶你出去玩。”

  俞氏咳嗽一聲,姐弟兩個立刻禁聲。

  飯菜擺上來,香油拌馬蘭頭、板鴨、火腿蝦圓湯,兩菜一湯,很簡單的家常菜,主食是稻米飯。食不言寢不語,即使是年紀小小的王純也默不作聲地扒飯。

  吃完飯,俞氏檢查王純的功課,俞氏出身書香,自小跟著父親熟讀四書五經,教導兒子不在話下,王純苦著臉背書,俞氏指出幾處錯誤,再給他釋義,最後又布置了十張大字的功課讓王純去寫。

  王純一張小臉皺成苦瓜,可憐巴巴望著姐姐,王瓊姿假裝看不見,去了內室做女工。

  俞氏讓人帶著王純去書房寫字,然後來了內室,兒子要支撐門戶,所以她對兒子嚴厲,但女兒不同,女兒家天生命苦,也就在娘家能過幾年好日子,嫁了人都是要受苦的,俞氏對女兒完全是溫言軟語的慈母模樣。

  她坐在床邊看著女兒分線,心裏感歎,昔日的奶娃娃怎麽長的這麽快,轉眼就到了要嫁人的年紀。

  王瓊姿抬頭,衝她一笑:“娘!”

  俞氏把她攬在懷裏,道:“我瓊兒是大姑娘了,娘真舍不得你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