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作者:奶酪西瓜      更新:2020-07-08 08:34      字數:3998
  傅辛夷期待著封淩所說的機會, 第二天高高興興又出門去工作了。

  她這回接的單子工部和兵部共同的單子。

  工部和兵部有專門搞武器的地方。這些地方常年粉塵眾多, 人來人往都要捂住口鼻進出。但在裏頭做事的人,就算用布捂住了口鼻, 日積月累幹活, 還是會很傷身體。

  專精的人才稀缺,他們就想請傅辛夷選些綠植, 布置一下眾人幹活的地方,能緩和一點味道算一點。

  京城裏這幾年由於傅辛夷的緣故, 家家戶戶都折騰了點花草。有的是采買的整株, 有的是自己種的。但凡家裏綠植多一點,都覺得周遭聞起來味道清新很多。

  工部和兵部聽傅辛夷對外宣稱,適當的花草能淨化空氣,再琢磨了一下書上亂七八糟的什麽“濁氣”和“清氣”的講究, 就通過傅尚書將傅辛夷給請了出來。

  傅辛夷都沒搞明白他們非常玄學的理論, 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整。

  要說粉塵地,其實種不少樹都挺好的, 比如說馬尾鬆, 比如說桂花樹等等。工部和兵部都有室外場和室內場, 傅辛夷就決定在室外種樹, 室內搞盆栽。

  工部種桂花樹, 兵部種了橡皮樹。

  桂花樹是討巧,正好桂尚書姓桂,而兵部種了橡皮樹,能讓兵部將士平日裏多給樹澆水, 轉移一下疲憊情緒。

  室內盆栽則主要采用蘭花,君子蘭。

  都算是比較討喜的植株,大家聽著名頭也較為喜歡。眾人知道上頭是為了他們身體著想,才專門找了封夫人過來,一個個見著封夫人都殷切得很。

  這個負責端茶送水,那個負責打下手搬運。

  當然,他們的殷切也是有分寸的,畢竟封大人和封夫人感情好這一事,朝廷上下都知道。他們可不敢逾越,回頭讓封大人找著機會削他們。

  畢竟在眾人的已知事情中,傷害封夫人的某位,可是直接被淩遲處死了。

  傅辛夷沒想到這一群人心理活動那麽多,每天準點來幹活,準點離開。她效率很高,在盡可能將自己布置的綠化不影響到眾人幹活的情況下,每天都能給工部和兵部帶去新的驚喜。

  又是一天忙完,傅辛夷安穩回家。

  她坐在馬車裏,聽著外頭人聲鼎沸。

  良珠在邊上巧笑說著:“小姐,馬上是聖節,有不少地方人過來朝貢。京城這些天熱鬧了很多。”

  不同地方過來朝貢的頻率不同,有的朝貢次數多,一年可以跑好些趟。朝貢分為多種,如今名義上的朝貢,實際上有點雙方做生意的意思。一方送來當地的東西,一方回饋本地的東西,再減去個稅收之類的,套個朝貢名頭長點臉麵。

  朝貢到底有沒有意義,全看領頭的皇帝。

  聖節就是皇帝生日,有不少地方會在這個日子進京城朝貢,就當為皇帝慶生。

  當朝皇帝其實不會每年都過生日,別人不嫌煩他都嫌煩。但他並不摳門,大部分朝貢都是雙方好聚好散,所以基本上每年,他都會讓人專門負責接待好這些事。

  不知道是不是朝中這幾年做得太好,如今民間百姓學子數量越來越多,進京城當官的才子也越來越多。

  往年接待外頭使臣,常常會因為挑人而頭疼,如今倒是不愁了,光禮部就有好幾個會多國語言的。其中就包括同樣過目不忘的洪大人,當年的洪侍讀。

  封淩因過目不忘,也會多國語言,可惜他太忙了,所以常常隻會冒個頭,意思意思和眾人招呼一下,實際上並不會接待外來使臣。

  今年是皇帝整歲,皇帝勉為其難鬆口讓人稍微辦一下。一個鬆口,今年朝貢過來的人就多了起來。京城治安一下子嚴格起來,每走一段就能看到有衛兵守著。

  “任欣穎家裏那位一定很忙。”傅辛夷笑著說起了郝康安。

  良珠應聲:“都忙的。老爺和姑爺也很忙。”

  傅辛夷想了想這兩位大忙人:“他們總是很忙,而不是這段時間忙一下。”

  良珠跟著笑:“小姐也總是很忙啊。”

  傅辛夷沒資格說別人,朝著良珠笑哼了一聲。

  馬車到自家宅子門口,傅辛夷就見門口守衛上前拱手:“小姐,禮部派了人來,說是這回朝貢的東西裏有不少種子,來問您要不要去挑一挑。”

  傅辛夷聽著守衛這麽說,疑惑反問了一聲:“不直接讓戶部的人拿走麽?”

  怎麽讓她來挑了?

  守衛解釋:“那位大人說,戶部基本上都挑走了。餘下的都是些弄不明白,光聽外人胡吹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您見多識廣,要是能瞧一瞧最好。”

  傅辛夷聽明白了。

  就是一堆戶部覺得可有可無,拿走基本上也是丟的種子,讓傅辛夷去看看能不能撿漏。

  有的植株平日裏看不太出來,比如說三葉草,擱在地上就和雜草似的,誰想還特別適合當飼料,多餘的莖葉還可以當肥料。

  傅辛夷問守衛:“可說了讓我什麽時候去?”

  守衛拱手:“說是今天去最好,近來繁忙,戌時前人都在。”

  傅辛夷聽著這個時辰,忍不住同情禮部。戌時天都全黑了,這才能收整回家,忙得也實在有點過。難怪皇帝不喜歡過生日了,實在興師動眾。

  本來官員平日裏就很忙,多了那麽多事,人手不走還更忙。

  去年從國子監特批了一群官員上任,今年瞧著還不太夠用。

  傅辛夷吩咐馬夫:“轉道吧。”她又對守衛說了一聲:“要是封淩回來,記得和他說一聲。”

  守衛忙應下。

  傅辛夷坐著馬車往別館去。

  京城別館,專門用來招待三年一來敘職的官員以及外朝使團。裏頭布置陳設都還算講究,基本上不算奢華,但絕對讓人挑不出什麽問題。

  別館周圈自然有專門的庫房用於暫時擱放使團的物資,傅辛夷就是要去這地方挑。

  馬夫將傅辛夷送到地方。

  傅辛夷下了車,徑直往地方去。她抬眼就見著了幾個禮部官員,笑著行禮問候:“諸位辛苦。”

  禮部官員一看傅辛夷穿著格外鮮亮的衣服,再見著傅辛夷漂亮的妝容卻帶著溫和的笑,基本上就確定了人。是封淩的夫人了。

  幾個官員齊齊拱手回禮:“應該的應該的,夫人才是辛苦了。”

  其中一人開口:“夫人是來挑種子的吧?在下給夫人引路。”

  傅辛夷朝著人點頭笑笑:“謝過這位大人。”

  那人受寵若驚,忙再度回禮,隨後才帶著傅辛夷往庫房裏走。

  庫房裏東西特別多,為了分清楚是哪送來的,便整理得特別規整。別看禮部會嫌棄有的東西不值錢,在處理這些東西時,那可半點不敢出疏漏。

  再怎麽不值錢,要是弄壞弄丟了,那損的是兩朝的情誼,毀的是自己的仕途。

  禮部這位官員將傅辛夷領到了地,細心給傅辛夷講解:“夫人,這兒的種子每個數量都不少,裏頭有種子成株時四季的模樣。有些種子直接帶了成株的來,一並擱在上頭。”

  傅辛夷應了一聲。

  禮部官員起歎一聲:“咱們地大物博,能種東西的地多了去。但有的植株送來京城一趟,實在是很難適應京城的氣候。您瞧那邊一株,聽說路上就不大好了,到了這兒直接快不行了。正商議著丟了呢。”

  傅辛夷順著官員的話,朝一邊看去。

  那是一盆長得很奇詭的植株。

  下方是仿佛岩石一樣的一格一格東西,擠壓在一塊兒形成一個半圓,上方則是隻有零散幾根枝條,發黃的葉子看上去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完全掉落。

  “龜甲龍?”傅辛夷懵了一下,“這還活著?”

  她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龜甲龍,這東西可不是本土的東西,遠在另一片大路上。漂洋過海能出現就很了不得了,誰想竟還苟活到了京城。

  這植株算多肉一種,不過和常見多肉長得不同。當然,稍澆水就容易爛根,枝條處萬萬不能澆水,養起來得上點心。

  禮部官員沒想到傅辛夷認識,忙說:“還活著,但實在是……有點扛不住了。原本說是石頭上能發芽開花,比較罕見,所以特意運過來的。誰想到現在變成這樣……”

  傅辛夷上前看了看葉子,再看了看:“是爛根了,得挖出來把那點爛的剪了再看。能救就救下,實在不行也沒辦法了。”

  官員連連應聲:“您試試就好,能救著最好。”

  這種植物觀賞性大於實用性。傅辛夷猜測使團送這個來,也就是送個新奇。根像石頭一樣開裂,看起來確實特殊。

  既然有了多肉出現……

  傅辛夷心情雀躍了幾分:“下回這種植株出來,少澆水,千萬少。還有那種葉子厚實的,如同蓮花一般的植株,一樣是如此。”

  官員應聲。

  傅辛夷接過了旁人遞過來的小鏟子,當場試著搶救一下麵前的這盆龜甲龍。不知道救活後能不能貪了回家。這尺寸看上去可真是好看。

  她手上忙碌,禮部的人也忙碌。

  這頭她還在剪根,那頭又有新一批東西送了過來。

  還有官員說著:“哎,蒙古這回來了多少人啊?我聽說別館住不下,另行尋了地方住。我們還得專門找人去看著……”

  “聽說是來了好幾個部落。都打著那兒的旗號。也虧路上沒打起來。”另一個回了話。

  傅辛夷清理掉爛根,覺得這龜甲龍勉強可活,讓人臨時清理了盆,重新栽種下去。

  她處理完這些,朝著送貨的那群官員望了眼,詢問身邊的那位官員:“蒙古使團來了?”

  官員應聲:“瞧著是的。夫人可是要去看一眼?”

  傅辛夷想反正也沒桂曉曉:“不用了。我再看看這裏的種子。”

  作者:桂曉曉:嚶,姐妹我肥來了呀!

  第156章

  桂曉曉膽大包天, 卻近鄉情怯。

  她跟著蒙古使團一塊兒回來了, 正兒八經開的路引,跟著自家商隊, 還不允許自家商隊往京城報備。

  同樣來京城的還有看什麽都好奇的格根哈斯。

  格根哈斯摸著床, 覺得京城的床可真是厲害,還可以在外頭罩上帳子, 避免蚊蟲進入到床鋪中去。特殊的木頭更是能驅蟲。

  隻是蒙古帳篷常常要搬動,遊牧一族並不適合睡這種床。

  他摸床這個動作, 讓桂曉曉就覺得他是個傻子。

  但這個傻子其實懂很多事情, 偶爾還會說出讓桂曉曉心驚的話。

  在來的路上,桂曉曉埋怨著蒙古人實在太多,各個部落都要湊熱鬧,給入京城帶來了很大困擾。但格根哈斯卻說:“要是不分散成很多部落, 你們會覺得我們是一股繩子, 我們覺得我們很強,就容易開戰。”

  沒什麽事情幹, 馬上的男人就喜歡擴大疆土。

  因為他們覺得貿易往來, 遊牧民族其實一直沒多大話語權。沒有話語權就讓人很難受, 賣東西老吃虧。

  桂曉曉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順著這話問格根哈斯:“那你覺得你們多個部落該和在一起, 還是該分散?”

  結果格根哈斯帥不過三個數,憨笑撓頭:“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