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作者:奶酪西瓜      更新:2020-07-08 08:34      字數:4331
  謝寧成功考進了大理寺,而詹達在外頭做官做得不錯,在有意回京的情況下,終是成功回到京城,繼續為官。駱康被家裏逼著做生意,適得其反,反而朝著禮部頭也不回去了。

  桂正初在徐州治理河道頗有心得,回京後和十二皇子一起維持著和蒙古的貿易往來,同時著書一部,專寫水利治理和洪災處理方法。

  封淩則是借著徐州和京城外幾個臨近的城做試點,戶改、造路、農改,在朝上混得風生水起。

  他這人心眼特別多,先提出一個戶改製度,嚴格規範黃冊製度,精簡內容,讓戶部一群人站在了他那兒,還給黃冊特意撥了一大筆專款。這個戶改製度中,由於涉及到流動人口,利好商戶,讓家中有親戚從事商賈的站到他那兒。

  他轉頭又提出了一個軍籍更改製度,將原本世襲的軍籍,變成了可改農戶但不可農戶改軍戶。所有軍戶除了保家衛國之外,將士們要額外做點別的活,但各種福利優先,優於農戶。於是兵部也站到了他那兒。

  回頭他還說,要讓百姓多想出更加創新的點子,要推進工部創新,造福天下百姓。一人種出以往三人的糧食,天下就能更快得以發展。於是工部也站在他那兒。

  餘下三部,吏部對他在徐州和京城功績說不出話來,禮部有自家人駱康,刑部和大理寺那頭被會說話的謝寧打了個裏外暢通。

  老丞相退下後,將位置傳給了原吏部尚書。這位吏部尚書極順皇帝意思。皇帝又將封淩捧到了天上,於是……朝中上下,一時封淩風光無限。

  其實眾多官員本來還挺不樂意的,覺得朝廷上下挺好的,天下百姓也挺好的。何必折騰那麽多事情呢。可每回封淩一提出一個建議,他們就覺得自己在其中有利可圖,轉頭就對著皇帝:“臣覺得封大人此舉大善!陛下英明!陛下深謀遠慮!陛下知人善任!”

  皇帝怎麽說?

  皇帝也沒想到封淩這麽能幹。

  他剛開始覺得那麽繁雜的舉措,看起來很折騰的模樣,覺得自己要多花點心思將人捧上來。他是真的看好封淩,也是真覺得封淩能做一個靶子站在朝堂之巔。

  誰想到國庫突然錢多了起來,他私庫也突然錢多了起來……

  隻知道做怎麽做皇帝,隻知道在臣子繁雜情況之間擺平衡的皇帝,一臉茫然沒想明白。怎麽修個路,改幾個政策,商人們就突然暴富了起來,然後天下人好像錢都多了起來,轉頭朝廷也有錢了起來?

  有好處不拿白不拿的皇帝還得逼著封淩講經筵,專聽造路和農改導致的民間消費增多,從而引發的全民暴富這門課。

  皇帝哪知道,這是封淩用二十年,重回底層再次往上爬才明白的道理。

  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

  這裏的民,是每一個百姓,而非徹底的上層貴人。

  至於傅辛夷,她是半點不懂朝堂的繞繞彎彎。

  她一心沉迷從海外引進自己喜歡的作物,在京城中當一名小花娘,並且研究起了“如何安全引入外來物種”。

  “今年海運,有送來蕪菁和三葉草。這是遠方人用做飼料的植株。”傅辛夷在紙上寫著,“田畝在種植蕪菁和三葉草之後,土壤會變得更加肥沃,小麥生長得更好些。收割下來那部分,還可以喂牛羊。”

  她擱下筆,招了招手:“良珠,將這紙貼到書房門上,讓我們繁忙的封大人可以進門就看見。”

  良珠失笑應聲:“是。”

  作者:蕪菁=大頭菜。

  第151章

  良珠將紙上墨跡放幹了一些, 才將紙沾上漿糊, 貼到了書房門口處。

  傅辛夷和封淩已搬出傅府,另外有了一處宅子居住, 距離傅府並不算遠。

  錢一部分是傅辛夷出的, 一部分是封淩出的。剛開始兩人隻搭了個框架,裏頭很多東西都沒錢買。然而傅府庫存裏一翻, 發現各路人馬送給傅辛夷的庫存物品積攢了一堆,完全可以將新宅子布置起來, 於是就全搬到了新家。

  封父就住在隔壁不遠處, 串門起來極為方便。但他平日裏很少會過來,多是和自己的一群老兄弟在外頭幹活喝酒,日子十分瀟灑。

  傅辛夷和封淩兩人幾年也沒有孩子,倒是一個也不急。傅辛夷是想著命裏有就有, 命裏無就無, 左右她才二十來歲,年紀還輕。封淩也差不多這麽個意思。

  當然, 兩人覺得頭疼的一點是, 家裏即使守衛森嚴, 門口常年有人把守, 但根本攔不住傅疏影這個混世小魔頭。

  傅疏影這小家夥性子極為皮, 比任欣穎的弟弟還要皮。

  他開始記事後就被傅尚書請了先生教書,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但問題是非常看人下菜。他就喜歡好看的人,長得不好看的根本不搭理。

  傅辛夷和封淩算是京城裏容貌頂尖的, 他便一有空就往他們這兒跑。

  守衛能攔得住成年人,可也不敢對才幾歲的孩子動手。

  傅疏影四歲就敢叫人帶他過來,六歲就敢自個過來。守門從剛開始還試圖去傅府叫人,到後來便成了先陪著小公子玩一會兒,再去通稟給傅辛夷。

  傅辛夷對這時孩童的過早懂事不了解,總覺得傅疏影還是個孩子,於是就常常帶來帶去。

  一直帶到封淩通過十二皇子的關係,直接將傅疏影丟到宮裏頭當了十二皇子兒子的伴讀。

  於是傅疏影自此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得美不一定是好接觸的人,也可能是他非常煩人的姐夫。

  這個混世小魔頭的日常就成了,有事伴讀,無事:“姐姐姐姐,姐姐姐姐——”

  傅辛夷時常會覺得特別好笑。封淩在朝上混得風生水起,結果下朝後要和個孩子鬥智鬥勇,還氣得老要到她這兒來告狀,實在是有一些讓人……

  不知該說什麽是好。

  她抬起頭看良珠將紙貼好,拿起茶杯喝了口水,隨後從桌邊拿了一本書,翻開來照著上回看的地方繼續往下看。這是欽天監前兩年出的書,是個陰陽籍的青年寫的,裏頭附上了很多圖。

  傅辛夷手邊上還放了一張畫稿,畫稿上是十二皇妃今年送給她的禮物。

  一幅天文畫。

  自肖先生的事情結束後,不知道怎麽,封淩和十二皇子關係逐漸變好。傅辛夷心裏頭記著十二皇子的那杯毒酒,隱隱有著不安,但也和十二皇妃保持著禮尚往來的關係。

  如果說一切都是這般順暢,怕是就連封淩自己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突然就迎來了一杯毒酒。

  她稍走了一下神。

  良珠沒敢打擾傅辛夷,可見著自家小姐忽然走神起來,還是禁不住輕笑了一聲。

  自從小姐成婚之後,總覺得整個人比以前更加和緩了一些。以前是溫和如花,現在像雲像水,更包容了一些。

  良珠轉頭將從地下取出的那部分桂花幹花收整好,擱置在了一塊兒。小姐當年和桂府三小姐約好了一幅畫,這幾年一直陸陸續續做著。可惜呀,京城裏都見不到提起三小姐的人了,但三小姐依然在遙遠的蒙古,沒有半點回來的意思。

  ……

  蒙古。

  桂曉曉從腰間取出彎刀,輕易在火堆旁烤全羊上割下了一大片極薄的肉,放在自己盤子中。她正想要住手,就聽到耳邊非常清晰的吞咽口水聲。

  沒多想,她又是一劃拉,多割了好些片肉。

  她將盤子放在一邊,又取了一個空盤,再次重複自己的動作,割了一盤更多的肉。厚度都比她第一盤厚一些,看著上頭還不住冒著熱氣。

  桂曉曉將刀在布上抹去油脂,也不洗刀,直接將刀塞回自己腰間。

  周遭不少人都在歡呼雀躍著,慶祝今年新一輪的互市成功開放。

  邊境這種地方相當容易開戰,兩國百姓總有一些抹不掉的仇恨遺留。桂曉曉在蒙古生活的這幾年,總能聽到別人帶有抵觸的排斥話語。

  但眼光長遠的人,會記得這些過往,卻不會拘泥於這些過往。更多想得開的人,更是希望一輩子都不要再經曆戰亂。

  互市就是兩國貿易往來的一個公開場所,給雙方一個大機會,也免於戰爭帶來的國家困擾。

  桂曉曉將一盤肉端到自己身邊人麵前:“給你的。”

  這是一個有點年紀的青年。他一身肌膚被曬成了麥色,眼眸微深陷,俊朗得能讓周邊女子忍不住多看兩眼。他的俊美帶足了異域風情,和京城兒郎截然不同。

  明明是個俊朗兒郎,可一笑起來就成了一個傻憨憨,露出整齊的白牙,眼彎得可愛:“謝謝曉曉。”

  桂曉曉被這張笑臉弄得心快速跳了幾跳,忙轉過了頭,拿著自己那盤肉去倒辣椒粉:“笑得那麽傻幹什麽……”

  那人笑得更加傻,傻得有點憨。

  他接過盤子,用手抓了肉往嘴裏塞,被燙了也不自覺,反而吃得相當開心。

  剛烤好的肉相當美味,帶著一股子奇怪的草味。桂曉曉原本在京城從來不會這麽大塊吃肉,沒想到到了蒙古會這麽亂吃。這兒的肉味和京城不同,吃多了喝兩口茶解膩,味正好。

  她見男子吃得狂野,拿著辣椒粉給他也倒了點,還嘟囔了一聲:“這可是辛夷特意讓我哥的人帶來蒙古的,京城都難得,便宜你了。”

  男子又朝著桂曉曉憨笑一下。

  旁人見了男子這樣憨笑,忍不住失望轉頭。哎,長得好好的一個青年,結果一笑就暴露了。這兒的姑娘可不喜歡傻憨憨。她們隻喜歡那種馬上自由來去的男子漢。

  火堆邊上,一個個男子比拚著武力,打鬥成功的再去和自己心愛的女子求愛。灑脫又歡快。

  桂曉曉和男子就蹲在那兒吃肉,格格不入。

  “格根哈斯!”有人慌張跑過來,叫著男子的名字,“您可不要再亂跑了。”

  桂曉曉聽著這叫聲,側頭看向身邊男子。就見男子歡快朝著那人晃手,示意自己就在這兒。

  格根哈斯是明玉的意思。

  在這片土壤上,大多數男子都喜歡叫猛獸的名字,像老鷹、黑虎、獅子、青龍等等,而女子更喜歡叫星光、明月、耀眼一類的名字。

  明玉這樣的不常見。

  “啊,是桂小姐。”來人不習慣官話,用很古怪的調調叫著桂曉曉,略帶歉意表示著,“格根哈斯又讓您覺得麻煩了吧?”

  桂曉曉挑眉:“還行。他就是餓了,出來尋點吃的而已。”

  她是在互市上見到的格根哈斯。這男子不說話不笑還挺能唬人,站在一個攤子前頭皺眉挑選著東西,還知道從自己口袋裏取東西出來交換。

  但等稍微觀察一段,就能見格根哈斯沒什麽金錢概念,隻是好奇兜悠著整個集市,了解著互換的規則。

  他話不多,盡可能融入在集市內,卻還是能被人一眼就從人群中扒拉出來。一身氣勢太過特殊,引人注目,想讓人不在意都不行。

  格根哈斯點頭,很認真回著話:“我隻是出來吃肉。”

  一口官話,字正腔圓。

  來人更加無奈:“嗯是,吃肉。”

  說的好像他不給格根哈斯吃肉一樣。

  桂曉曉問來人:“你吃麽?大夥兒慶祝,邊上那隻烤全羊,再不吃等下可就沒了。”

  那人搖了搖頭,還是拒絕了桂曉曉。

  桂曉曉還沒問格根哈斯,就見格根哈斯將盤子送到了她麵前,一臉討好:“還想吃。要辣椒粉。”

  桂曉曉:“……”

  你這人倒是很能順杆子爬。

  桂曉曉拔刀又去割了一盤肉,連帶著自己都吃了平時的兩倍分量肉。她吃完邁開腿,才意識到自己吃撐了,竟是有點腹部沉重、腳步遲緩。

  刀要去河邊清洗,河還要走一段。

  桂曉曉慢吞吞往河邊挪。

  格根哈斯將跟著自己的人指使跑,又跟上了桂曉曉,站在她身邊,學著她緩慢的腳步一道走。桂曉曉走兩步察覺到異常,詭異看了眼身邊的格根哈斯。

  她也不是故意要懷疑格根哈斯的腦子,但格根哈斯表現出來的模樣,總讓人覺得他年紀還很小,像個七八歲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