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作者:化雪掌      更新:2020-07-08 07:31      字數:3768
  皇上給了劉二成足足的榮耀,封定西侯,大辦封侯宴,賞賜無數奇珍異寶。

  可太後卻在旁邊敲打:“你若是待劉家這般好,隻怕就會是第二個孫府。何況你後宮隻有一個皇後,若是你不仔細著點,哪一日這天下就改姓劉了!”

  這倒是很正常的思慮,但皇上如今卻認定了劉二成十分忠心,外加對糕糕也是真心疼愛,心甘情願這般對待劉家。

  外頭流言紛紛,雖說如今孫大人已經落敗,皇上抓住大權,天下太平,但太後卻氣得病倒了。

  劉二成想了數日,與胡鶯鶯商議起來。

  “你可願意歸隱田園?”

  其實胡鶯鶯想過,尤其是如今糕糕在宮中身為皇後,他們更要避嫌。

  劉二成這幾年本身就在慢慢放權,這回幹脆求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微臣其實誌不在官場,如今天下安定,微臣也要年紀漸長,想球皇上允許微臣歸隱田園.....”

  皇上是很不願意的,可劉二成堅持,最終他隻得答應。

  如此太後也放心了,朝臣們也安靜了,劉二成帶著一家子從京城搬到了京郊處的一所宅院。

  京郊處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安靜的很,不似京城之中人聲鼎沸。

  劉二成請了先生專門教豆哥兒與景瑜讀書,時不時地也與糕糕互通信件,因為皇上垂愛,胡鶯鶯每隔一兩個月都可以去看看糕糕。

  因為京郊的日子閑散,一家子都覺得從來沒有如此舒心過。

  糕糕是兩個月後生產的,疼了一天一夜,生了個哭聲響亮的皇子,皇上喜歡的差點落淚。

  不少人都暗中嫉妒糕糕命好,但也有人說皇上畢竟是皇上,也就這幾年新鮮勁兒這般對待皇後,等過上幾年少不得要納妃子。

  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不知不覺,五六年都過去了。

  皇上後宮之中仍舊隻有糕糕一人。

  糕糕生了三個皇子,豆哥兒與景瑜也都娶了妻子。

  他們兩個人的妻子,原本都是可以是京城之中有名的貴女的,畢竟長姐可是皇後。

  可誰知道這兩個小子偏生都有自己喜歡的人,一個喜歡上的是京城一家商販的女兒,家裏頭是開酒樓的,另一個喜歡的則是京郊處一家農戶的女兒,原本兩個姑娘對偶覺得自己必定隻能做妾,卻沒想到劉家根本不在意她們的身份。

  胡鶯鶯與劉二成都是極其看中人品的,見兩個姑娘為人都不錯,便答應了親事。

  原本胡鶯鶯是想著這倆孩子身世普通,進門之後,必定要好好地疼愛他們,卻沒想到,兩人進門之後對胡鶯鶯孝順至極,把胡鶯鶯看的比親娘還重。

  皇宮那邊時不時送來皇上與皇後的孝心,豆哥兒與景瑜夫婦四人也都是異常孝順,卻不知道他們的爹娘經常不在家。

  胡鶯鶯與劉二成在家待久了也覺得無事可做,便時常帶了銀兩到處遊曆。

  雖然如今豆哥兒與景瑜在朝中也是普通的官職,畢竟他們還年輕,都是踏踏實實做事的,但胡鶯鶯與劉二成手裏頭銀子很多,都是皇上賞賜的。

  兩人帶著銀子四處扶貧,不僅是幫著一些貧困的地方暫時吃的上飯,還想法子提供持續脫貧的法子,數十年過去,大江南北都有了個傳說,說這世上有一對菩薩男女,四處幫助窮人,不求回報,心地善良。

  糕糕聽說之後訝異半天,直問這是誰,皇上捏捏她秀氣的鼻子:“都做娘的人了還這般傻?那是你的爹娘啊。”

  這下糕糕才恍然大悟,不由得也為自己爹娘自豪起來。

  劉二成與胡鶯鶯忙碌了十五年左右,一直到五十多歲實在沒法子奔波了,這才放棄了扶貧事業,但回想這一生,也覺得十分感慨了。

  他們何其有幸,才能相逢在這個世界,譜寫上一曲算是非常完美的人生詩集了。

  曆曆往事,都已不再,但一點一滴卻也印在心頭。

  胡鶯鶯覺得劉二成早已刻進了自己的每一滴血中,劉二成又何嚐不是這樣?

  元辰三十九年,劉二成六十歲,因病逝世。

  帝後帶眾皇子親至郊外的別院,悲痛欲絕。

  豆哥兒與景瑜俱是痛哭到牙齒出血,眼淚流盡,可胡鶯鶯卻微微含笑坐在旁邊。

  她覺得她都不怕了,她相信,她跟劉二成還會再重逢的。

  劉二成閉眼之前,曾跟她說了兩個字“等我”。

  無論他去了哪裏,或者將來她會去哪裏,他們都會等彼此的。

  一邊等不到,那就等十年,十年等不到,便等上一輩子。

  元辰四十年,胡鶯鶯用了一年時間寫下來自己與劉二成的平生事跡,雖都是些小事,但寫下來卻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擱下筆,她對著劉二成曾經戴過的荷包,喃喃說道:“好想你啊。”

  當晚,胡鶯鶯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在那張他們相擁而眠無數次的床上,她微微帶笑,覺得自己的靈魂似乎起飛了。

  對,她在飛向他。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點番外會更一些

  第166章 番外:無人知道我曾愛過你

  胡鶯鶯與劉二成年老時,在京郊住著,因為四周沒有多少人,他們也不大出去。

  有一回,豆哥兒回來說道:“西邊十裏外,建了一座尼姑庵,聽聞裏頭都是漂亮的小尼姑。”

  他媳婦臉色立即不大好看了,胡鶯鶯趕忙啐道:“豆哥兒你越發不正經!是不是想挨揍?”

  豆哥兒趕緊作揖道歉:“我就是那麽一說,母親和娘子千萬勿要生氣,我給二位女菩薩沏茶。”

  他這麽一說,逗得胡鶯鶯與喬氏也都笑起來,知道豆哥兒素來都這樣的性子,實際上從來不會亂來的,自打娶了喬氏,向來一心一意,從未動過納妾的想法的。

  幾個人這樣說笑著,並未知道,西邊十裏外還真的有一座尼姑庵,裏頭的尼姑個頂個的漂亮。

  這尼姑庵,說起來也是隱秘,人人皆知是忽然間建立起來的,裏頭的尼姑都頗有姿色,但沒有人知道,這裏頭的師太是誰。

  最小的尼姑惠明才七歲,她時常去師太的房內幫著師太抄經,是知道師太的。

  師太法號圓淨,四十多歲,但卻貌美如花,素日裏都躲在房中寫字看書,麵容沉靜如水,仿佛沒有什麽情緒。

  有時候尼姑庵來人,說要見師太,也都被師太給拒絕了。

  惠明不理解,要是有人來看自己,不是應該很開心的嗎?

  這一日,惠明因為吃飯打碎了碗,被師姐罵了,她跑到師太跟前哭,哭著哭著,說:“師太,您沒有不高興的事情嗎?”

  師太輕輕一笑:“以前有,現在倒是沒了。”

  惠明眼睛紅紅的:“以前有?那是什麽事情呀?”

  師太望向窗外,鳥籠裏養著一對黃鶯,那是她養了二十來年的鳥兒了,自打出家之後,什麽都沒帶,就隻帶了這對鳥兒,便來了這裏。

  “很久以前,喜歡過一個人,她不喜歡我。”師太聲音很平靜,摸摸惠明的小腦袋瓜兒。

  惠明有些迷惘:“那個人,她為什麽不喜歡師太呢?”

  師太沒說話,思緒卻飄了很遠。

  她想起來自己的平生,自小便才名滿京城,先皇都十分欣賞她,時不時地喊她去宮中欣賞字畫,誰都說,蕭秋水將來必定要嫁個非富即貴的男人。

  蕭秋水不以為然,她有個那樣的爹,早已對男人失去了興趣,這個世界上的男人全部都是爛透了的。

  她第一次見胡鶯鶯,那時候胡鶯鶯與劉二成初來京城,兩人生活拮據,穿著也寒酸,蕭秋水第一眼,就覺得胡鶯鶯這人可惜了。

  那般貌美的女子,卻委身於一個窮酸的書生。

  尤其是後來,每一次遇見她,都能發現驚喜。

  胡鶯鶯生得貌美,是那種難得的好看,雖然說蕭秋水也很漂亮,但兩種不同的美放在一起,不分伯仲,蕭秋水更喜歡胡鶯鶯勝過自己。

  隻是,那時候的蕭秋水還是覺得胡鶯鶯太過庸俗,擁有那般難得的麵容,竟然會去喜歡男人,跟男人成親生子。

  她不止一次地諷刺胡鶯鶯,意圖讓胡鶯鶯清醒,卻瞧著胡鶯鶯在京城之中大展拳腳。

  奶茶店,染發膏,自行車,人人樂道,劉大人的妻子胡鶯鶯是個相當厲害的女人。

  蕭秋水一步步地,猛然才發覺自己的心都淪陷了。

  等她察覺到自己的心思時,一下子慌了,她知道,自己這些心思絕對不能被人發覺,便努力去克製。

  可喜歡一個人,就好像咳嗽一樣,是忍不住的。

  越是克製,越是思念,最後,她勸自己,那就當朋友一樣去相處吧。

  可是,每見一次,那份喜歡就更濃厚。

  哪怕是發現了胡鶯鶯與劉二成的確是真心喜歡對方的。

  蕭秋水勸過自己,耐心等待,等胡鶯鶯與劉二成生了嫌隙,自己便及時地安慰她拯救她,或者,帶她去些遙遠的地方,過世外桃源的日子。

  她們哪裏需要男人呢?

  可那一日,蕭秋水沒有等到。

  她倒是等到了胡鶯鶯一個一個地給劉二成生孩子,等到了自己作為旁觀人所看到的劉二成與胡鶯鶯之間越來越濃厚的感情。

  原來這個世上,是有好男人的,隻是她沒遇到而已。

  蕭秋水覺得自己可笑的很,但又覺得自己可憐。

  這世上是有好男人不錯,但她也的確是喜歡胡鶯鶯的。

  原以為自己忍得住那些瘋狂滋生的情感,就那般陪在她身邊,可直到有一次,她瞧見了胡鶯鶯與劉二成。

  那時候,他們兩個也都該有三十多歲了吧,兩人卻還趁著得空的時候去逛燈會。

  胡鶯鶯高興得像個孩子,被劉二成牽著手,走在街上滿麵笑容。

  蕭秋水就那麽跟在後麵,她多希望跟胡鶯鶯並肩而立啊,可是她沒有機會。

  後來,胡鶯鶯與劉二成停了下來,他們躲在一棵柳樹後麵,劉二成四下看了看,見無人注意,便捧著胡鶯鶯的臉吻了起來。

  蕭秋水遠遠地站著,渾身像是被鎮住了一樣。

  她看著那一對身影被掩映在柳樹後頭,吻得忘情,那一刹那,她覺得自己的心都死了。

  原來她的那份情感,從來都是多餘的,不足以為外人道。

  她再也沒有去見過胡鶯鶯,對外隻說身子病了要在家養病。

  到最後,等到她相公又弄回來一房嬌妾之後,蕭秋水便悄默聲息地建了座尼姑庵,從家裏就那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