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作者:南慕野      更新:2020-07-08 01:47      字數:4742
  陸安瀾說完,也覺得這句話仿佛小兒耍賴。當下也不再言語,快步走了出去。

  過了幾日,謝如冰剛剛下了學,人還在學堂裏,石夫人忽然過來了,笑著邀她入宮參加臘八日的冬宴。

  “上個月,聖上突問起各大臣的家中閨學,前兩日,又感歎南邊諸國女子閨範了得。皇後娘娘忖度聖意,就請了各家的夫人、小姐和女夫子入宮賜宴,嘉獎向學之心。”石夫人解釋來龍去脈。末了,壓低聲音道:“前些日子,崇華公主被聖上訓斥,皇後娘娘也受了牽連。”

  謝如冰一聽,猛然想起那日陸安瀾說崇華公主自有聖上和皇後教導的話來,難不成和陸安瀾還有關係?

  她對陸安瀾越發是迷惑不解。既是關心她,為何又總是惡語相向?

  到了冬宴這一日,謝如冰找了許久,才從一堆藕荷粉紅淺藍鵝黃碧綠朱紅色的衣裳中找出一件藏藍色的長褙子來,又挽了個牡丹頭,想著打扮得穩重些,顯出女夫子的模樣來。

  石府安排了兩輛馬車,石夫人和謝如冰一輛,玉兒幾個孩子一輛,往禁宮而去。

  臘八日的冬宴,是大周重要都節日。每年聖上和皇後都會在各自宮中分別宴請朝廷重臣和命婦女眷。

  馬車轔轔,進入禁宮。在外廷下了馬車,一行人步行往寶慈宮而去。

  宮規森嚴,一路宮人雖多,卻也十分安靜。

  謝如冰頭次進宮,雖目視前方,卻也不由得好奇地用餘光打量。

  宮殿重重,金宇飛簷,氣勢威嚴。然而在這富麗堂皇的宮殿之中,卻有一個高塔,巍然聳立,赫然是一個佛塔。

  謝如冰心中訝然。傳說武德帝因年輕時殺戮過重,登基後信奉佛教,沒想到還在宮裏修了佛塔。

  行了約莫兩刻鍾,終是到了寶慈宮外。

  早有宮人侍立宮門外,接待絡繹不絕前來的命婦女眷。石夫人遇到好些認識相熟的命婦,互相寒暄幾句,相攜往宮內正殿而去。

  正走著,卻見一位體態豐腴的中年婦人滿臉堆笑走了過來,道:“這位可是石夫人?我家慕梅,多謝您的照顧。”

  石夫人並不認得此人,不過看到郭慕梅和另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跟在她身後,便知曉此人是郭慕梅的嬸母。當下笑道:“郭夫人客氣了。是我多謝郭小姐,撥冗來教導我的幾個皮猴。”

  郭慕梅麵上笑容清淺,心中卻有些許尷尬與羞惱。

  從前,她走到哪裏都如群星拱月,人人討好。此刻,她的嬸母卻這般討好別人。叔父才學平平,如今不過是任著閑職。

  她不甘心。

  謝如冰走上前去,對郭慕梅道:“姐姐,我們一起吧。”

  郭慕梅點頭,心中的陰鬱更甚。

  現在,她隻能跟謝如冰這般落難的女子在一起了。

  就在方才,過來路上,遇到好些從前討好她的小姐,如今都隻輕輕一句問候就走了,有些無禮的竟是連點頭致意都不曾。

  郭慕梅心情複雜,入了正殿。

  謝如冰不知郭慕梅心中所想,正想著若是遇到崇華公主刁難,該如何應對。

  大約是上一次她不動聲色地叫崇華公主吃了虧,謝如冰現在沒那麽害怕了。

  寶慈宮正殿裏,衣香鬢影,珠光寶氣,各自正在竊竊私語,郭慕梅和謝如冰出現的時候,殿內有一瞬間的靜默,眾人都看過來,不過很快又恢複了,仿佛若無其事一般。

  郭慕梅感覺到了來自眾人的,好奇的、惋惜的、憐憫的、幸災樂禍的眼光。

  待落了座,周圍的竊竊私語更加清晰了。

  “這就是謝禦史的女兒?都淪落到給石家帶孩子了呢。”

  “旁邊的是從前樞密使家的小姐,聽說也在石家帶孩子。”

  “聖上和皇後都稱讚了石家閨學,那是閨學,可不是簡單的帶孩子!”

  議論之中夾雜著笑聲。郭慕梅緊緊攥住了拳頭。

  謝如冰注意力卻全然不在其他人身上,她甚少參加京中小姐們的聚會,對於眾人並不熟識,也不甚在意。

  她往主座一看,皇後和崇華都還沒到。有幾位妃嬪帶了公主在此,等候皇後大駕。

  還有一個二十餘歲的麗裝婦人,端莊大方,笑容和煦,正在與眾人寒暄。

  此人正是太子妃李氏,與太子一般平易近人,倒是夫唱婦隨。

  作者有話要說:

  陸哥哥暴躁了~

  第18章 辯才

  殿外響起內侍尖細的通傳之聲,皇後娘娘攜崇華公主到了。皇後一身禮服,莊重威嚴。

  眾人都起身恭迎。

  皇後娘娘在主座坐了下來,開口便道:“聖上近來多次提及閨學閨範之事,還曾想是否設立女學,教授女子讀書識字。本宮身為皇後,自當主持此事。古言雲,妻賢夫禍少,賢妻乃是家族興旺的根本。從前有班昭做女則,長孫皇後做閨範,都旨在女子守德。近來江南一帶,詩書傳家,女詩人、女詞人亦是層出不窮,聲名遠揚,市井傳唱。各位夫人家中都設有閨學,家中姑娘德才兼備、知書達理,閨學夫子也都在此,各位對設立女學一事,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眾人聞言,夫人們是訝異,武德帝為何會提及閨學的設立?夫子們則是振奮,若是設立女學,她們的地位必定會比現在高,能教授的學生也比現在多。姑娘們的反應就比較不一致,有的迫不及待,覺得能和小姐妹們日日玩在一處,有的則是心中鬱鬱,難不成要每一日都在皇家的監督之下讀書?

  夫人們都挑著閨學的好處,說與皇後來聽。也有稱讚和推薦自家夫子的。女夫子的年齡大約在二十多歲至四五十歲都有,謝如冰與郭慕梅是最年輕的了。

  李皇後麵帶微笑聽了一遍,叫女官將各人說法一一記下後,卻對石夫人問道:“我聽說你家閨學的兩位女夫子,身出名門,才學出眾,怎的不見你推薦一番?”

  石夫人笑道:“皇後娘娘見諒。我本想藏起來,給我好生教導這幾個皮猴兒。這會兒,可是藏不住了。”

  此時,謝如冰和郭慕梅已經站起身來。

  李皇後招手,道:“近前來,我仔細看看。這人材品貌,大周也沒幾個了。”

  謝如冰和郭慕梅走近前去,向皇後行了禮。

  “從前太後在時,一再稱讚過你的字,道有衛夫人的風骨。”皇後認得郭慕梅,仿佛回憶似地說道。

  說罷,又看向謝如冰,道:“你便是謝家女兒?如此佳人,怪不得你爹從前總不舍得讓你出門。”

  皇後又問了兩人幾個問題,譬如擅長什麽科目,對女學有什麽想法等。兩人一一答了,皇後笑著叫身旁的女官給了賞賜,二人方退下。

  皇後與眾命婦閑敘一會,宴席就擺了上來。

  眾人入席,卻聽太子妃李氏笑盈盈地說道:“母後,您寶慈宮今日可算是把京城裏的才女都齊聚一堂了。既然如此,不如以文會友,行個酒令助興。您看可好?”

  皇後也是興致勃勃,道:“行個文雅些的酒令,誰要是得了頭籌,我可是重重有賞。”說罷,又看向崇華,道,“你最是跳脫,且好生感受下京城淑女的才情!”

  太子妃的比試規則也簡單,乃是“飛花令”。太子妃給出一句詩,下一個人往下接,每句詩必須含有“雪”字。太子妃身邊女官持有沙漏計時,若是超時答不出來的,自動淘汰,由再下一人回答。如此循環,直至選出贏家。

  除了好幾個年幼的姑娘,其餘眾人都躍躍欲試。剛開始時,眾人都接的極快,詩句詞段是一個接著一個,極其精彩。才不過兩輪,漸漸有人接不上了,很快就隻剩下郭慕梅與現任禦史大夫左家的小姐。謝如冰雖也讀詩背詞,但是因最愛的是機關雜學,對於詩詞記誦花的時間就少了,不過兩三輪也退出了。

  郭慕梅與左小姐兩人你來我往,又對了五六輪後,左小姐終於是接不上話,敗在了郭慕梅之下。

  李皇後十分讚賞地看著郭慕梅,連連說道:“都說你才學冠京城,果真如此。”

  說著,招手讓女官取了一個匣子來,遞給郭慕梅,道:“這是前朝白大家的《冬時帖》,恰你字又是最好,給了你真是最合適不過了。”

  白大家的書法,金鉤銀劃,俊秀飄逸,很得閨中女子喜愛。眾人莫不豔羨地看著郭慕梅。

  待午宴完畢,李皇後留下命婦們說話,便由太子妃領著眾小姐與夫子去禦花園裏賞梅聽戲。一行人沿著宮道迤邐而去。

  因著皇後的賞賜,今日上午持觀望態度的幾個小姐,此刻跟在郭慕梅身邊,隨意聊著書法與詩詞。

  郭慕梅的心情終於好轉,她喜歡別人圍繞在她周圍的感覺。

  她正高興時,卻聽到旁邊傳來左小姐輕飄飄的一句話:“有什麽可得意的,這麽多詩詞曲賦,五六歲的孩童可是還用不著吧?隻能行行酒令罷了。”

  跟在左小姐一旁的幾位小姐拿著帕子掩嘴而笑。有一個還笑道:“五六歲的小姐們恐怕筷子還用不利索吧,怎麽行酒令呀。”

  郭慕梅一張臉瞬間便漲紅了。

  雖然有皇後的賞賜在前,但是,在世家大族眼中,一般都是家道中落的寡婦孤女才為人夫子。郭慕梅又贏了酒令,左小姐心中不快,出了寶慈宮便忍不住諷刺。

  郭慕梅深吸一口氣,壓住怒氣,道:“各位難道不是從五六歲的孩童長大的麽?讀書寫字,哪一個不是五六歲就開始了?”

  左小姐不愧是禦史之女,立刻伶牙俐齒地答道:“當然人人都有五六歲,不過呢,不是人人都去帶五六歲的孩子罷了。”

  郭慕梅氣得渾身顫抖。她最怕的,就是別人說自己是個帶孩子的。她,曾經高高在上的樞密使小姐,如今在一個北邊來的節度使府裏帶孩子!

  謝如冰見郭慕梅氣得說不出話來,當下走過來,握住她的手,看向左小姐,道:“左小姐,敢問你幾歲啟蒙?”

  左小姐更不把謝如冰放在眼裏,當下得意道:“四歲。”

  “那敢問誰是左小姐的啟蒙老師?”謝如冰又問。

  左小姐挺挺胸膛,道:“我的啟蒙老師乃是曹大家。”

  曹大家乃是宮中女官,曾教導數位公主,出宮後又在好幾家高官中任教。她擅書畫,如今市麵上的字畫千金難求。

  “左小姐,你前頭說,給五六歲的孩子教書是帶孩子,照你這麽說,曹大家就是在你家帶孩子的?左小姐就是這麽尊師重道的?若是曹大家聽到了,不知道她還會不會認你這麽個徒弟!”謝如冰說道。

  “你……”這一回輪到左小姐語塞。

  謝如冰說完,不欲與她爭執,拉著郭慕梅的手,便要往前而去。

  左小姐卻不放過,幾步攔在謝如冰麵前,道:“曹大家是曹大家,你們是你們。曹大家帶我,那是啟蒙。你們帶孩子,那就是跟奶媽子沒差別。”說到最後,都有些口不擇言了。

  謝如冰從小受父母耳濡目染,立誌於做女夫子,此時被說得如此不堪,當即冷眼看著左小姐,義正嚴辭地說道:“想來,曹大家當年教導的,左小姐都忘記了。既然如此,我便來給左小姐好好說一說!”

  “子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韓退之也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人生下來,無知無覺,因此需要學習,剛出生的嬰孩,就學著如何講話、如何走路,兩歲講話、三四歲啟蒙、五六歲進學、此後才漸漸懂事,知人情*事故,懂詩詞歌賦,進而科舉進士、主持中饋。俗語說:三歲看老。孩童幼年時,是否得到教導,懂事明理,便至關重要。須知百尺高台,起於毫末。幼年時若不願向學,長大了又如何向學?在根子上歪曲了的樹木,長得再高,終究也不是棟梁之才!”

  “我們給年幼的孩子啟蒙,因此也就至關重要!想來左大人也是如此想,才請了曹大家來!”

  左小姐還欲再辯,卻聽到身後傳來鼓掌聲,一道威嚴渾厚的聲音響起:“說得好!說得好!”

  眾人望過去,隻見一人身穿龍袍,麵容俊偉,身材高大,負手從拐角處緩步走了過來,一旁還跟著太子、陸安瀾等大臣和宮人,正是武德帝一行。

  原來幾人站在拐角處,不曾看到武德帝過來的儀仗。

  眾人忙下跪行禮,武德帝受了禮,叫幾人起來。很是讚賞地看著謝如冰,問道:“你是誰家的女兒?”

  謝如冰忙又下跪,道:“小女子乃罪臣謝明時之女。”

  武德帝微微一怔,沉默了半晌,方道:“先起來吧。你說得很不錯。”

  他仿佛在思索什麽,又半晌,對身側的內侍道:“歐陽海,回頭把從前我寫的那幅《大學之道》賞給她吧。”

  謝如冰又跪下謝了恩,武德帝不再言語,命步攆往禦花園而去。

  此刻,謝如冰腦中萬分困惑,眾人也是不解。不過,有了皇帝的賞賜,別人就不敢再說什麽了。

  左小姐隻能自己生悶氣。

  到了禦花園的戲台,崇華公主是乘坐步攆的,所以早在此處了,看到她們才來,撇著嘴問道:“你們都是三寸金蓮呢?走得這樣慢。”

  便有人將途中發生的事情回稟了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