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陸建偉
作者:鬼締      更新:2020-12-03 09:22      字數:5296
  “爛尾樓的調查進行的怎麽樣了”許琅看著樊陽問道。

  “現場發現的證物我們都帶回來了,三組鞋印也都拓了模型,現在正在進行對比當中。”樊陽說道。

  “現場有沒有發現指紋或者其它生物樣本”許琅問道。

  樊陽搖搖頭,說道“現場的環境十分的惡劣,我們在現場雖然發現了大量的證物,但是,除了張晉中本人的生物樣本和指紋之外,在其它的東西上,都沒有發現可疑的指紋。”

  聞聽此言,許琅頓時眯起了眼睛,皺了皺眉頭。

  現場隻發現了張晉中的指紋和生活過的痕跡,而沒有發現第二個人的指紋,這說明三個問題。

  第一,張晉中確實曾經被囚禁在那地方。

  第二,在警方找到那個地方之前,爛尾樓的地下室內肯定有第二個存在,甚至是第三個人的存在。

  第三,這個綁架囚禁還有折磨張晉中的人,有著很強的反偵察意識,居然在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的指紋痕跡,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跟現場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其細膩的心思。

  想到這些,許琅又想起之前在賴邳手機上看到的那些照片,於是,就問道“現場發現了報紙和雜誌,在這些東西上麵有沒有發現什麽有用的線索”

  樊陽想了想,說道“我查看了牆上的報紙和雜誌,最早的報紙是在十年前的,也就是張晉中代理孫啟航那起案件的報紙,而最近的則是半個月前,張晉中剛剛代理的一起案件的報道,而雜誌的時候也和報紙的時間差不多,不過”

  說到這,樊陽停頓了一下。

  許琅看著樊陽問道“不過什麽”

  “不過,我在取下這些報紙和雜誌的時候發現,這些報紙和雜誌除了一個月前到張晉中被綁架期間的是很新的之外,其它的報紙和雜誌都很舊,應該是從二手市場或者廢品收購站弄到的。”

  “為什麽”

  “這些報紙和雜誌都很破舊,而且,上麵還出現了很多汙漬。”

  聽到樊陽這麽說,許琅聯想到之前羅佳妍匯報的從邢川市的警方還有監獄方麵得到的消息來看,王文若是在三個月前出獄的,而這些報紙和雜誌的異常情況,會不會和王文若有什麽關係呢

  張晉中被綁架的案子和王文若到底有沒有關係,現在還無法下結論,這要等到羅佳妍從邢川市回到之後,才能知道,現在的情況,許琅還是應該從張晉中的遇害還有孫啟航的屍體上入手。

  樊陽在匯報完這些情況之後,就轉身離開了,畢竟,從爛尾樓帶回來的證物很多,很多東西都需要她去勘測,至於賴邳,他則從爛尾樓現場回來之後,就回宿舍去洗澡換衣服了,如果他再不去處理一下,可能他自己都會被熏死。

  眾人都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而許琅則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坐在辦公椅上想著八年前陸建偉的案子。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陸建偉和許琅同歲,當年,許琅再擔任刑偵二隊隊長的時候,因為人手不夠,許琅曾經數次向陸曄提出要擴編人手的要求,陸曄也答應了這個要求,當時,許琅在對市各個公安分局警察的檔案資料和個人履曆在查看一番之後,許琅覺得陸建偉很不錯,是個很不錯的苗子,而他本人也想加入刑偵二隊,於是,許琅就想把他挖過來,而可惜的是,對方素質和辦案能力毋庸置疑,政審也通過了,就是心理測試沒有過,最終沒能進入刑偵二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陸建偉和當初的卜子墨很相似,陸建偉是在知道自己加入刑偵二隊無望之後,選擇了辭職,從而締造了那七起殘忍的命案,而卜子墨則是在加入刑偵二隊之後,才展開的行動,兩者之間有著很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作案的出發點和目的卻不相同。

  卜子墨犯下累累罪行隻是為了複仇而已,而陸建偉則不是,他上學的時候,品學兼優,在進入部隊服役的時候,雖然表現的不是特別的出眾,但是,也不差,隻是,他在服役兩年之後,就退伍了,回到市當了一名輔警。

  在陸建偉的案件真相大白之後,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因為,熟悉陸建偉的人都知道,陸建偉是個嫉惡如仇的人,他曾經為了抓捕一個入室盜竊的小偷,足足追了對方十幾公裏,最後,追上小偷之後,兩個人發生了一場搏鬥,而陸建偉在那場搏鬥當中被小偷捅了一刀,直接住院了,就在他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他還是憑著最後的力氣,把小偷給逮捕歸案了。

  城西公安分局的警察都說陸建偉是個拚命三郎,而從陸建偉的個人履曆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兒,而當時陸建偉在辭職之後,殺害的第一

  個人就是和他住在同一個小區的一個老人的兒子。

  陸建偉為什麽選擇殺害他,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兒子太不孝順了,老人年輕的時候,在一家工廠裏打工,靠著技術,成為那個工廠的師傅,後來,年齡大了,到了退休的時候,老人也就退休了,老人在小區也好,在工廠也罷,凡是認識老人的人都知道,這個老人是個熱心腸,也是一個十足的好人,可惜的是,他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

  老人的兒子從小就喜歡打架鬥毆,聚眾鬧事,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但是,惹是生非的能力卻是一流的,老人沒少為了這唯一的兒子擦屁股,很多認識老人的人,在麵對老人的苦苦哀求之下,都選擇了原諒了那個男人。

  等到男孩長大了,成人之後,不但沒有學好,反而變得越來越壞了,先是跟著街麵上地痞流氓混跡在一起,搞些小偷小摸,到後來,就升級為入室盜竊,再到最後,他還強奸了一個孕婦和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女學生,也因此,男孩是當地派出所的常客,而曾經抓捕過男人的就有陸建偉。

  男人因為盜竊還有強奸罪,被判處了七年有期徒刑,原本,大家都意外男人在這次入獄之後,出來會變好的,可惜的是,男人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愈演愈烈,這次出獄之後,他跟著幾個在監獄裏認識的獄友,居然開始吸毒起來,而男人的父親在這個時候也已經退休了,

  男人因為在監獄裏服刑了七年,而他在監獄裏掙得一點可憐的費用,也在他出獄沒多久,購買毒品而揮霍一空了,沒錢了怎麽辦自然是找老人要了,一開始老人還給,畢竟,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又省吃儉用的,自然積攢了不少錢,可是,次數多了,老人也覺得這麽下去不是事兒,就問兒子要那麽多錢幹嘛。

  麵對老人的詢問,男人沒有解釋什麽,直接就把老人的錢包拿走了,到最後,老人的一點積蓄都給男人給敗光了,老人也沒有多少錢了,麵對這樣的兒子,老人自然不肯再給他錢了,可是,男人卻還是找老人要錢,老人不給就是一頓拳打腳踢,老人每每出去買菜的時候,或者到小區遛彎的時候,認識老人的人都會發現,老人的臉上胳膊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而當人們問起他這是怎麽回事兒的時候,老人除了一聲歎息之外什麽都沒說。

  後來,老人年紀大了,病了,想要男人回來照顧他,可是,男人卻完全不理會這一茬兒,還是在外麵和那些狐朋狗友,酒肉兄弟吸著毒,過著飄飄欲仙的日子。

  因為老人兒子的緣故,原本和老人關係比較好的人,都不在跟老人來往了,所以,老人病了,也沒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住在老人對麵和樓上的人,在經過老人家的門前的時候,聞到了腐臭的味道,叫來了物業,打開門之後,這才發現,老人早已經病死在床上,屍體都出現了巨人觀現象。

  按理來說,父親死了,作為兒女的,應該給老人安排有事兒,盡一個當兒子的孝心才對,可是,男人並沒有這麽做,當時,所有人都聯係不上男人,沒辦法,在小區居委會還有街坊四鄰的幫助下,給老人送到殯儀館火化了,簡單的處理了後事。

  本來,大家都是好心,幫著男人處理了後事,男人應該感激才對,可是,男人沒有這麽做,反而倒打一耙,說是街坊四鄰害死了他父親,而且,還強詞奪理的說,他這個做兒子的都沒有回來,你們憑什麽處理我老子的屍體呢就因為這個,男人朝每個幫忙處理老人後事的人都訛了一筆錢,雖然錢不多,一個人也就幾百塊錢,錢雖然少,男人的做法卻讓人寒心,從此之後,誰都不願意理會男人,凡是看到男人都遠遠地繞開,不願意搭理對方,生怕沾染晦氣,而男人也滿不在乎,還是每天遊手好閑,拿著老人臨死前藏藏掖掖留下的給他娶媳婦的錢,繼續吸毒。

  陸建偉和老人是鄰居,住在上下樓,而老人和陸建偉的父母曾經是工友,隻是,陸建偉的父母因為工廠曾經出了一次意外,陸建偉的父母在那場意外當中去世了,而在料理父母後事的時候,老人幫了很大的忙,所以,陸建偉對老人很感激,有事沒事就去看看老人,對於老人的那個兒子,陸建偉也是怒其不爭,他們的年齡相仿,他又不能說什麽。

  老人去世的時候,恰好是陸建偉因為自己沒能加入刑偵二隊選擇辭職的時候,那段時間,陸建偉把自己關在家裏,天天喝悶酒,睡大覺,也沒有再去找老人,當老人去世之後,陸建偉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十分的懊悔,他一直自責,自己應該經常去看看老人的,在陸建偉作案之後,警方開始懷疑到他身上的時候,在調查陸建偉小區的住戶的時候,人們都說,在老人去世的時候,陸建偉這個跟老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外人,卻忙得不可開交,哭的撕心裂肺,似乎,死去的是他的親生父親

  一般。

  在老人的兒子遇害之後,警方也好,還是街坊四鄰也罷,都沒有懷疑到陸建偉的身上,一來,陸建偉雖然辭職了,但是,他畢竟曾經是個警察,而且,他在小區的口碑非常好,和老人的兒子呈現出鮮明的對比,二來,老人的兒子從小就在小區裏四處霍霍人,他們都恨透了這個不學無術的男人,他死了,周圍人不但沒有感到悲傷,反而拍手稱快。

  在陸建偉案件結束之後,許琅他們曾經分析過陸建偉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過程。

  陸建偉的父母雖然是工人,但是,他們從小對陸建偉的教育都很不錯,從小就給陸建偉買了很多偉人的書籍,而陸建偉也很聰明,根據當初陸建偉的幾個班主任和老師回憶,陸建偉是個三觀很正的人,在其上初中的時候,老師曾經布置過一篇作文,名字叫,我的夢想。

  當時,陸建偉在作文當中寫到,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成為馬克思這樣的人物,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的能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他在作文的結尾寫到,自己是為了華夏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曾經某位偉人曾經說過的話,可是,陸建偉卻在上初中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覺悟,由此可見,陸建偉在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

  在大學畢業之後,陸建偉參了軍,他之所以參軍也很簡單,就是覺得軍人的責任很重大,守護的是整個國家,其實,陸建偉本來是想一直留在部隊的,可惜的是,他在部隊的表現不是特別的突出,加上名額有限,他就被迫退伍了,選擇回到了市,加入了公安係統,從一個編外人員輔警開始做起,一步步成為一個警察。

  在陸建偉看來,軍人和警察是一樣的,軍人保衛的是整個國家,而警察保衛的是一座城市,雖然大家分工不同,但是,保衛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因為有當過兵的經曆,陸建偉在參與案件偵辦的時候,都非常的賣力和拚命,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很多在陸建偉看來罪不可赦的犯人,在被捕之後,因為主動交代問題,供出了同夥,協助警方抓捕在逃的嫌疑犯,這些人最後都得到了輕判,這讓嫉惡如仇的陸建偉想不通,他想不通為什麽法律不嚴懲這些罪犯,而是減輕了他們的處罰,在那個時候,陸建偉就開始對國家的法律和司法產生了質疑,這也導致他在辦案的時候,抓捕罪犯的時候,警察實施暴力,也因此,導致他的履曆出現了很多汙點。

  麵對上進領導的批評和處罰,陸建偉更加的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麽了,自己那麽拚命的抓捕罪犯,守護一方平安,卻遭到了這樣的待遇,尤其是,當他想加入刑偵二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卻因為心理素質不過關而被淘汰了,他的那種不滿情緒愈發的濃鬱起來,最後,他選擇了辭職。

  如果說,辭職離開公安隊伍,隻是他個人心理的不滿的話,那麽,老人的死,還有老人那個吸毒的兒子的醜惡嘴臉,警方也拿他沒辦法的時候,徹底的讓陸建偉產生了以暴製暴的想法,在他看來,既然法律和司法無法懲治這樣的社會渣滓,那麽,他就自己來,哪怕自己最好也會一死也在所不惜。

  事實也是如此,陸建偉一共殺害了七個人,而這七個人都是有著種種罪不可赦的罪行,他們曾經做的事情,雖然在法律上不夠判處死刑,但是,在道德層麵上來說,他們早已經被人們判處了死刑,這七個人的遇害,在當時非但沒有讓人們為他們喊冤,反而拍手稱快,覺得這樣的人死有餘辜,而殺害這七個人的懲罰者被人稱之為市的羅賓漢。

  盡管,那七個人確實死有餘辜,罪大惡極,可是,他們的罪行應該由法律來審判,而不是由某個個人來靠私刑處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剝落他人的生命,哪怕陸建偉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他依然是違反了法律,可能,陸建偉自己在采取行動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結果,所以,他最後選擇了自殺。

  在陸建偉案件偵破之後,許琅他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如果,陸建偉不是走入了一個極端的話,那麽,他肯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警察,比大多數警察都要優秀,陸建偉之所以走上極端,主要還是看多了太多的罪惡不公平的事情,這些陰暗和積鬱長期壓在心底,沒有地方宣泄出來,從而,由量變引起了質變,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罪惡的深淵。

  在陸建偉案件結束之後,警方領導研究過這起案件,開始加重了對在職警員的心理素質的培訓和疏導,畢竟,警察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許琅當初因為毆打犯人而被停職,最後選擇辭職,其實,許琅也差一點步入了陸建偉的後塵,不過,萬幸的是,許琅當初身邊有刑偵二隊的兄弟,還有舒悅一直陪伴著他,才沒有走上哪一步,不然,許琅的結局也許和陸建偉沒有太大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