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作者:東方玉如意      更新:2020-07-06 15:16      字數:6503
  第102章 辦學堂

  鐵樹是秀才, 不用服兵役、徭役。自從鐵字輩的年輕人去了邊關,鐵樹就從縣學裏回到家,和鐵蛋一起挑起了家中壯勞力的重擔。

  大家都知道鐵蛋是個傻子, 他是不需要服兵役、徭役的, 不是擔心他在戰場丟了命, 而是擔心他的傻會誤了國家大事, 所謂傻人有傻福,或許便是如此吧。

  魯鐵杵帶著大哥魯鐵亮, 老三魯鐵鬆一起去了北方修烽火台,他們是以石匠的身份服徭役的,比其他服兵役的人危險性要小得多。

  即便稍微安全一點,可終究也是出門在外,家裏人怎能不惦記。

  這件事讓人們切身體會到秀才的好處, 恨不得傾家蕩產也要讓孩子念書。可魯家河沒有學堂,最近的學堂在源水鎮上。要想上學, 就得有人趕著驢車每天專門接送。

  鐵樹主動來找雲朵商量:“二嫂,咱們家正字輩的孩子們有不少已經超過五歲了。到了開蒙的年紀,我想在村子裏教他們念書識字。讓泰哥兒和淑姐兒都跟著學學,人們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可我覺得不是這樣, 咱們村裏二嫂你最有才,所以你能帶領大家做雨傘。我媳婦兒也是個識字的,她雖才華不高,可比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媳婦要知書達理多了。反正都是咱們魯家的孩子, 也不像城裏那麽講究授受不親, 我覺得小孩子們在一起念念書沒什麽不好。”

  雲朵一聽就樂了:“鐵樹,你能主動來跟我說, 真是太好了。其實我也想了幾天了,有心讓你教孩子們念書,可如今趕車、翻地、出門賣傘、進城買原材料都要靠你。你已然快要忙翻了,我都不知該怎麽跟你開口。這兩天我自己晚上的時候,教他們念幾句《三字經》。隻是我小的時候,不過是跟爺爺學了幾日,略識得幾個字罷了,隻怕教完了《三字經》,我也教不了別的。可你不一樣,你是秀才呀。若你肯做咱們村子裏的夫子,那可真是孩子們的福氣了。”

  二人在院子裏站著說話,其他做傘的女人們也聽到了。王二嫂和李氏快步走了過來,陪著笑臉兒說道:“鐵樹,你要是願意教孩子們認字,我們的孩子也想學,隻是不知道你要收多少束脩啊?”

  鄉下的孩子不念書,並不是他們不想念,而是因為念不起。舉全家之力都很難培養一個秀才出來,可若是大字不識一個,就連個石匠都做不了,做買賣、做夥計也不成。所以人們特別想讓孩子念書,卻又特別發愁交給夫子的束脩。

  鐵樹嗬嗬一笑:“都是咱們自己村裏的孩子,要啥束脩啊。別的兄弟們都去服兵役、徭役了,如今我留在家中,自然有責任教好這些侄子。若是跟你們這些咬牙撐著過日子的婦人和孩子要錢,那我還是人嗎?”

  王二嫂麵色一怔,沒想到鐵樹如此大度,心裏高興卻又有些擔心:“哎呀,鐵樹你若不要錢,確實是好事,可是我們就怕你教上幾天就不肯教了呀,你還是要些錢吧,少要些就好。”

  鐵樹連連擺手:“嫂子們,你們就別再勸我了,就算要錢,我也跟我哥哥們要。等他們回來,讓他們給我交,我是絕不會跟你們這些婦人要錢的。”

  雲朵看了看鐵樹堅定的麵容,沒有再勸他。那麽多兄弟在北方邊關生死未卜,鐵樹心裏有他們,給他們幫不上什麽忙,就想在家裏頭教好他們的孩子。這是鐵樹的一份心意,沒有必要非得用錢來衡量。

  眾人拿不定主意,雲朵便是他們的主心骨,最終由她拍板:“既然鐵樹不要,那就算了吧,他說的也有道理。先記著,等他的哥哥兄弟們回來再要便是了。咱們就先把孩子送到他那兒去念書吧,旁的都好說。咱們今年賣傘,餘下的錢也有不少,可以從這裏麵出一部分貼補給鐵樹。逢年過節,孩子們要去看看師父,帶上些米麵也是可以的,我看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吧,先把書念起來。”

  這幾年,雲朵已經實打實的成了魯家河女人們的頭領。她一發話便沒有人再反駁了,鐵樹笑著點點頭:“二嫂,錢我是不要,可我還真得跟你要樣東西。”

  雲朵納悶的轉過頭去:“你想要什麽?”

  “要地方,我們家房子小住滿了人,沒有特別寬敞的屋子做學堂。可你家院子大,東廂房裏放了做傘的材料,可西廂房這三大間還空著呢,我想借用你這三間屋子做學堂。”

  一聽孩子可以在這個院子裏念書,女人們都特別高興,這樣是非常方便的,早晨吃完飯他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這兒。女人做工,孩子念書,快到晌午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回家做飯吃飯,午後又可以一起來了。這樣既不用擔心孩子跑到河邊玩水被淹,又能讀書識字,還不耽誤自己做傘掙錢,上哪兒去找這麽美的事兒!

  這個道理雲朵自然是明白的,看一眼大家歡喜的神色,她便毫不猶豫地點了頭:“好,我們這就把西廂房的三間屋子打掃幹淨,明天就讓孩子們來念書。買紙筆書本的錢,都從咱們賣傘的錢裏出吧。你下一趟去城裏,就把該買的東西買齊了一塊帶回來。”

  眾人歡呼雀躍,萬分感激,都交口稱讚魯家河有一個好裏正,裏正娶了一個好媳婦,全村都跟著受益。

  魯家河的學堂就這樣操辦起來,琅琅的讀書聲從窗口傳出,院裏做傘的女人們更帶勁兒了。

  魯小月回到娘家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欣欣向榮的畫麵。讓她不得不感歎,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卻蘊含著無比強大的力量。能讓一個家族、一個村子,在最艱難的時候不失去希望。

  “咱們家裏怎麽樣啊?你把這五吊錢帶回去給娘,讓她和爹不要太節儉。咱們雲家的四個孩子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喝上不能省啊。”雲朵把魯小月叫到裏屋,把早已準備好的五吊錢交給了她。

  五千文銅錢沉甸甸的裹在包袱裏,雲朵怕顯眼,特意用泰哥兒和淑姐兒的舊衣服包裹起來,讓魯小月帶回小浪村去,這些衣服剛好可以給她家的兩個孩子穿。

  小月沒好意思收,把包袱往外推了推:“姐,你就甭惦記我們了,爹娘手裏還略有積蓄。雲海在家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攢下了一些體己錢。這兩年雖是顆粒無收,可咱們家還是能吃飽飯的,不像有些人家已經開始賣兒賣女了。”

  雲朵點點頭:“能吃飽飯就好,你們可千萬不要為難自己,也別克製孩子吃喝,更不要說賣兒賣女了,千萬不能做那樣的事。你手上若是沒錢了,就問我要,我這兒還有不少呢,咱們家不至於走到賣兒賣女這一步。”

  “姐,你放心吧,我們怎麽可能賣兒賣女呢。如今毛筆還是有銷路的,國難苦的就是咱們這些老百姓,那些有錢人家依舊腰纏萬貫的。隻恨我自己手藝學的不到家,雲海一走,隻靠我一個人做不出來特別好的筆,賣的貨自然就少了。”

  雲起和雲海的年齡都在服兵役的範圍之內,所以兄弟倆全都去了邊關。雲朵特別惦記娘家的日子,可魯家河這邊忙得很,魯鐵杵又不在家,她也不方便經常回娘家。

  好在娘家是有些家底的,這災荒年裏還勉強能撐得下去。

  聽說北方的戰事一直吃緊,新帝年輕沒什麽經驗,全靠幾位老將軍領兵拚殺。老百姓們想方設法的打聽前線戰況,自然不是為了什麽江山社稷,隻盼著自家的男人趕快回來。

  此刻的東峰山上翠竹依舊碧綠,而北方邊境的烽火台旁秋霜覆蓋了荒草,一片蕭瑟肅殺。

  西北角狼煙又起,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遠遠看到幾隊人馬衝向了那裏。

  魯鐵杵神色凝重地望望四周,守衛的軍士都去馳援別處了,這最後一座修複的烽火台隻有十幾個士兵把守,若真有敵人殺過來,根本就守不住。即便點起狼煙,恐怕也等不到救兵趕來。

  “二哥,咱們修補烽火台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為什麽還不讓咱們回家呀?”鐵鬆焦急問道。

  魯鐵杵歎了口氣,無奈說道:“戰事如此吃緊,怎麽可能讓咱們回家?隻怕上頭如今並不知道咱們這些工匠已經幹完活兒了,若是知道,肯定會讓咱們轉為服兵役去打仗的。”

  一說打仗,魯鐵亮有點發抖:“不會吧,千萬別讓咱們去呀,死傷了那麽多人。連鐵峰都沒了,咱們要是去了,還能有命回來嗎?”

  自從出來服徭役,魯鐵杵就是兄弟三人的主心骨。他又何嚐不明白服兵役的凶險,就在修上一個烽火台的時候,距離他們不遠處打了一場仗,遍地都是倒下的士兵。

  人手不夠用,十幾個工匠臨時被征集去打掃戰場,收集還能用的兵器。他們看到了慘死的鐵峰,被敵人的長矛穿胸而過。

  那些倒在戰場上的屍首,根本沒有時間去掩埋。兄弟三人趁夜半無人偷偷掩埋了鐵峰,隻能默默流淚,不敢哭出聲來。

  而此刻,最後一個烽火台已經修補完了。戰事也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他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既不敢走也不敢問,他們隻能和守衛著烽火台的十幾個士兵在一起,幫他們生火做飯,互相照顧著。

  士兵們也會談論這場戰爭,吃飯時魯鐵杵偶然聽他們說起,得到線報,西方連連大捷。目前大軍正在朝東邊湧來,似乎到了最後的緊要關頭。他們所在的這個偏僻的小角落,或許根本見不到敵軍,這場戰役就結束了。

  冷風一吹,把幾片雪花吹進魯鐵杵脖領子裏,凍得他一激靈,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作者有話要說:

  一會兒有二更

  第103章 烽火台

  不會有敵人到這裏來自然是最好, 隻怕這隻是士兵們的期盼而已,因為若真有大股敵軍來了,隻憑這十幾名士兵、十幾名工匠, 根本就擋不住, 隻有死路一條。除非援軍比敵軍來得快, 可那隻是奢望罷了。

  若真有敵軍來了怎麽辦?

  魯鐵杵自然不想死, 他想活下去,而且是一定要活下去。家中父母年邁, 嬌妻幼子,他早就盼著回家了。

  可盼著成功是一回事兒,把事做成是另一回事。他忽然想到了當初賣傘的時候,也曾絕望的以為傘肯定賣不出去,想要打退堂鼓回家, 可最終還是把那一車傘都賣出去了。

  他又轉頭看看身邊的人,十幾個士兵都是普通人, 並沒有出神入化的高強武藝,在戰場上不能以一當十。

  其餘十幾個都是工匠,有石匠、鐵匠、泥瓦匠、木匠,其中不乏幾個手藝高超的能工巧匠。可是那又怎麽樣, 烽火台修得再漂亮, 它的作用也隻是點起狼煙,並不能擋住敵軍進攻。要擋住進攻就需要武器,最好是比大刀長矛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什麽武器最有效呢?

  愛動腦筋的男人陷入了深思,圍著烽火台默默轉了幾圈之後, 他忽然想到了一個法子。

  “你們大家聽我說, 咱們都盼著活著回家,都希望胡人不要殺到這裏, 可是萬一他們來了呢,咱們怎麽辦?”魯鐵杵神情嚴肅的說道。

  士兵中的小首領是一個什長叫韓山,他領著自己手下的九個人,負責在這裏觀察敵情。發現問題及時點燃狼煙,其他的便是幾個被打散的散兵臨時駐紮在這裏。

  韓山也是個新兵,因為家裏有些門路,才得了這麽一個不入流的小職位,被分配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還能怎麽辦?殺唄。咱們總不能丟盔棄甲地跑了吧,那也太丟人了,好男兒保家衛國。那多人已經丟了命,咱們可不能當逃兵呀。”韓山也是東峰縣的人,他跟魯鐵處並不見外。他三爺爺是在京城做官的,一直留在老家的韓山早就想出去建功立業了,怎奈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次既然被征了兵,就想借此機會大幹一場,卻不想他三爺爺跟這一路領兵的陳將軍關係匪淺,打了招呼,給他安排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

  魯鐵杵知道韓山不是一個壞人,隻是頭腦簡單些,考慮的不夠周全,就提醒他道:“我們自然是要殺的,不能逃跑。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怎麽殺才能殺更多的敵人,才能讓他們不衝到烽火台上來?”

  韓山一愣,轉而無奈地笑了起來:“石匠,你是不是說笑話呢?還能怎麽殺敵,用刀砍,用長矛刺唄,咱們又不是將軍,你還能趕著戰車衝出去不成?”

  “我知道咱們沒有戰車,也沒有太多的弓箭。而且就算有,我們也射不準。可咱們這兒現在有工匠呀,咱們是烽火台,有硫磺、硝石,有火藥,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殺敵的,為什麽我們不用呢?”魯鐵杵認真說道。

  韓山無奈地皺起了眉頭:“你這話說的,為什麽不用,我們自然是要用的呀。要用他們點狼煙呀,難不成你想用這些殺敵?你以為胡人傻呀,他們會自己跳到火堆裏去?”

  魯鐵杵耐心地解釋:“他們自然不會跳進火堆,但是我們得想辦法把火堆打到他們身上,這樣他們就衝不上來了。咱們旁邊有樹,有木匠,可以做幾架投石機。我們是石匠,我可以把石頭做成很薄的石球,在裏麵填上硝石火藥。這樣咱們投出去的就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能點火的石頭。你看下麵那麽多的荒草,若是被點燃了,肯定會燒到敵軍的衣服。他們自己身上著了火,就得想法子救自己,自然就不會衝上來了。這樣做雖是不能打贏一場勝仗,可起碼能拖延些時間,有這個時候援軍能到了也好呀。”

  眾人一聽,眸光全都亮了起來。對呀,他們怎麽沒想到呢,能工巧匠與普通士兵不同,他們能做出有別於大刀長矛的武器。雖是做不了太多,不能決定整場戰役的勝敗,可是拖延一會兒時間,保住這三十個人的性命,等待援軍到來卻還是可以的。

  說幹就幹,留下六個士兵值守烽火台。其他人全都去砍木頭、采石頭,叮叮當當地做了起來。

  十天之後,烽火台上已經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器和木器。談不上做工精良,有的樣子還醜的很,可這都不要緊,關鍵是這些東西能保命。

  西方的戰火逐漸向東蔓延,最近幾次烽火台上的狼煙,目測著也就幾十裏地的間隔了,不像以前遠的隻能望到一點青煙飄散的痕跡。

  這日淩晨,天色灰蒙蒙的,東方還沒有露出金色的朝霞,隻有廖望的士兵在堅守崗位,其他人還沉浸在夢鄉之中。

  突然有人大吼一聲:“遭了,有敵軍殺過來了,快起來,你們快起來!”

  眾人從睡夢中驚醒,全都一骨碌爬了起來。趴在垛口一看,果然有一隊胡人已經衝到了山下,遠處呼嘯而來的是大片的敵軍。

  魯鐵亮完全被嚇傻了,小聲嘟囔道:“天哪,這可怎麽辦?我們要死在這兒了嗎?”

  魯鐵杵啪地一下拍在了大哥的肩膀上:“大哥,別說這喪氣話,我們怎麽會死在這兒呢?打贏這一仗,咱們就回家了。來,兄弟們,把我們準備的武器全用上,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厲害。”

  韓山讚賞地看了一眼魯鐵杵,招呼士兵們做好戰鬥準備。

  北胡領軍之人是他們的小王子,提前已經打探好了,隻有這個烽火台最隱蔽,上麵也隻有二三十個守衛,可以說是一擊即中。

  大可汗一直領著北胡主力與中原軍隊在西北方交戰,戰事十分吃緊,眼看著就要被打回去了。

  小王子不服氣,就想尋找其他突破口,派了很多偵察士兵出去,才發現了這麽一個好地方。

  於是他想趁雙方主力轉移到東邊兒來之前拿下這裏,打開通往中原的一道門,立下奇功一件,樹立自己在北胡軍中的威望和地位。

  他親自領兵三百人前來偷襲此處,覺得十個殺一個,此戰必勝。就派人去通知父汗,讓他率領大軍到這邊來,從此處進入中原。

  小王子算盤打的挺響,帶著三百騎兵興衝衝地往山上跑。

  烽火台上的眾人已點燃狼煙,向大部隊宣示此處有敵軍進犯。

  十名士兵整齊地站在垛口,手持長矛,對準了山下來進犯的胡人。

  領頭的小王子哈哈大笑,朝身邊的人大喊:“你們看見了嗎?隻有那麽幾個小崽子守著城呢,他們能守得住才怪。走,咱們去奪下這座烽火台,殺進中原去。”

  胡人齊聲大喝,鬥誌昂揚。與之相比,那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顯得異常蕭索,危在旦夕。

  敵人進入投石機的射程之後,韓山看準機會一箭射了出去,正中小王子左肩。

  可胡人身上穿著精鋼所製的鎧甲,那箭頭穿過甲葉子,隻把皮膚刺破,並未釘得很深。

  就在此時,魯鐵杵用力壓下投石機的一端,另一端盛放著一顆已然點燃引線的石球,裏麵盛了滿滿的火藥。

  碩大的石球呼嘯而至,小王子閃身躲開,石球打在了他身後的一名士兵身上,把它打落在地,石球也落到了馬肚子底下。

  小王子冷冷的哼了一聲:“不過是放冷箭,扔滾木雷石的本事。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扔幾個出來,給我往上衝。”

  他不打算打頭陣了,要讓士兵們往前開路,就在眾人衝出去沒有一丈遠的時候,身後突然爆發一聲巨響,一個碩大的火球炸裂開來。那一匹沒人騎的馬被炸得四分五裂,而離它不遠的小王子也被炸到了馬下,趴在地上起不來了。

  眾人趕忙回頭去救小王子,可就在此時,一個個火球木球打了過來,他們身邊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胡人自顧不暇,哪還有人去攻打烽火台。

  而此刻烽火台上的眾人也是心中惴惴,畢竟他們能做出來的武器有限,這一會兒工夫便用掉了大半,隻剩下牆角的一小堆,留著一會兒應急用。若援軍再不到,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可是他們不知道那驕傲的小王子已經渾身是火,任憑身邊的人撲打也沒能滅掉,又被一塊兒硬邦邦的石頭砸中了腦袋,已然斷了氣。

  接下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大片的胡軍如潮水一般湧來烽火台,台上眾人吃驚地看到北胡的王旗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