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3974
  錦屏笑了,“有阿娘在, 我總是能躲懶。”

  一家子熱熱鬧鬧過了個年。

  年初二那天,慧哥兒陪著錦屏, 跟著明朗和玉茗一起回了秦家,梅香也帶著黃茂林和泰和回了韓家,和蘭香一家子陪葉氏說話,婉柔也回了張家。

  葉氏與兩個女兒說閑話,“這初二各回各的娘家,倒是聚不到一起去了。婉柔本來說明兒再回去,我想著她兩個姐姐都回來了,讓她們姐妹一起聚一聚。”

  蘭香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大的是男孩,剛剛進學,小的是個女孩,才一歲多,還抱在懷裏呢。

  梅香把小姑娘抱了過來,親了親她的小臉蛋,“去大姨家好不好?”

  小姑娘不常見梅香,有些害怕,又撲到了蘭香懷中。

  黃茂林看了看小姨妹,心裏麵感歎日子過得真快。他總覺得蘭香還是那個一天到晚藏在姐姐身後的小丫頭,頭上紮兩個小揪揪,除了吃就是玩,這一眨眼,蘭香都有兩個孩子了。

  常大郎問葉氏,“阿娘,兩位舅兄要參加今年的春闈嗎?”常家兄弟去年沒有去參加秋闈,說要等下一科,爭取拿個好名次。

  葉氏點頭,“過兩日就走,東西都準備好了,和秦家兄弟一起去。”

  梅香問葉氏,“四叔不去嗎?”

  葉氏搖搖頭,“我問過你四叔,他說他再等幾年。”

  黃茂林忍不住感歎,“這讀書可真不容易,好幾年才能考一次,考著考著人都老了。”

  梅香笑著嗔怪他,“胡說,咱們家這些讀書人哪一個也沒老,我聽說那外頭有人孫子都好大了,也就勉勉強強考個秀才。”

  黃茂林咧嘴笑了,“要是讓我去考,就算有了重孫子,我怕是也考不上。”

  眾人都笑了,葉氏連忙安慰大女婿,“你有你的好,這滿天下的人又不是全部都要去讀書。”

  蘭香接口,“可不就是,姐夫有姐夫的好。”

  葉氏又問梅香,“慧哥兒和長俊去不去?”

  梅香搖頭,“慧哥兒說自己才中了舉人,這會子去考進士,怕是難中,萬一中了個同進士,那還不如不考呢。長俊倒是可以一試,但他秋闈考了第三名,若是再多學幾年,等到下一次說不定又能考個好名次呢。我也不懂,這是他們郎舅二人和李先生決定的。”

  葉氏點頭,“既然李先生這樣說,那就再等下一次吧。”

  姐妹兩人在娘家吃了頓飯又各自回去了。

  過了幾日,明朗兄弟二人果然要進京趕考去。準備了這幾年,兄弟二人覺得火候都到了,不管這次能不能中,總要去試一試。

  春闈在二月,一個多月的功夫,到京城綽綽有餘。

  葉氏給兩個兒子準備了足夠的盤纏,把他們送出縣城好遠才回來。

  兄弟二人坐了一輛車,帶了兩個隨從和簡單的行李就出發了。

  快馬加鞭到了府城之後,兄弟二人先去了胡家,秦家兄弟已經在那裏等著了。

  胡老爺非常高興,這四個孩子,一個比一個爭氣。胡家三代男人一起,備了豐厚的酒席給他們四個餞行。

  等到了省城之後,長俊和青蓮早就派人在城門口候著,人一到,立刻全都接去了孟家。

  李先生出來與眾人打過招呼,然後帶著青蓮去準備飯食和住宿。

  長俊給眾位長輩見過禮,敬陪末座。

  秦玉炔看了看長俊,“賢侄秋闈中了第三名,真是少年英才啊!”

  長俊連忙拱手謙虛,“僥幸而已,我不過是個死讀書的,不像諸位長輩們閱曆深厚,做的文章也更得考官大人們喜歡。”

  明盛一邊喝茶一邊接口,“你就不要謙虛了,沒事的,就算你比我們讀書好,我們又不嫉妒你。”

  秦玉璋哈哈笑了,拍了拍明盛的肩膀,“你這師傅倒是被徒弟比下去了!”

  明盛放下茶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本該是常理,二師兄到不明白這個道理。”

  明朗看了看長俊,這個外甥女婿家學淵源,又有才華,假以時日,必定不可鬥量。

  長俊又對諸位長輩說道,“我舅父已經進京,家母才去了信,諸位長輩到了京城後,隻管去找兵部員外郎李家,一切考試的事情,隻有我舅舅家打理。”

  秦玉炔拱手道謝,“多謝賢侄,我們頭一回去京城,四方黑五方,若有人引路,那才是事半功倍呢。”

  長俊微笑,“家母說了,諸位長輩都是至親,科舉的事情,我們也幫不上什麽忙,這些小事情還是能做到的。”

  說了一陣子話之後,外頭傳飯。李先生想著自己是個寡婦,把事情都交給兒子媳婦。

  長俊招呼客人,青蓮帶著下人把飯菜。

  明盛衝青蓮招了招手,青蓮連忙走了過去,“二舅,您有什麽吩咐?”

  明盛把青蓮上下打量一番,“沒有什麽吩咐,就是看看你。我們來之前,你阿娘偷偷跟我說,讓我看看你過得好不好。”

  青蓮笑了,“多謝二舅關心,我好得很。”

  明盛點了點頭,“我看得出來,既然都好,多給你阿娘寫兩封信,安一安她的心。”

  青蓮急忙點頭,“我知道了,多謝二舅提醒。”

  明盛又擺擺手,“你去忙吧。”

  青蓮擺好了飯菜之後,去了婆婆的院子裏,婆媳兩人一起吃飯。

  李先生看了看兒媳婦,“都預備好了?”

  青蓮點頭,“阿娘放心,都預備好了。”

  李先生讓青蓮坐下,“咱倆一起吃,吃完了你就回去歇著,剩下的事情讓下人去做。你舅舅們就算今兒走了也無妨,等回來的時候還是要路過我們這裏的。”

  青蓮陪著婆婆一起吃了頓飯。

  吃了晌午飯之後,秦玉炔就要帶著師弟們一起走。

  長俊攔不住,趕緊把舅舅的帖子給了他們一張,一再囑咐他們一定要去李家。

  四人收了帖子,坐上車又繼續趕路。

  送走了客人,長俊先去和李先生打聲招呼,然後回了房間。

  青蓮剛漱了口,卸了釵環,準備小睡一時。

  長俊笑著進來了,“娘子也不等等我。”

  青蓮瞥了他一眼,“你們男人家愛喝酒,萬一你喝的臭烘烘的,我準備把你趕到廂房去睡。”

  長俊摟著她,“好狠的心,你聞聞,我臭不臭?”說完,他就把臉湊了過來。

  青蓮把他的臉往一邊推,“臭烘烘的,趕緊去洗一洗。”

  長俊小聲問她,“我洗幹淨了,娘子等我嗎?”

  青蓮立刻紅了臉,“不正經,大白天的!”

  長俊哈哈笑了,然後在她臉上香了一口,小聲說道,“我逗你玩的,就算娘子願意,我也不行了,昨兒晚上累的太狠了。”

  青蓮立刻羞得滿臉通紅,舉起拳頭就去捶他,“快些去漱口,滿嘴胡話!”

  長俊哈哈笑著漱口去了。

  榮定縣那邊,葉氏又陷入了焦躁之中。

  兩個兒子一起去考試,葉氏擔心他們考不上,一來這幾年的努力白費,二來兒子們心裏也難過。

  葉氏又擔心一個考上了一個沒考上,她心裏清楚,若論起讀書,明盛更好一些。若是弟弟考上了,哥哥沒考上,她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麵對,又擔心大兒子臉上掛不住。

  葉氏還擔心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到時候一家人說不定就要天各一方。那做起官來,東西南北滿天下跑,按規矩她是要跟著大兒子,可明盛也是她的愛子,到時候一分開多少年,葉氏如何能不想念。

  還有兩個女兒,一直都在她身邊,三五天能回來看看她。若是自己跟著兒子走了,女兒們連娘家都沒地方回了。

  除了這些,葉氏還擔心自己的老母親。

  葉家老太太雖年紀不小了,卻一直健在。若自己走了,到時候老母親萬一有個什麽,回來都來不及。

  還有韓敬平的墳頭,這做官三五年回不來都是常理,別人家有親兄弟幫著打理,自己家就兩個兒子,到時候還得托別人。

  葉氏憂心不已,玉茗卻沒時間感歎。

  按理來說,玉茗是最應該擔心的,此去四人中,兩個是她親哥哥,一個是她丈夫。

  但清溪快要出嫁了,玉茗要忙著給女兒備嫁。

  婚期定在四月初,這是考量過的。到時候明朗正好從京城回來了,若是中了,女兒出嫁更好看些,就算沒中,好歹能參加女兒的婚禮。

  青蓮的未婚夫是明朗原來在府城讀書時同窗家的孩子,兩家也算門當戶對。

  玉茗一樣樣給女兒備嫁妝,家裏的許多事情就交給了婉柔。

  梅香家裏倒還好,黃茂林管理著家裏的產業,泰和每日讀書習武,慧哥兒一邊讀書一邊幫著照看家裏。

  因他這幾年不在家,如今好容易中了舉人,他準備在家裏多逗留一些日子,陪著父母兄弟和新婚媳婦。

  梅香整日悠閑的很,除了擔心女兒,她再也沒有操心的事情。家裏很多瑣碎的事情都交給了錦屏,錦屏盡心盡責,樣樣都做得非常好。

  黃茂林見兒子整日在家閑著,開始把他拉出去幹活,“就算你中了舉人,也要吃喝。家裏的事情從來沒讓你操心,如今你也娶妻成家,既然不準備外出讀書,先跟著我學習打理家務。以後若是你單獨過了,總不能什麽都不懂。”

  梅香也同意,“你也大了,你阿爹忙碌了半輩子,也該讓他歇一歇。你跟著你阿爹跑一跑,先熟悉家裏的事情,過一陣子春收,你替你阿爹辦了。”

  黃茂林和兒子開玩笑,“讓你這舉人老爺去收糧食,會不會丟你的臉?”

  慧哥兒趕緊解釋,“再沒有的事兒,給阿爹分憂,是兒子的責任,有什麽事情阿爹隻管吩咐,若是兒子做不好,還請阿爹教我。”

  黃茂林點頭,“論起讀書我不如你,但咱們家的這些雜事你要是想精通,沒個三兩年也不行。走吧,咱們先去糧店。”

  父子兩人走了之後,錦屏和細月一起陪著梅香說話。

  梅香看了看細月的肚子,“你這都快生了,不要天天往我這裏來,等會子自己去園子裏走一走,整日坐著人沒力氣,孩子也不好生。”

  細月點了點頭,“多謝太太,我這也不是頭一個了,倒不用擔心。”

  自從慧哥兒中了舉人之後,家裏人都改了口,黃茂林從大爺變成老爺,梅香也從大奶奶變成了太太。

  說起細月,她前幾年生了個女兒。

  剛懷上的時候,細月非常擔心,她怕女兒長得像自己。自己命好,能遇到貴人,但誰能保證女兒也有這樣好的命呢。

  貴仁一再安慰她,“都說女兒像父親,你不用擔心,定然長得好看。”

  等孩子瓜熟蒂落,眾人一看,果然長得像貴仁,細月終於放了心。

  如今這是第二個了,細月也想開了,要是女兒,肯定像父親,要是兒子,就算長得像自己,男孩子總不用怕的。

  這幾年家裏人口滋生,小廝和丫頭們配了許多對,孩子們也一個個落地,家裏住房忽然變得緊張起來。

  梅香年前就和黃茂林商議,說要換一套大些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