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612
  梅香吩咐細月,“讓王媽媽晚上多做幾個菜。”

  家裏下人聽說慧哥兒中了秀才,都紛紛過來道喜。主人家有喜事,下人們都跟著高興。主子高興了大家都能寬鬆幾日,說不定還能有賞賜。

  果然,梅香給家裏下人一人多發了一個月的月錢。

  慧哥兒中秀才的消息很快就轉遍了親朋,葉氏是打發下人過來問了問。黃炎夏從水玉坊跑了過來,拉著慧哥兒的手,激動的語無倫次,“我孫子才這麽大點,就能中秀才了,阿爺真高興!”

  這一回,黃家必須得辦酒席了。

  夫妻二人廣發請帖,請了各路賓客,宗族、生意夥伴、街坊鄰居還有梅香的娘家人以及其他親戚。

  酒席熱熱鬧鬧,慧哥兒端著酒杯給一些親近的長輩敬了酒,其餘客人由黃茂林和梅香招待。

  在梅香眼裏,秀才不算個什麽,但對黃氏宗族來說,這是第一個有功名的族人,自然值得好生慶賀一番。

  特別是黃炎夏,這幾年他因為年紀大了,飲酒比較少。這一日,他放開了喝,不管誰敬酒,來者不拒。

  黃茂林怕他喝多了傷身子,讓黃茂源貼身伺候著。

  黃茂源一家子今兒都來了,紅蓮後麵又生了個兒子,隻是這孩子看起來不大機靈。黃茂源也不在意,他自己本身也不是讀書這塊料,等到榜哥兒,雖然比黃茂源多認幾個字,但想考科舉,怕是白費力氣。

  這個小兒子就更呆了,快兩歲才學會走路,三歲多才勉強開口叫阿娘。楊氏和紅蓮操碎了心,婆媳二人這幾年專心在家帶孩子,總算把他帶出來了,雖不大機靈,總算不是個傻子。

  黃炎夏和楊氏這幾年一直分居,一個在縣城,一個在鄉下。黃炎夏見小孫子這樣,心裏也忍不住心疼,雖然人不在鄉下,時常把自己身上的銀子都送回了家。

  黃茂源帶著孩子看過大夫,大夫說這孩子身子骨沒毛病,雖然呆了一些,好生教導幾年,照看自己不是問題。

  這孩子雖然走路說話比旁人都遲一些,卻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旁人家的孩子還在護食的時候,他不管吃什麽東西,都會先往家裏人嘴裏喂。紅蓮洗衣裳,他會給阿娘搬凳子,楊氏腰疼,他舉著兩隻小拳頭給楊氏捶一捶。

  出門在外,特別規矩,讓叫什麽就叫什麽,不搶東西不打人,這麽乖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黃茂源計劃好了,他辛苦多掙些家業,以後自己的營生傳給老大,多買些田地給老二,好歹讓他們都能有口飯吃。

  可憐天下父母心,小時候那個憨厚不操心的黃茂源,如今為了兩個孩子整日忙碌不說,還擔心他們將來的日子。

  好在這幾年兄弟二人關係不錯,黃茂林有了好處也會第一個想到他。如意坊和迎賓樓那邊經常給黃茂源介紹生意,每年黃茂林回去收糧食,也把他帶上,讓他給自己拉糧食,不光給了足足的車錢,還會另外給一些補貼。

  楊氏這幾年越發沉寂,小孫子之前遲遲不會走路,讓她內心備受折磨,如今孩子終於正常了,楊氏頭上卻添了許多白發。

  因為操心孫子的事情,楊家那一攤子爛事早就被楊氏拋到腦後。

  言歸正傳,黃茂林和梅香給兒子熱熱鬧鬧的慶賀了一番,慧哥兒中秀才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剛辦完酒席,葉氏讓人來叫了梅香回去。

  梅香帶著青蓮一起回娘家,一進門兒,青蓮先給外婆舅媽們請安,立刻就被清溪帶走了。

  葉氏讓梅香坐下,拿了一封信給她。

  梅香奇怪,接過信一看,是李先生來信。

  梅香拿出信一目十行看完了,然後呆呆的放下了心,“阿娘,李先生說的是真的?”

  葉氏笑著點頭,“是呢,長俊從縣試到府試,一氣兒考了三個第一名。李先生有意求親,托我問你們的意見。我也懶得問了,直接給你看吧。”

  梅香還有些沒反應過來,“李先生怎麽會想著到我家來提親,不說兩個孩子年紀差的大,就是離得這樣遠,我也不放心呀!”

  葉氏表情嚴肅了起來,“你說的也有道理,孟家離這裏幾百裏路遠,聽說也是世家大族,想來規矩也比較重。不過李先生有這個想法,看樣子是喜歡青蓮。年紀倒不是問題,別說差了四歲,外頭差了十歲八歲的也有。這事還是要看你們如何想的,長俊這孩子倒是不錯。”

  梅香把茶盞端起來又放下,放下後又端起來,“阿娘,這事我做不了主。一來我得與茂林哥商量,二來,也要問問青蓮自己的意思。”

  葉氏點點頭,“李先生也隻是托我問你們的意思,你們回去好生商議。先不說青蓮,慧哥兒都十四歲多了,如今也中了秀才,也該給他說親事了。”

  梅香摸了摸手帕,“頭先他一直用心讀書,我們一直沒提這事兒。如今我也想給他說親事,但一時半會兒的,哪裏有合適的人選呢。”

  葉氏安撫女兒,“不用急,慢慢尋摸。慧哥兒身上有功名,親事不用發愁。”

  梅香在娘家坐了一會之後,又帶著女兒回來了。

  等黃茂林回來之後,梅香先與黃茂林說了李先生來信的事。

  黃茂林陷入了沉思,內心一番天人交戰。長俊這孩子真不錯,平日對青蓮也好,就是家裏離的太遠了,夠也夠不著。

  他反問梅香,“你覺得怎麽樣?”

  梅香有些舉棋不定,“孩子倒是不錯,李先生心性豁達,不像那些難纏的婆母。長俊讀書也好,家裏門第也高。就是這樣樣都好,反倒讓我不放心。”

  黃茂林忽然笑了,“我們在這裏愁斷了腸子,還不知道她自己如何想的呢。把兩個孩子叫過來問一問吧。”

  梅香嗔怪他,“哪能當著她的麵兒問。”

  黃茂林堅持,“還是要問問她的意思,這是她一輩子的事情?咱們給她說透了,願意不願意,也不是讓她立時就回答的。”

  梅香讓新月把慧哥兒和青蓮都叫了過來,一家四口坐到了一起。

  梅香笑著與兒女說道,“李先生來信了,長俊過了府試,考了第一名呢!”

  青蓮雙眼發亮,“真的,阿娘,先生好不好?長俊哥真厲害。”

  慧哥兒看向妹妹,“不過是中個秀才,有什麽厲害的。”

  青蓮連忙誇讚他,“大哥更厲害,年紀這麽小就中了。”

  慧哥兒鼻孔鼓了鼓,沒再說話。

  梅香看了一眼黃茂林,夫妻二人眼神交流了一番,慧哥兒定是知道了些什麽。

  梅香看向慧哥兒,“你和長俊不是一向好的很?”

  慧哥兒扭了扭身子,“是好的很。”

  梅香又問他,“難道你們鬧矛盾了?這幾個月沒見,就算想鬧矛盾,也沒機會呀。”

  慧哥兒搖頭,“沒有,阿娘不用擔心。”

  梅香打住不再問,她衝青蓮招了招手,把她叫到自己身邊,對著她耳語了兩句。

  青蓮忽然雙臉爆紅,“阿娘!”

  梅香摸了摸她的頭發,“你先回房去,自己好生想一想,行與不行,明兒給我個話。我與你阿爹跟你大哥說幾句話。”

  青蓮紅著臉,扭頭就回房去了。

  慧哥兒好奇,“阿娘,妹妹怎地了?”

  梅香問慧哥兒,“你覺得長俊如何?”

  慧哥兒想了想,立刻目瞪口呆,“阿娘,孟家真的來提親了?”

  黃茂林忽然雙眼犀利的看著他,“我們才得到消息,你是如何知道的?難道長俊提前給你通過信?”

  慧哥兒連忙搖頭,“沒有的事,阿爹不用擔心。長俊臨走前在咱們家喝多了,半夜說胡話,被我聽見了。我想著他走了也就罷了,沒想到李先生還真來提親了。”

  黃茂林與梅香又互相看了一眼。

  黃茂林問慧哥兒,“頭先你與他整日同吃同住,你覺得他人品如何?可能托付終身?你先不要想著青蓮是你妹妹,你就當自己是外人,說幾句公道話。”

  慧哥兒又想了想,“阿爹,長俊人倒是不錯,長得好看,沒有壞毛病,讀書也好,家裏人口簡單。最難得的是他與李先生都是豁達之人,從不斤斤計較,與這樣的人一起過日子,少了多少煩惱。”

  梅香點頭,“可不就是,若是家裏有個斤斤計較的,這日子過起來沒滋沒味。時間久了,家裏人個個愁眉苦臉,為一些針頭線腦的事兒煩心。”

  黃茂林聽妻兒說完,又問慧哥兒,“你妹妹也該說人家了,李先生家裏趕了個早,聽你的意思,倒是不反對了。”

  慧哥兒忽然又猶豫起來,“孟家離的太遠了,在省城呢。”

  黃茂林忽然輕聲笑了,“若是你以後有本事,也不是去不了省城,說不定還能去得更遠呢。你若沒本事,你妹妹就算嫁在身邊,該受委屈還是得受委屈。”

  慧哥兒收斂了笑容,“阿爹說的對,是兒子想左了。兒子以後一定用功讀書,不讓阿爹阿娘操心,給妹妹撐腰。”

  梅香忽然插了一句,“長幼有序,你還沒有著落呢,不能先說你妹妹。我且問你,你有沒有相宜的人家?”

  慧哥兒聽見阿娘說自己,頓時紅了臉,“兒子整日讀書,除了妹妹和表妹,再也沒見過別的姑娘,阿爹阿娘做主便是。”

  黃茂林搖了搖頭,“我們做主容易,萬一你不喜歡,豈不害了人家姑娘。我與你阿娘的親事,是我當初自己跟你阿爺求來的。你整日讀書,是見不到姑娘家,這也不怪你。你若有什麽想法,要提早告訴我們。你的事情拖不了太久了,再拖下去就耽誤你妹妹了。”

  梅香問兒子,“你對姑娘家有什麽要求沒有?”

  慧哥兒扭了扭衣角,“隻要是讀書人家出來的,講道理就行。”

  夫妻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把慧哥兒打發回房了。

  梅香愁的要死,到哪裏去弄個慧哥兒喜歡的兒媳婦呢?李先生那裏還等著回話呢!

  正在她發愁的時候,玉茗帶著清溪一起上門了。

  黃茂林不在家,梅香把玉茗帶進正房,“弟妹今兒怎麽有空過來?”

  玉茗喝了口茶,“聽說姐姐近日發愁,我來給姐姐解憂的。”

  梅香一臉好奇,“弟妹難道認識什麽好人家的姑娘?”

  玉茗笑了,“不瞞姐姐,我二哥家有個女兒,比清溪大一歲,正要說親事。慧哥兒這樣出息,我看了也喜歡,想保個媒。”

  梅香心裏高興,“弟妹真是及時雨,弟妹娘家的侄女自然是不差的。隻是,秦二爺也中了舉,慧哥兒還是個小秀才,就怕你娘家看不上他。”

  玉茗放下了茶盞,“我跟姐姐說實話,我還沒有跟娘家人說呢,隻是有了這個想頭。過幾日我大哥家要娶兒媳婦了,我與官人要帶著孩子們一起回去。姐姐要是覺得合適,讓慧哥兒跟著我們一起去,給我二哥二嫂看一看。”

  梅香有些心動了,“多謝弟妹,我晚上與你姐夫商量,明兒再給弟妹回話可行?”

  玉茗點頭,“這是自然的,姐姐要是一口答應了,我還不敢呢。”

  說完了慧哥兒,玉茗又問梅香,“青蓮可點頭了?”

  梅香小聲回答她,“我就問了一回,紅著臉不肯理我。我想著先把慧哥兒的事情辦好了,再說她的事情。”

  玉茗開玩笑,“姐姐家要是看不上長俊,那就讓給我吧。我們清溪也該說婆家了,長俊這孩子真好,我看著都眼饞。”

  梅香連忙謙虛,“清溪多好的姑娘,弟妹不用發愁。長俊這孩子好歸好,但孩子們的緣分是天注定的,就算沒有長俊,清溪也能說到更好的人家。”

  姑嫂兩個說了一陣子閑話之後,玉茗帶著清溪回去了。

  梅香趕忙讓人叫回了黃茂林,與他說了秦家的事情。

  黃茂林把兒子拎了出來,直截了當的問他,“你大舅媽想把她娘家侄女說給你,說要帶你一起回秦家,你想不想去?”

  慧哥兒頓時支支吾吾,“我聽阿爹阿娘的安排。”

  黃茂林對著他的屁股踢了一腳,“你自己娶婆娘,什麽都讓老子給你安排!快說,你到底去不去!這幾日縣城裏不少人家開始打聽你的親事,就算不去秦家,一時半會兒你也說不上更好的人家了。秦家一門三舉人,過幾年說不得還能中進士,要不是中間有你大舅媽,人家還不一定看得上你呢。”

  慧哥兒紅了紅臉,“那我跟大舅媽一起去。”

  黃茂林笑了,“去了之後記得守規矩,一切聽你大舅和大舅媽的安排。秦老先生德高望重,你小子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十四歲歲中了秀才有什麽了不起,在秦家人麵前把尾巴夾緊了。”

  慧哥兒點頭如搗蒜,“我曉得了,阿爹放心吧。”

  說定了去秦家,梅香立刻開始準備東西。慧哥兒要穿的衣裳,給秦家人的禮物,一樣一樣仔細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