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286
  黃炎夏一直不說話,楊氏也不想去勸他。楊氏心裏清楚,當家的肯定也舍不得大兒子,就像自己舍不得茂源一樣。

  等到了鎮上安定下來,慢慢的他也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黃茂源早早把車套好了,黃茂林先運梅香的嫁妝,再是家裏分給他的東西,最後才是豆腐坊裏的工具。

  梅香的嫁妝多,黃茂源跑了兩趟。黃茂林自己也趕著驢車跑了一趟,把家裏分的杯碗盤碟和桌椅板凳都運了過去。

  最後一趟,哥兒兩合力趕著兩輛車,把豆腐坊裏的東西一下子全部運走了。

  黃炎夏在鎮上給黃茂林蓋了一間一模一樣的豆腐坊,就在正院倒座房裏。

  黃茂林在鎮上的院子帶了個小跨院,跨院也分前後院,前院是三間倒座房,從西到東依次是柴房、牲口棚和一間倉庫。後院有三間正房和兩間西廂房,因院子太小,沒法蓋東廂房。

  跨院暫時空著,留著以後孩子們長大了可以住。

  正院比跨院大多了,前院四間倒座房,除了門樓,其中兩間是豆腐坊,另外一間是賣豆腐的地方。賣豆腐那間屋子緊挨著門樓,南邊開了個大窗戶,外頭搭了棚子,人家來買豆腐直接從窗戶裏就可以取。

  過了垂花門是後院,正房三間,兩側各帶一間耳房,東耳房存放的是糧食和黃豆,西耳房暫時空著。東西廂房各三間,梅香把廚房設在了東廂房南屋,夫妻二人住在正房。

  家裏人口少屋子多,梅香從葉氏那裏抱了隻小狗,是小花點生的,又把黑虎生的小貓留了一隻。

  黃茂林兄弟二人往鎮上運東西的時候,梅香把孩子交給葉氏,自己去新家歸置東西。

  每送來一車,梅香根據之前的計劃,很快就放好了。她力氣大,也不用別人幫忙,自己一個人就能擺好。

  她的嫁妝這回都能擺開了。

  堂屋裏的供桌是新打的,既然分家了,以後黃茂源也要單獨給祖宗上供。其餘八仙桌、太師椅、小飯桌等其他東西,都是梅香的陪嫁。

  黃茂林原來睡的那個小床放在了西屋,他的那個小衣櫃也放在了西屋。

  廚房裏有兩口新鍋,碗櫃一些東西都是新打的。家裏分的十幾隻雞都放在跨院裏養著,小貓小狗在院子裏跑來跑去的。

  梅香中途回去給慧哥兒喂了一次奶,然後又和黃茂林兄弟一起把豆腐坊裏的東西都一一歸置好。

  黃茂林的宅子是臨街的,以後門口的位置還可以租出去。

  中午,小兩口在韓家隨便吃了頓午飯,梅香抱著慧哥兒睡了一覺。下午起來後,兩口子繼續把一些細碎的東西歸置好。

  當天夜裏,兩口子直接就住在新屋子裏了。

  葉氏送來了菜和油,梅香自己做了兩個菜,小夫妻一起在新油燈下吃飯。

  梅香看了看新房子,忍不住和黃茂林感歎,“茂林哥,這新房子真好。”

  黃茂林笑了,“那可不,花了幾十兩銀子,能不好嗎?”

  梅香往慧哥兒嘴裏喂了一勺子糊糊,“以後家裏就咱們三個啦。”

  黃茂林在慧哥兒臉上親了一口,“以後人會越來越多的。家裏人少了,咱們就要多受些累了,沒有人幫忙,什麽都得指望咱們兩個。”

  梅香毫不在意,“不怕,我最不怕的就是受累。當年我和阿娘風裏來雨裏去賣菜,那多辛苦。如今整日在家也不用幹什麽,就是磨豆腐賣豆腐,隔兩天去給阿娘榨油,輕鬆的很。我要是忙不開,可以把孩子交給阿娘帶。”

  黃茂林想了想,“整日讓阿娘給咱們帶孩子,等過年的時候,你給阿娘做一身新衣裳。”

  梅香點頭,“好,給我阿娘做一身,給阿爹也做一身。”

  梅香沒有提楊氏,黃茂林也沒提她。自從分家的事情說定了之後,黃炎夏父子兩個都有些不舍,隻有楊氏每日歡天喜地。

  也好,以後他們住在一起,後娘再也不用看著自己礙眼,自己也不用想著怎麽和後娘搞好關係了。

  黃茂林甩甩頭,把楊氏拋到腦後。

  長房搬家後三天,黃炎夏帶著黃茂源一家子也搬了過來。

  黃茂源的宅子小一些,隻有正院,沒有跨院。

  黃茂源堅持讓黃炎夏和楊氏住正房東屋,他和紅蓮住在正房西屋。東廂房是廚房和庫房,西廂房其中一間給淑嫻住,其餘兩間空著的。前院倒座房裏,有門樓、客房和牲口房和柴房。

  雖然住了一大家子,但屋子多,也寬敞的很。

  黃茂林和梅香一起來幫了一天的忙,兩房人算是正式在鎮上安家了。

  黃茂林的宅子在西麵,更靠近街裏,西邊是一家新開的雜貨鋪,店主姓吳。東邊鄰居姓趙,家主是個牙子,專管給外地客商和本地人牽橋搭線。再往東來,是姓王的一家,正是那家開小飯館的。繼續往東來,才是黃茂源家。

  梅香來的第二天,黃茂林就開始磨豆腐了。當日正好是集市,黃茂林自己挑了擔子往各村去賣豆腐,梅香自己在家裏看著豆腐攤。

  梅香原說以後就在家裏賣豆腐,不去各村莊了。黃茂林沒答應,村裏人家也不是天天都來趕集,你不去,人家最多不吃豆腐罷了,但自家卻要損失不少。每天出去兩趟,能多得近二百文錢,刨除掉本錢也能賺一大半。

  葉氏怕女兒忙不過來,把蘭香打發過來給她帶慧哥兒。梅香擔心妹妹帶不好兒子,有時候自己抱著孩子坐在倒座房裏等客人。

  倒座房窗戶開的極大,外頭還延伸出一塊板子,上麵放了各式各樣的豆腐。

  開張當日,梅香往隔壁幾家都送了一些豆腐,算是認個門。

  黃家豆腐坊在平安鎮名氣大,大夥兒都認識梅香,也都接下了梅香的豆腐,還各自給了回禮,祝賀他們喬遷之喜。黃家兄弟一起搬到了鎮上,梅香娘家也在這裏,過一陣子黃炎斌也會搬過來,眾人也不敢小覷他們。

  都是街坊鄰裏,隻要不是同行,大家都願意處好關係,互相之間也能照應。

  梅香送豆腐的時候,請各家過幾日來喝喬遷酒,眾人都答應了。

  等黃茂源也搬好了家之後,黃茂林開始籌辦喬遷宴。

  作者有話要說:

  從此,小夫妻就要單獨過日子啦。

  作者自己單獨過了許久,有自由也有不便。沒有長輩管束,萬事自己做主。但有時候忙不開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搭把手。這世上的事大抵都是如此,利弊雙生。

  好在茂林和梅香都是能幹之人,葉氏和黃炎夏也會時常來幫忙。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啦~

  感謝在2020-04-10 14:30:01~2020-04-11 15:55: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貝拉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6750526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秋秋 679瓶;會飛的魚 40瓶;28988126 10瓶;一枚的英俊少年 5瓶;香蕉牛奶、繁花夢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3章 宴賓客十二生肖

  黃茂林提前擬定了要請的客人, 黃氏族人各家都要來,郭大舅家、郭二姨家、梅香的娘家,還有左鄰右舍, 包括他的發小張發財一家子以及部分張氏族人。

  大黃灣裏, 黃氏族人和張氏族人一起居住了上百年,親連著親,許多姓張的人家和黃家人互相之間都走禮。黃茂林如今單過,那些人家都是要請的。

  黃茂林把家裏巡視了一遍, 堂屋和正房西屋各擺一桌, 西耳房可以擺一桌,西廂房都空著呢, 可以擺三桌,東廂房除了廚房,其餘兩間屋子各擺一桌。跨院裏, 正房和廂房加起來可以擺五桌。

  這樣一算, 一輪酒席可以擺十二桌子,擺個三輪,老少一起上也夠了。

  辦酒席不能省錢, 要按照最多的人數來預備。

  黃茂林從屠戶那裏定了一頭豬,又從黃炎禮家裏買了許多山貨,大黃灣菜園子裏有許多菜,黃炎夏發話, 隨意他弄。

  家裏開著豆腐坊, 豆腐多的很,他又從鎮上唯一一家酒館裏定了二十壇子酒。

  他把王家飯館的掌櫃請來掌勺, 其餘擇菜洗菜等事宜,黃氏族人可以幫忙。

  喬遷宴各家的模式都差不多, 正日子當天,黃茂林作為家主,再次祭拜各路神靈,然後是放鞭炮,撒梁。

  今兒的撒梁與別家略有不同,其他人家撒梁用的喜饃都是從鎮上魏家喜饃鋪子裏定的,梅香家的喜饃除了外頭定的,她自己也做了一部分。

  梅香手巧,她把喜饃做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

  這門手藝還是黃茂林在省城裏看到的。

  當日黃茂林跟著明朗去考院試,他閑著無事到處瞎逛。無意中看到省城的喜饃鋪子門口放了各式各樣的喜饃,黃茂林當時看的眼睛都不眨了。

  小兔子、小豬、小老虎,那喜饃一個個做得憨態可掬,讓人看著心裏就高興。

  黃茂林當場買了一套帶回了家,他不過是和梅香提了一句,梅香卻把這事兒放到了心裏。

  這次撒梁,梅香自己做了一套十二生肖,混在一堆白饃饃裏特別顯眼。

  眾人欣喜地拿著那喜饃都舍不得吃。

  梅香今兒是有的放矢,這十二生肖她自己偷偷琢磨了許久。原來她想讓黃炎斌給她做磨具,後來放棄了,一來磨具不好做,二來怕有心人打聽。

  梅香手巧,原來慧哥兒沒出生的時候,她偶爾把家裏擀麵條的活攬了過來,趁著沒人的時候自己偷偷琢磨。搬家後,她更是每天揉一小團麵捏來捏去。

  這麽長時間了,除了龍她做得還有些欠缺,其餘都做得活靈活現。

  今兒這十二生肖一問世,旁人不說,鎮上的喜饃鋪子魏掌櫃立刻就坐不住了。

  十二生肖隻有一套,搶到的人自然不肯給旁人。魏掌櫃來轉了一圈,湊熱鬧搶了兩塊糖,然後又回家去了。

  撒梁之後就開宴,梅香把孩子交給了葉氏,自己忙的團團轉。

  明盛幫著記賬,黃炎夏、黃炎斌、黃茂源等人幫著迎男客,楊氏和唐氏幫著迎接女客。

  客人們一進門就是道喜,然後到明盛那裏把禮物放下。明盛一一登記,並讓黃茂忠的兩個兒子幫忙。

  郭舅媽和郭二姨把宅子轉了個遍,高興地隻知道說好。

  郭舅媽感慨萬千,大妹妹過世的時候,她雖然答應了幫著照應外甥,但外甥當時才兩歲,她這心一直懸著。

  這麽多年過去了,外甥終於長大了,娶妻生子,自己接過了豆腐坊,還搬到了鎮上,有了這麽好的宅子。

  郭舅媽激動地差點掉眼淚,梅香中途過來陪著說了兩句話,又去忙碌去了。

  今兒人多,葉氏怕嚇著慧哥兒,剛開始隻帶著他在自己家裏。

  韓敬奇一家子也來了,趙氏帶著韓明全也來了。

  本來梅香和大房並不走禮,但這是親堂兄,人家來送禮,梅香也不能趕出去,多雙筷子罷了。

  周氏和葉氏一起帶著慧哥兒,等快開席的時候才過來。

  黃茂林沒有請戲班子,韓家當日請戲班子,主要是為了慶賀明朗中秀才。黃茂林隻是搬家而已,請個酒席就夠了。

  吃過了酒席,黃氏族人和張氏族人都走了,街坊鄰居們也先後回家去了。

  直忙到快天黑,終於把家裏都收拾幹淨了。

  葉氏和明朗等人一直留在這裏,黃炎夏一家子也沒走。

  葉氏見都收拾好了,把慧哥兒遞給梅香,帶著三個孩子就要回去。梅香把家裏剩菜給葉氏弄了一大盆,還有別的的東西等明兒再給。

  因黃炎夏等人沒走,梅香也沒留葉氏。如今她搬到鎮上,娘兒兩個想什麽時候說知心話都行,倒不用和楊氏混在一起說。

  葉氏娘兒幾個走了之後,黃茂林讓黃炎夏等人別走了,就在這裏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