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181
  葉氏也很生氣,“大嫂,不過是兩樣首飾,我們既然送給侄女做添妝,就是給她帶到婆家去的。誰家女兒的嫁妝還給親娘管著的?大嫂你莫要糊塗,侄女婿就在堂屋裏,你再鬧,我隻能去叫七嬸過來了。”

  聽見蘇氏的名頭,董氏頓時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樣,又恨恨地盯著兩個妯娌,“還不是你們幹的好事,若是交給了我,哪裏能有這事兒。”

  周氏鄙夷地看了董氏一眼,“大嫂,你是真傻還是裝糊塗?交給你,那最後還能落到春香頭上?我們挑著出嫁當日給春香,就是不想給你收著。你聽懂了吧?要是聽懂了,就好生對你女兒。三弟妹,咱們走!”

  葉氏眯著眼看了董氏一眼,跟著周氏一起出去了。

  掀開簾子後,周氏笑著對大夥兒說道,“娘兒兩個慣常這樣,說著說著還急了起來。這不,兩個人自己又好了,倒不用咱們擔心。”

  春香的男人勉強笑了笑,對崔氏說道,“阿奶,我阿娘喜歡春香的很,說她聽話孝順,又不與人爭執,是難得的好媳婦。”

  崔氏打了個哈哈,“可不就是,我五個孫女呢,最小的蘭香暫時還看不出來,上頭四個,論能幹梅香是頭一個,論孝順聽話,春香是頭一個。”

  春香的男人對嶽父母的秉性很了解,但他家裏看重的是春香的品性,娘家人如何,隻要不是太過分,以後各過各的日子,逢年過節走動走動,旁的也沒甚幹係。

  春香當日得了首飾,想到她臨走時董氏的眼神,她一路上心裏墜墜不安。新婚第二天,她主動把東西交給婆母保管。東西在她手裏,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挨得過親娘的纏磨,索**給婆母罷了,阿娘總不能去問我婆母要東西罷。

  春香的婆母是個精明人,性子雖然也厲害,但人家講道理,並不是一味耍橫。她見小兒媳這樣懂事,心裏很是高興。當日,她聽接親去的堂妯娌說了首飾的事情,心裏也高興地直笑,也知道了小兒媳的為難。春香把東西給她,她二話不說接下了東西,先誇讚了一頓春香,並許諾過一陣子就還給春香。

  董氏沒要到東西,一整天都不高興,最後還是崔氏罵了她幾句,她才不敢再拉著臉。

  辦過了春香的婚事,年底還有明輝的婚事。但這中間,梅香家裏仍舊是忙碌個不停。

  葉氏既然答應了每個集給人家送菜,自然不能敷衍了事。每次從菜園裏摘回來的菜,她都要處理的幹幹淨淨,沒有一丁點泥巴和雜草,那些太老的、蟲眼多的,自然也不能給人家。為了怕菜被蟲吃了,她還時常帶著兩個女兒到菜園裏捉蟲。

  這一日,在鎮上。

  黃茂林如往常一般守著豆腐攤,天越發涼了,今兒沒有太陽,有些陰陰的,還刮起了風。黃茂林縮了縮脖子,雖然他穿的不少,但幹坐在這裏吹風,總歸是不大得勁。

  他起身走了走,和旁邊的張老爹拉著閑話。

  “張老爹,天越發冷了,您咋不讓您兩個兒子過來看攤子呢?”

  張老爹歎了口氣,“唉,兒子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誰不想往自己碗裏扒拉呢。也就隻有我自己來,這賬目才算的清明。”

  黃茂林頓了頓,“那您老可得注意身子了。”

  張老爹翹起了二郎腿,“呸,兩個兔崽子,我還能讓他們清閑了,大早上起來伺候豆芽的活兒,我讓他們輪著幹,我隻管到街上來賣豆芽。”

  黃茂林嘿嘿笑了,“您老做的對。”

  張老爹瞥了他一眼,“再過幾年,你弟弟長大了,你們各自成了家,到時候怕也是有的鬧呢。”

  還沒等黃茂林回答,忽然有個陌生人站在了他的豆腐攤旁邊,黃茂林忙過去招呼客人。

  “您需要豆腐?”

  客人挑剔地把豆腐攤子掃了兩遍,“就這些東西?”

  黃茂林愣了一下,又笑著問,“客人想要什麽樣的?”

  那人知道自己是外鄉人,雖然挑剔,也不敢表現的太明顯,“你這豆腐,沒有一樣能帶在路上久放的。水豆腐沒法帶,那千豆腐放兩天就壞了,旁的豆腐就更別提了,還得找個鍋炒了才能吃。”

  黃茂林仍舊客氣地笑道,“您說的是,隻是我們家暫時隻有這些了,客人難道見過別的豆腐?”

  那人見黃茂林小小年紀這樣客氣,也不好再挑剔,笑著說道,“我也是聽人家說的,有一種豆腐,能放好些日子,裏頭還可以加味道,直接拿了吃也行,放菜裏也行,又好吃又經放。小哥這裏既然沒有,我就不耽誤你做生意了。”

  說完,那人就走了,留下黃茂林在那裏思索。

  還有這樣的豆腐?這是什麽豆腐?往裏頭加味道?直接能吃?還經放?這人莫不是在驢我?

  黃茂林想了半天,說起來,不管是水豆腐還是千豆腐,都是可以直接吃的,但味道寡淡,還是做熟了好吃。

  黃茂林雖然覺得這個客人說的有些不大靠譜,但他心裏卻裝下了這個事情。

  和葉氏母女告別後,黃茂林挑著擔子一邊走一邊想。往裏頭加味道,加鹽?加糖?不論哪一樣,都貴的很呢。

  但怎麽加呢?什麽時候加呢?

  黃茂林回家後,如往常一樣交了賬,然後幫著家裏幹活。

  過了兩日,黃茂林實在忍不住了,和黃炎夏說了這個事情。

  黃炎夏沉默了半晌,反問他,“你想做?”

  黃茂林錯了措手,“阿爹,論起做豆腐,您比我老道。隻是,這位客人說的跟真的一樣。我想著,咱們不若多試兩回,若不能成,也就死心了,若能成,豈不是更好。”

  黃炎夏一邊忙著手裏的活計一邊跟兒子說話,“做成一樣豆腐可不容易,中間得拋費不少東西呢。說起來,咱們這裏的豆腐品種確實不多,我原來學手藝的時候,我師父我跟說過,在那豆腐之鄉,豆腐的品種比咱們這裏多多了,隻是他也不會做。好在整個榮定縣的豆腐咱們家都有,我也就沒想過別的。”

  黃茂林想了想,“阿爹,往後外頭來的人越來越多,若是真能做出一兩樣新鮮樣式,咱們也能搶個先。”

  黃炎夏又沉默了許久,他知道這個兒子如今正是愛拚敢拚的年紀,不管是去山裏尋木材還是想做豆腐,憑著他年輕人的一股勁,就沒有他不敢幹的。

  黃炎夏心裏權衡了許久,也罷,讓他幹去,能成最好,不能成,他以後也就能老實磨豆腐賣豆腐。

  “你既然願意幹,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給你二三斤豆腐,你自己折騰去,需要什麽料子,你有私房錢,你自己買,不能問家裏要。能做成了,我再把你掏的私房錢補貼給你,以後的利潤,我還分你一半。若是做不成,就算你自己的損失。”

  黃茂林喜得直搓手,“阿爹放心,我定然不會隨意拋費東西的。若能成,咱們家在榮定縣也算頭一份,若不能成,阿爹可別笑話我。”

  黃炎夏笑了,“你是我兒子,我怎會笑話你。要怎麽做,你自己安排,我不會給你打下手的。”

  黃茂林直點頭,“阿爹放心,兒子自己一個人搗鼓就行。家裏有什麽活,您隻管叫我,我再不會為了這個事情耽誤家裏的活計。”

  父子兩個說好了之後,黃茂林就一頭紮進了研究新式豆腐之中。

  他先是直接往豆漿裏加東西,結果讓水豆腐變鹹了,且出來的豆腐形狀也不好看。黃茂林想了許久,能易於存放,自然不能和水豆腐一樣。水豆腐放兩天出來好多水,而且還容易散。

  做了好幾天,仍舊沒做出個像樣的東西,在街上賣豆腐時,他也有些心不在焉。

  梅香見他沒精神,想著平日裏茂林哥總是花費心思哄著自己,自己也該多關心關心他,忙悄悄問他,“茂林哥,你是不是生病了?我看你懨懨的。”

  黃茂林勉強笑了笑,“我沒有生病,就是遇到了事情解決不了。”

  梅香把頭湊過去問他,“是什麽事情?我能不能給你幫忙?”

  黃茂林今天的豆腐已經賣完了,隻是過來陪著葉氏母女兩個,見梅香這樣悄咪咪地問他,他又忍不住笑了。

  趁著葉氏不注意,他偷偷摸了摸梅香的頭,“是做豆腐的事情,有個外地的客商問我要一種豆腐,我沒有,我想自己做出來,做了好多天,都不得要領,倒是糟蹋了不少好豆腐。”

  梅香一聽就明白了,“做豆腐的事情我也不懂,不過,想做一樣以前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可不容易呢。我當日想提高菜籽出油量,花費了多少心思呢。炒菜籽炒壞了好幾回,磨菜籽粉也磨的不成個樣子,打樁的時候太使勁,差點把油槽打壞了。茂林哥,你腦子比我還活泛,不要急,慢慢來。”

  黃茂林有些喪氣地用手指敲了敲凳子,“我阿爹給我一個月的功夫,這都七八天了,再等幾天,要是做不出來就算了。”

  梅香笑了,“一個月還長著呢,說不定哪一天忽然就得了。莫急,天長日久的,就算這個月做不成,你心裏有了這個事情,說不定哪一天又成了。”

  黃茂林見梅香一直安慰自己,也不好再垂頭喪氣,“我就是想著,若能多出個花樣,也能多得些進項。你看這街上,以後人越來越多,好多人都開始悶聲發財了,就我們家仍舊毫無進益。一時半時看不出來,時間久了,我們就要被人家甩出去好遠了。”

  梅香聽他這樣說,心裏也有些迷茫,“茂林哥,你說的對,我家裏今年雖然把餘家壓下去了,暫時吃了獨食,以後說不定又會有人來爭。想要不被人家壓垮,沒有些看家的本事還真不行。以後,以後我也不曉得會怎麽樣呢。”

  黃茂林忙安慰她,“你不要操心,等過幾年明朗大了,說不定他們兄弟都能考上功名,到時候你們家就好了。”

  梅香瞥了他一眼,“明朗就算考上功名,我也不能在家裏靠著兄弟一輩子。”

  黃茂林忽然眯起眼睛笑,小聲說道,“你別擔心,有我呢,你靠著我就行。”

  梅香臉紅了一下,“哪能什麽事情都指望你一個人呢,我總要分擔些。”

  黃茂林見她這個小模樣,心裏的不快頓時都飛走了。他忽然毛塞頓開,自己想家裏多些進益,一來是想減輕阿爹的負擔,二來不就是想讓梅香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嘛。若為了還沒影的事情讓梅香跟著發愁,豈不是本末倒置。

  黃茂林笑眯眯地看向梅香,“咱們走一步看一步,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你別操心,你已經很能幹了,剩下的都交給我吧。”

  梅香有些扭捏地微微低頭,“那你也別發愁了,日子還長著呢。”

  黃茂林點頭,“明兒晌午我去找你玩。”

  梅香忽地抬頭,又紅著臉低下了頭,“你來就是了。”

  她本來說不讓他來的,怕他背著阿娘跟她動手動腳。可黃茂林這些日子忙著研究新豆腐,去韓家去得少,梅香又有些惦記,心裏隱隱期盼著他能天天過來。

  這種想見麵又怕見麵的矛盾心裏讓梅香經常愁腸百結,她覺得自己好像有毛病,但又不知道跟誰說。黃茂林的動手動腳,讓她又害怕又緊張,又有些期待和甜蜜。

  今兒葉家沒來人,他們兩個在後頭悄悄說話,葉氏在前頭招呼客人,並不去管兩個孩子。

  得了梅香的鼓勵,黃茂林又繼續不死心地研製那種豆腐。

  在失敗了許多次後,黃茂林心想,要經久耐放,那種豆腐必定水少,要水少,那豆腐成型的時候就要壓狠一些。

  平常家裏做豆腐,若壓的不很,豆腐就嫩,壓狠了就老一些。那老到不能再老的豆腐會是什麽樣?

  黃茂林帶著疑問,一步步探索,最後做成了一塊含水量非常少且非常有彈性的豆腐。他嚼了一口,脆脆的,還怪好吃的。

  黃茂林把那塊豆腐放好,他自己把豆腐切成了絲,讓楊氏和韭菜一起炒了。

  謔,味道還不錯!

  黃炎夏吃了兩口後,忍不住笑了,“果真是不錯,有嚼勁。雖然不曉得這是不是那位客人說的那種豆腐,總歸是個新樣式。你明兒再做一塊,放在那裏,看看能放多久。若是放的時間久,你倒時候再想辦法加些味道進去,可不就成了。”

  黃茂林高興地吃了兩大碗飯。

  第二日,他又做了一塊同樣的豆腐,然後單獨存放了起來,每日去觀察豆腐。

  等過了三四天,豆腐仍舊沒什麽變化,七八天的頭上,才開始要變壞的樣子。

  黃炎夏見兒子做出豆腐了,他也開始上心了,“如今天冷,怕是放個十天八天都沒問題,等到了熱天,怕是放不了這麽久。”

  黃茂林想了想,“阿爹,不如咱們把這豆腐再壓狠一些,水少一些,總能放得更久。”

  黃炎夏點頭,“再往裏頭加些味道,看看如何。”

  黃家父子隻以為加些味道就好了,哪知道直接往熟豆漿裏加鹽,同時又點鹵,豆腐不成個樣子,味道也怪怪的。

  最後,黃茂林幹脆調了料子醃製,這回總算有味道了。但這豆腐仍舊是白色的,黃茂林為了和水豆腐區別開,又用醬油煮了煮,最後做出來的豆腐顏色很深,味道也很足,放了好幾天都沒壞。

  黃炎夏看到最後的成品後,忍不住點頭,“不錯不錯,味道可以,就是這成本不低,怕是不大好賣。”

  黃茂林想了想,“阿爹,這東西成本高,咱們先少做一些,價格賣貴一些。鎮上那些家底厚的,還有那路上的客商,總會有人買的。”

  黃炎夏再次點頭,“以後你每日負責做這個豆腐,旁的豆腐我來做。”

  黃茂林拿起豆腐又嚐了一口,“阿爹,您給這豆腐取個名兒罷。”

  黃炎夏頓時也難住了,這取名哪裏是那麽容易的。

  淑嫻在一邊站著,拿起一塊豆腐聞了聞,“阿爹,這豆腐怪香的,不如就叫香豆腐吧。”

  淑嫻本來是說著玩的,哪知黃炎夏和黃茂林一起點頭,都說這個名字好。

  楊氏笑了,“你阿爹和你大哥說正經事情,你倒是會打岔。”

  淑嫻嘿嘿笑了。

  黃炎夏見家人都在場,咳嗽了一聲,“都坐下,我說個事情。”

  眾人見他忽然正色,趕忙都坐下了。

  黃炎夏見家裏人都坐下了,對大夥兒說道,“這豆腐是茂林想出來的,茂源,你還記得我頭先跟你說過什麽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