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998
  梅香嗯了一聲, 接過湯一口喝光了。

  葉氏見孩子們都在,也不好多說,隻吩咐大家一起吃飯。

  飯桌上很沉悶,吃過了飯之後,黃茂林就和葉氏幾個告別,回家去了,連那一擔柴火都沒要。葉氏怕他路上滑到,也並未勸他把柴火挑回去。

  黃茂林剛吃飽了飯,身上穿得是梅香給他改的棉襖。把之前的棉襖接了一截,又往裏頭摻了些新棉花,暖和的很。他腳下穿的是一雙舊棉鞋,也是梅香給他改的,鞋底很厚。黃茂林怕濕了腳,用稻草繩編了雙厚厚的草鞋,套在棉鞋外頭,一點也不凍腳。

  等他到家的時候,黃炎夏等人已經吃過了飯了。

  冬日裏,大夥兒早晨起得都遲,中午睡午覺的少。外頭下雪了,空氣裏忽然變得冰冷冰冷的。

  楊氏帶著淑嫻在做針線活,黃炎夏把明兒要用的豆子都處理好了,和黃茂源一起準備燒個火盆。

  眼瞅著今天會有大雪,不攏個火盆,人坐不住。

  黃茂林跟著一起把一個樹樁劈開,放到火盆裏燒著了,然後把火盆端進了西耳房,一家人圍著火盆一起坐了下來。

  黃茂林知道黃楊木的事兒瞞不過楊氏,直接當著她的麵說了,“阿爹,我有個事兒要跟您說。”

  黃炎夏嗯了一聲,“你說。”

  黃茂林想好了說辭才開口,“今兒我和梅香到山裏頭去了,發現了幾棵黃楊木。”

  黃炎夏正在往火盆裏添柴火,聞言手頓住了,“發現了什麽?”

  黃茂林點頭,“阿爹您沒聽錯,是黃楊木,有好幾棵呢,梅香砍了一棵,我拉不動,就沒砍。嬸子和我商量過了,讓阿爹明兒一起去,把剩下的幾棵樹砍了,賣得了錢,咱們兩家分。”

  黃炎夏緩緩放下了火鉗,“你怎麽確定那是黃楊木?”

  黃茂林笑了,從懷裏掏出一塊粗麻布,打開一看,裏頭包了一截樹枝。

  “阿爹,這時候我從梅香那棵樹上折下來的枝丫,您看看。”

  黃炎夏接過後,剝開樹皮,仔細一看,果然不假!

  他親大哥是木匠,他自然是認得這樹木的。

  黃炎夏嗖地收回了手,“茂林,這事兒除了韓家,還有誰曉得?”

  黃茂林搖頭,“我們誰都沒說,這樹,是我和梅香往裏頭走了快十裏路才發現的。”

  黃炎夏把樹枝重重地放到了旁邊的凳子上,“誰讓你往裏走那麽遠的,遇到狼怎麽辦?你不要命了!”

  黃茂林嘿嘿笑了一聲,“阿爹,以後再不敢了,我們砍柴走著走著,沒成想就走了那麽遠。”

  黃炎夏看了他一會子,低下頭繼續往火盆裏加柴火,“那山裏危險的很,你們既然拉回來一棵,也能賣個幾兩銀子,剩下的就不要了。”

  還沒等黃茂林說話,楊氏立刻開口了,“當家的,黃楊木可值錢了,幹甚不要呢?多叫幾個人就是了,得了銀錢和親家母平分,誰也不吃虧呀。”

  黃炎夏頭都不抬,“你們光曉得銀錢,怎麽不想想。你們僥幸進去一次,沒有碰見豺狼野豬,若再進去,把樹都砍了出來,就算仍舊安全順利。以後有人得到了風聲,一窩蜂都往山裏去,萬一後麵有人被狼吃了,豈能放過我們?都說是我們帶壞了頭!”

  楊氏啞然,想了想,仍舊不死心,“當家的,要不,我把我大哥叫來,再叫上孩子們的大伯和茂忠,帶上茂林和梅香,咱們偷偷的進去,就把樹砍回來,以後再不進去了。”

  黃炎夏哼了一聲,“就你大哥那性子,他知道了,以後還了得,不是偷偷往山裏去,就是成天要來借錢。”

  黃茂林不吱聲了,過了半晌,他勸黃炎夏,“阿爹,都說富貴險中求,那裏頭成了材的,少說還有七八棵,若能弄出來,少說能四五十兩銀子,咱們一家能得二十多兩呢。二十多兩銀子,咱們賣豆腐要賣多久?咱們帶上火把和柴刀,我和梅香帶路,山裏說是深,其實半個時辰就走到了。對外就說,就說要打家具了,去弄些木料回來,也不怕別人看見。”

  楊氏聽了直點頭,“當家的,我聽說冬天到了,那熊瞎子都趴窩裏不動了。平日山裏都是樹葉,那豺狼躲起來人都看不見。等這場大雪一下,豺狼走過都有腳印,再不用擔心這畜生背後傷人的。”

  黃炎夏瞥了她一眼,“你倒懂這個。”

  楊氏陪笑道,“當家的,孩子們眼瞅著都大了,以後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呢。咱們家看似有三十多畝地,到時候分到兩個孩子頭上,一人也就十幾畝地,累死累活也攢不下幾個銅板。”

  楊氏因為從小家裏窮,後來跟了黃炎夏之後,雖然不愁吃喝,但因為不掌家,對金錢的渴望無比熱烈,聽說有一二十兩銀子唾手可得,她如何能不心動。就算銀子不歸她管,茂源多少也能分一些。

  黃茂源和淑嫻在一邊靜靜地聽著不說話。

  過了半晌,黃炎夏低聲說道,“茂源,淑嫻,把嘴巴閉緊了,出去不許說一個字,若是被旁人知道了,以後咱們家就不得安寧了。茂林,跟我去找你大伯,今年你阿奶滿五周年,咱們去商議商議,要多燒些錢紙。”

  黃炎夏帶著黃茂林走了,楊氏喜的直搓手。

  黃炎夏偷偷把那截樹木給黃炎斌看了。

  黃炎斌看過之後,喜道,“茂林,你小子隻見了兩回這種料子,倒是能記住了,果真不假,是黃楊木,這東西可值錢了。成材的原木,一棵能賣四五兩銀子呢。”

  黃炎夏把自己的擔憂說給了大哥聽,黃炎斌沉默了一會子後,笑道,“老二,你也太謹慎了些。山裏的樹木海了去了,誰家做家具不進去砍,怎地咱們就砍不得?不過是僥幸,得了幾棵好木料,旁人就算曉得了,也犯不著眼紅。茂林還記不記得路?若記得路,過幾日,咱們兄弟帶上茂忠和茂林,哦,還有韓家丫頭,一起去把樹砍了。你們既然和韓家說好了五五分,就給韓家一半。剩下的,你給我一些辛苦費就行。”

  黃炎夏笑了,“大哥說笑了,給韓家一半是自然的,剩下的,咱們兩家平分。”

  黃炎斌直擺手,“你要是這樣說,那我就不去了,你們爺兒兩個帶著韓家丫頭多跑一趟,也能弄得回來。”

  黃炎夏自小多得大哥照顧,有了好事自然想著大哥,但大哥一向從來不肯占他便宜,他也沒法,“既這麽著,大哥,你拉一棵回來,算你的,這樣可行?”

  黃炎斌想了想,“那也行,大哥就沾你們的光了。茂林,明兒趕集,你和你丈母娘說好,後天上午就進山。”

  黃茂林點頭應了。

  第二天在街上,葉氏聽見了黃茂林的傳話,想了想之後問他,“茂林,那山裏還有幾棵樹?”

  黃茂林搓了搓手,“嬸子,那長得高大的,估計還有個七八棵,還有幾棵小的。”

  葉氏點頭,“這樣,你回去跟你阿爹說,前兒梅香拖回來的那一棵算我們的。後天進山,我和梅香一起去,我們能拖回來幾棵我們就要幾棵,多的我們不要。”

  黃茂林愣住了,半晌後點頭,“那,那我就聽嬸子的。”

  黃炎夏聽說後沉默了,楊氏喜得直誇讚,“親家母果真為人好,一丁點便宜不肯占。”

  黃茂林瞥了她一眼,楊氏的笑容頓時卡在嗓子裏。

  當天下午,葉氏回村後,與路上碰見的族人談話,放出了一絲風聲。

  冬日裏無事,她想進山砍一些木料,回頭給梅香打嫁妝。正好明兒親家的親大哥黃木匠進山,她們跟著一起去,能挑到更適合的木料。但又怕雪天路滑不好走,要是摔了可不劃算。

  給閨女打嫁妝是正經事,眾人都勸她跟著黃木匠一起,人家是行家,能挑到合適的木料,不行帶上梅香和黃家姑爺,這兩個孩子能幹的很。

  葉氏一邊為難,一邊第二天帶著梅香一起和黃家人進山去了。

  黃炎斌隻留了兩棵小樹,其餘大的小的全部放倒了。

  黃家人讓葉氏母女先挑,能拖多少算多少。

  梅香笑了,“大伯,真的任由我托?”

  黃炎斌點頭,“那是自然,這樹還是你挑頭帶著茂林來尋的,我們都是跟著你發一筆小財呢。”

  既然他這樣說,梅香就不客氣了,先拖了兩棵大樹,她覺得這樣太不劃算,又在每棵大樹上綁了一棵小樹,等於她一個人拖了兩大兩小。

  黃茂忠看的瞠目結舌,天爺,這個弟妹也太能幹了,讓他來拖,他最多也隻能拖一大一小。

  葉氏隻能拖一棵大樹,但家裏還有一棵大的呢,加起來就是四大兩小。

  還剩下五棵大的,四棵小的,黃家四個男丁,全部拖走了。

  葉氏路上與黃家人商議,“親家大伯,我也不懂木材的事兒,您是行家,還是要托您幫我一起賣了。”

  黃炎斌點頭,“親家母放心,等我找好了買家,到時候你把東西送過去,一起脫手了。”

  兩家說好之後,各自回家去了。

  東西拖回家之後,兩家人都悄沒生息的沒往外透露一個字。葉氏仍舊帶著梅香每個集去賣菜和菜籽油,菜園裏如今的菜豐盛的很,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蒜苗......

  因近來雪天多,很多人家雖然種了菜,卻不願意到鎮上去賣。葉氏母女二人堅持冒著風雪上街,時常能賣上好價格。

  過了三五日,黃茂林帶來消息,黃炎斌找到了買主。

  鎮上的木器行吃不下那麽多,但他願意先收了,然後轉給縣裏。大的按五兩一棵,小的按半價。

  黃炎斌知道對方壓了價,但也不得不脫手。一來,這東西值錢,留在手裏時間久了會被人知曉,到時候惹來麻煩。二來,這種名貴的料子,可不是砍回來就能用的,中間還要經過浸泡、晾曬等許多環節。黃炎斌也沒處理過這種名貴料子,不敢輕易下手,隻能按原木價來賣。

  本就是意外之財,黃炎夏和葉氏都同意了。葉氏當天上午就帶著黃茂林和梅香一起,把木料拖到了黃炎斌家,對外說給梅香打嫁妝。

  三日後,黃茂林送來了二十五兩銀子。葉氏把明盛和蘭香打發到廚房裏吃零嘴,帶著梅香和明朗一起收了銀子。

  梅香摸了摸銀子,開心地好懸沒飛起來,“阿娘,這真是二十五兩銀子啊!咱們家的田地和油坊,忙碌一年也不一定能得這麽多呢!”

  葉氏點了點她的額頭,“家裏又不缺你吃喝,怎地這樣財迷!”

  梅香眯著眼睛笑,“阿娘,銀子又不紮手,多攢些銀子,以後弟弟們去考試,可費錢了。”

  明朗聽得心裏愧疚不已,姐姐冒著危險進山,得了銀子,先想到的還是家裏。

  葉氏笑了,“這是你的功勞,怎麽能都給家裏。這樣,我做主了,分一半給你,算作你的嫁妝。”

  梅香睜大了眼睛,看了眼黃茂林,頓時紅了臉,“阿娘,你說到哪裏去了,什麽嫁妝不嫁妝的,我去納鞋底了。”

  說完,她丟下銀子就回房間去了。

  葉氏笑得更深了,她之所以這樣說,其實是說給黃茂林聽的,或者說,她說給黃炎夏聽的。

  這樹,是兩個孩子找到的,她分出一半給梅香做嫁妝,剩下的,就看黃炎夏怎麽做了。

  黃茂林在韓家混了一上午,前些日子下了場大雪,地麵剛剛幹透,又開始下了。菜園裏的菜充足,西院裏也有不少柴火了,東院裏梅香前兒打了好幾缸油存在那裏,還有一小桶芝麻油,夠用好些日子了。

  葉氏攏了兩個火盆,西廂房放了一個,西耳房放一個。娘兒兩個做著針線,蘭香在一邊玩耍,黃茂林陪著說話,小花點躺在邊上。

  果真如葉氏所想,黃茂林回家後,黃炎夏就側麵打聽韓家的事情。

  “你丈母娘忽然得了這筆銀子,她兩個兒子兩年讀書的費用都不用發愁了。”

  黃茂林搖頭,“嬸子說了,分出一半給梅香做嫁妝呢。”

  黃炎夏點了點頭,“你丈母娘是個明白人,這樣,咱們家這回得的銀子,我也分給你一半。這銀子,你自己收好,以後你就算買田置地,也是你自己的,和家裏無關係。”

  當日黃炎斌說隻要一棵,黃炎夏又強行分給他一棵小的。二房剩下四大三小,共計是二十七兩五錢銀子。

  楊氏插了一句嘴,“當家的,這,還沒分家呢。”

  黃炎夏瞥了她一眼,“茂源,你記住了,以後你要是在外頭能找到來錢的路子,就算你和你大哥沒分家,你也可以留下一半,這是咱們家的老傳統。以前,你們大伯做木活兒,我磨豆腐,得了的銀錢都是交給家裏一半,剩下的自己留下,以後你們兄弟也是一樣的。若都等著吃大鍋飯,最後一個二個都成了懶漢,誰還願意幹活,白等著吃兄弟的就是了。”

  楊氏心裏想了想,就算分給茂林一半,還剩下十三兩多呢,以後茂源也能得一些,遂不再說話。

  黃茂林看了看黃炎夏,見他不像是試探自己,搓了搓手,“阿爹,兒子,兒子就謝過阿爹了。”

  黃茂林得了十三兩七錢半銀子,加上自己頭先剩下的一兩多銀子,他忽然又有了十五兩銀子了。

  本來空蕩蕩的錢匣子,頓時又充實了起來。

  葉氏得了這筆銀子,把梅香關在了家裏,暫時家裏柴火夠用一陣子,先不進山了。

  冬月中旬的一天,大房董氏忽然來報,小姑子韓氏生了個兒子,邀葉氏一起去送月禮。

  葉氏早就準備好了,五十個雞蛋,一套小棉襖,再加一百文禮錢。她和韓氏關係平平,這樣的禮也夠了。

  恰逢那天是集,雖然天冷,好在是個大晴天,葉氏一大早把梅香送到了鎮上,然後趕回來換了衣裳,帶上蘭香和大房二房一起往小姑子家去了,明朗兄弟二人都在家裏讀書。

  葉氏離開鎮上後,梅香就一個人在那裏看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