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451
  梅香笑了,“黃大哥也很好呢,總是幫我們家的忙。”

  黃茂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給妹妹幹活,我心甘情願。”

  梅香聽著這話,覺得好像哪裏不對勁。忙去搬凳子給他坐,搬凳子的時候,梅香的一頭長發散了下來,她一隻手拿著凳子,另一隻手沒法動,那頭發就落到了地上,梅香也顧不上了。

  哪知旁邊忽然伸出一隻手,幫她撩起了頭發,“妹妹當心,別踩著了。”黃茂林幫她把頭發撩到了身後,然後接過她手裏的凳子,轉身坐在了倒座房門口。

  梅香愣住了,她看了看自己的頭發,這樣散著確實不大好。但,但黃大哥怎能摸她的頭發,阿娘說了,頭發不能隨意給人摸的。

  半晌後,梅香自己坐在旁邊的小板凳上,“黃大哥早晨是不是還沒吃飯?”

  他仍舊笑眯眯地看向梅香,“我一會子就回去了,再吃也不遲,我看看妹妹家裏有什麽我能做的,妹妹傷了手不好動,光指望嬸子怎麽能忙得過來。”

  說完他又起身了,四處一看,果然事情好多。

  黃茂林挽起袖子,把水缸洗了,又從水井裏打水把水缸灌滿,然後把堆在東院裏的幾根劈柴劈了。

  梅香有些不大好意思,一直跟著勸,“黃大哥,這樣會耽誤您賣豆腐的,昨兒您就幫我們賣菜了,不能再麻煩您了。”

  黃茂林正在劈柴,聞言抬了一下頭,嘴巴蠕動了一下,想說什麽又忍住了,低下頭又開始劈柴。過了幾息的功夫,他忽然抬起頭,眼神遊離地對梅香說道,“妹妹,我想給你幹活。那王家小子不好,從來不給你幹活。給你幹活,我願意。”

  梅香又愣住了,品了半天,忽然臉紅。黃大哥這是什麽意思?他是他,王存周是王存周,我與王存周已經退親,還說他作甚。他拿自己和王存周比,這,這。

  梅香越發臉紅了,還沒等她反應過來要如何回答,葉氏回來了,她終於鬆了口氣。

  葉氏看見門樓裏的豆腐擔子,心裏就知道黃茂林來了。聽見東院的動靜,她放下菜籃子就進來了,“茂林,怎地給我們幹起活來了,你快些去賣豆腐吧,我看你擔子裏還有不少呢,等會子太陽大了,路上要熱壞了。梅香,你也是不懂事,怎能讓茂林給咱們劈柴。”

  還沒等梅香解釋,黃茂林立刻說道,“嬸子,我路過,順道進來看看,我早一些遲一些都無妨的,各家買豆腐也是留著晌午吃。”

  葉氏走過去搶過黃茂林手裏的斧頭,“聽話,快去賣豆腐吧,這些事情,我們能忙得過來。”

  黃茂林有些訕訕的,他總感覺葉氏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他放下了斧頭,忽然,他想起個事兒,“嬸子,這是昨兒賣菜的十幾文錢,請嬸子收好。”

  葉氏忙擺手,“我們昨兒吃了你二斤肉,那可不止十幾文呢,怎麽還能要錢。”

  黃茂林忙把錢放到旁邊的小凳子上,“嬸子說的哪裏話,肉是肉,賣菜是賣菜,一碼歸一碼,這是生意,那是人情。我給嬸子幫忙,是看咱們關係好。嬸子您忙著,我先走了。”

  葉氏不好再推辭,想了想,然後讓黃茂林且等一等,轉身去廚房拿出兩個煮雞蛋,塞到他手裏,“我看你擔子裏有茶水,把這兩個雞蛋吃了,省得餓壞了。”近來梅香受傷,葉氏每天早上都會煮幾個雞蛋,一個孩子一個,她把明朗兄弟二人的那一份給了黃茂林。

  黃茂林接過雞蛋,想了想,然後從擔子裏端出一碗豆腐渣,放到旁邊的小凳子上,又切了塊水豆腐放在豆腐渣上麵,“嬸子,這豆腐渣是今兒新做的,炒辣椒最好吃了。水豆腐也不能放,最好晌午就吃了。”

  葉氏推脫不過,“又偏勞你的東西了。”

  黃茂林笑眯眯地客氣了兩句,又和葉氏道別,然後挑著擔子走了。

  等他走了好遠,葉氏仍舊站在門口發愣。

  梅香蹭了過來,小聲解釋道,“阿娘,不是我讓黃大哥幹活的,我攔不住他。”

  葉氏回過神,摸了摸梅香的頭發,“阿娘沒怪你,茂林是個好孩子,熱心腸。來,我先給你把頭發梳,以後看來要先把你打理好再走,不然來人了,這樣散著頭發可不好。”

  梅香正想說可不就是,剛才......話到了嘴邊,梅香忽然有些說不出口。這,頭發的事兒還是不要跟阿娘說了吧,就當沒發生過。

  葉氏坐在凳子上,讓梅香蹲在自己前頭,慢慢給她梳頭。葉氏忽然想起十年前,那時候明朗剛出生,梅香才兩歲多,每天這樣蹲在她前麵,讓阿娘給她梳小辮子。

  葉氏摸了摸女兒的一頭烏發,忍不住心裏感歎,時間真快啊,那個整天要梳小辮子戴花花的小丫頭,如今長這樣大了,都有小夥子上門來獻殷勤了。

  葉氏想了想,對梅香說道,“以後茂林再來,請他坐坐無妨,別讓他給咱們幹活了。”

  梅香忙不迭地答應,“阿娘放心吧,下回我把斧頭藏起來。”

  葉氏笑了,不再說話。

  黃茂林得了那兩個雞蛋之後,沒有急著吃,而是把雞蛋放到擔子裏。走了好遠之後,他忽然伸出右手,在手掌心裏使勁聞了聞,似乎那裏還殘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香氣。

  黃茂林站立在那裏,愣了半天,忽然臉紅了,立刻拿起搖鈴搖了起來,“賣豆腐勒。”

  等出了韓家崗,他一邊快速走路,一邊把那兩個雞蛋吃了,喝了兩口茶水。緊趕慢趕,等他到家時,還是比往常遲了好久。

  好在黃炎夏和葉氏一起去地裏幹活去了,淑嫻正在洗一大盆衣裳,見他回來了,要給他盛飯。

  黃茂林攔住了她,“你忙你的,我自己盛飯。”

  這幾天黃炎夏和楊氏忙著摘棉花、扯花生,淑嫻又忙了起來。

  黃茂林匆忙忙吃了飯,也搬了個小板凳,往花生地裏去了。

  再說梅香這邊,葉氏給她梳好了頭發後就去做飯了。梅香等妹妹起來後,帶著她換衣裳洗臉,很快,明朗兄弟二人也回來了。

  葉氏把稀飯盛在盆裏,用冷水泡了一下,沒有那麽燙了。幾個孩子都收拾好了之後,大家一起坐在了飯桌旁邊。本來有四個煮雞蛋,幾個孩子一人一個,忽然少了兩個,葉氏有些為難。

  她對明朗兄弟二人說到,“今兒少兩個煮雞蛋,你們姐姐受傷了,妹妹還小,給她們吃吧,你們吃鹹蛋。”

  兄弟二人都點頭,葉氏把兩個煮雞蛋剝好了,兩個女兒一人分一個。這在韓家崗是極其難見的,兒子不吃給女兒吃。

  梅香把手裏的雞蛋用筷子夾開,往兩個弟弟嘴裏都送了一口,蘭香有樣學樣,往葉氏嘴裏送了一口,姐妹兩這才放心吃起飯來。

  吃過飯之後葉氏又要去地裏摘棉花,剛要出門,另一個小娃的親娘來了。這婦人是梅香抱著的那個小娃的親娘,姓魯,其夫與韓敬平平輩,叫韓敬仁。

  葉氏熱情地接待了魯氏,“弟妹來了。”幾個孩子也紛紛叫嬸子。

  魯氏笑著和葉氏打招呼,“三嫂,前兩日是明文媳婦,這兩日該我了。你家裏有什麽事情,盡管說,我雖然幹的不如三嫂好,也能撐個場子。這是我當家的今兒一大早從水渠裏逮的兩條魚,嫂子晌午做個菜,給幾個孩子補補,梅香受傷了,夥食不能差了。這是一百個雞蛋,嫂子留著煮給孩子們吃,我家裏多的很。”

  吳氏前兩日送了雞蛋、紅糖和二斤肉,魯氏打聽的清清楚楚,她沒有紅糖,就讓她當家的撈了兩條魚送了過來。

  葉氏笑了,“弟妹也太客氣了,家裏確實有些忙不開,弟妹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能要你的東西,我家裏都有呢。”

  魯氏是個斯文人,不會像吳氏那樣大聲說笑,她輕輕把籃子放在桌子上,“嫂子家有是嫂子家的,梅香為了我家孩子受了傷,我做嬸子的,別的沒有,這都是家裏的家常吃食,豈能小氣。”

  葉氏有些不好意思,“偏勞弟妹的東西了。”

  魯氏笑眯眯的,“嫂子這是要去摘棉花?我跟你一起去吧,我前兒就看到你家的棉桃都炸開了,得趕緊摘了,咱們走吧。”

  葉氏一再客氣,“那就多謝弟妹了。”

  葉氏和魯氏走了之後,梅香打發弟弟們去寫字讀書,完成秦先生定的功課,她自己陪著妹妹捉迷藏。

  平日裏阿娘和姐姐忙的很,哥哥們要讀書寫字,蘭香是女娃家,葉氏日常也不大放她出去瘋跑,她隻能一個人跟小花點玩。

  今日姐姐忽然要跟她一起捉迷藏,蘭香高興壞了。幾個院子裏到處躲,笑得咯咯咯的。

  每回蘭香躲起來,梅香走到她附近,她就忍不住笑,自然是一抓一個準。這樣抓了一會子後,換她來捉姐姐,梅香藏得不緊,她捉了兩次都捉到了。

  等到第三回 ,梅香躲了起來,等了許久都不見妹妹來,出去一看,原來她被樹上一隻小鳥吸引走了,忘記了自己正在捉迷藏,也忘記了姐姐正苦苦等著她去捉。

  梅香又好氣又好笑,拍了拍她的小屁股,“你怎麽不來了?”

  蘭香忽然想起正在捉迷藏,立刻抓住姐姐的袖子,“逮住了逮住了。”

  姐妹兩個笑成一團。

  葉氏和魯氏一人摘了一提籃棉花就回來了,魯氏喝了口水,不顧葉氏一再挽留,回家去了。

  今年葉氏種了不少棉花,家裏孩子多,年年都要做棉鞋棉襖,今年還要給崔氏做一身棉襖,她還想給娘家親娘做一身襖子。再有,過個幾年梅香就要出門子了,葉氏想給女兒多陪送幾床厚棉被,還有褥子薄棉被棉襖一堆的陪嫁,哪樣不需要棉花,這樣一想,葉氏頓時感覺家裏棉花吃緊。

  葉氏找了個超大的団篩,用兩根條凳架起來,把棉花都倒進去,一一鋪開,放在太陽底下曬。

  一邊曬棉花,葉氏一邊與梅香商議,“家裏油不多了,後天怕是得榨油了。”

  梅香幫著曬棉花,“請明文哥和敬仁叔來吧,咱們管兩頓飯。”

  葉氏點了點頭,“也隻得這樣了。”

  說完,葉氏見梅香若無其事地用右手幹活,有些擔憂,“你歇會子吧,等會我給你煎藥。你喝了王大夫的藥,有沒有感覺好一些。”

  梅香想了想,“倒沒有太大變化,但總是比頭一天強多了。”

  曬好了棉花,葉氏讓梅香跟她一起進了堂屋,讓她們姐妹兩一起坐著別動,她轉身去做飯了。

  昨兒吃的是黃茂林買的肉,今兒還有吳氏買的二斤肉,一直放在井裏湃著。

  葉氏去東院水井裏取出肉,聞了聞,還好,沒有大味道。她把肉拿回廚房,洗幹淨了,切成塊,那兩根骨頭上頭沒甚肉,想來是屠戶送的,葉氏也一並剁成小段。雖則上頭沒肉,啃一啃也能香香嘴。

  光吃肉也不行,還得弄兩個素菜,若吃的太油膩了,大熱天的容易壞肚子。葉氏又洗了兩根絲瓜和一把空心菜,打個絲瓜湯,拍兩個蒜瓣,炒一把空心菜。

  葉氏今兒用鍋燉的肉,又找了另外一個罐子,把梅香的藥放裏麵,然後連罐子塞到灶門裏,等飯菜熟了的時候,藥罐子裏的藥香味也出來了。

  那藥苦的很,王大夫特意叮囑熬濃一些,讓梅香每天隻喝小半碗。葉氏怕梅香苦壞了,都是讓她吃飯前喝藥。喝了藥再吃些好吃的,嘴巴裏總不會再有苦味了。

  梅香捏著鼻子喝了小半碗藥,頓時感覺舌頭苦得發麻。葉氏立刻往她碗裏舀了一大勺子肉,再夾一筷子空心菜,讓她趕緊吃。

  梅香也顧不上客氣了,先夾一塊五花肉放嘴裏,那肉裏葉氏放了糖,一口咬下去,梅香這才感覺自己的舌頭活過來了。

  “阿娘,這藥真苦。”吃了兩塊肉之後,梅香仍舊皺著眉頭。

  弟弟妹妹們見姐姐苦成這樣,都紛紛往她碗裏夾菜,梅香也不客氣,吃得歡實的很。

  因前一陣子梅香幹活多,天又熱,她吃得不大多,有些瘦了。葉氏想著最近好生給女兒補一補,臉上多長點肉,再把皮子養得更白一些,這樣總會多幾家來提親。

  再說黃家那邊,黃茂林跟著黃炎夏夫婦扯花生,幹活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的,腦海裏浮現的全是那一頭烏發。他還記得手裏的觸感,像緞子一樣滑。雖然黃茂林沒穿過緞子衣裳,但他知道緞子是最滑的。

  除了滑,還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這倒不假,梅香以前是韓家姑娘堆裏的臭講究,她洗頭發,用的是皂角,洗過了頭發之後,還會擦上一些從鎮上買的頭油。那頭油勻勻地抹在頭發上,頭發又香又潤又滑。

  葉氏怕女兒整天跟著她上街把頭發曬壞了,雖然寡婦持家不容易,她也沒斷了女兒的這些膏子和頭油。

  黃茂林手裏扯著花生,中途鬼使神差一般又舉起手聞了聞。

  楊氏奇怪,“茂林,你手上怎地了?”

  黃茂林大驚,“我無事,一下子使勁使大了,勒著手巴掌了。”

  楊氏眯著眼睛笑了,不再說話。這孩子這幾天神神叨叨的,怕是有事情。楊氏異常敏感,雖然心裏很疑惑,卻沒表露出一分。

  吃了晌午飯之後,黃茂林狠睡了一覺,起來後又去了花生地。夜裏,他在床上翻來覆去,下午睡久了,有些走了困,而且,那股似有若無的香氣一直纏著他不放,他總感覺自己喘不動氣來,直挨到三更天,他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黃茂林一大早挑著擔子去了鎮上,黃炎夏挑著另一擔豆腐到各個村子去賣。

  因吳氏開了個好頭,後麵魯氏有樣學樣,一大早把葉氏送到了鎮上。魯氏提前回來了,她想著梅香家裏近來定然不缺肉吃,就買了一斤紅糖、一條魚和二斤點心送到梅香家裏,這價錢也趕得上二斤肉了。

  再說黃茂林,他到了鎮上後,快手快腳把自家攤子擺好,又把葉氏的櫃台和凳子從趙家搬了出來,把大傘綁好,準備妥當了,候著葉氏過來。

  等他的豆腐賣完了,又強行把葉氏提前打發回來了,還往葉氏的籃子裏塞了一包紅糖。葉氏無法拒絕,隻得收了。

  今兒收了兩包糖,葉氏拆了一包,留了一包。過些日子回娘家,她要給她親娘帶一包回去。

  梅香頭先就說包糖饃饃吃,如今她手受了傷,葉氏回去的早,趕緊發了麵,包了近四十個糖饃饃。

  鄉下人大多都是做饅頭,夾著菜一起吃,偶爾會包菜包子,包糖饃饃的少,畢竟那糖可貴著呢。

  葉氏往韓文富、韓文昌、韓敬義和韓敬奇家裏各送了七八個,得了許多回禮。連崔氏和董氏這一對一向隻進不出的婆媳,也給了葉氏兩條筷子長的鯽魚做回禮。那原是韓敬義從青石河裏撈的,也沒花錢。

  但葉氏往大房送東西是送給婆母吃的,有沒有回禮她都不在意,能得兩條魚,倒是意外之喜。梅香傷了筋骨,就要多吃魚肉。

  葉氏把兩條魚放在盆子裏養了一下午,夜裏把魚做了,幾個孩子一起分吃了。

  第三天早上,黃茂林如約一般挑著豆腐擔子又來了。他要給韓家送菜錢呢,當然要來了,且來的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