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3860
  先把昨兒榨的油濾兩遍,再把油渣餅處理掉。

  韓家的油渣餅主要用來幹四件事情,一件是做吃食,第二個是用來喂豬,第三件是用來漚肥料,第四件就是賣掉。

  葉氏預備明兒帶個十幾斤去鎮上賣,總有人喜歡吃這個的,用來炒菜都不用放油。

  處理完了油渣餅之後,葉氏找來個兩個三十斤的油桶。韓家有五十斤、二十斤和十斤油桶各兩個,再小的就是油瓶子了,五斤的、兩斤和一斤的都有,還個舀油用的小竹筒,剛好半斤。有這些子東西,基本不用要稱了。

  葉氏往兩個油桶裏各加了二十五斤油,再加上十幾斤油渣餅,總共六七十斤的樣子。

  處理完了油坊的事情,葉氏對梅香說道,“今兒上午你再歇歇,我去田裏看看水,吃了中飯咱們再去菜園弄些菜。”

  梅香點頭,“阿娘,那我在家看著弟弟妹妹。”

  葉氏扛著鐵鍁出門去了,放水不需要太多力氣,葉氏一般都是自己去。除了真要出大力氣,外頭的事情,她一般不讓梅香出門。

  葉氏到自家田裏轉了一圈,五畝田基本連在一起的。下頭兩畝地水倒還充足,上頭三畝田再過兩天看樣子要放水了。明兒先去趕集,回來後再與人商議放水的事情。

  韓家崗還算好的,因為靠著小河,遇到雨水少的年份,收成差一些,也不至於絕收。那些沒有河流的地方,田裏沒水 ,眼見著莊稼要幹死了,半夜起來挖人家田埂偷水的事情多著呢。

  葉氏出門後,梅香見妹妹可人疼,忍不住抱著她親了兩口。

  明朗正在猶豫要不要讓弟弟去玩一會子,梅香端了杯溫茶水進了西廂房。

  “你們一人喝口茶,潤潤嗓子。”

  明朗笑道,“姐姐別忙了,歇一歇吧。”

  梅香摸摸明盛的頭,“好生跟哥哥讀書寫字,明兒我去趕集,給你帶好吃的回來。”

  明盛一邊喝茶一邊眯著眼睛笑。

  送過了茶,梅香去廚房裏看了看。

  葉氏早上去過一趟菜園,回來時把今兒要吃的菜都帶回來了。梅香想了想,準備晌午炒個茄子,用辣椒炒兩個雞蛋,拍兩條生黃瓜,莧菜留著晚上下麵條吃。

  見時間還在,梅香就去做針線。

  一家人冬天的鞋現在可以預備起來了,秋天農忙,沒時間做,各家主婦們都是夏天就開始準備。

  梅香拿起鞋底,又開始呼啦啦拉了起來。蘭香坐在小板凳上,拖著下巴看姐姐幹活,小花點躺在蘭香腳邊,把腦袋放在蘭香腳上麵,眯著眼睛打盹。

  梅香見一個小人一個小狗整日形影不離,覺得又好玩又可人疼,衝蘭香笑了笑,蘭香也衝姐姐笑了笑。

  梅香溫聲對妹妹說道,“蘭香,明兒阿娘和姐姐去街上,你在家裏好不好?”

  蘭香搖頭,“我也要去,小花點也去。”

  梅香搖頭,“我和阿娘是去幹活的,你在家跟著哥哥們,讓小花點陪你玩。等我們回來了,給你帶好吃的。你想吃油條還是油餅?要不買饊子給你吃?”

  蘭香想了半天,“我想吃糕糕。”

  梅香笑了,“你可是會吃,雞蛋糕貴著呢。”

  蘭香才三歲多一點,還不明白貴是什麽意思,又重複說道,“吃糕糕,吃糕糕。”

  正說著,葉氏回來了。

  梅香起身迎接,“阿娘回來了,您先歇一歇,等會子我做晌午飯。妹妹剛才說要吃糕糕呢,什麽都不要,就要糕糕。”

  葉氏也笑了,“明兒把菜賣了,總能得幾文錢,買幾塊糕點回來給你們吃。”

  梅香跟葉氏商量,“阿娘,要不要買些糖回來,我想包糖饃饃吃。”

  葉氏點點頭,“那就買一斤回來,你省著些用。”

  葉氏洗過了臉,從廚房裏拿了根黃瓜洗幹淨了,娘兒幾個一人吃了一小段。

  脆生生的黃瓜吃到嘴裏甜絲絲的,吃過了黃瓜後,葉氏也跟著梅香一起做鞋。

  梅香問葉氏,“阿娘,頭先舅舅們來給咱們幫忙,什麽時候咱們去看看外婆?”

  葉氏用針頭在頭皮上劃拉一下,“等咱們的攤子擺利索了,挑個背集的日子,割幾斤肉去看你外婆。”

  梅香又問,“天馬上越來越熱了,怕是會下暴雨,咱們家的屋頂的瓦片還沒撿呢。”

  葉氏嗯了一聲,“過幾天就請人撿,若你二伯有空就叫你二伯,他若顧不得,就叫你敬傑叔父。”

  娘兒兩個一邊幹活一邊閑話,很快就到了晌午飯時刻。

  等吃過了飯,葉氏對梅香說道,“這會子家家都在睡午覺,趁著沒人,咱們先去菜園弄些菜回來。”

  梅香一邊點頭一邊起身,“阿娘,那咱們走吧。”

  作者有話要說:

  各位親們,明天入V,萬字長更奉上,一百個紅包掉落。

  以後,那個風雨無阻每天長更的作者又回來啦。

  精彩的章節這兩天陸續發出,上街、退親,喜歡的話記得支持一下作者哈,愛你們,麽麽噠~~

  第35章 開門紅茂林失神

  果如葉氏所言, 一路上一個人都沒碰到。事情還沒成,葉氏不想讓太多人知道。

  娘兒兩個顧不得大中午的毒辣太陽,手腳不停地忙活, 還沒等韓家崗的人睡午覺起來, 就弄了滿滿一挑菜。

  剛回到家,明朗就立刻打了一盆水給她們洗臉,又端來兩杯溫茶水。

  洗過了臉,喝了茶水, 葉氏吩咐兒女, “明朗,去把大門拴上。梅香, 來跟我一起把這菜整理了。”

  正院東北角有一棵桂花樹,能擋住正房廊下好大一片陽光。

  娘兒兩個各自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廊下擇菜, 一點兒太陽也曬不著。

  葉氏帶著梅香, 把缸豆一條條捋順,用稻草紮成一把一把的。韭菜裏麵的死葉子、泥土全部擇幹淨了,也紮成捆......

  忙活了半個下午, 終於把一挑菜都整理好了。葉氏試了一試,這一擔略微輕一些,且菜不怕摔,她預備讓梅香挑這一擔。

  整理完了菜, 梅香打了個哈欠, 眼淚花花的。

  葉氏笑道,“這會子可不能睡了, 不然夜裏走了困,明兒早上起不來。”

  梅香也笑了, “我找點事情做就不困了。”

  娘兒兩個正說著,明朗過來了,“阿娘。”

  葉氏溫聲問他,“有什麽事情。”

  明朗不好意思撓撓頭,“我和明盛寫字的紙沒了,您明兒能幫我們帶一些回來嗎?”

  葉氏笑著點頭,“還缺別的嗎?我一並給你帶回來。”

  明朗搖頭,“別的都有,阿娘讓姐姐去買,姐姐知道我用什麽樣的。”

  梅香笑道,“放心吧,我給你多帶一些回來。”

  娘兒及個就在廊下說閑話,夏日的午後,寧靜的很,葉氏看了看家裏,當家的不在了,這個家好像還如原來一樣有活力,不光如此,娘兒幾個的心貼的更近了。

  葉氏在心裏對著韓敬平墳墓的方向暗語,當家的,你放心吧,我和孩子們都好得很,日子也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天雞叫兩遍的時候,葉氏就起來了。做飯、喂豬、掃院子,娘兒兩個各自分工。

  吃過了飯之後,葉氏囑咐明朗看好弟弟妹妹,就帶著梅香出門了。

  母女兩個走得早,等到了鎮上,天邊才亮了起來。

  黃茂林老早在就在豆腐攤上張望,他家裏離鎮上近,來的早,已經擺好了攤子,就等韓家母女來了。

  葉氏母女離著好遠的地方,黃茂林就看見了,忙迎接了過去,“嬸子和大妹妹來了。”

  葉氏笑道,“茂林來的好早。”

  黃茂林笑道,“嬸子和大妹妹吃了早飯沒?”

  葉氏把擔子換了個肩膀挑,“我們吃過飯來的,我還給你帶了兩塊鍋盔呢。你們小孩子家,餓得快。”

  到了地方後,葉氏卸下了擔子,擦了擦汗,“梅香,你在這裏看著,我去老板家把櫃台抬過來。”

  黃茂林忙跟了過去,“我跟嬸子一起去吧,昨兒就是我放的。”

  葉氏笑著感謝他,“若不是有你幫忙,我們哪裏能這樣順利呢。”

  梅香在攤位邊守著,過了一會子後,葉氏和黃茂林把櫃台抬了過來。

  那櫃台比較窄,但長度可以,葉氏把一桶油放在櫃台底下的櫃子裏存著,另外一桶擺在櫃台上,又把許多菜擺在櫃台上麵。

  葉氏心細,特意帶了把傘,綁在了櫃台一角。

  旁邊不遠的地方有許多人家都摘了自家的菜來賣,葉氏一看,心裏有些擔憂。

  黃茂林懂葉氏的心思,忙寬慰她,“嬸子,若有人壓價,等賣到一半再說。如今雖說賣菜的多,但也不能賣的太賤了,不然還不夠辛苦錢的。嬸子這菜籽油今兒是頭一回來賣,怕是要吆喝兩聲。這個月巡街的錢我剛才已經替嬸子交給張大哥了,嬸子放心,張大哥和我有些交情,沒人會來尋嬸子的麻煩,嬸子隻管做自己的生意。”

  葉氏掏了兩塊鍋盔塞到黃茂林手裏,“等會子餓了墊一墊肚子,我這裏還有熱茶,你吃東西的時候自己過來倒一杯,別客氣。”

  黃茂林笑眯眯接過鍋盔,與葉氏母女打個招呼,回自己的豆腐攤上去了。

  前天回家時,母女兩個特意問了各家菜價,什麽樣的菜什麽價錢,心裏都有譜。

  葉氏看那兩桶油,有些不好意思吆喝。

  梅香戴上帽子,對葉氏說道,“阿娘,我來吧。菜籽油勒,韓家作坊新榨的菜籽油......”

  正吆喝著,趙老板的大兒媳婦出來了,“韓家嬸子,給我打三斤油吧,我們家吃慣了你們家的油,等了幾個月了,可算來了。”

  葉氏笑著接過趙大媳婦手裏的油瓶子,“多謝您照顧生意,這幾個月因著家裏有事就沒來。以後每個集都要來的,還請您幫著跟街坊們說一聲。今兒您是頭一份,我送您二兩。”

  葉氏打油技術嫻熟,空竹桶一伸進去就能打出二兩來,保證不多不說。

  趙大媳婦欣喜道,“哎呦,那讓嬸子破費了。您放心,我明兒定然跟街坊們多說說。”

  趙大媳婦付過了錢,拿著油瓶子回去了。

  對麵,黃茂林的豆腐攤上人就沒斷過,水豆腐、千豆腐、豆腐渣......每一樣都在快速減少。

  梅香家的菜整理的幹淨,鎮上的娘子們挑剔,略微髒了就不要。

  一個家裏兒孫多的老板娘,一下子買走了一提籃的菜,葉氏欣喜地稱重算賬,臨走還送了她兩個番茄。

  老板娘笑眯眯看向母女兩個,“女人家做生意不容易,你家的菜幹淨,價錢也公道。有多的缸豆下個集給我帶二三十斤來,我要醃兩壇子。”

  葉氏笑道,“多謝嬸子照顧生意了,您貴姓?我給您送到門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