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036
  崔氏不肯動,董氏就打發二女兒春香,“你去你三嬸家,就說你阿奶要她的那二斤年例油。”

  春香十四歲了,入了秋就要嫁人,大姑娘家家的臉皮薄,一聽董氏的意思就明白了,“阿娘,阿奶願意?”

  董氏白了她一眼,“願不願意,你拎著油瓶子去,能打回來不就成。”

  春香無奈,隻得拎著油瓶子往三房去了。

  葉氏見到春香,笑問她,“春香,你來有事情嗎?”這個侄女是大房的特例,不像父母那般愛算計人,算是歹竹出了好筍。

  春香紅著臉,低聲說道,“三嬸,我阿娘讓我來,把阿奶的兩斤年例油打回去。”

  葉氏愣住了,給還是不給?給了吧,萬一崔氏不承認,自家豈不白損失二斤油。不給吧,春香一個丫頭巴巴地空跑一趟,也說不過去。

  梅香看出葉氏的為難,忙解圍道,“二姐,我們跟著二伯家說好了,到時候一起給,總不好撇下二伯。二姐要是來打油,我先給二姐記個賬,下回再一起給錢給菜籽都行。”

  春香正在不好意思,聽梅香這樣說,知道阿奶的油是要不成了,隻得點了點頭,“那就照著妹妹說的辦吧。”

  梅香給春香打了二斤新油,掏出賬本子記下賬。春香不識字,梅香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給她聽,春香知道三嬸家一向做生意公道,不會糊弄她,連連點頭。

  梅香讓她在賬目那一欄按了個手印,春香拎著油瓶子就回去了。

  春香回去後,董氏見油瓶裏麵有油,高興地問道,“三房給了?”

  春香吭哧吭哧了半天,隻得說了實話。

  董氏氣得用手指點她的額頭,“你個蠢材,什麽時候能有梅香那樣能幹,也算是我親生的了。”

  崔氏在一邊聽見了,譏諷了董氏一聲,“去要我的年例油,咋沒跟我說一聲?”

  董氏尷尬地笑了一聲,“看阿娘說的,怎能讓阿娘親自去,她小孩子家家的個,給阿娘跑腿是應該的。”

  那邊廂,葉氏對梅香說道,“梅香,春香按的手印,怕你大伯和大娘不會認賬了。”

  梅香啪地一聲合上賬本子,“哼,我不怕大伯和大娘不認。不認賬,我就折算成阿奶過年過生的孝敬錢。”

  葉氏忍不住笑了,“你阿奶要是知道了,又要罵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親親們要注意添減衣裳。感謝在2020-02-09 14:10:01~2020-02-10 18:25:2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有點兒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銀色月光、貓宋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章 開田日梅香受驚

  此後幾天,梅香和葉氏一起,獨自又打了幾槽油,家裏存了滿滿四缸油。

  梅香漸漸學會了用巧勁,不再一味蠻幹。這樣惜著力氣勻勻地使,反倒不覺著累了。且她下手重,每一槽油都能多打出個幾斤來。

  韓家油坊一連幾天都開鍋,且又是梅香這樣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親自打的油,這消息就跟長了翅膀的風一樣,很快,周邊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原來的老主顧都紛紛背著菜籽上門,梅香和葉氏仍舊按韓敬平定的的折算率兌給人家菜籽油,若是一下子能打個十斤以上,還能送個半斤八兩的。

  有一些想看熱鬧的,抬了菜籽過來換油,韓家也童叟無欺。一些好事者原以為梅香是個身高八尺的粗壯小姑娘,沒想到卻是眉眼細細皮子白白,都有些不大相信。又見她輕輕鬆鬆扛起一包油菜籽,頓時又驚得直咂舌。

  梅香不想出風頭,隻幹自己該幹的事情。來的人多了,有時候帶著明朗一起稱油算賬。

  誤打誤撞的,不需要韓家自己費功夫,韓家油坊的生意頓時好了許多。

  這期間,葉氏帶著明朗去了韓敬傑家,請韓敬傑把家裏五畝田又細整了一遍。韓敬傑三十歲的樣子,以前因家裏兄弟多,窮的很,娶親也遲。好容易娶了個婆娘柴氏,將將十年的的功夫又呼啦啦生了四個兒子。

  兒子們都還沒長成,整日要吃。韓敬傑家本來就底子薄,隻得賃了韓敬平家的地種。但韓敬傑有一樣好處,他家雖窮,卻不是那等沒誌氣的人家。人家窮,但窮的硬氣,不偷不搶不算計人家。韓敬平家的活,他幹的無比細心。韓敬平在時時,也願意和他來往,每回家裏缺短工,頭一個就想到他。

  葉氏和韓敬傑說好了,家裏的牛給韓敬傑用,但自家的田也讓他整。包括下農家肥這些粗活,都包給了韓敬傑。梅香再能幹,也不能讓她去梨田耙地。

  韓敬傑也樂意,他家裏沒有牛,農忙季節用旁人的牛,是要按天給錢的。梅香家的牛不要錢給他用,他給梅香家整田,兩廂都好。

  五畝田整好了後,葉氏帶著梅香一起,給水田放了足足的水。如今青石河裏的水足的很,大家商議好了順序,按照水田離青石河遠近不同,先後通過公共水渠往自家田裏放水。

  等水放足了,最緊張的栽秧季節到了。

  此前,附近的人都陸陸續續來打了油。梅香家一開田,每天都鎖了門,全家一起出動。

  頭一天,葉氏起的很早,做了蛋炒飯,油水足又不膩人,一個孩子吃了一大碗。吃了飯後,娘兒五個一起往田裏去。出發的時候,天將將亮了起來。

  今兒先扯秧,葉氏帶了三個秧馬和兩個小板凳,還有幾頂草帽子。

  葉氏帶著梅香和明朗一起下了田,讓明盛在田埂上看著妹妹。

  梅香多少下過幾回田,倒能適應。明朗以前下田都是跟著玩,今兒頭一回下田幹活,又新鮮又緊張。

  娘兒三個坐在秧馬上,低頭開始扯秧苗。

  葉氏仔細教了兒女們要怎麽幹活,教完後,她在前頭領頭,兩個孩子在一邊有樣學樣。

  扯秧苗倒不是很難,姐弟兩個很快就能上手。成把成把的秧苗用稻草紮好,擺在水田裏。

  田埂上,明盛帶著蘭香正在鬥草。

  梅香正幹得帶勁,忽然感覺腿上有些癢癢的。她先忍了忍,過了一會子後,越來越癢,還有些疼。

  她今兒脫了鞋襪下的田,但褲腿是放下來的。實在癢得厲害了,她也顧不上害羞,把褲卷巴拉起來一看。

  頓時,梅香就在田裏尖叫了起來。

  葉氏驚得扭頭一看,梅香正在用力扯腿上一根黑乎乎肉肉的蟲子。

  葉氏一看就知道是螞蟥,立刻大聲對梅香喊道,“不要扯它,越扯越緊。”

  說完,葉氏就衝了過來,把梅香的手打掉,螞蟥頓時又緊緊吸附到梅香的腿上。葉氏狠狠一巴掌拍過去,螞蟥被拍掉,落到旁邊的秧苗上。

  梅香總算停止了尖叫,但是已經哭成了花臉貓。

  葉氏摸摸她的頭,“莫怕,沒事的。”

  梅香擦了擦眼睛,不好意思道,“阿娘,我不怕,我就是,就是。”

  明朗在一邊打岔,“我也嚇了一跳呢,阿娘,田裏是不是還有好多螞蟥?”

  葉氏搖頭,“不會太多的,別怕。若再有了,一巴掌就能打掉了。”

  葉氏囑咐完了兒女,又回去繼續幹活。明朗用稻草把那條螞蟥卷起來,送到田埂上,讓明盛帶到大路上,用石頭砸死。

  明盛樂顛顛用稻草拖著螞蟥去了大路上,跟蘭香一起,一人撿一塊土坷垃,你一下我一下,把那條螞蟥砸了個稀巴爛。

  娘兒三個繼續低頭幹活,速度也越來越快。

  中途,葉氏讓明朗回家,把爐子上的茶水和爐子旁邊溫著的雞蛋餅拿過去。娘兒幾個來的早,要等到中午再吃飯,怕是要扛不住,小孩子餓得又快。

  明朗回去了有一會子後,隻見他拉著臉端著茶缸和大瓷碗來了。

  梅香忙問,“咋地了?”

  明朗被姐姐一問,頓時眼眶有些發紅,“我來的時候,遇到了韓敬寶,他拿走了好多餅。”

  梅香眯起了眼睛,韓敬寶個無賴子,如今敢欺負到明朗頭上來了。

  說起韓敬寶,韓氏族人都想痛打他一頓。此人快四十歲了,又沒個婆娘,也沒有田地,住在兩間破屋子裏。整日遊手好閑,偷雞摸狗什麽事情都幹,專愛欺負老弱婦孺。別說族人了,他的親兄弟們都嫌棄他跟嫌棄臭狗屎一樣!

  明朗一手端著帶蓋子的大碗,一手端著銅製大茶缸,他一看就曉得裏頭是吃的。趁著明朗不注意,掀開蓋子抓了一把就跑了,一邊吃還一邊哈哈笑。

  明朗是讀書孩子,年紀又小,如何能鬥得過這種無賴子。

  葉氏沒說話,把剩下的餅給幾個孩子分了,梅香帶著弟弟妹妹一人強行往葉氏嘴裏喂了一口。

  一個上午,娘兒三個扯了有整整兩挑秧苗。

  葉氏看了看日頭,對梅香說道,“梅香,你先回去做飯吧,把明盛和蘭香帶回去。”

  梅香答應了,起身後走到田邊洗了腳,穿上鞋襪後拉著弟弟妹妹往回走。

  她一邊走一邊想,要怎麽悄無聲息地把韓敬寶個無賴子收拾一頓。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祝願大家都能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喜歡的話記得收藏文章和作者喲~

  感謝在2020-02-10 18:25:29~2020-02-10 18:46: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咪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章 無恥人行無恥徑

  農忙的日子又漫長又飛快,累極了的時候,感覺這日子真難熬,但一天天熬下來,回頭一看,呀,田裏的秧都快栽齊了。

  梅香家隻有五畝地,但勞力少,娘兒三個扯一天秧,夠栽兩天。

  扯秧不算累,可以坐在那裏。栽秧才累呢,一直彎著腰,從早到晚。葉氏自打嫁給韓敬平之後,這樣的重活做得就少了。頭兩天還能支應,過了三四天之後,她一低頭就感覺耳朵嗡嗡直響。

  梅香初生牛犢,她勁兒大,往田裏戳的時候很輕鬆,但為防止傷了手指頭,梅香用布條子把手指頭裹了起來。

  這樣幹了幾天後,梅香隻是覺得有些腰酸。等她發現葉氏一直在強撐後,死活不再讓她下田。

  明朗一直留在秧田裏扯秧,見葉氏體力不支,他也主動去幫姐姐的忙。葉氏無奈,隻得自己去扯秧。

  梅香帶著明朗在水田裏低頭忙個不停,但明朗才十歲,梅香不敢讓弟弟太累著,不時打發他去給葉氏幫忙。

  路過的人見兩個孩子在田裏忙活,都歎了一口氣。但如今誰家不忙呢,但願她們母子幾個能撐得下來。

  葉氏每天變著花樣給孩子們做吃的,就怕虧著了兩個孩子。

  她歇了兩天後,又開始跟著梅香一起栽秧。

  梅香不肯,“阿娘,您才好些,別低頭了,仔細摔倒了。”

  葉氏搖搖頭,“哪裏有那麽嬌氣,我小時候在娘家也不是不做活。跟著你阿爹享了幾年福,但手藝都還沒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