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炮彈洗地ii.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9-02 01:35      字數:2731
  “世上風波終未已,江南煙雨正堪眠。”

  相比江南的和風細雨,北方逐鹿中原的序幕已經緩緩拉開。

  吳國建康、宋府。

  宋維超放下手中信件,眉頭皺緊陷入沉思。

  時隔二十年,又要開始了嗎?後唐與後周的覆滅,已經沒人記得了嗎?想著想著,宋維超腦中出現了當年戰場的畫麵,“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雖是一屆文官,但年輕時的宋維超也是能“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的將才;他上過戰場做監軍,他見過戰場的流血無情,也見過戰場的豪邁瀟灑,他至今都忘不了“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的慷慨悲歌。

  “哐哐……”

  突然響起的敲門聲,打斷了宋維超的往昔回顧,收拾好桌上散亂的信件,語氣平和的說道:“進來!”

  進門是一錦袍中年,步伐沉穩且快速,臉上還帶著少許焦急之色。

  “父親,康江果然去了文錦殿。”

  宋維超點頭,示意自己知曉:“看來鄭國使者已經找過三殿下了,如果我沒料錯,三殿下一定是傾向出兵的,北線戰事接連吃癟,三殿下是不會甘心的,明日朝堂太尉一派與三殿下,一定會唆使陛下繼續調兵北上,與鄭國兩麵夾擊……王新。”

  提到王新,宋維超總會有種不真實感,當年那個不到自己大腿的孩子,如今已是一方巨擎,手握數萬大軍,主宰一方生死。

  聽到自己侄兒的名字,宋元應也是感慨唏噓不已,嘴角不時會莫名翹起。

  想到自己侄兒現在的處境,宋元應言語焦急的道:“父親,不能讓大王發兵北上,明日朝會我們一定要阻止三殿下帶兵淮安府。”

  見自己父親猶豫不決,宋元應繼續遊說道:“當初驅逐王複離開吳國已經先錯一步,我們不能一錯在錯了父親,所以這次必須擋下三殿下,確保淮安一線無法發動大規模戰事。”

  看著宋元應的焦急模樣,宋維超冷哼道:“王新盡然敢發兵鄭國,就有自己的謀算,需要你在這裏著急。”

  雖被嗬斥,但宋元應卻沒在乎。

  “戰場局勢順機萬遍,望父親早做決斷。”

  呼出一口濁氣,宋維超壓低聲音道:“你去刑部找李尚書,我去和郭將軍談談,怎麽說就不用我教你了,之後在去工部……”

  點頭應諾後,宋元應試探著問道:“要不讓元顯去一趟北邊,他好久沒看到文霆了,近日還總是和我提到,說那小子不孝順,至今未歸。”

  想想,宋維超點頭道:“行,讓他帶著佩茹一起去。”

  宋家後院,平日裏鬱鬱寡歡的宋佩茹,臉帶笑意的嘀咕道:“新兒,為娘好想你,娘來了……”

  ……

  太行山下,泉陽城外。

  歡呼聲在天穹回蕩,數不清的鄭國士兵,從城中或軍營湧出,他們越過城前壕溝,來到城外的曠野上列陣。

  鄭軍以各軍為單位布陣,左翼以機動騎兵為主,右翼則是來援的晉中鎮軍,中軍則是李穀的精銳邊軍,軍陣南北長達數十裏,一眼看不到盡頭,密集的軍旗,迎風獵獵飛舞。

  中軍位置,李穀眺望東邊,他全身披掛,外罩甲袍,騎著一匹健壯的紅棗馬,身後係著披風,給本就威武的氣勢又多加一分威嚴。

  各軍將領頂盔皮甲居於身後,明晃晃的盔甲與寒光閃閃的兵器,盡顯戰場的金戈鐵馬的肅殺。

  久居太行山中,李穀早就想揮軍平原,今日他終於可以如願以償,這種關乎國運的的大戰,此戰若勝,他將在史書上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軍心士氣的鼓舞也無以倫比。

  看著雙方數十萬軍隊集結於此,李穀若是讀過高祖的詞,一定會豪邁的大喊一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蠻兵南下,我漢家兒郎本應先驅逐韃奴,讓我漢家百姓不受蠻兵欺淩,可就在這危難之際王新小兒卻是行不義之舉奪我忻州,將士們可願與本將一起誅殺此賊,還我大好河山。”

  此話一出,身後的呐喊聲由如洪鍾,源源不絕!

  “願與將軍殺賊!”

  ……

  “好!那就隨本將一起殺賊建功!擂鼓!殺啊!”

  “殺、殺、殺……”

  ……

  身後將領微微一笑,對李穀說道:“有將軍此話,王師定能旗開得勝,大破王新賊軍!”

  “對,定能殺王新賊軍各片甲不留!”

  “我大鄭軍士不懼一戰,作戰最為凶猛,定能首站建功,斬敵將頭顱與馬下。”

  身後將領紛紛說道。

  一番美好祝願後,中軍後方鼓聲響起,漸漸響徹天際。

  鄭軍往前緩緩推行,看天邊一道墨綠軍陣,同樣向這邊滾動,前進的腳步聲猶如海浪波濤,鋪滿了前方遙遠的曠野平原。

  雙方軍隊,都往前方行進,在空中俯視,彼此大軍,遮天蔽日。

  都是意氣風發,都是勝利滿懷於胸心,可鹿死誰手?勝負何人?還未可知?

  千軍萬馬齊進,雙方人馬逼得越來越近,從最初的十幾裏,慢慢壓到最後到四、五裏。

  保護緊密的數米高台上,雷剛拿著望遠鏡細細觀察,前方的鄭軍大陣,以一個半弧形,展現在自己眼前,軍陣前方還有火炮擺開。

  雷剛戲謔一笑:“都是一些老家夥,最大射程不過兩三裏,論玩火炮,我們才是行家。”

  高台之下,盡百門後裝線膛炮齊陣擺開,前方軍陣中各式火炮也是密密麻麻,總的合起來有近千門之多,火力可謂非常猛烈。

  更何況還有大威力火箭炮後方壓陣,這一戰必勝。

  雷剛放下望遠鏡,抬手示意道:“軍隊停止前進,各炮營開始校準目標,等待開火命令。”

  高台上軍旗揮舞,命令迅速傳遞而去,很快全軍停止前進。

  終於,雙方軍陣距離在拉到三裏後,鄭軍也停止前進了。

  李穀看著數萬將士嚴陣以待,大手一揮道:“盾兵、弓箭兵向前,拉弓齊射。”

  暮秋時節了,寒意頗重,不過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是個撕殺的好季節。

  泉陽城外並非全是曠野,平坦的隻有城牆外的七八裏,而其中大部分已經被鄭軍占領,因此雷剛布陣時,都是順著山嶺丘陵。

  天然高地上,一門門火炮,就架在各丘之上,這些火炮的前方周邊,都疊滿了土麻袋,一個個身穿墨綠軍裝的炮手正嚴陣以待。

  看著鄭軍弓箭兵不斷前進,雷剛下令道:“中陣兩個炮營,全火力打擊,破壞其行軍隊列。”

  見鄭軍弓箭兵與盾兵已經進入射程,前軍炮兵指揮官深吸一口氣大聲道:“進入定點射擊範圍,第一輪火炮,炮擊!”

  得到命令炮兵立刻拉動炮繩,萬裏晴空硝煙燃起。

  轟轟轟……

  呼嘯的炮彈奔來,隻聽轟的一聲,沉重的實心彈丸砸在厚實的地麵上,激起大股煙塵,然後高高躍起,急速旋轉著,砸進鄭軍隊伍中,一直滾動十幾丈遠。

  人體的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抵抗炮彈的肆虐,摧枯拉朽般的躍入軍陣中,很輕易就能趟出一條血胡同。

  兩輪炮火打擊後,鄭軍開始有序的分散開來,利用鬆散的隊形盡量減輕傷亡,且還在不斷前進。

  看到鄭軍士卒頂著炮火繼續前進,雷剛笑著誇獎道:“總聽邊關百姓說,鄭軍作戰凶悍有血性,今日所見果然不假。”

  “能頂著炮火前進,鄭軍士氣的確不錯,那就加大火力,傷亡比例達到一定臨界值,鐵軍也會垮!”雷剛身旁,作戰部高尋不疾不徐的說道。

  “雷司令,在加兩個炮兵營,試試鄭軍成色。”

  “高部長,正又此意。”

  同樣的命令很快就傳達到位,戰場上轟轟的炮聲變得密集。

  看著眼前一幕,高尋不經感歎道:“少爺說得沒錯,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覆蓋,炮彈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