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聲望大漲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1      字數:4548
  九月初。

  ??大梁境內所有州府與縣城,除鹿泉、真定一帶以外,全部被半島收複軍隊接管。

  ??有東昌府的地主豪強為例,後續的邯鄲、刑州、濮陽等地,皆失乖乖臣服,未起半點波瀾,因此半島也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王新看著手中的財政報告,兩千三百萬白銀,他都有些為胡州刮錢的本事豎大拇指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國家,三個月內能刮出兩千多萬白銀,真的不得不說,那敗家小子真的很有本事。

  ??溫錄為興奮的說道,“老師,這筆錢是不是應該,直接劃到我們政務院財政部的名下?”

  ??看溫錄為一副性急的樣子,王新笑著說道,“你急什麽急?又沒有人會過來和你搶。”

  ??“那可不一定,老師有些家夥就是這麽不要臉,明明不屬於他的東西,他也要過來摻合一腳。”

  ??見溫錄為咬牙切齒的樣子,王新不用繼續問,都知道他說的是鐵公雞紀大剛,其實王新今天也有一些納悶,像分錢這種大事情,紀大剛一般是不會缺席的,怎麽現在不見紀大剛的身影。

  ??沒那心煩的家夥也好,紀大剛要是來了,肯定又得吵吵一頓,王新鄭重的說道,“這筆錢是胡州收刮來的不義之財,它來自於底層的貧苦百姓,把三百萬劃出來,剩下的兩千萬專款專用,取之於民,我們就要用之於民,把這筆錢拿去安撫半島以外的貧苦百姓。”

  ??溫錄為有些石化,這還沒高興一會兒呢,兩千三百萬就變成了三百萬,這縮水有些快啊!

  ??“老師您說的對,取之於民用於民,老師的教會學生明白了。”

  ??很快兩千萬專項扶貧資金的事情,就在政務院傳開了。

  ??政務院官員平均年齡在二十六七歲上下,都是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他們沒有官場老油條的遲暮與心機,他們每個人都抱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聽到這個利民消息,他們自然是對王新稱讚不已。

  ??特別是王新說的那一句,“取之於民,用於民”,已經成為了不少半島年輕官員的座右銘。

  ??農林水利部。

  ??當辦公室裏的喬方,得知這個消息時,也是激動了很久。

  ??站在窗前的他,不停的喃喃念叨著,“取之於民,用於民,取之於民,用於民……”

  ??看著新城青島,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風景,喬方的臉上露出了慧心的笑容,他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朝氣蓬勃,與獨樹一幟。

  ??喬方覺得若能保持正確方向繼續前行,興許終有一日,這片神州大地,會重臨大唐繁華。

  ??…………

  ??“兩千萬扶貧資金,少爺提出取之於民,用於民。”

  ??“兩千萬扶貧資金,少爺提出取之於民,用於民。”

  ??“…………”

  ??現在對半島的讀書人來說,報紙就是一個風向標,其中書寫著半島的大方針走向。

  ??甚至很多讀書人會將報紙收集起來,以查閱政務院曆來頒布的各項政策。

  ??報童稚嫩的聲音在大街小巷中響起,對於“兩千萬扶貧資金,與取之於民,用於民”是怎麽回事,很多人還是非常關注的。

  ??他們紛紛掏出銅幣購買一份報紙,了解這個新出台的政策,當看到兩千萬扶貧資金,專門用於對半島以外的貧苦百姓的安撫時。

  ??不少人都是驚掉了下巴,雖然這些年半島生活轉好,百姓也有了一些小積蓄,但當看到兩千萬白銀的天文數字時,他們的腦袋已經漿糊了,根本無法計算這是多少。

  ??即使一些頗有價值的商賈,看到這個數量時也是震驚不已,兩千萬兩白銀能堆多高?

  ??雖然不知道兩千萬兩白銀是多少,但他們知道,少爺是為了老百姓著想的,花費千萬兩推動普及教育,讓寒門學子能上學,又花兩千萬兩安民,讓貧苦百姓能吃飯。

  ??少爺這麽做是為了什麽?不就是希望他治下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嗎?不用挨餓受窮嗎?

  ??當“兩千萬兩扶貧資金,與取之於民,用於民”的報紙一出,王新在半島百姓心中,高大而偉岸的身影蹭蹭蹭的往上漲,愛戴的百姓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堅定。

  ??幾乎已經到了誰說王大少爺壞話?就會被唾沫星子淹死的地步。

  ??王新之所以會拿出兩千萬來安民,並沒有想獲取什麽民心,主要是他真覺得那筆錢是不義之財,自己用了會覺得不安心。

  ??可誰知道經宣傳部與報社這麽一宣傳,王新的愛民形象一下子就被樹立了起來,且不可撼動。

  ??悅來酒樓。

  ??楊金達看著報紙上的內容,點頭稱歎道,“少爺的魄力果然非同凡響,千萬兩白銀說砸就砸,這辦學堂、修道路、搞市政、建新城、修水利、安民生,前前後後花掉的白銀怕是不下五千萬兩了吧!少爺如此愛民,怪不得能走到今天。”

  ??談到大梁滅亡,楊金達的內心其實也是感慨萬千,他楊家在大梁也算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員,他自然也是大梁的擁護者之一。

  ??但大梁滅亡,楊金達真的不知道從何抱怨而起,說王新起兵造反大逆不道吧!

  ??但半島與大梁相比,一方是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一方確實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兩相對比之下,半島確實比大梁強。

  ??楊金達放下報紙,不再去想大梁滅亡的糟心事,他已經遷戶到了新城青島,現在也算是半島人了。

  ??劉誌疑惑不解的說道,“半島不過大梁領土的五分之一,治下臣民也不過百萬,但為什麽少爺會比大梁還富?這前後都多少銀兩了?”

  ??“銀兩哪來的?當然是搶是賺來的了,你個白癡。”

  ??聽到徐偉罵自己白癡,劉誌憤憤不平的說道,“去搶,去哪搶?哪來這麽多銀兩可以搶,要是能搶大梁為什麽不去搶?”

  ??傳承百年的大梁滅亡,其實三人都不好受,更何況現在青州城還封鎖著,家裏情況不清楚,劉誌的心情其實徐偉也理解。

  ??徐偉歎息,道:“少爺的崛起之路,大梁是學不了的,難道你還能指望你家老子,帶兵也到遼東去搶一趟,去了還能回來嗎?”

  ??是啊!少爺的兵馬可以在遼東橫行,但大梁的兵馬不行,去了就是有去無回,平白折損大梁實力,吃力不討好,撈不到半點好處。

  ??釋懷了劉誌說道,“也不知道少爺是怎麽練兵的,為什麽他手下的兵馬就敢戰、能戰、打勝戰?”

  ??“想知道很容易啊!募兵處不是一直在招兵嗎?你去參軍不就知道軍隊是怎麽操練的了,並且軍餉與待遇都是最好的,一仗下來,活著就加官進爵,死了也不用擔心,屍體有人埋,家人有政府照顧,豐厚的撫恤金夠家人過下半輩子了,榮譽勳章往門前一掛,走路都能神氣許多,”徐偉淡淡道。

  ??這一刻劉誌再傻也明白,徐偉的這一段長篇大論,其實就是王新成功的關鍵,那就是給軍隊使勁砸錢,提高軍隊待遇,解決士兵的後顧之憂,給軍隊灌輸榮譽思想。

  ??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容易嗎?不容易,這錢就是一個硬性要求,沒有錢你拿什麽砸?拿石頭砸嗎?砸下去那是傷人傷己。

  ??光靠一張嘴說,那就更行不通了,我跟你談工資,你和我談理想,這不是扯淡嗎?怕就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成個四不像。

  ??“咳咳……”

  ??楊金達看著兩個家夥還要繼續說,他有些看不下去了,大梁都亡國了,你們還在探討怎麽練兵,難道還想反王複梁不成?就不怕明日一早醒來,腦袋搬家嗎?

  ??“吃飯、吃飯!菜都涼了。”

  ??此時徐偉也反應過來了,半島雖然主張言論自由,但那也得看你是在說什麽,說過界了,也同樣要掉腦袋,哦不!半島這是吃槍子,腦袋開花。

  ??徐偉羨慕的說道,“楊哥,你新城的別墅過戶了嗎?能不能過幾天帶我們過去看看?”

  ??楊金達笑著點頭說道,“一會兒咱們吃完飯就過去,當初讓你們遷戶口,你們不願意,現在落戶新城需要是本地戶口,你們就在後麵慢慢排隊吧!”

  ??“排到了,我也不買別墅,我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住那麽貴的房子,睡那麽貴的床,我感覺我的內心有些不安。”

  ??看著說話的劉誌,徐偉沒好氣的說道,“你懂個屁,住別墅是一種身份象征,你體驗過彈簧床的柔軟嗎?你見過倒流的水嗎?你知道什麽叫生活在綠色中嗎?你知道整麵牆都是透明玻璃做的看出去是什麽感覺嗎?你知道什麽是層疊式建築嗎?你見過比你臉還幹淨的大理石瓷磚嗎?你見過……”

  ??“停停停……徐哥、徐大哥!別說了好嗎?是小弟孤陋寡聞了,請大哥放一條生路。”

  ??“好了,快點吃吧!”對於徐偉這個話嘮,楊金達也有些無奈。

  ??…………

  ??與此同時,位於紫色天府平原的後蜀,即將發生一件令諸國震動的大事,後蜀的疆域雖然不是最遼闊的,但下轄十四府,人口達千萬之眾,麾下將士如林。

  ??因為常年不動戰爭,後蜀可謂是真正的國富民強,在編軍隊超過六十萬,號稱百萬後蜀王師。

  ??因為處於神州西南,加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加上多年沒有向外擴展,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後蜀曾經的強大,一個四百多年沒有更替的古老王朝,今是否兵鋒還在。

  ??後蜀原本也是一個弱國,時常受鄰國欺壓,然在二百多年前,後蜀王朝的第十七代天武王登基,天武王手段狠辣,殺伐果斷,登基第一天,就將朝中反對他的大臣殺個精光,隨後實行變法。

  ??建立明確的軍功爵製,內練精兵強將,發展農桑,一舉蕩平周邊小國,墊定今朝疆土領域,最後領兵衝出天府平原,南伐大楚、北征大魏、東進大鄭。

  ??後蜀王朝在那一代,成為了諸國中的最強霸主,隱隱有要逐鹿中原的勢態,因為一招強勢崛起,引起了周圍諸國畏懼。

  ??在魏國的撮合之下,大魏、大鄭、大楚、後唐聯合出兵一百萬,一同攻伐後蜀王朝。

  ??幾番大戰之下,雙方皆是損失慘重,無奈的後蜀王朝隻能退回天府,已艱險要塞阻隔,抵禦住了四國聯合攻伐。

  ??兩百年過去,不知今朝後蜀王朝,能否重現往昔輝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