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一夜驚醒,大梁風雲變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1      字數:4302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純正的馬種之一,它擁有世界上頂級戰馬的頭銜。

  ??安達盧西亞馬擁有各種優異的結構和品質,以持久的耐力和親切可人的氣質而著名,安達盧西亞戰馬是重騎兵的最佳選擇。

  ??看完騎兵對戰切磋,雷剛一行人便返回司令部了。

  ??作戰室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沙盤是以鹿泉與真定為中心展開的,西麵是地勢起伏連綿的太行山,東麵則是一望無垠的華東平原,兩種地形在沙盤上呈現,顯得有些突兀和維和。

  ??雷剛開口詢問道,“燕鄭兩國都沒有動靜嗎?這不應該呀!到嘴的肥肉他們舍得放過嗎?”

  ??關龔搖頭說道,“燕鄭兩國最近都很平靜,並沒有向鹿泉動兵的跡象,他們應該都還在觀望。”

  ??“司令,會不會是他們看穿了我們的計劃,不會出兵鹿泉了,”胡宗旬開口說道。

  ??看到雷剛犀利的目光望來,胡宗旬腦袋一縮,就閉口不言了。

  ??…………

  ??泉陽,鄭軍大營。

  ??李穀盯著簡易地圖上的鹿泉看了又看,滿臉的疑惑與不解。

  ??“馮臣,你說那些半島人到底想幹嘛?竟然都占領了大梁全境,為什麽卻不向鹿泉出兵了?”

  ??馮臣瑤頭說道,“將軍末將對此也是疑惑不解,莫非是他們兵力有限,無法出兵攻占鹿泉,所以才守著刑州與冀州不肯北上。”

  ??沉思片刻,仔細想了想,李穀覺得馮臣的猜測也許是對的。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那王新畢竟起家不久,要說底蘊肯定不能與我們這些老牌國家相比,若是真的兵力不足無法北上,這也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衝出太行山,走進平原的機遇。”

  ??“將軍,您的意思是出兵搶占鹿泉,在以鹿泉為跳板,向東擴展我大鄭疆域版圖嗎?”

  ??李穀點頭說道,“我的確有這個心思,鹿泉的地勢很特殊,它就是阻擋我們向東擴展的阻礙,若是真的能搶占鹿泉,並且守住,那我們無論是向北攻打燕國,還是繼續向東攻打大梁,都會很輕鬆。”

  ??“將軍,大梁亡國了。”

  ??氣氛有些尷尬與微妙,馮臣覺得自己好像說錯話了。

  ??“咳咳……”

  ??李穀惋惜感慨的說道,“是啊!大梁已經滅亡了,大鄭與大梁鬥了幾百年,本以為大梁會亡在我們鄭國的手中,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的攻伐我們都沒能傾吞大梁,如今卻是滅在了一無名小卒手中。”

  ??大梁的頃刻間崩塌,給李穀帶來了很多複雜的感覺,有驚訝,又有不敢置信,但更多的卻是兔死狐悲,心生同情與憐憫。

  ??“大梁發生的變故,我已經快馬承報回了長安,也不知道大王會如何與這個新鄰居相處,是攻?還是伐呢?或者是靜靜觀望?”

  ??收起心中的複雜思緒,李穀開口問道,“馮臣,你覺得現在的半島與大梁,誰強誰弱!”

  ??馮臣搖頭說道,“半島王新崛起的太快,我們並不了解,也沒與他們正麵交鋒過,末將不知。”

  ??“是啊!好快呀!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那片肥沃的土地就已經換主人了,也不知道我們未來的新對頭好不好相處,至中,你們查到那人的資料了嗎?”

  ??付至中開口說道,“將軍,調查到了一些,但不是很全麵,對方主將叫雷剛,並非出身名門。”

  ??並非出身名門,付至中說這句話就代表了很多意思,第一則是說對方出身貧寒,貧寒家庭出身那文治武功上總會有些欠缺。

  ??想拿片刻,這句話很快就被李穀排除了,因為輕視自己對手,往往就是失敗的開端。

  ??當大梁巨變的消息傳到長安城時,整個長安城都轟動了。

  ??因為一百多年已經沒有政權更替了,現在存在一百多年的大梁滅亡,又怎能不讓人驚劇?

  ??特別是頂替大梁政權的人,他們並不了解,他們對王新、對半島太陌生,因為未知就是變數。

  ??若是大梁的某個邊關將領,叛變奪取了大梁政權,他們都不會如此驚訝,因為那些人具有一定的武力條件,而王新的崛起,好事空中建樓閣,憑空而生。

  ??大鄭王申屠明給李穀的命令很簡單,那就是隨機而變。

  ??燕王宮,盡管是對王新有所了解的殷軒,在得知大梁變局後,也是沉默了許久許久。

  ??殷軒在思考以後應該如何與王新相處,他雖然對王新的實力不是很了解,但自從金州戰役後,殷軒就已經開始留心王新了。

  ??本以為王新會與大梁僵持很長一段時間,可誰知道一夜醒來,殷軒就接到了前線送來的消息,對手換人、大梁換主,一切都是那麽突然,讓人毫無準備。

  ??與此同時,得知大娘梁巨變後吳國已經是驚掉了一地下巴,此時他們也才知道為什麽流求人會來舟山挑事,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他們在給北方爭取時間,在給王新謀取大梁政權打掩護。

  ??想把吳國的目光凝聚在南方海上,無暇顧及北方的變故,不得不說,這手算盤打得真的好。

  ??前幾日剛被震驚的宋家,此時已經是無話可說,他們不明白怎麽就一夜驚醒,大梁風雲變幻。

  ??前幾天還擔心王新造反,會遭到梁的殘酷鎮壓,最後性命不保雲雲,擔心都還沒放下,存在了一百多年的古老政權,突然間就沒了。

  ??記憶中那個豆大點的小孩,搖身一變已經成為了一方霸主,人與吳國扳一扳手腕的存在。

  ??宋維超此刻的心是糾結的,原本他希望王新平平安安,事業一路通途,能與大梁和平共存。

  ??可風雲激蕩,局勢變遷,如今的王新已經與吳國比鄰,相鄰就代表摩擦,就代表攻伐不斷,一方是自己的外孫,一方是自己效忠多年的國家,此刻他真的難以抉擇了。

  ??與宋維超、宋元占的震驚與糾結不同,宋元顯則是興奮無比,此時的他都有遷移大梁的想法了,吳國再好,終究不是自己家,大梁再差,但那裏當權的卻是自己侄子。

  ??不求他能給自己榮華富貴,隻需一方安心淨土即可。

  ??宋元顯興奮的說道,“父親,我決定了,我要帶姐姐去大梁。”

  ??宋偉超沉默良久,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宋家在吳國雖然光鮮,但背地裏的風雲激蕩,也是異常的洶湧,狡兔三窟也好。

  ??天氣入秋,北國大地轉冷,但在台灣,依然還是炎炎夏日。

  ??美麗的南中國海,像一個脾氣的公主一般,總是陰晴不定,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給悶熱這天氣降了降溫,也讓來自北方的第一艦隊官兵們舒服了一番。

  ??新修建的高雄軍港內,姚山與何海平在防波堤上走著,吹著咧咧的海風,交談著南洋局勢。

  ??何海平有些氣不憤的說道,“這西洋人打仗就不能爽快一點,拖拖拉拉的消磨時間,一場海戰竟然把炮彈都打光了,卻沒幹沉對方一艘戰艦,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

  ??對於何海平的氣不憤,姚山卻是神態若定,“歐陸人口希少,死一個就少一個,所以他們玩的是消耗戰,策略上與我們有些不同,打消耗戰,直到對方的炮彈光了,工業生產能力跟不上戰爭消耗度了,國庫的錢花光了,也就分出勝負了。”

  ??“嘿!國庫都耗空了,那還打個球啊!不想分都難。”

  ??“那也不一定,若是雙方國庫同時好控,那就握手言和,收拾東西還是各回各家。”

  ??何海平說道,“就算打消耗戰也不用這樣啊!把主力艦隊分成若幹個分艦隊,伺機圍殲敵艦多好啊!

  ??他們可到好,一百多艘戰艦非要排成一線,綿延幾十裏,戰線拉得那麽長,前麵什麽情況後麵完全不知道。”

  ??姚山點點頭,說道,“我看過雷約茲與羅恩·西爾弗的航海日誌,他曾經記錄過英國海軍的戰術,歐洲各國目前的海戰戰術,大體上可以成為兩派,一派叫正規派,另一派叫做混戰派!”

  ??何海平看向姚山,在等待他繼續解釋一番。

  ??姚山便把他從羅恩·西爾弗那裏了解的情況說了一遍,原來,此時的歐洲,在一場正規的戰鬥中,作戰雙方艦船均保持平行的縱列隊形,每一艘艦隻向它的相對應的敵艦開火,直到對方被擊沉或者撤退為止。

  ??但持混戰戰術觀點的專家們意見很大,他們認為這種戰術容易產生僵局。

  ??事實上英國海軍使用這種戰術共打過十三次正規戰,每次在戰術上均是平局一一沒有哪一方的軍艦被俘獲或被擊沉。

  ??混戰論專家們認為,要戰勝兵力與己相等的敵人,必須集中多的軍艦,從敵人的縱列隊形中分割出一小部分的艦船圍而殲之。

  ??要達成此目的,必須構成密集隊形,也就是說,必須縮小己方艦隻之間的距離間隔,或突貫敵艦縱隊或迂回包圍其先頭部隊或殿後部隊,這樣便可對被迂回包圍的部分敵艦從兩麵實施炮火夾擊。

  ??而正規戰論專家們則認為,這種戰術隻能招致敵人進行反迂回和反包圍的報複。

  ??顯然,一旦陷入這種情況,那麽鐵定損失慘重。

  ??當然,持正規戰的專家們認為,正規戰中,即使不能重創敵人,但至少可以保證己方艦隊不會出現被敵人輕易重創的局麵。

  ??可以說這個是先本著打和的心態,然後再靠運氣打贏海戰。

  ??至於如何靠運氣,那因素就很多了,例如:上下風向、下雨、颶風、敵人先彈盡糧絕、敵國先財政崩潰等等,那些自然和國力的強弱都終體現在海戰上麵先立於不敗之地,再尋思收拾敵人,這便是正規派的核心思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