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紡織工業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040
  黃新安看著眾人說道,“我們應該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琉球百姓多生多育,這樣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人口問題,移民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琉球土地廣闊肥沃,而且每年做物三熟,加上各種農用機械的出現,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百姓的口糧問題。

  ??因此很多家庭多生多育就有了條件,家庭子女三人者,我們可以減免賦稅三成,若家庭子女達到四人者,我們可以減免四成,子女五人者,便減免五層,以此類推,加上我們漢人多子多福的思想,用不了多久,人口將不再是困擾我們發展的難題。”

  ??隨著幾條意見提出,人口的解決方案也有了定向,對外就是遷徙移民,對內就是鼓勵生育。

  ??在隨後的提議中,也有人提出了教育的問題,半島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在座眾人都是清楚的,至於教育的重要性,不用多說,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雖然琉球發展時間短,但是琉球的人口基數也少,所以推行普及教育並不困難。

  ??經過一番商討後,新建三十所小學、十所中學,以及一所大學的方案正式敲定。

  ??隨後便是地區經濟以什麽發展為主,半島因為耕地稀少,所以確立的是以加工業為主,對外輸出加工商品,由外購進糧食。

  ??因為人口有限,短期時間內琉球還是以農業為主,對半島輸送糧食為第一要務,不過也會對各種礦藏進行開發,例如銅礦、鐵礦和各種稀有礦藏,除去金屬礦藏外,琉球也會輸出一些珍稀木材。

  ??在大部分都商量妥當後,有人提出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對琉球原始森林的開發,雖然鍾老頭帶頭的醫療研究院,已經研究出了一些防治瘧瘴的方法,但是想要徹底預防是根本無法做到的,特別是夏季多雨時期,各種疫病的爆發更是頻繁,現在要對琉球的原始叢林進行大開發,那預防瘧障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規模疫病爆發,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剛才還士氣高漲的會議室,在談到瘧障的話題後,好似一下子全部蔫了,一個個相視而望,確實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

  ??就在這樣的沉默之中,坐在會議室末尾的一個人開口說道,“少爺說過不允許造成漢人大量傷亡,那我們可不可以用其他人?比如那些俘虜和土著?”

  ??此番話說得有些模糊不清,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首位上彭陽漫不經心的敲著桌子說道,“那些土著人本就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他們應該是能免疫虐障的傷害,我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他看著一旁的記錄員說道,“把這條記錄下來,回頭擬成一份文件送去膠州給少爺。”

  ??在最後的商議中,眾人都覺得糧食出口終究太單一,除了礦藏與農業之外,彭陽一行人還提出了輕工業起步的琉球大策略。

  ??輕工業種類中,被彭陽、代衡等人看中的就是紡織業,但他們看中的並不是棉紡與麻紡,那樣的中低端紡織商品,而是專走高端市場的綾羅綢緞,因為琉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他們把貿易出口對象對準了南洋,甚至還打算向王新申請開放一座城市作為通商口岸,允許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是其他歐洲國家到琉球交易。

  ??為了進一步帶動琉球經濟快速發展,彭陽等琉球管理者打出了“藏富於民”的口號,開始號召琉球北方領地的老百姓,除了從事工業生產與農耕之外,還鼓勵家中女眷、老人大力發展養蠶業。

  ??而且琉球總辦府為了激起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將以高於市場價一成的價格收購老百姓手裏的生絲。

  ??當然,總辦府也支持老百姓組成大小規模不等的仿織作坊,而生產出來的絲綢布匹,同樣以高於市場價一成的價格統一收購。

  ??北方的台北、基隆地區從事農耕的老百姓占八成,因此閑暇時間比較長,所以在得知總辦府的這項政策後,紛紛群起響應。

  ??忙時農耕,閑時養蠶紡絲,這給琉球北方領地老百姓帶來安定生活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總辦府采購生絲或者成品絲綢布匹,就是一種保障,因為不怕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而且官方收購也不會被壓價。

  ??老百姓對這種保障性政策,自然一百二十分的讚成和擁護,因為這就是一份不錯的額外收入,而且還是一個很硬的鐵飯碗。

  ??所有東西自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讓琉球出產的紡織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總辦府還從諸國中請了一批技藝熟練的老紡人,讓他們到琉球受業傳授。

  ??巨大的勞動積極性,帶動了琉球坊織工業的飛速增長,絲織品的種類也日趨齊全,成品花色也是越來越繁多,真的是讓人眼花繚亂。

  ??紗、絹、綾、羅、綢、緞、錦、綺、絨等各類絲織品應有盡有,而且每類又有許多不同的花色品種。

  ??諸國各地擁有的綾羅綢緞,都被總辦府想方設法的把師父挖過來了,並且號召琉球各地的織女勤加學習,因為人數眾多,其中也不乏天才女子很快便學成而去。

  ??於是一場紡織風暴,就席卷了琉球北方領地。

  ??主管部門的人看著送上來的絲織樣品,經過短暫培訓的他們,直接當場就頭暈了,若不是一旁有人介紹,他們根本就分不清楚什麽是什麽,就算是有人介紹,他們也是聽的一知半解。

  ??例如羅就有,花羅、素羅、刀羅、河西羅、秋羅等,光是泉州一處就有硬羅、軟羅、明羅,其中花羅分類就有五十五種,若是再加上其他的,怕是已經超過五百。

  ??綢的種類也是不遑多讓,其中就分有:線綢、綿綢、絲綢、杜織綢、綾機綢、縐綢、紋綢、春綢等等……

  ??不用筆一一記下來,根本就分不清楚,因為後麵還有,紗、絹、綾、緞、錦、綺、絨幾大類,可能是練習時間短,這些紡織品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瑕疵,不過好在數量龐大,而且歐洲也足夠的市場。

  ??教育才是強國根本,優秀的人才才是推動地方發展的動力,一座座學堂也在台北、基隆等地開始建設,除大頂山振華學堂以外,一座新的高等學府也將在琉球誕生。

  ??北方第一座學府奠基,紡織業轟轟烈烈發展的同時,南方的安撫與規劃也終於走上了正軌。

  ??從北往南,總辦府依次規劃得有: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八座城市。

  ??後續移民過來的人,會以這些地方作為圓心,向周圍逐漸輻射開來,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自古不變的真理。

  ??現在的琉球南部,大部分地方都隻是一條細長的土道相連,根本無法支持琉球的經濟發展,所以修建道路成為了總辦府的第一要務。

  ??奈何人力不夠,根本不能用於大興道路建設,加上在原始叢林中開建道路,瘧障的威脅又一直伴隨著眾人,因此道路建設一直沒有得到動工,這時的彭陽突然很希望少爺能通過那個請求。

  ??琉球總辦府發信件還在漂洋過海前往膠州,而膠州卻是真正的熱鬧嗎?街頭巷尾都掛上了紅色的綢布與紅色的燈籠。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