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羅崇文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733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韓陽鎮,一處宅院的兩棵紅棗樹下,三位末約五十多歲的男子圍攏在一起開懷暢談,一壺米酒擺放在桌上,旁邊私塾教室中不斷傳來朗朗書聲,繚梁不絕。

  ??這裏名叫鴻飛書院,是韓陽鎮上僅有的一個私塾學堂,雖已書院冠名,但學堂中的學子卻是寥寥可數,不過十五六之數。

  ??且書院中也僅有一位從事教學的老夫子,老夫子姓羅名崇文,是韓陽本地人,原為大梁台院待禦史從六品官員。

  ??雖然品極不大,但台院的權力可是不小,台院是禦史台的組成部分之一,台院有執掌糾彈中央百官的權利,有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是梁王交付重大案件的重要監察機構。

  ??台院有侍禦史六人,掌糾察百僚、彈劾不法;審判大王特命的案件,並與門下省的給事中、中書省的中書舍人分直朝堂,審理受理冤假述訟,號稱“小三司”。

  ??侍禦史還有專人分管禦史台官署的日常雜務,侍禦史在諸禦史中地位最高,職權最重。

  ??剛入官場的羅崇文隻是台院一末流,但因自身才華橫溢、又有一顆浩然之心,最後被禦史中丞的喬立新看中,從此就以火箭速度升遷一路做到侍禦史。

  ??身處要職,羅崇文自然也想為大梁社稷,和官場清明做出一番貢獻,但他是被喬立新提拔,因此也被劃為了喬立新一派。

  ??喬立新三朝都為禦史中丞,加上查案時的鐵麵無私,在朝堂上得罪的文武百官可謂是不計其數,那些人忌憚喬立新的赫赫聲威,不敢報複喬立新,但被化為喬立新一派的羅崇文,他們還是可以拿捏拿捏的,因此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的羅崇文就在朝堂上處處受製。

  ??平日裏的人生威脅可是沒少遇到,但羅崇文依舊是我行我素、不懼強權,在協助喬立新扳倒一個朝堂大員後,終於有人抑製不住內心憤怒,開始從羅崇文的家人下手。

  ??對於那些威脅,剛開始羅崇文也是不以理會,但當家人開始出現生命安全後,他終於懼怕了,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他卻關懷家人的安危。

  ??有了顧忌的羅崇文,在以後的案件審查中開始畏首畏尾,為了不受良心譴責,他平日裏隻會查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案件,再也不會去觸碰那些與朝堂大員有關的案件。

  ??喬立新看到羅崇文的模樣,雖然他知道羅崇文也是情非得已,但他卻是對羅成文失望了。

  ??在朝堂處處受排擠,加上喬立新的失望而去,羅崇文開始對官場厭倦,最後一封辭官信,從此告別了大梁朝堂。

  ??卸甲歸田的羅崇文,回到老家韓陽鎮,因報國之心還未泯滅,又不想再次入仕為官,於是他便開辦了鴻飛書院,打算為大梁培養一些優秀人才,從而來完成自己心中最後的那點遺憾。

  ??聽著屋內傳來的朗朗書聲,羅崇文左側一人笑著說道,“還是崇文兄雅致,關起門來不問窗外事,一門心思教書育人,當真是功德無量啊!來徐某敬你一杯。”

  ??羅崇文舉杯笑道,“江善兄過獎了,你我皆為教書育人之輩,我功德無量,你何嚐不是。”

  ??聽兩人說得輕鬆愜意,一旁的盧征也豎耳傾聽,然後就連連點頭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本大學包容天下,可惜如今外有強敵環視,朝廷上下又黨爭不斷,幾個王子更是為了王位公於心計,如今半島又割據,這治國和平天下的古訓,全都沒了啊!”兩鬢斑白的盧征歎氣道。

  ??“征兄,你我隻是教書先生,育人方是本分,我們又何必管那些閑事呢?”羅崇文微微一笑,“況且現在半島是那位王少爺當家,咱們守住心中這份淨土也就足矣。”

  ??盧征歎氣道,“話是不錯,可吾等讀書教人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育人成才,出仕為國嗎?可如今這局麵,哎!不說也罷。”

  ??說是如此,但他還是慷慨陳詞道,“可你們看看如今這個天下,都亂成了什麽樣子。”

  ??徐江善放下手中酒碗,痛心惋惜的說道,“這天下還能如何?近百年來諸國不是如此,對外相互攻伐掠奪,內部哪裏又不結黨營私,望我先輩強漢、大唐,何不是虎軀一震四方顫抖,而如今呢?我漢人內部分崩離析,草原諸族,卻是趁機崛起,窺視我漢人大好河山。”

  ??他舉杯再次灌下一口米酒,完全沒有一點文人風範,就像街邊粗漢一樣把酒狂飲。

  ??帶著微醺的醉意,他繼續開口說道,“我覺得如今的半島就挺好,王少爺不僅減稅免賦,還大修水利確保百姓生計,新建道路、開辦工廠,不僅解決了出行困難,也解決了無地百姓的困苦。”

  ??羅崇文也笑著說道,“江善兄此言正合我意。”

  ??他語氣冷厲的說道,“如今大梁朝堂內部崩壞,地方官府更是糜爛之極,居然能想出相互驅趕流民的辦法,當真是枉為一方父母官,若不是王少爺收納流民,恐天下百姓又不知餓死幾何?”

  ??“不錯,開辦工廠、減稅免賦的確都是好事,但徐賢弟你難道沒現嗎?那些泥腿子搖身一變成了那個什麽工人後,一個個張揚無比,每日妄論國事,難道將來治國就靠這些大字也不識的人嗎?”盧征不屑的說道,似乎他非常看不慣剛剛冒起來的工人階層。

  ??“嗬嗬,靠那些工人治國那可不行,不過這大字不識一個,倒是征兄謬言了,”徐江善笑道,“征兄你可知道,那位王少爺在各個工廠聚集地內都開辦了夜校,用以教人讀書學字。”

  ??盧征哈哈笑道,“那些鄉野村夫最是厭倦咬文嚼字,我看那王少爺開辦的夜校肯定是門可羅雀。”

  ??徐江善卻是連連搖頭說道,“非也、非也,不僅不是門可羅雀,反而是夜夜爆滿,四五人居一凳者屢見不鮮。”

  ??盧征不信的說道,“你我教書育人多年,那些人是何秉性,你我怎會不知?你莫非是在誆騙於我?”

  ??聽著兩位老友鬥嘴,羅崇文卻是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徐江善笑著說道,“征兄,不信也正常,若我不明其中就理,孔也不會相信這番說辭,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又不得不反駁你,至於王少爺如何做到,一個利字而已。”

  ??“利?”羅崇文和盧征相互對視一眼,均是搖了搖頭,看兩人不明就理的模樣,引來了徐江善一陣大笑,喝了口酒才說道,“兩位兄長雖說過得清閑,可也這也太不關心半島之事了,你們可知道那些工廠招人,一個月給多少工錢?”

  ??“能有多少,一兩銀子就頂了天了”盧征剛說完。

  ??徐江善連忙搖頭笑道,“兩位兄長這就猜錯了,我告訴你們,私人的工廠每月最少二兩,各級管事最少可達四五兩,而那王少爺的工廠最低也是三兩,其中一些高級人才更是高達十兩甚至百兩。”

  ??剛喝進一口酒的盧征,直接就噴了出來,他不可置信的問道,“十兩甚至百兩,江善賢弟,你沒有騙我吧?”

  ??就連羅崇文也是瞳孔瞪大,滿臉的不敢置信,一月十幾兩二十幾兩,他都可以接受,但這月入百兩是什麽活計?

  ??徐江善開始把事情原尾給兩人敘述,“我怎麽會騙兩位兄長,我言並非是在誇大其詞,月入百兩者並非是弄虛作假,膠州造船廠的餘匠師每月收入就在二百兩以上,並且還被王少爺授予了最高建設榮譽勳章,那東西就如大王所賜的封功告券一樣。

  ??在工廠之中想要晉升,就必須是識字者,會精算術者,若是大字不識又何談工廠管理。

  ??還不止這些呢,據說王新還出台了勞動法,每人每天做工八個時辰,七天休息兩天,其中有一天必須用來認字,並且是強製要求,不然就會被踢出工廠。

  ??最嚴格的還是那些參了軍的兵士,他們每兩天就有一次文化課和政治課,而且兵士以後若是相當軍官,都必須文化課過關,若是不然此生都別想再進一步,其中成績優異的人,還會被送到軍事學校進行統一的作戰學習。”

  ??羅崇文笑著道,“仕農工商,這是一個權力階層,鄉紳世家在各國都是最高的一群人,而如今那王新卻大展商業,重用工匠建設,還給百姓減免稅賦,他一心為農民、匠人、商人著想,現在又以利誘人讀書,當真是讓人看不透。”

  ??盧征也是搖頭表示看不透,但片刻後他卻又搖了搖頭道,“就算他真能教會那些泥腿子和兵丁認識幾個字,但那終究是小道,吾輩苦讀多年,依然不得其境,靠著幾個月粗學又能學得多少?”

  ??徐江善高深莫測的笑道,“正途大道也並非沒有。”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