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維州民意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945
  在知曉王新起兵維州,竟是為了一介商人,徐新勝隻感覺自己的三觀受到衝擊。

  ??起兵可是存在風險的,徐新勝喃喃自語道,“為了一介不入流的商人,王新這樣做值得嗎?”

  ??不知王新是何想法,但此時的徐新勝確實有些後悔,半島政務院送來的公函,是他不予理會的,本以為王新隻是走一個過場,可誰曾想王新盡是動真格的。

  ??自我指責了一會兒,徐新勝才反應過來,自己的思緒被白付帶偏了,不管白付此言是否為真,徐新勝都敢確定王新圖謀維州已久,敏家之事,隻是王新為出兵,找的一個理由而已。

  ??就算沒有敏家之事,王新也會找其他的借口發兵維州,所以此次維州之劫,並非自己沒有妥善處理半島送來的公函引起的。

  ??“徐知州,你雖不是什麽清廉名士,但治理維州兩年來,也算可圈可點,百姓也無多大怨言,大梁積避已深,國運走到盡頭,在為這麽一個垂垂老朽的國家奉公克己,你覺得值否?”

  ??聽到白付的話,徐新勝已經被氣得臉色鐵青,他本想據理力爭駁斥白付,但想想嘴皮子仗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轉過身去,不再搭理白付。

  ??白付話語中的意思,徐新勝非常清楚,但“忠君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他是不會投靠王新的,更何況如今大梁為亡。

  ??徐新勝就如一隻鴕鳥,把腦袋紮入沙土之中,對白付的話無動於衷,雙目橫向當空,自我屏蔽外界一切信息。

  ??白付知道徐新勝在聽,隻是不接自己的話茬而已,但白付自有辦法讓他提起興趣,白付笑著道,“徐知州,不如出去走走,看看維州百姓是如何看待我們的。”

  ??“如何看待,叛賊而已?”

  ??看到徐新勝開口,白付笑著說道,“他人傳言皆為假,事實如何聆聽便知,不知徐知州可有興趣與白某一起出去走走。”

  ??維州雖然已丟,但徐新勝好似在爭一口氣,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他答應道,“我在維州為官兩年,雖然沒為維州百姓做多大的利事,但維州百姓在大梁治下百年,我不信他們還會向著你們。”

  ??說完就要邁步走向門外,卻是被白付開口叫住,“竟然要聽民心民意,徐知州不妨脫下這身官袍,走進百姓之中,細細傾聽。”

  ??維州永西大街,白付與徐新勝走在人群之中,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與酒肆中的三五成群,徐新勝眼中露出了疑惑。

  ??維州剛經曆一場大變故,此時的百姓應該避在家中才對,為何他們卻像無事人一般?自由行動、自由外出?

  ??看著徐新勝的疑惑,白付開口詢問道,“徐老爺可知齊魯報紙。”

  ??“略知一二。”

  ??齊魯報紙徐新勝自然知道,但他認為那是王新用來妖言惑眾之物,所以他根本就不屑去看。

  ??徐新勝雖然不常出門,但他也知道茶樓酒肆,是最容易打探消息的地方,在看到一家名為望來茶樓的鋪店前,徐新勝停下了腳步,看向一旁的白付。

  ??白付伸手請道,“徐老爺裏麵請。”

  ??兩人找了一個偏僻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壺茶,便靜靜地聽著周圍眾人交談。

  ??能到公眾茶樓來喝茶的,都是家中有些小資產的小商人或者小地主,大地主大仕紳一般都有自己的預用茶樓。

  ??“昨天進城的那些人,是半島過來的嗎?”

  ??“老華,讓你別睡這麽久,你偏不聽,非得抱著你家二姨太睡到日上三竿,現在好了吧!人家大早通知什麽你都不知道。”

  ??“問正事呢,老張,你能不能有點個正形?”

  ??被喊叫老張的中年男子,喝著手中的香茶,悠悠然地說道,“下次你過來的時候,可以繞兩步,先去西坊市口看看,別到這裏,什麽都不知道。”

  ??老華不以為意的笑道,“有你們兩個跑腿的,我才懶得在跑那一步呢,別磨嘰了,快和我說說。”

  ??旁邊一直沒開口的男子道,“老張,老華什麽性子,我們相交這麽多年,你我還不知道嗎?他自己也有千兩家資,可仆人出去買個菜都要斤斤計較,你讓他多繞兩步,這不是在為難他嗎?”

  ??看到兩個老友又在損自己,老華也不生氣,等兩人抱怨完,自然會告訴他,想不知道的事情。

  ??“今天一早告示就貼出來了,那些人的確是半島來的。”

  ??老華興奮的說道,“那這麽說以後我們也可以享受膠州的政策了。”

  ??兩個老友同時搖頭說道,“告示隻是讓我們不要慌亂,以及自訴身份後就沒有了,至於膠州的政策,其中並沒有提到。”

  ??土地法涉及到的是那些大地主大仕紳,與他們這些中小商人中小地主無關,雖然到時候要交比現在更多的商稅,但錢更好賺了,多交一些也無所謂。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茶樓中的人都是中小商人,所以交談的都是膠州的商業政策,以及各式各樣的新商品。

  ??讓商人子弟入仕,又出台商業法,鼓勵民營資本開廠設坊,這些中小商人自然成了王新的鐵粉,徐新勝越聽臉色越黑,一壺茶還沒有喝完,他就起身離開了茶樓。

  ??走出茶樓,他低聲罵道,“商人都是見利忘義之輩,王新竟與此等人為伍,當真是斯文掃地。”

  ??一旁的白付依舊是樂嗬嗬,好似什麽都沒有聽到,他跟在徐新勝之後,看著對方的大黑臉,心中卻是暢快無比。

  ??兩人又朝著人群最多的坊市口趕去,找到一塊屋簷,兩人便靜靜的蹲了下來。

  ??看著來來往往的百姓,徐新勝滿臉尷尬,堂堂維州知州,竟蹲在牆角聽路人談話,每當他要起身離開時,白付就提醒道,“韓信願受胯下之辱,方有一番作為,勾踐為夫差養馬臥薪嚐膽,方有三千越甲可吞吳,徐大人這點苦都受不了,何談忠心大梁,為百姓謀福利。”

  ??看著徐新勝依舊是蹲立不安,白付輕聲道,“你徐知州在維州名氣雖大,但百姓恐也不認得,你又有何擔憂?”

  ??蹲那片刻,除了幾個好奇的人看了一眼外,其餘人壓根就沒有在乎白付與徐新勝,看到路人的反應後,徐新勝才靜靜地蹲了下來。

  ??兩個婦人從麵前經過,一人麵色興奮的說道,“聽說王少爺要來維州了,那以後我們是不是可以吃上平價糧了?”

  ??另一名婦人回答道,“告示上是寫王少爺的兵來了,至於王少爺到沒到維州,上麵還沒有說。”

  ??“王少爺的兵都來了,那王少爺應該也會到維州的,真是希望少爺快點主事維州。”

  ??兩個婦人越行越遠,話音也越來越低沉,在徐新勝這個維州知州麵前說這些,差點沒把他氣炸。

  ??他低語道,“婦人之建,頭發長見識短,話語當不得真。”

  ??從麵前路過的七八波人,有大半都在議論王新之事,而且都是大家褒揚,並無貶低之語。

  ??徐新勝本想說,愚民之建又怎可聽信,但這句話他始終沒有說出口,他非常清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一個時辰下來,徐新勝已經是精疲力盡,因為他並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反而是被那些人褒揚王新之語,氣得不輕。

  ??雖然內心也有觸動,徐新勝依舊是倔強的偏執己見,他就如當初的喬方一樣,是大梁的堅定推崇者之一。

  ??但如今的喬方如何,雖然還是不怎麽待見王新,但辦事可是積極多了,與嚴浩、溫錄為等人可是交談甚歡,每每在商討起對百姓有利的政策後,都是最積極的一個。

  ??白付也相信,維州的變化也會給徐新勝帶來不一樣的見解,讓他在潛移默化之中倒向半島。

  ??回到府衙後,徐新勝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他不明白王新的影響力為何會如此之大?一個從未到達過維州的人,卻讓維州百姓、商人念念不忘。

  ??仔細想想,他覺得王新之所以能影響這些人,完全是因為半島的商業法與調控糧價的政策所致。

  ??商業法他不評判好壞,但調控糧價的確是在為民謀利,為民謀利就會得罪那些商人,所以王新才出台了商業法,以及對商人建廠的支持政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的,並不能單獨拋開。

  ??如果維州也想調控糧價,那就必須也得給商人好處,可王新給商人的那些政策,他敢給嗎?別說是他,就算是梁王這麽做,也會被天下仕紳罵死。

  ??越想他就越佩服王新的魄力,想到那些大地主大仕紳,因為土地法而焦頭爛額,平民出身的他,就感覺暢快不已。

  ??但王新這麽做也有非常大的隱患,因為王新剛剛崛起,大家還不了解王新,誰也不想當出頭鳥,而且王新的政策執行的非常快,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反應力。

  ??加上方家被滅,才震懾了不少蠢蠢欲動之人,等那些大地主大仕紳適應過來,王新的麻煩才會開始顯現,徐新勝突然有些期待起王新後續會有如何作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