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禍水東引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568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遍長安花;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長安,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它擁有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半坡文化,世界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佛教古刹--大雁塔。

  ??這座飽欲盛名的曆史古城,此時卻是人心惶惶,從高高在上的君臣,到底層平凡的百姓,臉上盡是擔憂之色。

  ??因為天災,鄭國境內大部分地區都是顆粒無收,百姓無糧,就隻能外出逃荒,災民數量增加,其中就不乏幾個別有用心之輩。

  ??在饑餓麵前,百姓的情緒很不穩定,很輕易就會受到誤導,在因鄭國朝廷無良賑災,地方官府也個個推脫責任。

  ??在看哪些官府老爺每天大魚大肉、吃喝不愁,而自己卻要忍饑挨餓,心中那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立刻就跳了出來。

  ??加上一兩個有心之人帶領,那些看不到希望的災民,很快就揭竿而起,衝進府衙和仕紳的大院,開始燒殺搶奪。

  ??當心中的某個惡魔被放出來,事情就已經走向了不歸路,特別是那幾個帶頭之人,手中開始掌握權力,心中的欲望便被放了出來。

  ??他們腦中,也出現了一些大膽的想法,他們開始裹挾越來越多的災民,看到烏泱泱的人頭,膽子自然也越變越大,他們開始不滿足於縣城、集鎮,他們開始有目的的逼向各地州府。

  ??但畢竟是一群平頭百姓,既沒經過軍事操練,也無趁手兵器,很快便在州府城下大敗而歸。

  ??經過州府的失敗,很多人也看清楚了形勢,他們開始把目標選擇在那些縣城或者是集鎮。

  ??縣城、集鎮被攻破,原本還有一口飯吃的百姓,也因巨大的慌亂失去了糧食,從而也成為了災民中的一員,攻破的縣城集鎮越多,災民的數量就越龐大。

  ??鄭國軍隊,在北方諸國中也算是十分強大的,在五六萬鄭軍的鎮壓下,很快那些聚集起來的難民潮就被打散了。

  ??盡管民變已經被鎮壓,但申屠明與鄭國官員都知道,這一切的平靜都隻是暫時的,那些誤導民意之人,隨時都有可能死灰複燃。

  ??在看到一些地方官員為了保境安民,使自己管轄之地不混亂,把災民以武力驅趕到其他州縣去後。

  ??鄭國朝廷也想出了一個應對之策,那就是把鬧事的災民驅趕到其他國家去,竟然要禍害,還不如去禍害其他國家,削弱鄰國實力,也算是為國做貢獻了。

  ??在選擇目標時,鄭國官員齊齊看向了梁國與吳國。

  ??因為北漢內部也是災民四亂,趕到北漢去,很快災民又會返回來,南唐有長江之隔,渡江並非易事,北邊的大燕,經過兩年前一戰,邊境防守嚴密,也不是一個好目標,唯一的目標就僅剩下梁國與吳國。

  ??因為戰爭,此時兩國邊境防線雖然也高度緊張,但那隻是用來防守其他國家軍隊的,隻要自己按兵不動,災民他們應該不會太在意。

  ??畢竟都是漢人百姓,這樣逃荒逃到異國他鄉去的也不少見。

  ??主意敲定,鄭國地方官府與軍隊就在有意的驅趕災民,朝著吳國與梁國的邊境線靠攏。

  ??膠州。

  ??經過政務院幾天商討,重建官道的方案已經確定,政務院的建設方針是,先西部在東部,這也是因為資金緊張的原因,所以先選擇修建西部。

  ??西部大體主要分為七條。

  ??膠州到高密、五十裏。

  ??膠州到平度、一百二十裏。

  ??膠州到即墨、八十裏。

  ??膠州到浮山前所、一百裏。

  ??以及高密到平度、一百裏。

  ??即墨到浮山前所、八十裏。

  ??平度到萊州、因為中間相隔大澤山,所以隻能選擇繞行,距離也從原有的六十裏延長到了一百二十裏。

  ??等西部官道建設完畢,就會進行三條大幹道的修整。

  ??第一條就是從膠州出發,穿過萊陽與棲霞,最後分別抵達登州與寧海州。

  ??第二條,從萊州出發,穿過龍口抵達登州,最後南下寧海州。

  ??第三條,從即墨出發,過海陽與牟平、文登,最後分別抵達威海衛和榮成,再把登州、寧海州,威海衛連城一線,半島的各條大動脈就將完成大概建設。

  ??官道修建完畢,各地之間的路程就會大大縮短,經濟也能更加繁茂,王新對各地的掌控也能更加得心應手。

  ??“嗶~吡~咇……”

  ??騎兵訓練場中,尖銳的口哨聲響起,剛才還懶洋洋地漢人士兵和蠻族士兵紛紛站起身,以最快的速度,跑向自己的訓練場地。

  ??烏木爾是一個蠻族人,是騎兵三團的現役戰士,被從複州衛帶到這裏時,他的內心是惶恐不安的。

  ??聽到自己被納入騎兵團後,他的是抵觸的,但為了自己的家人著想,他還是選擇了聽從。

  ??原本以為自己與家人,以後的生活將會是辛苦不堪,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他,並沒有迎來欺壓與虐待,反而還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那些人不僅給自己家人分配的住處,而且還給安排事情做,並且自己也每月有二兩銀錢,更加可貴的是膠州商業繁華,家人生活、吃穿用度也比以前好上不少。

  ??數月過去,他漸漸喜歡上了這裏的生活,唯一不妥的是他與家人還沒有獲得這裏的戶口,聽隊裏的上官說,想獲得戶口,就必需拿功勳值去。

  ??所謂的功勳值,就是戰場斬殺敵人的多少?功勳值,不僅能換膠州戶口,也能換土地,更能加官進爵。

  ??生活安定以後,很多蠻族士兵都開始盡力去融進這個圈子,他們白天刻苦操練,晚上就抱著課本去學習漢語或者認字。

  ??對於蠻族的識字權,王新並沒有剝奪,這個時空的人與蠻族有民族界限,可從後世而來的王新卻沒有,五十六個民族共榮,才形成了偉大的共和國。

  ??盡管滿清給漢人帶來了諸多痛苦與恥辱,也讓漢人民族經曆了百年羞辱,但那都是發生在另一個時空的事情,這個時空有他,他相信那些事情將不會再發生。

  ??哨聲響起,五百個蠻族士兵紛紛跨上馬匹,經過片刻列陣後,五百匹戰馬,列成了前後三排戰鬥橫陣。

  ??一聲哨響,他們抽打馬匹,握緊斬馬刀開始衝鋒,前方紮滿了密密麻麻的稻草人,隆隆的馬蹄聲響徹騎兵訓練場,五百騎兵以高速衝過目標區。

  ??刀光閃動,一個個稻草人的頭顱被削上了天空,稻草人並非完全無害的稻草人,稻草人手中也握有長矛兵器,而且都是固定好的,若是稍不留心,就很有可能被刺個對穿。

  ??之所以給稻草人加上長矛兵器,主要考驗的就是士兵的躲閃能力,以及對戰馬的精確操控。

  ??蠻族士兵馬術極好,衝過目標區後依舊是完好無損,可目標區內的稻草人卻是麵目全非,不是缺胳膊缺腿,就是少了頭顱。

  ??教官朝著衝過去的蠻族士兵吹口哨,用手指著等待區域內的蠻族士兵,又用手指了指被砍得碎屑橫飛的稻草人。

  ??意思是讓他們把戰馬騎回來,讓給下一批衝鋒的士兵,然後去倉庫把新的稻草人搬過來安放好。

  ??更換稻草人的間隙,就可以讓馬匹稍微休息,恢複到巔峰體力。

  ??把玩著鐵製口哨的教官也是很無奈,因為戰馬不足,現在的騎兵訓練隻能分批進行。

  ??看著手中的口哨,訓練教官不經稱歎道,這東西還真好用,聲音不僅清脆明亮,而且還不用像牛角那麽奮力吹。

  ??訓練教官手中的口哨,自然是王新的發明,兵工廠的製造。

  ??為了讓軍隊訓練更方便,王新讓兵工廠做出了一些口哨,因為製作不易,並沒有大範圍普及。

  ??口哨常用於團體集結口令、和行進節奏的口令,可以按照規定把口哨聲當做各種傳遞信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