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王新的思索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2903
  張科率領軍奪下金州衛與旅順口的同時,膠州的王新、嚴浩、溫錄為等人也沒有閑著。

  ??經過長期的思考,王新決定組建政務院,用於半島與琉球的管理和後期的發展。

  ??政務院之下設四大閣,分別為財政經濟閣、政治法律閣、文化教育閣、百姓監察閣。

  ??政務院設一位政務大臣,四位副大臣,政務大臣負責政務院所有行政工作,四閣分別由四位副大臣統代,受政務大臣管轄。

  ??財政經濟閣下設:財政部、稅務部、貿易部、工業部、農業部、水利部、交通部等。

  ??政治法律閣下設:公安部、司法部、內務部等。

  ??文化教育閣下設: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科學院等。

  ??最後一個百姓監察閣,唯一職責就是監察百官,百姓監察閣副大臣直接對王新負責。

  ??想法已經提出,至於搭建政務院的構架與人員問題,王新全部交予了嚴浩、溫錄為等人。

  ??王新需要他們先把一個基礎框架搭建起來,至於政務院各部門的負責人,王新內心深處也有自己的想法,這次搭建政務院的框架,也是王新對嚴浩、溫錄為、遊念畢一行人的考驗。

  ??誰能坐上哪個位置?這次的政務院組建中,也能看出一二。

  ??組建政務院的命令一出,溫錄為、嚴浩一行人,頓時就忙碌起來了。

  ??柳翠居隔壁的總參,可不像現在忙碌的政務院,因為總參組建得較早,現在都已經走上了正常的道路,在街道張科已經成功奪下金州衛與旅順口的消息後,一批批的物資與建設兵團,就不斷地往遼東半島運過去。

  ??在奪下半島以後,王新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名分”與“政權體製”。

  ??自己應該以什麽樣的名分與外界接觸?是以梁國魯青侯的身份和其他勢力接觸,還是自己定一個名分,最後王新決定自己定一個。

  ??那最複雜的問題就來了,自己應該以什麽樣的政體製度來治理這個的領地。

  ??身為後世而來的穿越者,一時間他的腦中就出現了幾個答案,“國家共和”、“君主立憲”、還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帝製*裁”。

  ??經過一番思考,國家共和被他排除了選擇名單,因為共和製也是要有基礎的,而現在的齊魯半島並沒有,而且王新也不喜歡共和。

  ??而後世的美國之所以,能在共和上取得成功,是因為美國是個純粹的移民國家,百姓多來自歐洲各國,生活習慣和信仰各有不同,缺乏采用第二種製度的土壤。

  ??而現在的半島卻不同,無論是梁國,還是整個中原大陸,白丁普遍率高達99%,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愚民,連共和的含義都不懂,若是貿貿然采取共和製,王新就是在自取滅亡。

  ??而且在這個時空采用共和製,也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交通不便很容易引起各地割據,也許第一批打江山的老一輩,沒有割據地方的心思,但誰能保證以後的人呢?

  ??“打江山難,守江山難”,陳勝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早已傳了千百年而變味,若是隻有半島一隅之地,國土麵積小了,隨你怎麽折騰,但治大國,如烹小鮮。

  ??王新絕不滿足於此,他向往的是遼闊土地與無限汪洋海疆,控製土地太散太廣,誰又能保證偏遠之地沒有割據之心呢?

  ??剩下的兩個選擇之中,王新不禁想到了,那個令所有男人都癡迷的位置,“帝皇”。

  ??書房中,王新翹著二郎腿,手撐著腦袋想入非非,不知後宮三千佳麗是這麽一幅場景,那種夜夜當新郎的日子,當真是無限向往。

  ??被冷風一吹清醒過來的王新,用手輕輕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自己想的都是什麽?

  ??劉大錘見王新身體打了一個哆嗦,他扭頭看著敞開的書房大門,心中暗自責備了一下自己,立刻小跑上前,輕輕的把書房門掩上了。

  ??對於劉大錘的動作,王新並沒有注意到,他則是繼續思考起了剛才有事情。

  ??帝製靠譜嗎?思考一番,王新也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知曉大明與滿清下場的他,知道曆史的潮流是不會逆轉的,任何阻擋在這股大潮麵前的東西都會被碾得粉碎,專**裁帶來的腐朽和墮落,會讓一個國家失去前進的動力,出幾個精明能幹的皇帝還好,若出兩個迷費享樂的皇帝,那國家遲早要完蛋。

  ??有句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可不是玩笑,曆朝曆代哪個開國君主治武功比堪比頂尖,王新自認為與他們還差很多,他唯一擁有的就是從後世而來的經驗。

  ??身為穿越者大潮中的一員,又在那個資訊爆的年代長大,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帝製後果是什麽,就被無情推翻結局為終點。

  ??帝製不行,難道要選西方的君主立憲嗎?現在的英國距離爆發光榮革命,確立議會主權的同時保留了君主,都還有40多年了。

  ??現在的君主立憲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萌芽呢?

  ??而且立憲也需要傳統和幾百年沉澱才能做到,像後世英國、日本這樣的立憲國家,皇室都已經綿延數代十幾代甚至是幾十代,國中老百姓普遍認可了皇室的存在,皇室才能在立憲後得以保存。

  ??而至於現在的王新,別說曆史沉澱了,他王家現在都還隻有他一個人,而且他作為一個爆戶般的新勢力,一沒得到民眾認可,二也沒有曆史底蘊,想去玩立憲顯然是玩笑,而且王新一旦沒了權力,誰知道後麵會怎麽發展。

  ??那些掌握了輿論儒學世家,想要推翻一個沒有根基,還未獲得大多數人認可,被架空的皇室,簡直易如反掌。

  ??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若是就這麽平白無故送出去,想必放在誰身上都不會好受,王新自然不是那種大公無私之人,來到這個時空他也有自己的需求與私心。

  ??顯然對於現在的他,三種體製都並不適合,看來還得仔細思考一番,想出一個適合當下的體製。

  ??窗外的日光漸漸西斜,黑暗慢慢籠罩大地,書房中的王新眉頭越皺越深,直至現在,他都沒有想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看著皺眉沉思的王新,門外把守的劉大錘與劉二錘目光相對,不禁也產生了一絲愁容。

  ??靠坐著椅子上的王新,突然坐正身體,驟緊的眉頭漸漸化開,嘴角也勾起了一縷笑容。

  ??看到王新臉上露出笑容,門外的劉家兩兄弟也相互著笑了,為了不打擾王新思考,今天他倆可是頂著壓力拒絕了好多人到訪。

  ??書房中王新拿起桌上毛筆漸漸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道理很簡單,就是分權製衡而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