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梁來人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2879
  柳翠居客廳內,四人相對而坐麵麵相覷,喬方看著眼前的應開勇神色複雜。

  ??本以為大梁會派軍隊盡快收複失地,讓膠州重回大梁治下,可誰曾想會演變到今天這一幕,大梁不僅沒能收複膠州,反而還把整個半島給丟了,現在居然還要來和這些造反之人談詔安講和。

  ??喬峰看著應開勇說道,“應大人朝廷這次想怎麽招安王新。”

  ??紫袍官員無奈說道,“封公賜號予以誥券。”

  ??聽到應開勇的話,喬方都不由得大吃一驚,朝廷這次當真是大手筆,封爵在大梁真不多見。

  ??梁太祖之初,定製襲封:大王嫡長年十方立王世,長孫則立為世孫,冠服均視一品。

  ??餘王子十歲,立為郡王,郡王嫡長為郡王世,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均視二品。

  ??諸則授鎮國將軍,從一品,孫輔國將軍,從二品,四世孫鎮國中尉,從四品,五世孫輔國中尉,從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從六品。

  ??外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

  ??爵位也分兩種,一是隻授終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襲世,至於是其中哪種,全靠軍功大小而定,均給誥券。

  ??大梁的爵個是很難獲得的,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這就注定了大梁的爵位很難獲得。

  ??如今這王新道好,造反還造出了個爵位,應開勇看著喬方滿臉的五味陳雜,壓低聲音說道,“這次授爵隻不過是個幌子,重點是為了穩定後方,先解決南線的戰事。”

  ??聽到有腳步聲走了,應開勇急忙扭頭看一下門外,很快便看到步行而來的王新與劉大錘。

  ??身處叛賊領地,所以應開勇等人也並不敢拖大,看到王新到來都紛紛站了起來。

  ??在看到王新的年輕時,應開勇都不由得大吃一驚,在到達膠州之時,他就聽說了王新的年輕,可沒想到竟還是弱冠之年。

  ??王新並沒多看應開勇等人,而是徑直走上了主位,年過半百的應開勇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與羞怒。

  ??應開勇心中想著大局,壓下憤怒看向了喬方,意思很明確,讓喬方給他引薦王新。

  ??喬方臉上露出一絲勉為其難的微笑,與王新打過招呼後,便介紹起了其餘眾人。

  ??那名老者叫應開勇,是大梁禮部尚書,官居二品大臣;那名紅衣中年人名叫周瓊,是禮部司郎中官居四品。

  ??喬方又指向最後的那個陰陽人開口說道,“這位是劉公公,是大王身邊的近人。”

  ??喬方親自介紹,王新這次倒是和他們一一打了招呼,打完招呼王新便陷入了沉默,很明顯是讓對方先開口說出來意。

  ??應開勇拱手揖腰行禮,“來到膠州,方知膠州百姓恭維王少爺,能得百姓民心,想必王少爺也是大義之人,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身為梁人,想必王少爺也有一顆赤誠之心,如今大梁社稷崩壞,西南北三線臨敵,邊境戰亂戰火從未停止,戍邊百姓苦不堪言,聽王少爺剿滅山匪、海盜,還百姓朗朗乾坤,應也是一個赤誠之人。

  ??膠州能出王少爺這樣的人,是大梁之福,也是半島之福,梁王聽王少爺事跡,深感欣慰與亢奮,特派我來給王少爺加官爵獎,不知王少爺有何要求?”

  ??應開勇雖然麵帶微笑,但心中早已經是在破口大罵,罵王新無恥小賊、不知羞恥,也為自己說的那番話感到無地自容,自己一個堂堂禮部尚書,竟然要說出那麽多口蜜腹劍之話。

  ??每當要壓不住心中的怒氣,應開勇就會想想當今的梁國局勢,為了大局自己要忍住。

  ??聽著應開勇的話,王新臉上露出了一絲怪異的笑容,說了一大堆虛頭巴腦的話基本都是廢的,話中含義雙方都明白,就是沒有直接點名罷了。

  ??梁國頂不住兩線作戰了,所以想要和自己和談,王新又不傻梁國打的什麽算盤他自然很清楚,但最後誰解決誰還不一定呢。

  ??現在王新的新軍也還在加緊訓練之中,梁國這次派人來談和,倒是給了自己緩衝的機會,半島雖然說不上富庶,但好歹也是一個安定和平之地,王新現在也不想把它拖進戰爭泥潭。

  ??現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和平發展的時間,於是王新便很痛快地答應了,但該爭取的利益,王新也不會放過。

  ??王新一臉嚴肅的說道,“應尚書先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朝廷的意思是封賞王少爺為魯青侯,寓意齊魯長青萬古長存,將平度、高密以東,封為侯爺領地,世襲罔替,”話語說完,應開勇就閉口不言,目光看著王新,想得到王新的答案。

  ??“應尚書你都說了,我王新竟然剿滅山匪、海盜有功,那是不是應該也來點有實際意義的東西?這糧食、錢財朝廷是不是也應該封賞一些,多的不說,最起碼糧食也得有個五十萬石,白銀也不能少於百萬吧!”

  ??聽到王新獅子大開口,不僅是應開勇有發怒的征兆,一旁的喬方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做人哪有做到這種地步的,起兵造反就算了,現在居然還向朝廷要錢要糧。

  ??官袍袖敞之內,應開勇握緊拳頭,努力壓下拂袖而去的衝動,他看著王新開口說道,“年夏處處天災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冬又冰封萬裏,凍死牛羊無數,為了賑濟受難災百姓,朝廷國庫已是存銀,王少爺的要求恐朝廷無能為力。”

  ??王新不屑地說道,“大梁立國也有百餘載,百年積累怎會連百萬兩銀錢都拿不出,尚書大人你這是在氣我不知嗎?”

  ??麵對王新的咄咄逼人,應開勇心中苦啊!當日寢殿中的一幕,他也看在眼中,連操練十萬新軍的費用都拿不出來,何其悲哀,但他又不能把大梁空虛的實情告訴王新。

  ??於是兩人便僵持了下來,誰也說服不了誰,王新見到應開勇死活不鬆口,他覺得朝廷可能是真的拿不出這筆錢。

  ??但他又不想這麽放過大梁,沉思片刻,王新換了個條件說道,“不要錢糧也行,但你們必須答應我兩個條件。”

  ??看到王新換的條件,應開勇心中暗鬆一口氣,盡管心中依舊是怒火滔天,他還是微笑著說道,“不知侯爺有何條件。”

  ??聽到應開勇叫自己侯爺,王新也是樂了,語氣輕鬆地說道,“第一條,我要免稅權,從此我的商行在梁國境內經商無需繳納稅銀。”

  ??大梁本就不重視商稅,應開勇想都沒想就點頭答應道,“這個條件我答應你,我相信朝廷那邊也不會有任何議意,那第二條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