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飛梭巡邏艦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29      字數:3023
  海麵上浪潮洶湧,猛烈的後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擁著衝過來,聲似雷霆萬鈞,勢如萬馬奔騰。

  ??大海霎時間變成了無邊無際的戰場,海風吹著尖厲的號角,海浪似乎是千百個英勇的戰士,向船隻猛烈地進攻著,發出隆隆呼喊。

  ??“左滿舵、快左滿舵,右前方有礁石。”一個撕裂的聲音從前方甲板處傳來。

  ??因為海浪太大,舵手並沒有看到右前方的礁石,但他還是在第一時間向左打滿了舵輪。

  ??“礁石已過,船隻向左偏航‘,快回正舵輪。”

  ??因為海浪的巨大顛簸,船艙內的眾人臉色蒼白東倒西歪,甚至有不少忍不住的胃裏劇烈翻騰,船艙內已經到處都是嘔吐的汙穢之物。

  ??突然一個興奮的聲音從前甲板傳了過來,“我們進入港灣了,我們進入港灣了。”

  ??聽到這個激動聲音,不少人才反應過來,船隻好像沒有之前顛簸的厲害了。

  ??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扶著船體跌跌撞撞地站起了身子,衣衫褶皺頭發蓬亂,完全沒有了之前的精明幹練。

  ??他忍著胃裏的劇烈翻騰,顫巍巍的踱步走出了船艙,因為船隻順利的進入港灣,甲板上忙碌的水手們都是喜極而泣。

  ??中年人用手抓著船沿開始打量四周環境。

  ??“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又有天然深水良港,的確是塊好地方。”

  ??“對啊,看那山上林木蔥鬱,應該能采出不少好料子,祁兄沒讓你失望吧。”

  ??羅學錢渾身狼狽,走到了中年人的身旁,緩和氣息說道。

  ??中年人開口說道,“具體情況還要上山再看,但我也覺得應該能采出不少好木料。”

  ??中年人扭頭看著羅學錢,語氣肯定的說道,“看周圍的環境,這裏應該就是少爺說的基隆。”

  ??這個中年人叫祁鬆,是膠州造船廠餘老的得意門生,這次前來琉球是為了都建新的造船廠,以及采伐造船所需的木料。

  ??為了盡快建設好碼頭和船廠以及配套所需的設施,羅學錢就被李銳親自派來了基隆。

  ??同來的當然不止他們兩人,看後方陸陸續續進港的十幾條大福船就能明白,基隆將會成為王新在琉球上的第二個據點。

  ??為了確保基隆的安全,李銳還派來了楊秀鵬以及五百名龍吟軍士兵。

  ??看到十五艘大福船依舊完好無損,楊秀鵬才長鬆了一口氣,在找到最佳的登錄地點後,楊秀鵬就開始組織人員登岸建造營地。

  ??因為基隆附近生活著一支凱達格蘭族人,所以建造營地的時候,楊秀鵬為了安全,就把所有的士兵都派出去警戒了。

  ??隨著登岸的人員越來越多,營地的雛形漸漸的出現了規模。

  ??膠州灣造船廠內,王新正在和餘老探討新的一輪造船計劃。

  ??新一輪的造船計劃,王新打算減少風帆蓋倫船的建造,為了進一步掌控北方沿海,王新打算建造一批四五百噸的小型風帆巡邏艦。

  ??作為現代人,王新更喜歡後世流線美觀的現代軍艦,基於這些想法,王新設計的小型巡邏艦。

  ??去掉了福船的方形艦和艦尾高高翹起的屁股,改為將垛樓放於中間將主桅杆夾在垛樓內,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人員站在垛樓上升降風帆會更加容易。

  ??艦型改為飛梭式,高幹舷用以破開風浪,采用低矮方形船尾,增強穩定性,提高度。

  ??因為王新使用的是中國式硬帆桅杆矮,無須擔心重心高度,因此戰船設計的比較修長顯得十分的苗條。

  ??這樣的“飛梭”型艦船,又稱大西洋艦船,艦船水線往上的部位向後收縮,猶如被砍掉了一塊,以提高在惡劣海況中行駛時的穩定性。

  ??這種艦舶成為了後世美軍海軍後繼主力艦的一種特征。

  ??因為自身噸位的原因,這樣的小型飛梭巡邏艦,每艘最多隻能安裝30門艦炮。

  ??但這樣的小型飛梭巡邏艦,理論上最高時速可達18節,平均時速也在14節左右,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王新相信有了這些速度敏捷的小型飛梭巡邏艦,控製北方沿岸都不再是困難。

  ??因為南洋勢力過於複雜,現在的王新也隻能徐徐圖之,那裏現在可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海上實力最強的南漢的主場。

  ??不是說王新現在的實力不如他們,隻是吳即將對梁用兵,王新想等搶下齊魯半島後,再去插足南洋的事情。

  ??探討完小型飛梭巡邏艦的建造技術後。

  ??王新就將一份造船計劃書遞到了餘正照的手中,語氣溫和的說道,“餘老,這是近期的造船計劃,您看看。”

  ??餘正照接過計劃書,在手中仔細摸了摸,然後感歎道,“這材質不錯,也不知道是怎麽製作的。”

  ??說完,他就打開計劃書仔細的看了起來,“大型風帆蓋倫船一艘,中型風帆蓋倫船三艘,飛梭風帆巡邏艦二十艘。”

  ??說完他眼睛就瞪大了起來,不可置信的反問道,“你小子數字是不是寫錯了?

  ??這種船隻雖然體積比較小,但製造技藝確實不差半分,這麽多你還不如直接要我老命算了。”

  ??看到餘正照有直接要料挑子的舉動,王新急忙解釋道,“餘老,我不是讓您一次建這麽多,你可以分為兩輪建造嗎,隻要能保證在五個月內建完就行。”

  ??聽到可以分為兩輪建造,餘正照才笑著點了點頭,但當聽到五個月內建完的話,這老頭直接差點就要暴走。

  ??王新一番語重心長的勸導,才總算是平穩了下來。

  ??看著餘正照那誰愛幹誰幹的樣子,王新隻能無奈歎息道,“看來是不能直接壓榨這老頭了。”

  ??“那我再給船廠撥十萬的擴建費總行了吧?”王新滿臉肉疼的妥協道。

  ??聽到可以擴建船,餘正照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船廠擴建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我不能保證在五個月內可以建成二十艘飛梭巡邏艦。”

  ??王新點頭表示了解。

  ??船廠外的流民營地內此時已經隻有一萬多人了,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被轉移去了琉球,也有少部分人因為戰爭停止,又尋著來路回自己的祖地去了。

  ??那些人的離開,王新也沒有責怪他們,人各有誌王新並不會強求任何人做什麽?

  ??並且王新還好心的給他們每人發了一些路上所用的口糧。

  ??看到船廠外還留下的這一萬多人,王新也感覺心中暖融融的,他們留下來自然是選擇去琉球的。

  ??經過幾個月王新毫不吝嗇的施齋救濟,這些人已經不像來時那樣消瘦,身上也換上了王新,新發的棉服,行走也不像之前那樣虛弱無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