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段射擊【求推薦求收藏】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0-03-08 16:46      字數:2154
  輕步兵、重步兵、弓箭手、刀盾兵、長槍兵,這樣的軍隊配置從夏朝一直延續到清朝,直到火器的徹底革新,才改變了這樣的作戰方式。

  無論是王新還是歐洲,現在都處於一個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所以軍隊的冷熱兵器配置很重要。

  火槍兵其實就是弓箭兵的代替軍種,而且弓箭兵的訓練十分困難,限製的條件也太多。

  第一弓箭兵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訓練,不然就沒有一定的命中率。

  第二個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隻有臂力大的軍士才能當選弓箭兵,就這兩個條件就限製了弓箭兵的發展。

  而且刀盾兵也需要長達一年的訓練,才能算得上是合格,再加上長槍兵的訓練,就更不知道要練到什麽時候了。

  最後王新決定還是放棄刀盾兵與長槍兵,因為它短期內他也不會與任何的軍隊正麵交鋒。

  隻要燧發槍的裝彈速度加快,就沒有任何敵人可以接近火槍兵,火槍兵前一百步內,就將會是死亡禁區。

  營房前的操場上,整整齊齊的列著十個方陣。這些年輕的家丁像秋天原野上的一棵白楊,魁梧挺拔,樸實健壯。他站在操場上,就像一根立在地上的木樁子。

  無論是從前後還左右看去,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

  李銳從張科的方陣中,抽出了二十人朝著山上的庫房跑去。

  一炷香的時間,他們就抬著十個木箱走了下來。

  操場上的家丁雖然都想知道木箱裏裝的是什麽,但卻沒有得到命令,隻能繼續像一根木樁似的釘在原地。

  王新從木箱中拿出一把燧發槍單手舉起,高舉在家丁們的方陣前,示意他們看清楚。

  “你們認識這是什麽嗎?”

  “報告,知道,”這時一個年輕的國字臉家了說道。

  “這是火銃。”

  王新繼續單手拖著燧發槍,既沒說對,也沒說不對。

  “你隻說對了一半,這是火銃但已經不是以前的火銃,他是一把滑膛燧發槍。”

  很多家丁都麵帶不解,為什麽隻說對了一半?這滑膛燧發槍又是什麽?

  王新繼續給他們解釋,“燧發槍就是不需要火繩引火的火銃。”

  操場上的家丁們都被震驚了,連紀律都忘了。

  “少爺說什麽?他說不需要火繩引火,我沒有聽錯吧?”

  “你沒有聽錯,少爺說的就是不需要火繩引火。”

  “你以前見過這樣的火銃嗎?”

  “沒有。”

  李銳麵色有些發黑,他本想訓斥一下這些家丁,但卻被王新阻止了。

  因為燧發槍的不足,王新隻能每個方陣,先挑選出最優秀的七名家丁先進行訓練。等燧發槍的差額補足了,他們就是最好的訓練教官。

  那七十個家丁被組成了一個新的方陣,王新開始給他們演示燧發槍的裝彈過程,不到一分鍾,王新就已裝填完畢。

  眾人看著王新裝填的速度,也沒有在意。但當他們第一次裝彈卻足足用了三分多鍾時,他們在看王新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滿滿的崇敬與佩服。

  這些家丁就開始了頻繁的,裝彈……射擊,裝彈……射擊。

  王新並沒有吝嗇火藥和鉛彈,他覺得好的火槍兵就是用實彈喂出來的。

  等槍管都打到發熱發紅時,他讓家丁們停了下來,開始給他們講解三段式射擊的技巧。

  自16世紀開始,歐洲軍隊大量裝備火繩槍,歐洲的軍事家們也根據火繩槍的特點修改戰術調整步兵方陣。但最終將火繩槍的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卻還要算日本人的三段擊戰術。

  所謂三段射擊就是三人為一組,讓其中涉及精度最高的是零充當射手,其餘兩個則負責槍彈和火神的裝配工作,這樣一次輪換,從而實現無間斷的射擊。

  但王新則是對其進行了調整,已經不是一人負責射擊,兩人負責裝彈的模式了。

  而是第一人射擊完畢後,自動退到最後,中間的火槍兵則是自動上前進行射擊,以此循環。

  因為王新認為這滑膛燧發槍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會被淘汰,被更加先進的步槍代替,所以他需要三人都進行射擊,從而提高自身技能。

  個人隻有不斷更新抗體才能更好的存活,國家也隻有不斷的變革才能更好的發展。

  王新想到明朝期間火器發展非常迅速,領先於世界,但是到了清朝,清政府閉關鎖國觀念落後,對西方火器發展的情況采取的是抗拒的態度。

  乾隆更是為了修四部全書大新文字獄,《軍器圖說》作為一部軍事技術的珍寶劇組就被焚毀了,大清會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代價。

  被官僚們稱之為奇淫技巧的洋槍,早已由火繩槍演變為燧發槍,列強在近代國際飛速發展的時候,滿清卻在固步自封中被世界遠遠拋在了身後。

  每每想到中國的百年屈辱,王新的心頭就是一陣悲痛,每當王新在曆史上學到那些不平等條約時,就恨不得自己生在那個時代。

  王剛、李銳還在教導他們對燧發槍的應用,自從發生了演武場的那一幕後,王剛和李銳就每天抱著一杆燧發槍來回琢磨,他們現在的裝填速度和射擊精準率都不輸於王新。

  趁家丁們休息的時候,王新召來了王剛和李銳,“李銳,你挑兩個最忠心的小隊跟我一起回膠州。”

  李銳滿臉疑惑的說道,“少爺,你讓他們去幹嘛?什麽事情一次需要抽掉這麽多人手?”

  王新則是滿臉的高深莫測,“以後你們自然會知道,現在按我說的去做就行。”

  王剛腳步輕盈地走到王新身旁,滿臉笑意的看著王新,“少爺您這是打算對膠州動手了。”

  王新眼睛深邃的盯著王剛,表情從嚴肅漸漸的變成一臉笑意,“精武門的工作做得不錯,這都是王剛大哥你的功勞啊。”

  PS:曉小鋒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經常向各位讀者大大開口。但曉小鋒也沒辦法,這推薦票還是需要的,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