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滑膛燧發槍【求推薦求收藏】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0-03-08 16:45      字數:2314
  王新跨出臥房的大門,吸入一縷新鮮空氣,頓時就心曠神怡,心情都好了不少。

  現在的空氣就是好,不像後世的空氣都被工廠廢氣汙染了,滿天都是霧蒙蒙Pm2.5。

  後世王新很多朋友都說,“自己寧願坐在牛車上呼吸著新鮮空氣暢遊地球,也不願擠在昂貴精致的遊覽車上,一路聞著汙濁的空氣去天堂觀光。”足以證明後世的人們對新鮮空氣的向往。

  王新站在鑄造坊的院子裏,雙手接過薛鐵匠遞過來的燧發槍。兩眼直勾勾的盯著手中的燧發槍心中則是激動不已,把手中的燧發槍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

  王新對薛鐵匠說道,“薛叔幹的不錯。”

  自從有了中國四大發明中的火藥,人類的戰爭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火藥對人類戰爭和殺戮的曆史影響最大的,不用說,火藥的發明、以及它被用於軍事領域,是戰爭史上最重要的革新:在此之前,無論人們怎樣挖掘武器的形製和戰術潛能,總是沒有跳出冷兵器這個圈子,而當火藥和製造工藝結合、以槍炮的形態出現之後,人類自遠古以來綿延數千年的戰爭模式就有了徹底的改變。

  火藥帶來的變革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後世自己重生的那一天;也許隻有核武器的發明,在曆史意義上才能與火藥相比。

  王新又拿著燧發槍對著遠處的一棵樹幹瞄準,然後扣動扳機然而槍卻沒有響。王新把槍收回一看好嘛,槍膛內一點火藥都都沒有裝,怪不得打不響呢。

  王新朝著薛鐵匠說,“去把火藥取來。”

  王新將鎖頭往後拉,打開火藥池蓋子,舀出一小勺火藥往槍膛內倒進去。用通條把火藥來回按壓實,然後再將鉛彈從槍口按入槍膛內,再用通條捅一遍,王新覺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將通條插入燧發槍管下麵的一個塞入口。

  這麽一套動作下來,從取藥到裝好一發子彈,王新足足用了四分鍾。

  王新的眉頭深深皺起,心想這要是在戰場上,最多一個士兵隻能開一槍,然後就沒有時間裝填彈藥了。因為這時敵人的騎兵已經衝到陣前,在這種情況下火槍兵麵對騎兵,火槍兵們隻能任由騎兵斬殺,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必須想辦法縮短填充彈藥的時間,不然這燧發槍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王新想到了北美戰爭時,美軍燧發槍的裝填過程。

  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的前裝燧發槍裝彈用到的紙殼子彈。

  軍官發出裝填命令,士兵們拿起槍擺好裝填姿勢,取出子彈,將紙殼彈咬破,將紙殼彈的小部分火藥倒入藥池,閉合藥池蓋子。

  將紙殼彈內的火藥倒入槍管,倒入紙殼彈內剩餘的火藥後鉛彈還在紙殼彈內包著;直接把子彈連著紙殼塞入槍管,取出通條;士兵將通條從槍管下麵部位取出,插入通條;士兵將通條插槍管內,來回抽插,然後將通條取出,將通條插入碎發槍下的插口,最後在往後拉一次鎖頭就可以瞄準了。

  這一套動作下來,最慢的也隻要一分多鍾。

  王新讓家丁把一塊木板放到五十不外,拿起燧發槍瞄準木板,就聽到砰的一聲,一寸厚的木板直接被打了個對穿。

  王新又讓家丁把木板換到了八十步外,王新這次花了三分鍾裝填好火藥,就朝著木板開了一槍,木板卻紋絲不動,王新這槍拖把了。

  王新用心瞄準又朝著木板開了一槍,這次木板被命中打了個通透。

  王新接下來又試了一百步,與一百二十步。命中率各有不同,穿透力也不一樣。

  最後王新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把滑膛燧發槍的最大射程是一百五十步,八十步依然有很大的穿透力,一百步內都是可瞄準範圍。

  現在這把滑膛燧發槍基本還夠用。王新轉頭問薛鐵匠說,“你們鑄造坊一周能打多少把滑膛燧發槍?”

  “少爺,盡管水力鍛錘解決了擊錘簧片的問題,我們一周最多也隻能打十把滑膛碎發槍。”

  王新有些疑惑的問,“為什麽會隻有十把?”

  “少爺主要有兩方麵的問題。”

  “第一,為了保證質量不讓燧發槍炸膛,槍管的打造就非常費時費力,一個熟練的鐵匠一個月才能打好一根槍管。”

  第二就是,“我們的鐵料不多了。”

  王新一想到鐵料的問題就頭疼,他已經讓汪道林去找尋找鐵礦石,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

  至於槍管的事情,王新也早就有了方案,那就是通過鑽床來鑽槍管。但現在很多基礎條件還達不到,做不出一些精密的滾軸和零部件,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找不到合適的金屬鑽頭。

  王新現在能拿來做鑽頭的也就是水力工坊衝壓出來的百煉鋼,現在的百煉鋼也就相當於後世的中碳鋼硬度。根本無法拿來做鑽槍管的鑽頭,因為用水力工坊衝壓出來的百煉鋼做鑽頭,鑽好一隻槍管最少也要廢掉十幾個鑽頭,那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

  王新想要煉製是後世最普通的合金鋼鑽頭,他已經讓汪道林去尋找這種合金鋼鑽頭的所有原材料了,隻要做出了合金鋼鑽頭,以後一個普通匠人半天就能鑽出一根槍管,可以很有效的節省人力,也能進一步加快滑膛燧發槍的製造,從而大規模裝備家丁。

  王新回到靜心園的書房,坐到自己平時畫設計圖的桌案前,默默的沉思起來。

  他發現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他沒有足夠的科技人才,他平時和薛鐵匠等人講自己的想法,都需要講很多遍削鐵匠等人才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麽。

  很多次王新都講解的要崩潰了,他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王新一個人坐在桌案前埋頭苦思,王伯從屋外走進來。

  看到王新眉頭皺起來的川字,一股辛酸洶湧的就湧上王伯心頭,他知道王新這是為了複仇太過於辛勞造成的。

  這一年來王新做的所有事情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在心中,組建家丁護院、進山剿匪訓練家丁、籌建拍賣行、改造船場……

  這些每一件事情,都不應該是他這個年齡階段的少年應該承受的,他應該和其他的富家公子一樣,每天過著到處遊山玩水和吟詩作對的愜意生活。

  PS:感謝前天給小峰投推薦票的兩位書友,謝謝KJH書友和看雲2010書友。各位看書的大大們有推薦票的可以投幾張推薦票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