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作者:蜀七      更新:2020-07-06 11:02      字數:3963
  在圈子裏有這麽一個說法,電影咖演電視劇叫“下凡”,雖說這幾年“下凡”演電視劇,甚至網劇的電影咖都不少。

  但隻要成績不佳,就一定會被嘲得很慘,甚至再回去拍電影,片酬可能還要被壓。

  文寧拿著劇本,覺得這劇本很重,重的他幾乎要拿不住了。

  陸煥生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也不是為了你,是為了我自己的私心,你好好看看劇本。”

  於是文寧就開始看起了劇本,陸煥生當然是男主角,比較適合文寧的角色是男三,這部劇算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行業劇,容易過審,受眾比較廣,而且裏麵能塞很多內容,但這個劇本比較偏向日韓那邊的行業劇,沒有多少感情戲,基數不多,走精品路線。

  陸煥生飾演的角色是行業頂端的大佬,文寧的角色則是一個新入行的菜鳥,也是男主的徒弟。

  菜鳥是個富家子弟,有著盲目自信,盲目自信下隱藏著的是深深自卑。

  主角則脾氣差,像個暴君,不允許任何跟自己意見相左的想法。

  劇本走的是單元劇形式。

  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題。

  “我跟導演討論過了。”陸煥生一邊給文寧剝橘子一邊說,“拍攝手法跟電影比較類似,色調也不會太亮。”

  文寧看了一點,有些好奇地問:“這樣的劇收視率不會太好吧?”

  畢竟現在國內電視劇基本都是拍完了日更,不像國外的電視劇,一周更一集,觀眾也沒有養成一周看一集的習慣,為了延長播出時間,國產劇的投資商都要讓劇組延長集數,為了這個目標,當然就隻能想盡辦法灌水。

  原本挺好的電視劇,一灌水,能有八分也降成六分了。

  陸煥生:“一共二十三集,導演的想法是電視隔日播放,視頻網站一周兩集。”

  陸煥生把橘子放到文寧手裏:“這個形式以前沒試過,試試看吧。”

  其實大家心裏都沒底。

  可導演有追求,那就隻能硬著頭皮上。

  要不是為了這個,陸煥生也不會接這部戲。

  他們白天看了一整天的劇本,陸煥生幾乎是掰碎了揉細了在給文寧講:“正式進組應該是三個月以後,這部戲我有投資,你不用有太大壓力,不懂的我教你。”

  文寧聽得迷迷糊糊,陸煥生說,他就點頭,內心十分迷茫。

  他現在還是覺得唱歌作曲比較適合自己,他更擅長也更喜歡。

  但文寧也清楚陸煥生是為他在打算,所以也沒有拒絕,就像陸煥生說的,試一試,要是喜歡不是也很好嗎?

  “那如果我在片場表現的不好,總是NG拖累進度怎麽辦?”文寧小聲問。

  陸煥生:“還有三個月時間,該講的,該對的戲,我都會教你,如果簽合同之前還是不行,你可以推掉。”

  文寧:“可是你怎麽辦?你不是因為我才挑的……”

  陸煥生攬住文寧的肩膀,他輕聲在文寧耳邊說:“難道沒有你,我就不接了新戲了嗎?我拍了這麽多年電影,也想試試電視劇,你不用有壓力。”

  雖然話是這麽說的,但文寧還是很緊張,讓他唱歌跳舞彈鋼琴,他是很有自信的,但是演戲——他根本沒演過,就連在明日晨星裏,鄭曉也沒讓他演什麽人設,綜藝雖然有腳本,但腳本的用處並不大。

  文寧滿心忐忑。

  晚上八點,專輯開始發售了,平台有實時的購買數據,每分鍾刷新一次,對這個文寧倒是緊張,他已經盡力了,銷售怎麽樣隻能看運氣了。

  倒是粉絲群裏,阮梅正在勸群裏的姐妹理性購買——

  “買一張就可以了!”阮梅科普道,“你們買再多,分到錢的都是平台和經紀公司,寧寶他們拿到之後還要在團體裏分,分不到什麽!”

  畢竟是能跟官方溝通的大粉,阮梅現在很有責任感:“工作黨想買多少都行,學生黨買一張聽就可以了。”

  “實在沒錢的可以跟朋友合買,用一個賬號聽。”

  “也對哦,寧寶也不差這點錢。”

  “隻買了一張我忽然就不再良心不安了。”

  “我工作幾年了,買了一百張嘿嘿。”

  “還不如投票的時候花錢多。”

  “群裏的富婆呢?@愛寧寧的小可愛。”

  “我在,我買了一萬塊,銷量不好看也不太好。”

  “我買了五千塊的,感覺追寧寶追的好佛係,這麽久了才等到花錢的機會。”

  “寧寶不是代言珠寶了嗎?我媽挺喜歡他家的款式的,我給我媽買了一套,做工挺好的。”

  “主要是也不貴啦,就普通的手鏈,便宜的六七百都能買到,同事過生日什麽的送這個,又好看又劃算。”

  “是啊,現在同事過生日根本不知道送什麽,口紅我都送膩了。”

  “學生黨表示一臉迷茫,我一個月生活費才1200。”

  “大學生表示我一個月生活費800。”

  “800????”

  “是啊,800,不過我周末都出去做兼職,我長得挺高的,去做禮儀,一天能掙兩百多,周末加起來接近500,所以每個月其實有兩千多。”

  “……羨慕長得高的,我隻能去發傳單,一天80塊。”

  “我發一天傳單也能買八張專輯了,這麽想想八十也不少。”

  “話說大家都在買專輯衝銷量,有人在聽歌了嗎?我有點上頭了,聽完就開始哼。”

  “上頭+1!!!!”

  “真的上頭!!我感覺我腦子裏在循環播放,而且不小心就哼出來了。”

  “高潮部分絕美!寧寶的高音一直這麽絕!我感覺這首歌要成為KTV必點曲目了。”

  “真的不是我吹,這幾年我覺得好聽的歌,我都唱不了……偏偏專輯裏的歌,我聽的時候覺得很有難度,但是我自己唱也能唱出來。”

  “而且降調很容易!我吹爆!對我們這些非專業歌迷太友好了!”

  “啊啊啊啊,快去看論壇!已經有業內太太開始點評了!誇得好厲害!”

  “快分享鏈接啊!!!”

  阮梅也一邊聽歌一邊看貼子。

  發帖的是個獨立音樂人,一直自己搞音樂,雖然發的一直是網絡歌曲,但非常專業,經常發帖科普一些專業知識,在論壇裏有自己的一撮粉絲。

  他發的貼名是:“以‘深夜的火光’為代表來談談流行音樂的著重點。”

  深夜的火光就是這張數字專輯的主打歌。

  發貼人先是從專業角度誇了作詞和作曲,點名誇獎了文寧的作曲。

  “之前知道他是柯蒂斯畢業的時候,我還很惋惜,畢竟當愛豆明顯不如當獨奏師來的好,但是現在我改變想法了,音樂是不分高低貴賤的,隻要是大眾接受的,喜歡的,就算不是最好的,也不會是差的,口水歌能成功,曲調也應該值得表揚。”

  “文寧的作曲裏,鋼琴的占比並不多,但是拿捏的恰好,非常驚豔。”

  “而且他沒有炫技,很樸實,我見過很多有能力的作曲人,都會下意識的炫技,最後導致歌其實並不如他們想的那麽好聽。”

  “如果你聽過這首歌,那麽肯定能明白我的意思,樸實無華但優秀的作曲加上杜優生一貫高質量的作詞,如果滿分是十分,我願意給這首歌打九分,扣的一分是因為為了照顧傳唱度,降低了難度,藝術性不高,但無損這首歌的高質量。”

  “即便不是粉絲,單純為了聽歌,我也建議去聽一聽。”

  貼子裏討論的很熱烈,一部分人認為發貼人收了錢,閉眼吹。

  一部分人則真的被安利了,去買了專輯以後互相討論起來。

  還有一部分是粉絲,全都在感謝發貼人的肯定和誇獎。

  但這張專輯,準確的說,這個主題曲,瞬間火了。

  因為不禁二創和翻唱,無數非專業歌手和UP主開始錄製翻唱,好幾個音樂曲的大主播,當晚就已經上傳了翻唱視頻。

  尤其是女主播,都認為這首歌很能引起共鳴,甚至有女主播唱到第一段高潮時唱哭了,唱完歌之後還跟直播間的觀眾分享自己曾經的經曆,覺得這首歌就是為自己寫的,都是被男友背叛,都是一度陷入自我厭棄,對外界充滿敵意,但最後她終於發現那段感情隻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她重新找回了自我,更專注自己的事業。

  彈幕網站一堆UP主翻唱之後,把這首歌的熱度帶到了最頂峰。

  隻要是上網的,隻要是聽歌的,不管喜不喜歡這首歌,都一定聽過,也都一定會唱。

  專輯剛發售的時候銷量並不怎麽好,發售的十二個小時內隻發售了八十萬張,這些銷量基本全靠粉絲撐起來。

  但是十二個小時以後,才真正迎來了發力期,不管是在哪裏聽到這首歌的,不管是隻聽了前奏還是隻聽了高潮,越來越多的人被這首歌吸引了,想聽聽原唱唱的如何。

  十塊錢一張的專輯也不是人人都舍得,但幾個朋友同用一個賬號,買一張總是可以的。

  有些人是平台的會員,還有打折卡,買一張也就幾塊錢。

  更有一些早就養成了花錢買數專的習慣,花幾塊錢也不覺得如何。

  二十四小時的銷售突破了兩百萬張,還在持續增加。

  這連他們的經紀公司都沒想到,一般來說,數專的黃金銷售時間在發售的前三天,也就是說,哪怕第二天和第三天銷售數量減半,加起來也能有四百萬張的真實銷售數量,加在一起,能有四千多萬的盈利,這對偶像組合而言,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銷量了。

  至少證明這次的細碟是成功的。

  深夜的火光在發售的第三天登上了新歌榜,新歌榜選取的是三個月內的新歌,按照收藏播放和下載評論進行排榜。

  但其實這個榜除了特別喜歡這首歌的人以及粉絲以外,路人是不怎麽關注的,但粉絲的打榜能力其實是很有限的,除非有數據組。

  真正把數據抬起來的,還是更多的普通聽歌人士。

  除了平台的新歌榜以外,這張專輯的三首歌都登上了亞洲新歌榜,跟平台一樣,亞洲三個月內發行的新歌都能上榜。

  按照播放分享和付費下載來統計分數,在官網十分鍾更新一次數據,每周截止一次,每周一早上十點公布上一周的排名。

  試聽也在播放裏,畢竟是收費歌曲,除了買專輯以外,也能買單曲,但單曲就是三塊錢。

  買專輯的話,平均下來是兩塊錢一張。

  不過也有很多普通聽歌的人,隻想聽深夜的火光,就隻買這一首單曲,畢竟名聲最大。

  於是粉絲們就看著深夜的火光這首歌的數據,像傍上了竄天猴一樣,瞬間就飛到了高空。

  文寧這個名字,也終於突破粉圈這個範圍,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不是作為愛豆,也不是作為“花瓶”,而是作曲人。

  第82章

  深夜的火光這首新歌迅速登頂了新歌榜, 並且連續四周蟬聯第一,傳播度越來越廣, 翻唱作品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