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華僑農場
作者:寂寞劍客      更新:2020-06-12 12:09      字數:2135
  正好趕上飯點,鍾毅就留在122師駐地吃中午飯。

  “總座,你可真會挑時候。”韓麟打趣道,“正好趕上我們師改善生活。”

  鍾毅聽了大笑,不過笑著笑著又感到難過,問道:“部隊多久才能吃上一頓肉?”

  韓麟說:“自從跟了總座,填飽肚子是沒問題了,不過吃肉還是很難得,有時候一個星期吃一頓肉,有時候一個月都難得吃上一頓肉。”

  “這樣可不行。”鍾毅皺眉道,“現在作戰的強度這麽大,平時還要訓練,隻吃素不補充肉食怎麽行,營養攝入會跟不上的。”

  頓了頓,鍾毅又問隨行的王賡:“受慶兄,是後勤部門沒錢了嗎?”

  鍾毅通過中緬運輸局債券做局,從國內的世家大族身上狠狠的刮了一層油,總金額以法幣計價高達九個億,按說不應該這麽快就花完。

  這筆錢鍾毅也沒幹別的,淨拿來買吃的了。

  果然,王賡苦笑著說道:“總座,這不是錢的事,後勤部門不缺錢,問題是,現在的緬甸你就是有錢也很難買到肉,無論豬肉、牛肉、羊肉還是雞肉,都根本買不到啊,尤其是撤到曼德勒之後物資就更緊張。”

  說到這裏一頓,又說道:“要不是總座你早兩年從美國購買了四百萬噸玉米,並且提前將其中的一百萬噸運到昆明,隻怕連部隊的口糧都沒辦法保證。”

  說完,王賡還端起麵前的陶碗,喝了一大口還溫熱的玉米粥。

  “這樣可不行。”鍾毅蹙眉道,“必須想辦法改變這個局麵。”

  王賡道:“眼下恐怕沒啥辦法,隻能等美國援助的物資到來。”

  “不行,不能等。”鍾毅斷然道,“工業建設隻能靠美國援助,農業建設我們自己就能辦成,就絕不能坐等靠,要自力更生想辦法解決,而且要盡快解決。”

  鍾毅腦子裏一下就想到了延安的大生產運動,為什麽不能複製?

  鍾毅道:“不是有許多傷殘老兵上不了戰場,也不願意回國嗎,那就找個地方建個養殖場,專門養殖豬羊牛,專門用來給部隊提供肉食!如果人手還不夠,可以從逃難到緬甸的華僑難民中挑選一些人。”

  “人手的事不難。”王賡苦笑道,“可問題是,搞養殖除了人手、場地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飼料供應,現在的緬甸連一千萬原住民以及湧入緬甸的五百萬華僑都養不活,又哪有多餘的糧食用來搞養殖呢?”

  “沒糧食就種啊。”鍾毅淡然道,“建個農場,建一個大型農場!專門用來種植產糧高的小麥、玉米還有紅薯,你剛才也說了,湧入緬甸的華僑足有五百萬,這些華僑因為驟然離開了原住地,大多生活困難,建一個大農場正好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建,建一個大農場?”王賡瞠目結舌的道,“一個容納五百萬人的農場?”

  “不用五百萬那麽多。”鍾毅擺了擺手說道,“避難進入緬甸的華人華僑,有不少都是擁有專業技能的工人,將來是要進入工廠上班的,再去掉老人和孩子,我估計,建一個能夠安置一百萬員工的大農場就差不多了。”

  “總座,這可是一百萬啊!”王賡還是無法想象,“哪兒有這麽大的農場,可以安置一百萬名員工?這得多大麵積的耕地啊?”

  “沒有耕地可以自己開墾。”鍾毅道,“緬甸除了東部的撣幫高原,全國大多都屬於平原地形,土地極其肥沃,隻要開墾出來就是高產的良田!而且,無論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還是錫當河兩岸多的是無主荒地。”

  王賡瞠目結舌道:“總座,真搞啊?”

  “當然。”鍾毅點點頭又道,“不過,養殖場可以交給部隊來搞,但是農場暫時還是交給南僑總會負責籌建吧,就叫做華僑農場。”

  “剛開始的時候,規模可以小一點。”

  “比如說先搞一個十幾萬人的小農場。”

  王賡嘴角直抽抽,十幾萬人的小農場?小?

  鍾毅又接著說道:“等時機和條件成熟了,再進行大規模的複製,挑選合適的地方另建更多的農場,最終形成一個超大型聯合農場,這不僅可以解決湧入緬甸的五百多萬華人華僑的吃飯問題,解決養殖的問題,甚至還有可能結餘更多糧食反哺國內!”

  “眼下,國內可是有數以億計的父老鄉親正在挨餓,填不飽肚子!”

  鍾毅想到就做,對王賡說:“受慶兄,你立刻給南僑總會發電報,讓陳嘉庚先生協同鶴孫兄開始籌備這件事。”

  ……

  這時候在密支那,南僑總會總部。

  溫應星還在總參謀部擔任高參時,就已經聽說過陳嘉庚的大名,所以一到密支那,就立刻前來南僑總會拜訪。

  兩人正說話之間,鍾毅電報到了。

  看完鍾毅的電報,陳嘉庚和溫應星相視大笑。

  溫應星邊笑邊說:“嘉庚先生,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你跟鍾長官想到一塊去了。”

  “誒,不敢不敢。”陳嘉庚連連搖手,又說道,“老朽萬萬不敢跟鍾長官相提並論,他可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

  溫應星便止住笑,嚴肅的說:“嘉庚先生不必自謙,鍾長官固然是民族英雄,先生你也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

  陳嘉庚嘴上繼續謙虛,心下卻極為受用。

  陳嘉庚組織募捐支援祖國抗戰,固然不是為了名聲,而隻是想要盡一份身為炎黃子孫的責任,但能得到同胞肯定,終究還是很欣慰。

  溫應星又接著說:“嘉庚先生,有了鍾長官的電報,這件事情也就不難辦了,不如我們現在就去找巴莫總理,讓他在孟拱河穀中劃出一片土地,先搞一個華僑示範農場?等各方麵條件都成熟了,再複製到其他地方?”

  “我看行。”陳嘉庚欣然點頭道。

  當下兩人便坐了陳嘉庚先生的車,直奔剛剛搬遷到密支那的緬甸臨時總理府,求見緬甸政府總理巴莫。